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2、”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B. 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3、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身处逆境,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D.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 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答案】1. C 2. D
4、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
5、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C。【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
6、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
7、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
8、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美国的种族主义开始以新的形
9、式呈现,主要表现为美国少数种族群体在疫情中所承受的巨大的种族不平等。2020年4月2日,美国密歇根州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公布了该州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的种族构成数据,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非洲裔仅占该州总人口的12%,却占确诊病例的33 ,死亡病例占比更高达40%。有媒体指出,在芝加哥、底特律、新奥尔良等拥有大量非洲裔人口的美国城市里,非洲裔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成比例”影响的状况极为普遍。作为美国此次疫情的中心地带,纽约市公布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每十万人感染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中,非洲裔为243.6,而白人为121.5;纽约市当前死亡病例中30.2%为非洲裔。截至2020年5月13日,全美新冠肺炎致死
10、病例中白人占52.3%,非洲裔占22.40,而非洲裔在死亡者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在总人口中12.5%的份额,说明这一群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病毒不区分种族,因而在新冠肺炎致死率上的种族差异就只能从各种族自身的处境上进行解释。对于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中部分少数种族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客观事实,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归因分析,提及的因素涵盖基础疾病、医疗条件、医疗保险、居住条件、经济状况、工作环境、健康意识、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极其广泛的内容。可以看到,上述影响因素大多与生物遗传特征关联不大,却集中指向社会经济层面。当如此众多的种族差异几乎无一例外地造成对特定种族群体不利影响的时候,这些种
11、族差异实质上就构成了种族不平等。正如美国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在一项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几十年来,结构性的种族主义让许多非洲裔人口和棕色人口家庭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负担得起的住房和经济保障,而新冠肺炎疫情正使得这些不平等变得更加明显。”(摘编自郝亚明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美国的种族不平等)材料二美国媒体评论说,疫情肆虐,而一些政客最专注一件事:污名化中国。“污名化中国”冲击国际正义。中国的抗疫行动全程公开,艰苦卓绝,绝不会为少数人肆意泼污水所抹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人民“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表示“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12、。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最近发表社论评价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遏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成功遏制了病毒扩散,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现在反遭一些无良政客肆无忌惮的诬蔑、“甩锅”。公理何在?正义何在?“污名化中国”当不得救命良药。新冠病毒挑战的是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当今之际,救人与推责孰轻孰重,合作和谩骂谁更重要,不言自明。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美国一些政客不是想方设法治病救人,而是热衷于发出巫师般的咒语。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白宫没有在疫情初期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这是当前美国疫情大暴发的最主要原因。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直言,“从一
13、开始,中国就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令人难过的是美国本可以做得很好,但恰恰是它应对得最为糟糕”。“污名化中国”危害全球抗疫。美国作为头号经济科技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研能力、领先的医疗水平,理应在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的同时,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美国一些政客的拙劣表演,只会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破坏命运与共的共识,破坏守望相助的家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各国提供援助。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中国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摘编自人民网污名化是危险的“政治病毒”)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
14、组织”)是联合国专门机构,是协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核心力量。世卫组织在谭德塞总干事领导下,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积极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病毒没有国籍,疫情不分种族、国家、地域。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抗疫是唯一出路。当前,支持世卫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就是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77国集团和中国”最近发表声明,赞赏世卫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的领导作用;不结盟运动举行应对新冠肺炎视频峰会并通过政治宣言,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中的领导作用;欧盟、非盟等地区组织也都以明确的实际行动支持世卫组织,助力各国抗疫。行动起来,支持世卫组织,是各方应尽之责。“当前,
15、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能够为世卫组织做些什么?我想让你们知道,人们多么感激你们所做的工作。”一位英国记者日前在世卫组织例行发布会上这样发问。世卫组织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回答:“需要空间、支持、团结,来完成工作。世卫组织有成千上万工作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需要团结。”这样的问与答,折射出人心所向、势之所趋。显然,西方一些政客动辄污名化世卫组织的行径,完全与国际主流共识格格不入。鼠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认为,全球卫生安全体系需要世卫组织,保护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是世卫组织的唯一目标,疫情大流行期间削弱世卫组织的决定是反人类的罪行,这是对全世界人民不人道的攻击。团结合作不仅是人类的现实需要,
