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6 大众传媒的变迁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刊已引入中国,但在当时办报被视为“洋人营利之举”,或是“莠民之贱业”。然而 1895 年到 1898年,国人所办报刊就达 50 余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的推动B民族危机的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D民族工业的发展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并不认同办报,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国人办报刊数量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希望通过创办报刊来启发民智
2、,故选 B 项。A、C、D 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2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准确的是()A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化报刊B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C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D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于台湾A解析:申报是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而不是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故选 A 项。31908 年 5 月 26 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社
3、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C解析:题干反映了大公报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社会和商业资讯,C 项正确。A、B、D 三项无法直接从材料中得出。4报纸具有新闻报道、信息传递、知识传播、舆论宣传等功能,对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报刊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是()A万国公报B民报C中央日报D新华日报D解析:A、B、C、D 四项分别是外国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创办,故选 D 项。5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
4、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A控制政府B制造舆论C推广科技D刊登广告B解析:“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体现了近代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与控制政府、推广科技和刊登广告无关,B 项符合题意。61896 年 8 月 10 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B解析:A、D 两项太绝对化;当时电影属于无
5、声电影,C 项不符合史实。71909 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B电视C报纸D广播A解析:从题干中描述的“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内容,可确定这种媒体为视频媒体(A、B 皆符合);但从时间上看(1909 年),当时电视技术还没发明,所以就只剩下电影了。8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对此表述不恰当的是()A读报和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B电影广告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C妇女地位空前提高D女子穿旗袍成为一种时尚C解析:从图一中申报刊
6、登的电影广告可以判断 A、B 两项是正确的,图二中电影明星阮玲玉身穿旗袍可以判断 D 项也是正确的。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 C 项。9演义白话报创刊于 1897 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D解析:根据材料“本报当用白话”,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这明显是清政府的立场,故
7、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中“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可知,没有同情革命,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10“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D解析:题干材料“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选 D 项。11“百货
8、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材料突出反映了“第四媒介”具有()A传播信息的功能B学习、办公的功能C娱乐的功能D生产、生活的功能D解析:材料体现了互联网的购物功能,D 项与之联系最密切。12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C解析:材料“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反映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9、2 小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 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 18951898 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 120 种,其中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10、。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哪些人?报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12 分)(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10 分)(3)综上材料,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6 分)答案:(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方面,列强侵略,
11、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方面,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加上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解析:第(1)问办报主体、报刊内容提炼材料信息即可,原因要结合 19 世纪 70 年代的社会背景回答,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角度考虑。第(2)问,从报刊的宣传内容可总结报刊的核心内容,特点要依据材料中的“报刊约 120 种
12、”“80%左右为中国人 自 办”“在 北 京 上 海 湖 南”“推 动 促进”等信息分角度总结。第(3)问需要注意问题的几个限制词,“综上材料”“自办”“当时”,回答意义时,要求依据上述材料,而不是回答报刊对社会的所有角度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展出的部分图片。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 年)1985 年 1990 年1995 年1999 年2000 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 799 647 7
13、62 2 332 1642 931 6823 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 05691 572383 513526 483585 007互联网用户(户)7 2133 014 5189 021 717(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图片反映的传媒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订一个标题。(6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哪种传媒发展速度最快,并指出其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14 分)(3)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4 分)答案:(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事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普及没有削弱其他传媒的地位,而是和其他传媒一起出现了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或观众。(3)到图书馆查阅、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解析:第(1)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作答;第(2)问,主要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对数字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是对研究方法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