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189KB ,
资源ID:67632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63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B. 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C. 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D.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词汇用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体现的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划分的宗法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西周宗法制,不是西周分封制;B选项错误,汉字起源

2、于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与西周宗法制并无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并未说明宗法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平息王室之乱的功劳,乃“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国于是设立了温、原二县,并派赵衰和郤溱为大夫,“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 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微B. 诸侯对地方的管理日益松弛C. 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D. 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组织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晋国把新得到的土地不再像西周时候分封给子弟、功臣,而是设县,让臣属去管理,表明地方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即血缘宗法组织向地域性的

3、行政区划组织转变,这反映出春秋时明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的趋势,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周天子权力的变化,故A项错误。晋国在地方设县,让臣属大夫去管理,体现了诸侯把地方管理权控制在自己手里,故B项错误。到战国时期才正式确立都县制的地方行政区划组织,故D项错误。【点睛】宗法制: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 左传中有“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的记载

4、,战国策等书也有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的记录,上述记载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A. 贵族政治难以为继B. 西周王室权威动摇C. 分封体制走向瓦解D. 诸侯纷争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表面上体现了当时诸侯王试图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而从实质上看是体现了分封制遭到破坏,走向瓦解,故选项C正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周王的权力受到了威胁,楚国已经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并未出现贵族政治,故选项A错误;“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表面看周王室权威动摇,而题目所问是实质内容,与题意不相符,B错误;材料仅说的是各诸侯国问鼎的记

5、录,并未提到诸侯纷争的局面,选项说法错误,故选项D误。【点睛】本题仍然考查分封制,要求结合分封制特征来分析。4. 秦国在从西陲小国到并吞天下的过程中,舍弃了其他国家实行的已不合时宜的贵族世袭制,而实行了在当时来说带有创新性质的官僚制。这说明秦国A. 率先推行了郡县制B. 推动社会阶层趋于平等C. 消除了宗法血缘的影响D. 实现了统治机制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舍弃了其他国家实行的已不合时宜的贵族世袭制,而实行了在当时来说带有创新性质的官僚制”可得出秦朝通过制度的改革,实现了统治机制的转变,实现了富国强兵,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郡县,排除A;B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5. 秦朝建

6、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设置监御史,“掌监郡”,直接受御史大夫的节制。如此规定旨在A. 凸显御史权威B. 扩大御史职责C. 强化君主专制D. 稳定地方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均设置隶属中央的监御史负责监察,旨在稳定地方秩序,项正确;凸显御史权威不是设立监御史的主要目的,项错误;扩大御史职责不是设置监御史的主旨,项错误;监御史监督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强化君主专制,项错误。6.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7、。朝廷这种做法A. 加强了货币管理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7. 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

8、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A. 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B. 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C. 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 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魏晋时期的监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和体系性,由于监察体制是君主专制的附庸,监察体制的完善本质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权力转移只是表象,排除A;只有分化事权才能有效制约相权,排除B;材料体现了独立、制衡的分权理念,排除D。8. 梁书儒林传序:“馆有数百生,给其讫廪,其射策通明者即除为吏”。公元509年,梁武帝诏云:“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寒门后品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同时,他又在各州郡

9、县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无复膏粱、寒素之隔。这表明当时A. 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B. 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C. 九品中正制开始式微D. 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其射策通明者即除为吏”“寒门后品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无复膏粱、寒素之隔”等信息可知,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改变,寒门子弟获得了出仕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以门第为选拔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式微,故选C。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选官制度的演变,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材料中选官制度的改变恰恰就是为了抑制豪强势力,因为豪强势力已经阻碍了国家政权的发展,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血缘宗族对皇权的制约

10、,且寒门子弟的入选恰恰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手段,排除D。【点睛】面对较长的历史材料,学生首要要克服的畏惧心理,其次要学会从材料中挑选出关键性语句,解题基本流程:明确话题、寻找谓语、连缀成句、提取关键词。9. 如图为从汉至唐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这种演变反映出A. 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B. 强化中央集权是主要动力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 中央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中“从汉至唐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尚书、尚书台、尚书省等在三省六部制形成中的演变过程,反映出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强化中央集权是主要动力”,B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在材料