16、而且是必须作出的选择。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指出的:“病毒不分国界,对任何人都是威胁。在一个相互联结的世界,只有其他每一个人都安全了,才能保障自身安全。”(摘编自人民日报全球团结抗疫是当务之急)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美国新冠肺炎致死病例中,黑人在死亡者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在总人口中的份额,说明这一群体受疫情影响最重。B. 一名美国参议员指出,非洲裔人口家庭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归根结底是美国社会存在结构性的种族主义,C.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前提下,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出于对世卫组织支持的考量。D. 任何时候,世
17、卫组织的积极作用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否则,就是对全世界人民不人道的攻击,犯下反人类的罪行。5.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暴露出美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非洲裔人群在美国社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 如果社会经济层面的若干因素对特定种族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那么,种族不平等的现象就会出现,而这就是种族歧视。C. 美国一些政客污名化中国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也是不堪一击的,这种行为对全球团结互助抗击疫情不会产生消极影响。D. 世卫组织正因为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积极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才得到更多的国际主流组织的支持与响应。6. 下列说法中,不
18、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美国政府启动“曲速行动”,推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国防部等多部门加速研发新冠疫苗。B. 目前,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感染病例数已超过500万,死亡病例数超过17万。C.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自己有“大量证据”证明新冠病毒源自武汉,却又拿不出任何证据。D. 中国的专家学者,通过互联网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疫情防控视频会。【答案】4. B 5. C 6. A【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A项,偷换概念,“黑人在死亡者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在总人口中的份额”是错误的。由原文“非洲裔仅占该州总人口的12%,却占确诊病例
19、的33 ,死亡病例占比更高达40%”可知,是非洲裔在死亡者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在总人口中的份额,所以,原文说的是“非洲裔”,而不是“黑人”。C项,“是出于对世卫组织支持的考量”错。由原文“当前,支持世卫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就是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知,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出于对世卫组织支持的考量”因果不当。D项,“任何时候,世卫组织的积极作用只能强化不能削弱”错。由原文“疫情大流行期间削弱世卫组织的决定是反人类的罪行,这是对全世界人民不人道的攻击”可知,“任何时候”范围了扩大,应是“疫情大流行期间”。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C项,“这种行
20、为对全球团结互助抗击疫情不会产生消极影响”错。由原文“美国一些政客的拙劣表演,只会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破坏命运与共的共识,破坏守望相助的家园”可知,美国一些政客的这一行为对全球团结互助抗击疫情产生了消极影响,而选项却说是“不会产生消极影响”。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二从结构上来说,采用了先破后立,以破为主和并列式论证结构。材料并不有一上来就说中国在抗疫中所取得的胜利,而是美国一些政客最关注一件事:污名化中国,从而展示中国抗疫行动、理念、奉献等。本材料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论证:“污名化中国”冲击国际正义,“污名化中国”当不得救命良药,“污名化中国”危
21、害全球抗疫,所以结构上有采用了并列式。从手法上,本文采用了引证法,引用古特雷斯、谭德塞、柳叶刀大西洋月刊、比尔盖茨、普京等人和杂志的言论,从而来说明美国在抗疫期间推卸责任,而中国抗疫取得的胜利。A项,“研发新冠疫苗”是正当的、正确的做法,不能作为反驳美国污名化中国的论据。B项,庞大的感染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背后是美国对疫情的防控不力,此为反面论据,所以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C项,蓬佩奥的言论是污蔑之词,此为反面论据,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D项,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这是正面论据,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故选A。三、(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
22、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
23、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
24、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选自吴競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须贵顺物情 物:人B. 宫中卑湿 卑:地势低下C. 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 品秩:品级身份D. 每节己以顺人 节:节约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B.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固请至于再三C. 请营一阁以居之 每节己以顺人D. 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若遂来请,糜费良多9. 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若恣其骄
25、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财帛富饶,无饥 寒之弊。 若遂来请,糜费良多。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公所奏对甚善!A. B. C. D. 10.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B.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C.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D.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B. 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
26、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C. 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D. 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13. 请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唐太宗对大禹、秦始皇、汉文帝所作所为的评论。【答案】7.
