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市民,下列哪些现象对你来说是可能遇到的是 市场产品越来越丰富了,只是价格太贵 你可以去美洲,但在大西洋上你可能会遇到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如果你要去美洲,必须防备海盗的抢劫 在陆地,你可以坐火车;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 A B C D25、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B.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C.工艺技术的需要 D.电力的广泛应用26、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2、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A B C D2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8、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上海沦陷,中国民族工
3、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美祸”D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29、下列情况在1938年的苏联不可能出现的是A.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政府统一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逐级下达计划指标C.苏联某拖拉机厂了解到中国需要大量的拖拉机,就派人去和中国商务部签订了购销合同,并利用中国急于得到拖拉机的心理大大提高了价格 D.苏联绝大部分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30、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
4、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31、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营造消费型社会,尽快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以下措施可以为我们营造消费型社会提供借鉴的有()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救济工作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兴办公共工程ABCD3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扶危济困”,扩大了社会消费B“削峰填谷”,缩小了贫富差距C“惩勤助懒”,挫伤了工作积极性D“劫富济贫”,激化了社会矛盾33、 下图为新中国
5、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8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 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 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 D.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34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5、某学习小组开展关于“
6、现代中国服饰”的研究性学习,根据“一定时期的服饰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研究方法,下列各项服饰现象可以直接推断出其结论的是()选项现象结论A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广受青年女性的欢迎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B十年探索时期,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C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大跃进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绿色环保意识增强D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40、(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
7、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9分)(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请你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原
8、因?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41、(12分)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8251957105019548561958141219551068195912471956127619601332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材料二 195 3一196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1668 31957195051954169 52195819765195518394195916968195
9、61927519601438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 31964)编制请回答: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中国和苏联两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变化与国家政策变化这个角度列举史实给以论证说明。(12分) (提示:提取的每一个信息要同时包含中国和苏联的情况)43、(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既然退却才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必须退却。” 苏联的共产主义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欧
10、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一时之间,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宁的“退却”和美国的“计划”各指何事?(2分)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4分)其实践产生了哪些相似效果?(3分)(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和重要举措。(4分)(3)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茂名市第十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8分)242526272829
11、303132333435BBDDBCDADBAB40(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如回答具体史实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等最多得2分)(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任意三点得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
12、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41.信息一: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2分)说明: 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4分)信息二: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9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2分)说明: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3、,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4分)【评分说明】该题属于主观论述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以及运用史实进行论证的能力。题目要求从表中提取两个信息,部分时段,但必须两个国家都包含。答题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找出准确的发展信息,比如说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等,要概括出特征;二是要运用合理的史实进行说明,强调史实论证的严谨。45(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分)特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指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分)相似效果: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发展;稳固了政权和社会制度;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任意两点即可得3分)(2)原因:经济“滞涨”(2分)措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