11、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中央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0. 史载,唐太宗在位期间,杜淹以吏部尚书身份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有”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据此可知,当时A. 三省体制名存实亡B. 相权实际有所分化C. 朝议制度得到完善D. 冗官现象较为突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有”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表明宰相职位的增多,权力分散,从而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为B;材料说的是分散相权,没有说明三省体制的消亡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朝议制度得到完善,排除C;冗官是指官员众多而不做事,造成人浮于

12、事,影响行政效率,与材料讲的分散相权不相符,排除D。11. 宋代对于较为重要的中央机构,多重叠设置;在地方大区的路级建制则分立多个平级机构,互不统属,在州郡一级则特设通判一职,与知州并列等等。这说明宋代A. 重视权力制衡B. 行政效率提高C. 中央集权加强D. 君相矛盾弱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中央机构多重叠设咒”“多个平级机构,互不统属,在州郡一级则特设通判一职,与知州并列等等”体现同级机构的相互制衡,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加强仅能概括地方机构互不统属的目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宋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13、宋代以前县的最高长官通常称为县令,宋代实行由皇帝直接委派京官去掌管一县之政,称为“知县事”,故宋代史志记载多称为知县。由“县令”到“知县”的变化说明A. 县级最高长官权力日益扩大B. 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C. 地方政治管理体制日趋完善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从宋代以前“县的最高长官”到宋代以后“皇帝直接委派京官”掌管一县之政的“知县事”,“县令”到“知县”的变化说明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B项正确;县级最高长官权力日益扩大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地方政治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3. 元朝二

14、品以上的官员“选自特旨”,正三品至正七品官则由中书省“自除”。而具体负责行省“军国重事”的平章政事为从一品,而且是两人。据此可知,元朝A. 行省制度的双重特性B. 严密的官僚体制保证了决策高效C. 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各行省具体负责“军国重事”的平章政事为皇帝特旨任命的从一品官员,而且是两人,反映出元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项正确;行省制度的“双重”特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元朝官僚体制“严密”和“决策高效”,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项错误。14. 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

15、,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A. 对皇权具有依附性B. 辅佐功能无法发挥C. 权力大小极不稳定D. 较少参与政治决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启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可知,皇帝长期怠政,内阁权力有所扩大,但仍然受皇帝控制,故A正确;皇帝长期怠政,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内阁权力不稳定,排除C;内阁没有决策权,材料无法体现“较少参与政治决策”,排除D。15. 某西方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说道:“鸦片在中国

16、以外的地方,包括英国和印度,都是合法的,单单在中国不合法。结果在中国,不但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与黑帮疯狂地走私鸦片,就连最上层的高官也染指其中。”这一评价A. 掩盖了战争的实质B. 完全脱离了历史事实C. 揭示了战争的根源D. 肯定了战争的正义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方学者认为,鸦片贸易应该是合法的正当贸易,但是在中国单单不合法,这就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与黑帮疯狂地走私鸦片,就连最上层的高官也染指其中,所以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就是维护正当贸易而形成的,这就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A正确;B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鸦片战争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材料信息

17、无法体现,C错误;材料是在掩盖战争的本质,不是肯定战争的正义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鸦片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包括英国和印度,都是合法的,单单在中国不合法”,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性质分析解答。16.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指出,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他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 是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B. 使地方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 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D. 成为此后政治变化的关键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地方势力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获得了军

18、事上实际权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辛亥革命以后各省独立埋下了隐患,体现了成为此后政治变化的关键因素,故D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不是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地方制度依然是运动以前的督抚制和行省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地方权力的扩大,没有涉及军事的近代化,故C项错误。17. 这场战争后,其割地之多,赔款之巨,条件之苛,屈辱之深,实是史无前例的。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使得国人从封建主义的沉沉大梦中觉醒,努力寻找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良策。据此推知,这场战争A.