27、D 8. C 9. C 10. C 11. D 12. (1)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 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2)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3)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 13. 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他只是顺应了民意。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他违背了民意。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足见他体谅百姓疾苦。【解析
28、】【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D项,结合上下文可知,“每节己以顺人”的意思是节制自己来顺应他人。“节”应译为“节制”。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个“故”是名词,原因,第二个“故”是连词,所以。B项,第一个“固”通“故”,所以,第二个“固”,坚持。C项,两个“以”均为目的连词,来。D项,第一个“遂”,最终;第二个“遂”动词,顺遂,这里可译为“同意”。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从原文来看,句是崇尚节俭结果,句是崇尚节俭的表现,句是唐太宗对魏征劝谏的评价。这三个句子都不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
29、原因”,因此凡是选项中有这三个句子中任何一个的,都不是本题的答案。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句中“云”是“说”的意思,后跟直接引语,故其后应断开,这样可排除B、D两项。然后比较A、C两项,“无益害有益”应是“作”的宾语,“可欲”是“见”的宾语,所以“不作无益害有益”和“不见可欲”的后面应分别断开,据此可推断句意为“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D项,“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不当,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可知,
30、魏徵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得分点有:(1)“逮”,比得上;“费”,耗费;“过”,超过;“为人父母”,此处指当皇帝;“岂也”,难道吗?(2)“放欲”,放纵逸乐;“劳弊”,劳苦疲累。(3)“以”,拿;“从”,顺应;“昌”,昌盛;“乐”,使欢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总结唐太宗对大禹、秦始皇、汉文帝所作所为的评论,所以,要在文中找到结唐太宗评论大禹、秦始皇、汉文帝所作所为的话,然后自己分析概括出答案。第一
31、节,从太宗对侍臣说的一番话中寻找相关信息,“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意思是:从古帝王凡有兴建营造,必须重在依顺民心。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 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由此概括出唐太宗对大禹的评论:唐太宗认为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他只是顺应了民意。“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句意是:秦始皇兴建宫
32、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可知见到那些能满足私欲的东西,心就一定会乱了。由此概括出唐太宗对秦始皇的评论:唐太宗认为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他违背了民意,必至灭国。第二节,“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句意,从前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由此概括出唐太宗对汉文帝的
33、评论:唐太宗认为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足见他体谅百姓疾苦。【点睛】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从古帝王凡有兴建营造,必须重在依顺民心。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 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可知见到那些能满足私欲的东西,心就一定会乱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器和服饰珍玩,如果任意骄奢下去,那么国家危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从王公以下,住
34、宅府第、车服、婚嫁、丧葬,都得按照品级,不应服用的应一概禁绝。”这样20 年间,社会风俗崇尚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没有饥寒之苦。贞观二年,公卿大臣上奏说:“依照礼记所说,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台上的楼榭里,如今夏署尚未消退,秋季绵绵细雨刚刚开始,宫里低下潮湿,请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唐太宗说:“我有气息不顺的毛病,怎适宜于住在低下潮湿的地方?如果同意奏请,就会花费很多钱财。从前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公卿大臣们再三恳请,太宗始终没有同意。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
