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维护统治。2“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解析:选
2、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了化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要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与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列宁却说它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
3、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农民在改革后的几十年间,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这无疑是对贫苦农民的一次掠夺,所以列宁如此评价。5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解析:选C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一切都变了”,他们还受着一定的
4、约束,还要承担繁重的义务。因此,这位官员的话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变化。6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解析:选D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因此,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
5、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
6、分)(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4分)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内容、影响、意义及实质。第(1)问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去考虑。第(2)问联系改革的内容回答。第(3)问注意关键句“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第(4)问要从改革的内容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考虑。答案:(1)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4)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8阅读下列材料,
7、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年份棉花加工(吨)冶铁(吨)1861年30 951327 6101891年171 994992 210(
8、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5分)(2)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4分)(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5分)解析:第(1)问,要抓住两人看到宣言后的不同表情“喜悦”、“愤怒”进行概括;其原因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放(宣言)”、“承担两年的义务我绝不干”进行分析。第(2)问,从农奴制改革措施的保守性方面回答。第(3)问,抓住表格中两项工业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结论;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分析得出其与材料一的关系。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2)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3)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