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情境导入1793 年,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在其所携带的英王国书中提出割地、使臣驻京和扩大通商等 6项要求。客观地讲,这些要求一部分是属于希望改善贸易关系的正常要求,一部分则具有殖民主义侵略性质。清政府理应认真研究和区别对待。可是,清政府却简单地一概拒绝,将英国的 6 项要求全部斥为“非分干求”,断然关闭了谈判的大门。请思考:清政府为什么会一概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预习提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点难点:了解明清两朝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史实;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表现及特征;
2、理解清王朝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1农业发达: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大范围扩种;玉米、_ 等高产作物引进;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手工业发达:私营手工业已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番薯 3商业的繁荣: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_,商业资本日趋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4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白银【思考探究1】简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具体表现。提示
3、:(1)农业发达:双季稻大范围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2)手工业发达:私营手工业已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繁荣:明中叶以来,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产生: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_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2)概况: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已经形成_ 市场;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了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
4、营手工工场。(3)特征:自由_劳动,商品生产,手工工场。(4)地位: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缓慢,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出现,耕织结合、_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劳动力 雇佣 自给自足 3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官府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3)政治专制统治。海禁政策:明末和清初都曾实行“_”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矿禁政策:“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重农抑商政策: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
5、低价争购等“_”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海禁 重本抑末【思考探究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是直接原因。1中国(1)经济上固守封建的自然经济。(2)外交上,长期实行_政策。背景:明清之际,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东来。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私人贸易已很频繁;明清易代以后,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影响: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_、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近代前夜的危机海禁 海外市场 2西方: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
6、,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_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鸦片【思考探究3】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2)直接原因:清政府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3)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4)主观原因: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材料一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西台漫记记葛贤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 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
7、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摘编自醒世恒言(1)材料一中的“大户”“小户”各指什么?你认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2)材料二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大户”指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的机户。“小户”是指靠出卖劳动力,计日取酬维持生活的“机工”。性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理由:“大户”与“小户”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经营商业活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
8、商品经济的发展。1市场因素:官府、地主的沉重剥削,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4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5经济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
9、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018浙江宁波期末)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繁荣【解析】根据材料“金宝庐舍,转瞬灰烬”“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可知,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把赚得的钱用来买田置地,不利于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
10、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不是最主要影响,排除。【答案】B材料一 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清初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一切必须经“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自相接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材料二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材料三 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
11、止厦门、宁波等港口贸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的外交关系”。英使所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结合材料一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政策。(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清政府对外政策实行的原因。【参考答案】(1)从清政府规定“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到“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说明,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闭关政策。(2)原因: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害怕宁波等港口“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即害怕外国侵略势力乘机渗入;清政府自傲自大,认为“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互通有无;自
12、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能够自给自足。1相同点(1)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原因: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3)内容: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4)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和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2不同点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时代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目的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巩固封建经济原因封建统治阶级属于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内
13、容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018山西大同期末改编)据资料统计,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B
14、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C“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D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解析】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是指没有推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属于地理环境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夕,排除。【答案】C1明清时期双季稻大范围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已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3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
15、趋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4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5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6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已经形成劳动力市场。7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缓慢,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8明末和清初都曾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9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点击进入WORD链接点击进入WORD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