35、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 自己 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徵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每有供奉营造,稍微不称心,就要施加严刑峻罚。上边有
36、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第卷四、(26分)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注释】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七十里。林则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1841年6月
37、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函谷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征人驻马蹄”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性。B.“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C.“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与古秦地。树木相连,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D.“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绕垣”被压低“严关”又高出城墙,云烟绕垣烘托了严关高“百尺”。(2)此诗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C(2)天山群峰耸立,似同脚下严关比肩而立,大漠广阔无边,
38、令人迷惘。描绘了一幅阔大雄浑的画面。(3)前三联描绘雄伟壮阔的自然形胜,气势雄壮(表现豪迈情感)。尾联和函谷关对比表现阔大的胸襟。【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本题,C项,“视角由远及近”分析不当,“楼阁”并非远处的楼阁,而是眼前嘉峪关的楼阁。故选C。(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
39、要抓住诗句中的描写对象,看诗句中描写了对象怎样的特征;在全面了解了这些特征后,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将其组成一幅画面;再用准确的词语将画面的特点概括出来即可。“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颈联是远望之景。上句写群山,下句写沙漠。天山群峰耸立,似同脚下严关比肩而立,大漠广阔无边,令人迷惘。描绘了一幅阔大雄浑的画面。(3)此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这是一曲充满激情的嘉峪关的赞歌。作者
40、运用衬托、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威严险固、形胜雄奇的嘉峪关壮丽画卷。首联总写嘉峪关的雄姿及其所处的战略位置。颔联突出雄关之高;颈联极写雄关之险;前三联描绘雄伟壮阔的自然形胜,气势雄壮,表现豪迈情感。尾联照应开头,概括全诗。尾联和函谷关对比表现阔大的胸襟。【点睛】诗歌赏析:中国卓越的政治家、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抵达嘉峪关,八日晨,策马出关。他立马关前,放眼河山,纵临千古,感一八四二年农历九月初七日,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抒发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一首是: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
41、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试将这首七律诗译成新诗:威严高耸的嘉峪雄关,连接着祖国西部的河山。万里谪戍伊犁的我,有幸停驻此间。三座三层巍然拱峙的城楼高阁,与秦地的笔直的树木遥相连接。逶迤伸展的长城城垣,压低陇山的云烟。与嘉峪关摩肩并立的,是那峻峭挺拔的祁连山。看了使人入迷的,是那关外空阔无际的戈壁滩。谁说千百年来险固的关隘要数崤塞和函谷关,回头东看 崤函不过是封关的一团泥丸。这是一曲充满激情的嘉峪关的赞歌。首联总写嘉峪关的雄姿及其所处的战略位置,交代了自己到此停驻的原因。颔联突出雄关之高;颈联极写雄关之险;尾联照应开头,概括全诗。作者
42、运用衬托、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威严险固、形胜雄奇的嘉峪关壮丽画卷。首联是近看:威严高耸的关城依山而筑,雄踞河西走廊咽喉津要,与“天西”的大漠、群山紧紧接界,犹如屏障一般。战略位置是何等重要!“颔联是远望:秦地笔直的树木与关楼高阁遥相接连。“缭垣”句是仰视,祁连、马鬃山系的烟云在逶迤伸展的长城城垣下漂浮。城压云低,城高自见,“天山”,祁连山的别名。汉书霍去病传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天山”句是仰视;高耸险峻的祁连山和嘉峪关并肩而立。颈联是远望:关外是空阔无际的戈壁滩。作者用祁连戈壁做衬托,进一步突出嘉峪关的威严险固!祖国地势西高东低,嘉峪关处在
43、祁连、马鬃两山系拱合的隘口,与东部河南境内的崤函相比,更显其高耸险固,无与伦比。尾联是俯瞰:回头东望,放眼下看,自然产生“只见一丸泥”的感觉。 全诗语言平易,不务新奇,质朴淳厚,大气磅礴,反复吟诵,令人神旺!油然而生热爱嘉峪关、热爱祖国河山之情。它将激励我们投入振兴嘉峪关、振兴中华的战斗!全力以赴,开拓进取,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贾谊过秦论)(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4)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尔卜尔筮,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