19、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B. 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欲望C. 促使了洋务运动兴起D.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光新政”指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割地之多,赔款之巨,条件之苛,屈辱之深,实是史无前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战争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欲望,B正确;A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促使了洋务运动兴起,而题干中描述的是洋务运动失败,排除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兴起,排除D。18. 义和团运动在兴起之初就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列强也多次督促清政府强力镇压义和团,但是义和团依然迅

20、猛发展。这反映出当时A. 民族矛盾十分尖锐B.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 清王朝统治的腐朽D. 民主革命已成为时代潮流【答案】A【解析】【详解】义和团兴起之初遭到清政府的镇压,甚至列强也强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但是这一运动依然发展迅猛,结合义和团的口号“扶请灭洋”可知,这一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当时民族矛盾尖锐,A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排除B;义和团运动并不针对清政府,排除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并不主张民主共和,排除D。19.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使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

21、成为它的对立物了”。这说明清末新政A. 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骗局B. 遏制了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C. 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D.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清末新政”使人民、社会“远离王权”,新政培养的新军、学生都成为王权的“对立物”,说明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项正确;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主导的骗局”与材料主旨不符,项错误;清末新政没能遏制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清末新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项错误。20. 南京临时政府明令废除畳户(广东、福建等地的水上居民)惰户等类人的贱民身份,各种以人道主义、解放人权为宗旨的社会团体纷纷成立,仅191

22、2年间,各种社会团体就达300多个。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B. 扩大了政治参与主体的范围C. 践行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D. 终结了中国的封建专制时代【答案】B【解析】【详解】南京临时政府废除贱民身份,使这些人可以享有正常的政治权利和利益,这就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主体;各种社会团体的成立积极参与政治,也是政治参与主体范围扩大的表现,故选B;辛亥革命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结构和践行人民当家作主,排除AC;D项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21. 五四运动时,学生游行演讲时手持和张贴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门前的标语中,充斥着“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

23、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等内容,担心表达不清而产生激烈行动。这体现出A. 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B. 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C. 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彻底性D. 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意可知学生运动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又注意斗争的方式,因此体现了爱国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学生并未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C选项错误,据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选项错误,据五四运动阶段性胜利的标志相关所学知识点可知,材料并未体现出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点睛】本题依据

24、材料中的五四运动标语“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结合教材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排除其它选项。22. 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所说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由此可见,孙中山当时的思想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B. 批评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C. 表明其奋斗目标发生了转变D.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

25、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借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民生主义,提出平均社会财富,有利于团结工农群众参加革命,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思想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项正确;“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的民生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项错误;批评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民生主义也是“大同主义”不符,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改变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项错误。23. 1931年9月,中共中央决议,要求各苏区在10月中旬前选派代表,到中央苏区参加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苏区必须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政府”。据此可知,当时A. 中共中央坚

26、持“苏俄式道路”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 中国革命已走上正确的道路D. “左”倾错误思想严重影响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到中央苏区参加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知,中国已经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联盟的武装政权,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已经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故选C。中国在1931年已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非照搬苏俄革命模式,排除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到1935年才发生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排除B;左倾错误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4. 下图

27、是李少言于1942年创作的木板刻画挣扎,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的情景。这客观上说明A. 日军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B. 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C. 日军大量掳掠劳动力D. 沦陷区社会秩序混乱【答案】B【解析】【详解】从该画的主题“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说明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愿意参加到抗战行列中来。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该画反映出的信息不符,排除A、C、D项。25. 1939年,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表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1940年,日本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到194

