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
2、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3.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4、春秋时期,许多在战争中逃离家园的流亡者和冒险者把中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播到邻近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半岛及其东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被纳入中原文明的范围,北部和西部边疆也有类似的扩展。这一过程表明 A.百家争鸣初见端倪 B.中原文
3、化中心转移 C.分封宗法走向瓦解 D.华夏文明逐渐扩展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如齐国规定:“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材料说明当时A.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B.用人制度适应了现实需要C.奴隶制度被废除 D.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7.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以皇权
4、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8.秦朝除规定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事务,收阅各地的“上计”之外,还首创了由御史大夫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御史大夫的属官柱下史负责审阅各郡县、各部门呈送的有关户口、垦田及钱谷出入的上计报告。这一制度的实行(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B、强化了三公之间的分权制衡削弱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9.秦朝和西汉的丞相极为重
5、要,皇帝对丞相也极为重视,给其以很高的待遇。但是,在政治主张上,丞相必须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必须取得皇帝的高度信任,否则就无法行使职权。这一现象折射出( )A.重吏之风影响皇帝的决策 B.丞相地位得到了逐步提升C.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 D.重视气节的理学之风形成10、唐初,皇宫和政府部门多设有学士机构。学士无品秩,但得参与谋议,充作政府顾问。唐太宗或请名儒学士起草诏书;武则天常令“北门学士”居中用事,参决百司表奏;唐玄宗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由此可知,唐代学术机构的设置( )A.扩大了官员选拔途径 B.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D.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
6、要11、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过了不久,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B.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弱化趋势C.政治体制变动的随意性太大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增强12、西汉在全国建立乡、亭、里基层组织。隋朝基层官吏数量减少,权力逐步弱化。唐朝将基层组织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可见基层管理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乡里一级的直接管理 B.半自治的性质一度弱化了中央集权C.官员由中央任命体现国家治理延伸 D.有国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趋势13、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
7、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表明宋代()A.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 B.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C.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14、宋史记载:“太祖设特奏名制度,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据此可知,特奏名制度( )A.对部分考生给予特殊照顾B.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C.严格选拔官员的考试程序D.存在选官徇私舞弊的现象 15、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官阶高低均要加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
8、方可参加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从此,更多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这一变革( )A.使君相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议制度B.加剧了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 D.适应了科举制的发展的需要16、宋代,朝廷有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可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至20多人。但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长孙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可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 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 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17、宋朝
9、政府规定,凡担任路、州、县的亲民官,需要回避本贯、寄居地,回避祖产和妻家田产所在地,回避亲属等,并遵守定期轮调的种种规定;只有在父母年老或为优待元老重臣等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例外。这一制度的实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目的在于倡导官员尽孝C.杜绝了地方吏治腐败 D. 拓宽了政府选官的渠道18、宋人曾说:“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康熙时因“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俊进身之路”,分设“官生卷”“民生卷”。材料表明科举制( )A.促进阶级阶层的固化 B.客观上体现了社会公平清除了官僚系统腐败现象 D.主要依据门第选拔官员19.东汉各郡国所察举的“孝廉”有一部分出自供职于郡县的属吏,
10、而绝大多数的郡县属吏是由郡守自行辟除的,郡守辟除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来自当地的“大姓子弟”。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士族制度的建立 B.选官制度的异化 C.地方选官权扩大 D.察举名额的增多20.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 )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度C. 三省六部制 D. 一省制21.严耕望先生研究发现,两汉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三条规律:凡朝廷任命的长官都非所统辖地区的本地人;县令长不但不用本县
11、人,本郡人也不用;州郡县长官自由任用的属吏都是本地人。从中可见,两汉地方官吏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A.防范地方割据保障政令畅通B.促进社会流动提高办事效能C.打破地域观念按照才能选官D.出现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局面 22.元朝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A.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23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
12、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A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24.明末清初史学家张承泽的春明梦余录都察院记载,“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闻奏,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滥及不称职,举者同罪”。这一规定( )A有利于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 B旨在遏制吏治败坏的局面C防止了监察制度成为党争工具D说明了监察制度趋于完善25.清初,内阁是协助皇帝办事的最高中枢机构,设大学士、学士若干名。军机处建立后,皇帝常
13、调大学士办事,形成“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的惯例,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这表明( )A内阁大权旁落而名存实亡 B内阁成为军机处下属机构C内阁仅负责处理例行事务 D内阁通过军机处行使职权26.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中国”、“南朝”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顺治时期,“中国”一词在朝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B.“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C.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27.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
14、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28.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29.奏折起初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民间舆论。康熙后期,撰写奏折的人员已经扩展到总督、巡抚等
15、地方大员及一部分朝廷大臣。雍正时,一部分中下级官员也获得了此项权力。奏折撰写人员的增多( )A. 有利于皇帝多角度了解下情 B.降低了奏折制度的保密性C.扩大了参与政务决策的范围 D.意味着军机处的权势下降30、明初“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督抚制的变迁( )A.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导致了“冗官”局面的出现C.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非选择题(31题28分,32题12分,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
17、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
18、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膛?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政治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 -5
19、BBCBB 6-10AAACD 11-15CDBAB 16-20CABBB 21-25AABAC 26-30BDBAC31、【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32、【答案】示例一见解:我认为如何防范地方势力做大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设计首要解决的难题论述:要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就
20、要剥夺或分散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方式以削弱地方诸侯王国的力量,解决了汉初以来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为没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分别从行政上、军事上、财政上将地方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示例二见解:我认为抑制外朝官僚集团做大是古代君主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论述:君主要加强自身的权力,就必须杜绝官僚集团势力的膨胀。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内朝”制度,开启了任用身边的侍从亲信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决策的先河,这就剥夺了外朝官僚集团的决策权,加强了皇权的独断性。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处理繁重的政务而设置的内阁,同样是直接听命于君主的内侍机构,外朝六部只有行政事务的执行权而无决策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