44、,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5)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 齐彭殇为妄作 (4). 体无咎言 (5). 地崩山摧壮士死 (6).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繁”“霜”“弯弓”“报”“殇”“妄作”“咎”“崩”“摧”“栈”“钩”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一篱秋色扁豆花周寿鸿秋风起,豆花开。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丛里秋虫浅唱低吟。明代王伯稠诗云:“豆花初放晚凉凄,碧叶荫中络纬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咏:“
45、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也有“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乡下种扁豆,不择地点,墙角、树下、灌木丛边,随处可点几颗,不用施肥浇水。村人护院,多以树枝、秸秆编为篱笆,家家户户,种豆篱笆下。秋天到了,扁豆花、扁豆荚缀满篱笆,蓬蓬勃勃,挤挤挨挨,把庭院遮掩得密匝匝的。也有一些人家,在菜园内搭了豆棚,棚上豆荚累累,地上一畦绿韭青椒、红番紫茄。开门推窗,秋实满园,让人有说不出的欢喜。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整个夏天,扁豆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一个劲儿扩张地盘,却只长叶不开花。秋风为号
46、,扁豆蔓儿仿佛突然醒了,矮棚浮绿,纤蔓萦红,一开就是一连串。白扁豆开白花,红扁豆开紫花,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一嘟噜一嘟噜,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记忆中的老家,村路弯弯,巷陌纤纤,篱笆挨着篱笆,家家的篱笆爬满了红红白白的扁豆花。走在村巷的路上,仿佛走在扁豆花的长廊,心里充满了温暖。如今,家家户户早已没了篱笆,院墙建得越来越高,再也见不到这种画面了。汪曾祺说,“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秋风秋雨中,扁豆花一扫秋天的寂寥,仍然摇曳生姿,顾盼多情。这个时节的雨有一个诗意的名称:豆花雨。晚明诗人曹学佺的“疏篱豆花雨,远水荻芦烟”,让扁豆花美得疏朗迷离;清代学者查学礼的“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
47、开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妩媚多情,楚楚可怜。最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的那副对联了“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平静、亲切、淡泊。当年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寄寓于大悲庵里的郑板桥,随遇而安,笑对秋风秋雨,写美了田园风光。中秋前后,扁豆藤蔓上一串串像宝塔似的花穗,纷纷落了,长出了一串串月牙状的扁豆。扁豆生长很快,不久便挂满了豆棚或篱笆。前面的花落了,结了豆荚,后面的花又开了,总有一串串宝塔似的花穗在风中摇曳。秋意渐深,其他的花儿都谢了,它还在且落且开,不知疲倦似的,要不是霜冻来了,真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寒霜时节,藤蔓干枯了,花朵萎落了,风吹打着发黄的叶片,还有不少没吃完的扁豆皱巴巴地耷
48、拉在枝头,好像在幽幽叹息。秋尽了,冬天真的要来了。汪曾祺喜欢扁豆花的世俗与淡泊。在小说钓鱼的医生中,他写王淡人的家:“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济世救人的王淡人医生,喜欢郑板桥的满架秋风的淡泊。他有一帮穷朋友,经常聚到一起品尝他钓的鱼,还有他种的扁豆、瓢菜。王淡人的原型是汪曾祺父亲汪淡如,也包含了他自己的“人间送小温”情怀。在老家,清炒扁豆角、扁豆烧芋头、扁豆烧土豆,是乡亲们秋季的主打菜肴。来了客人,可以在豆棚下现摘扁豆,做“扁豆红
49、烧肉”。扁豆的清香,肉的肥腴,融合在一起,味道极美。这是待客的好菜。家常的做法,是红烧酱焖。将扁豆撕去两头筋脉,下素油锅煸炒。然后倒了酱油,盖上锅盖,改文火焖至扁豆酥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现采扁豆单炒者油重为佳”,信然。扁豆荚粗粝多筋,以红烧酱焖,重油相调,适其味也。扁豆入诗,古今多有佳句。扁豆也是入画的,有不少名家喜欢以之作小品。白石老人也爱画扁豆,寥寥数笔,扁豆花红红白白,扁豆荚随风摇曳,再加上只蚂蚱,或者蟋蟀,或者小鸟,满纸秋色喜人。“文革”期间,汪曾祺处境窘迫,一家五口住在一个拥挤霉湿的大杂院。他用破缸种了一架扁豆,扁豆藤疯长,爬墙过壁,遮住了前屋人家的窗户。秋天,扁豆长成了,他摘了
50、几斤送给人家。对方说,能不能送我一幅扁豆花的画?汪曾祺连忙答应。后来,这幅扁豆花,一直挂在前屋人家的显眼处。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选自散文选刊 2018年3期)16. 文章第二段引用名人佳句,请分析其作用。17. 赏析第五自然段划线的句子。18. (1)分析标题“一篱秋色扁豆花”的妙处。(2)文章结尾写道“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请结合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独句成段,与上文作者对“绿韭青椒、红番紫茄”的情感形成反差,突出强调了扁豆花美丽,抒发了对扁豆花的赞美之情,并引出下