28、2年日本大本营还被迫取消了进攻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计划。上述史实说明A. 敌后战场是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中坚力量B.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场的时机尚不成熟C. 中国抗战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D.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全球战略步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在中国使用大量兵力,导致日本北进苏联,南下东南亚的侵略计划难以实施,由此说明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的全球战略步伐,D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整个中国战场对日本的牵制,并未突出敌后战场的作用,排除A;因为中国牵制日本推迟了计划,而非时机不成熟,排除B;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排除C。26. 194

29、7年7月,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电,提出以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南渡长江的计划,创立闽浙赣根据地。1948年5月,陈毅在传达中央会议精神时说,南渡长江的意图是“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当时中共提出这一计划是为了A.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 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C. 把战争引向国统区D. 减轻东北战场我军的压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中央军委提出南渡长江,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的作战计划,是为了把战争引向国统区,C项正确;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鄂豫皖根据地,A项错误;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

30、利是1949年战略决战胜利后的任务,B项错误;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华东野战军南下不是为了减轻东北战场的压力,D项错误。27. 有学者认为:“中国某部法律文件规定国家机构存在一个集中权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面设立各个职能机构,政务院和法院都是其职能部门。”这一文件A. 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C. 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D. 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作为权力机构,下设政务院、法院等职能机构,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C项

31、正确;确定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项错误;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的是五四宪法,不是共同纲领,B项错误;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D项错误。28. 从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A. 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B.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C. 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D. 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协商在前,选

32、举或票决在后”、“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可知这说明在中国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都是民主的重要形式;C选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D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9.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B. 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C. 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D. 使周边国家不再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33、答案】C【解析】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等字眼意在强调和平其处五项原则起到了淡化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的作用,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夸大了和平其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不同的,选项B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夸大了和平其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0. 1978年11月2日,邓小平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加快。”由此可见,中美建交A. 有利于中美结盟以共同对抗苏联威胁B. 反映出经济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的关键C.

34、 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需求D. 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邓小平认为和美国加快关系正常化,这样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说明邓小平认为中美建交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D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美建交对中国的经济意义,而非对抗苏联,排除A;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问题的关键,排除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的指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排除C。3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的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

35、2年的220个。据此可知,新时期的中国A.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B. 全面融入当今的世界体系C. 开始要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D. 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答案】B【解析】材料中说明中国不仅加入国际组织数量增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也成倍增长,说明当今中国已经全面融入到世界体系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是参与国际组织,不是区域合作组织,故A项错误表格显示;材料没有说明建立国际新秩序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促进世界和平的举措,故D项错误。32. 克里斯提尼把整个阿提卡地区分成“城区、内陆、沿海”三大区域,再把每个大区分成十个小区,称为“三一区”。然后再以抽签的方式,从每个大区中各

36、抽一个“三一区”,合成一个部落,这样总共就有十个部落。这一举措A. 进一步打击了传统贵族势力B. 保证了公民参政权利的平等性C. 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D. 建立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克里斯提尼的举措是以地域选举取代了之前的部落选举,这一举措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从而进一步打击传统贵族势力,故选A;这一举措打击了贵族势力,但通过抽签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公民参政权利的平等性,排除B;该举措只是选举方式发生转变,并没有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C;“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于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前,排除D。故选A。33.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

37、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D.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可见公民大会权力受到限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权力的制约而非审判流程,排除B;由材料“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

38、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可见雅典具有权力制约的思想,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政体权力的分配而非公民的地位,排除D。34. 有“罗马帝国最变态皇帝”之称的提比略曾颁布“叛逆法”,疯狂镇压反对皇帝及贵族的人,并设立告密制度,搞得罗马人人自危。这意味着A. 罗马法维系封建统治秩序B. 法律为统治阶层服务C. 公民法维护了帝国的稳定D. 罗马法已失去其存在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当时罗马皇帝提比略曾颁布“叛逆法”,疯狂镇压反对皇帝及贵族的人,并设立告密制度,搞得罗马人人自危,这表