51、文。B. 第五自然段第一句采用拟人化的动词“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扩张地盘”生动地表现了扁豆苗在夏天的蓬勃生长之态,为后面写扁豆开花结果蓄势。C. 文章围绕“扁豆花”展开,主要突出扁豆花特点与品格,而文中宕开一笔写高筑的院墙代替篱笆,写城市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不便,从而使主题多元化。D. 文中多处写汪曾祺及其作品,巧妙地将汪曾祺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开朗平和的人生态度与扁豆花的品格融为一体。E. 文章采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典雅,并融入了郑板桥、汪曾祺、汪淡如等人的典型事例,形象鲜明,可读性强。【答案】16. 丰富文章内涵,使文章更富于文化气息;
52、通过引用烘托了扁豆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自然随性、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为下文赞美扁豆做铺垫;引用名人佳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 比喻,将扁豆花比作“云”“霞”“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扁豆花美好的形状、颜色、姿态;拟人,扁豆花“发出”“笑声”,表现扁豆花在深秋季节里积极乐观,充满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排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18. (1)“扁豆花”表明了写作对象,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一篱秋色”衬托“扁豆花”的生命力顽强,揭示情感主旨;“扁豆花”是贯穿文章的线索;(2) 当人生处境窘迫、遭遇逆境时,要有精神支撑、要坚韧顽强,拥有淡泊从容心态,便能乐观热情、心怀希望地生活处世。 19
53、. AC【解析】【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分析。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明代王伯稠、汪曾祺等人的描述,丰富文章内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为下文赞美扁豆做铺垫。“篱豆花开蟋蟀鸣”“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烘托了扁豆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自然随性、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语句赏析。需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表达技巧等方面赏析。“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比喻,描写了扁豆花
54、美好的形状、颜色、姿态。“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拟人,结合文本内容“数扁豆花最美”分析,表现扁豆花充满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排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8题详解】试题分析:(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扁豆花”表明了
55、写作对象;结合第八、九节内容分析,以“一篱秋色”衬托“扁豆花”的生命力顽强,“扁豆花”是贯穿文章的线索。(2)“人生秋至”,人生处境窘迫、遭遇逆境;结合汪曾祺在“文革”期间,的处境分析,“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有精神支撑、要坚韧顽强,乐观热情、心怀希望地生活处世。【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A项,“情感反差”错,应该是在比较中,突出扁豆之美;C项,“写城市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不便,从而使主题多元化”错,拔高了主题。故选AC。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
56、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六、(10分)20. 论语季氏中陈述了择友的三个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根据这个观点,如果让你在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做朋友,你会选择谁?为什么?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三个标准择其一,理由恰当充分,
57、思路清晰,语言顺畅,不少于100字。【答案】1.我希望和林黛玉做朋友,因为她博览群书,见闻广博。红楼梦第48回记叙林黛玉教香菱学作诗的故事,通过她给香菱所列的书目:王维、杜甫、李白和陶渊明等人的诗歌,看出她对于这些内容均有研读,我愿与她为友。2.我希望和关羽做朋友,因为他诚信忠义。曹操曾经多次用金钱、宝马和高官厚禄招降关羽,任凭他使尽各种方式,关羽都没有背叛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盟誓,时刻想回到刘备身边。关羽信守承诺,信守诚信,我愿与之为友。3.我希望和孔子做朋友,因为孔子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说用不正义的手段某得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好像是浮云一样。又说:“君子
58、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希望和这样的君子为友。4.我会选择诸葛亮做朋友,诸葛亮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如果我和他做朋友,我会从他那里学到很多新奇的知识和成熟的谋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题目是,“如果让你在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做朋友,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59、?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就是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根据此观点,在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作品中选一个人做朋友。首先要对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比较了解,然后结合择友的标准来看他属于哪一类朋友。具体答题时,可先用一句话亮出观点,比如选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可先说“我希望和林黛玉做朋友,因为她博览群书,见闻广博”,然后举出例子证明她的博览群书,见闻广博,红楼梦第48回记叙林黛玉教香菱学作诗的故事,通过她给香菱所列的书目:王维、杜甫、李白和陶渊明等人的诗歌,看出她对于这些内容均有研读,我愿与她为友。其他人物也要遵循这个写作原则。【点睛】微写作:立意高。内容要精练。首先要有鲜明的主题;其次,
60、要有清晰的条理,在注重展示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处理好点面、详略的关系,避免“杂乱无章”;最后,语言要精练,杜绝废话。注意体裁特点。描写性的小作文往往要求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描写人物的某个生活片段等。要围绕中心描绘出最集中、最精彩的场景或人物生活片段,从而产生“特写镜头”般的效果,体现“精彩”二字。结构完整。小作文的特点是小,但一般结构都应是完整的,所以开头要明快,用一两句话引出话题或点明中心;结尾收束要迅速,或照应开头,或点明、深化中心。这样才能集中笔墨写好主要部分。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通畅,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说来有趣,21世纪最时髦的
6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现代医学,与中国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传统中医,_。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据此积累下来千百万人的“医疗大数据”,再通过医生的人脑来存储、“加工”,进而开出药方;而今天的智能医疗,则是给医生加上了一个“超强大脑”,它能海量存储、超速计算、深度学习,给人类增添摆脱病魔的能力。尽管争议与困难重重,但没人能够否认,_。有学者这样描述,未来的医学影像中心好比飞机驾驶舱,是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体;_,需要做的是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答案】 (1). 竟有不小的相似之处 (2). 智能医疗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避免)。或现代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应用于医疗领域)已成大势所
62、趋。 (3). 未来医生(医务工作者)则相当于飞行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解题思路:第处,“最时髦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中医”相关联,语意上要表达出乎意料;内容上,结合下文“医疗大数据”和“超强大脑”,可提炼出“相似之处”。第处,前句有关联词“尽管”,语意上要注意转折,内容上要肯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成大势所趋”。第处,句式上应与“未来的医学影像中心好比飞机驾驶舱”保持一致,由
63、“医学影像中心”可知陈述对象为“未来医生(医务工作者)”,由“飞机驾驶舱”可联想到“飞行员”,所以此处应填写“未来医生(医务工作者)则相当于飞行员”。七、(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聂荣臻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叫生命。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麦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
64、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责任所系,使命必达始于足下,志在千里;持之以恒,使命必达。题记论人生境界可分三层:平庸之人唯有性命;优秀的人拥有生命;卓越的人肩负使命。联邦快递也正是因为在宣传片中体现了“顾客所托,责任所系,使命所在”的理念,使每一个人深深的震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就是两个字:责任。使命,把事情做成了责任。拥有使命的人会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骨子里有着神圣的使命。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上,这样彪炳史册的人不胜枚举。为国富民强民族昌盛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65、不怕终身流放;放弃优厚条件,远渡重洋历尽艰辛报效祖国的钱学森;荒凉大漠奋斗数载,为国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高龄病身,冲锋抗疫前线,为生民立命的钟南山使命是什么?是心头的放不下的千钧重任,是生命最后时刻仍在冲锋的勇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责任,脚踏实地采的行动。拥有了责任感,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法则,是一个民族兴盛的法宝。要达成使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第三要有自觉的责任。把这三点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才能实现目标的达成。理想转变为现实绝非空话,需要终生奋斗,甚至献出生命。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生只做一件事,打造大国重器,隐姓埋名奋