39、明最高统治者利用法律来镇压人民,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B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不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项错误;公民法主要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罗马法的作用,不是已失去其存在基础,D项错误。故选B。35. 有学者说,查士丁尼编纂的民法大全“不加区别地为所有人服务,异邦人的古典概念消灭了,出现了人与人彻底的统一,罗马法对于所有的人成为共同法”。这说明民法大全A 沿袭了习惯法传统B. 贯彻了公民法理念C. 借鉴了雅典的法律D. 体现了万民法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异邦人的古典概念消灭了”“罗马法对于所有的人成为共同法”可知,民法大全体现了万民法精神,将外

40、邦人纳入到了罗马法律体系内,故选D。社会习惯风尚经国家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但无条文规定的,称“习惯法”,显然材料没有体现出习惯法的特点,排除A;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不包含外邦人,排除B;罗马法继承和发展了雅典的法律,但是将法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外邦人是罗马人的创新,不算借鉴,排除C。【点睛】本题学生需根据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的不同特点与材料进行对应,然后再作出判断,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异邦人的古典概念消灭了”“罗马法对于所有的人成为共同法”等关键词句。36. 光荣革命后,“如果威廉不能自主行事,尽管他私下里语言强硬,他还是会服从的。虽然有时他会受到指责,但他永远不会丧失议会的信任。”这表明当时英国

41、A. 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 政治民主化变革任务完成D. 国王与议会实现利益一致【答案】B【解析】【详解】光荣革命后,威廉国王服从议会、接受议会指责并受到议会的信任,表明当时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A项错误;17世纪后期,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民主化任务远未完成,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国王与议会利益一致,D项错误。37. 16941697年间,英王威廉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建立起了由辉格党“小集团”所组成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当时英国A. 国王的权力没有得到限制B. 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C. 政党政治不利于

42、政局稳定D.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历史史实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颁布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是材料描述的是英王还能够罢免托利党,体现了君主立宪有待完善,故D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故A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1721年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697年,可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王的权力膨胀,没有涉及政党与政局的关系,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1688年光荣革命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的颁布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21年以后逐渐建立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

43、革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38.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后,联邦最高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以判例的形式确立了“违反宪法的法案不成为法律”和“阐明法律的意义是法院的职权”两项基本原则。这两项基本原则的确立A. 维护了联邦法院的至上地位B. 加强了分权体制的制衡性C. 确保了联邦法院的立法权力D. 提高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违反宪法的法案不成为法律”强调了宪法的地位,“阐明法律的意义是法院的职权”强调了联邦法院的职能,两项基本原则明确了联邦法院职权和宪法之间的关系,即只有联邦法院能够解释宪法,这样有助于加强分权体制的制衡性,B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联邦法院不是至上地位,排除A;

44、联邦法院掌握的是司法权而非立法权,排除C;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题干涉及的是联邦法院而非政府,而且两项原则有助于限制政府行政权力,排除D。39. 德意志帝国宰相拥有在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发起辩论、提出法案等权利,但在表决失败时议会无权对其投不信任票或迫使其辞职。这主要是因为A.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没有立法权B. 德意志帝国实际上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C. 宰相由皇帝任命并且对皇帝负责D.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表决失败时议会无权对其投不信任票或迫使其辞职”可知宰相不对议会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对皇帝

45、负责,故C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德意志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故A项表述错误,可以排除;根据史实可知,德意志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不是封建制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故D项错误。40. 德国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的只是虚荣和满足于权力的假象霍亨索伦王朝(当时统治德国的王朝)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这反映了德国A. 专制主义的传统B. 联邦制的组织形式C. 不具有民主特征D. 军国主义的危害性【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中“霍亨索伦王朝(当时统治德国的王朝)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

46、指挥、立正和吹牛皮”的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可知,德意志帝国具有军国专制主义的传统,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其联邦制的特征。C选项错误,据所学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设立了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因此具有民主特征;材料并未体现军国主义的危害性,因此D选项错误。【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有的只是虚荣和满足于权力的假象”及“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等信息即可得出其军国主义专制的传统,其他选项并非题意主要反映的内容。41. 公社成立后,人民群众经常到政治倶乐部里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对公社的工作和生活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管理国家