66、斗了40多年;“天眼之父”南仁东23载披挂上阵,直到患病去世;院士林俊德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冲锋的路上行动是最好的证明。担当,会使生命更加优秀。没有使命走不出人生的精彩;没有使命,无法成就宏伟事业;有了使命并自觉担当,就成为一座高山,使人仰止。宣传片的情节并非完全虚构。一九九五年,载着货物和船长巴伦支及其十七名水手的商船,在三文雅岛屿附近的冰面被困住。当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们做出了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打开货物的决定。八个月后,八名水手死去,而货物完好的交到了委托人手上;从前中国的镖局,用生命捍卫诚信。他们付出生命代价的壮举却震惊世界。正是因为坚守使命,才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有稳定的社会形态。我们
67、,把使命看做动力的源泉。有了使命,需要去寻找责任,有了责任需要担起来。但也要问问使命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担当?祖先为我们树立例榜样: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孙子修兵法;左丘写国语,司马迁著信史新征程我们应磨砺不屈意志,把使命付于朝暮,努力拼搏无愧今生。不为安逸而苟且,不为平庸而担当,使命必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材料有一则的,也有两则及以上(称多则材料)的。不管是一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都需要认真审题,多数材料都需要我们做一些辩证的分析,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第一则材料选自杜甫的
68、诗歌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出了王昭君出塞时的义无反顾,一个弱女子放弃了歌舞升平的华丽后宫,担负起维系和平安定的重任,用一生的流年换取大汉百姓的安定,撑起大汉王朝的半边天,展现了昭君的伟大形象。第二则材料的这段话出自聂荣臻1922年6月3日写给父亲聂仕光、母亲唐雨衫的家书,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留学到底为了什么?“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这是革命家的少年胸怀,展现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和担当,表达了海外学子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则材料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关键句为“卓越的人则有三条
69、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意在强调卓越的人之所以卓越就在于他们身上多了“使命感”。所以综合三则材料不难看出,本作文的立意应该紧紧围绕“使命”“责任”“担当”等词展开,并且一定要强调个人使命和家国情怀的关系。参考立意:(1)秉承民族使命,照破山河万朵(2)铁肩担使命,共圆中国梦(3)兴国之责,担吾之肩(4)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素材:(1)青春非常宝贵,应该珍惜,珍惜青春最好的方式就是担当时代使命,铸就中华大业,如此,才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卓越的人比其他人多了一个使命。使命,是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责任。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70、,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就是神圣的使命。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中,这样彪炳史册的人自然不胜枚举。如:为了国富民强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远渡重洋报效祖国的钱学森;在荒凉沙漠默默奋斗数载,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邓稼先。“使命”是他们心头的千钧重任。毋庸置疑,使命是远远高于性命和生命之上的第三种境界。(3)林清玄曾道“相似的人,在融入与对照中泯灭彼此的分别”,他们都是英雄,都有着担当天下重任,为之倾注毕生的气魄。(4)我们是初升的红日,伏出的河流,腾源的蛟龙,咆哮的乳虎,我们更是中国、世界的一份子,自然肩负起振兴中国的责任,为世界负重前行的使命。“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我们自当心怀世界,身担重任,大步前行,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结构层次:文章以排比句式开头,有文采,有气势,将“责任”和“使命”巧妙地嵌入,自然引出论点:责任与使命;主体部分采用分论点的形式展开,每个分论点分别列举实例来暗合文章的“责任与使命”的主题;文章结尾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既富有哲理,又能体现青年担当,深化文章主旨。【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