47、。如,莫里哀大厅倶乐部会讨论公社的权利、作用和义务,马赛曲大厅倶乐部则讨论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这反映出巴黎公社A. 调动了全国民众的革命积极性B. 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C. 初步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 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社成立后,人民群众经常到政治倶乐部里讨论国家大事,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管理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巴黎公社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真正践行人民主权原则。故答案为B项;巴黎公社革命局限于巴黎市区,没有践行工农联盟是其局限之一,排除A项;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其局限之一,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只是其众多指导思想之一,排除D项。

48、42.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A. 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B. 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C. 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D.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反对立即采取暴力革命,他认为“这样会同的苏维埃对立”,因为当时苏维埃内部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支持临时政府,由此可见,列宁的意图是减少社会主义革命的阻力,选项C正确;列宁不主张立即暴动,不等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排

49、除A项;列宁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革命任务,意味着要结束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排除D项。43.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开端随后,革命烈火遍地燃起。在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的支持下,俄国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可推知,十月革命A. 巧妙利用了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B. 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C. 有效制止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反攻D. 恰当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在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支持下,全国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

50、可知,十月革命的成功与恰当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直接相关,故选D项。十月革命发生在“一战”期间,但材料并没有表明其巧妙利用了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俄国各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没有说明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及时提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资产阶级政府的反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推翻的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排除C项。44. 1949年6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对“第四点计划(即开发落后区域计划)”作了详尽的阐述:“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因此“自由国家”必须帮助这些地区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美国“是有能力提供这种援

51、助的唯一国家”。据此可知,“第四点计划”表明美国A. 支持世界民族民主运动B. 开始调整全球战略重心C. 加强对苏联的冷战攻势D. 改变了对抗苏联的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1949年杜鲁门指出, 美国的“第四点计划”是为了防止落后地区因为经济挫折,追求“异端邪说”(即社会主义),表明美国加强对苏联的冷战攻势,项正确;美国支持世界“民族民主运动”与材料主旨不符,项错误;“第四点计划”不是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重心的开始,项错误;“第四点计划”不能说明美国改变了和苏联对抗的方式,项错误。45. 1950年1月4日,杜鲁门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国会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投资立法”,他说,“广大亚非拉

52、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这表明A. 两大阵营的对抗日益激烈B. 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 美国冷战的中心开始转移D. 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来为政治和战略目标服务【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中的“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援助的是遏制苏联,即遏制苏联式政治经济制度向第三世界的扩展,这说明经济援助成为美国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工具,故选D项;两大阵营正式形

53、成于1955年,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故B项错误;美国冷战的中心一直在欧洲,故C项错误。46. 下面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出口方面的对比表。国家或组织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西欧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B. 世界多极化趋势正逐步发展C.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D. 世界两极格局最终走向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题干数据可以看出,同时期欧共体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而且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也高,意味着欧共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即多极化趋势正在逐步发展,B正确;A不符合史实,出

54、口相关数据不能证明整个经济实力的变化,排除A;1972年依然处于两极格局时期,排除C;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排除D。47. 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课题组”在2000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98年世界七大国美、日、法、德、英、俄、中的综合国力值分别是14461、8208、7524、6628、6900、4807、3276。这反映了A. 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B. 各国实力均有所增长C. 法、德的独立性增强D. 多极化格局已然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1998年世界七大国的“综合国力值”显示出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反映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各国实力

55、均有所增长,项错误;综合国力的排名不能说明法、德的独立性增强,项错误;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项错误。48. 世贸组织建立和“911事件”发生后,“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这主要是由于A. 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与组合B.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局势不稳C. 美国失去超级大国的绝对优势D. “单极世界”理论的缺陷较多【答案】A【解析】【详解】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从经济和政治层面说明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人们从多极化角度看待世界也正是这种国际政治力量变化的表征,A正确;世贸组织建立不能说明国际政治局势不稳,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主旨并不是

56、讨论“单极世界”理论本身的弊端,排除D。二、非选择题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地方自治思想是源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采纳的基层国家政治制度。梁启超曾提出:“欲通上下之情,则必当复古意、秉西法,重乡权矣”。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不得不重新启动维新派的主张。1909年1月18日,清廷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及选举章程颁发各地地方自治并没有因清廷覆灭而停下来。1911年到1917年,辛亥功成、民国初立,各省县级以下的基层组织大多沿用清末旧制,继续推行地方自治。北洋军阀时期,地方自治运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山西模式,另一种为直隶模式。山西模式主要是利

57、用地方上传统的权威结构将地方上有威望的名流、绅士吸收到国家政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家权力的扩张,实现了地方自治。直隶模式是在城市和乡村都建立了巡警制度,力图利用巡警制度使国家权力直接渗入村庄。摘编自杨晟斌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参照山西模式,推行地方自治,1929年规定地方自治方略与程序。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发现乡村自治难以实现强化国家政权的目标,更难以对付日益滋长的红色斗争。1931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剿匪区”所属的江西修水等43个县试行保甲制,到1939年春重新实施保甲制度,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制度走向,这一制度转变带来的恶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始

58、终未能破解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摘编自冯俊锋、唐琼清末民初乡村治理再考察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有效处理乡村公共事务,农民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的乡村治理模式。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肯定了村民委员会的存在。从此,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地方自治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

59、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的历史背景,并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答案】(1)历史背景:清末民初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或自治主义思潮)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地方自治运动兴起);辛亥革命后地方自治运动持续发展;北洋军阀时期国家强权渗透乡村促进中央集权的尝试。(2)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3)背景:中国自古就有乡村社会自治的传统和近代乡村自治的长期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意义:推动了基层

60、民主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1911年到1917年,辛亥功成、民国初立,各省县级以下的基层组织大多沿用清末旧制,继续推行地方自治”等信息可知,清末新政直接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并且辛亥革命后地方自治运动持续发展;根据材料“北洋军阀时期,地方自治运动主要有两种模式力图利用巡警制度使国家权力直接渗入村庄”可知北洋军阀时期国家强权渗透乡村促进中央集权的尝试;根据材料结合联系时代背景可知,这时期清末民初内忧外患,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密切而西方民主思

61、想传播也是其主要的背景。(2)根据材料“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发现乡村自治难以实现强化国家政权的目标,更难以对付日益滋长的红色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这一制度转变带来的恶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破解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可归纳出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易导致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3)背景,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及近代已有乡村社会自治的传统和相应的探索,为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材料“十一

62、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有效处理乡村公共事务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肯定了村民委员会的存在”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也是在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的主要历史背景。意义,根据材料“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据材料“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63、有利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1: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

64、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后,慈禧尝试通过立亲王为储的方式试探外界对于光绪废立的态度,结果引起各界的不满,于是慈禧太后纵容义和团灭洋,使义和团力量壮大,义和

65、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清末“新政”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辛亥革命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所以中国近代

66、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示例2: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激化。所以推动民族复兴是冲击和改革改良反应的结果。示例3: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期十几年,对中国社会是个大破坏,土地大量荒

67、芜,长江中下游人民死亡流离过半,经济、人口数十年不能够恢复;义和团焚烧紫禁城,劫掠北京,破坏文物,造成中国的巨大损失。农民阶级因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所带来的破坏性从长远来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历史探究型题。题干要求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解读材料,明确关系。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关系:革命和改革共同推动民族复兴;第二个关系: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第三个关系:戊戌变法推动义和团运动;第四个关系:清末新政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然后提出观点,一: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

68、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二: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三: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最后对观点进行论述,得出结论。论述时可分别阐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要求论从史出,试论结合。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69、一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

70、从民族、民权两方面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答案】(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

71、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

7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举1982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具体而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