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单元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4.了解“海禁”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古代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在不同时期的改进和完善。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根本原因。3.了解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特点,认识自耕农经济的作用。4.归纳总结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前自主预习 K教材为本 梳理新知 一、农业的起源情景导学上图反映的是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名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思考: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提示: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教材导学1形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_发展而来的。2区域: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_和长江流域出现。3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北_南_的格局。4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_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种植经济黄河流域粟稻家畜饲养业图解识记 理解“原始农业”二、从耒耜到曲辕犁情景导学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古代很少吃牛肉。思考: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提示:牛是中国古
3、代农业的重要的生产动力,我国春秋时期使用牛耕地,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教材导学生产工具改进图解识记“中国古代耕作的两大阶段”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情景导学四川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思考: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水利工程?提示:都江堰。教材导学1春秋战国:修建了芍陂、_、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2西汉时期:兴建了_、白渠等水利工程。3治理黄河:历代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典型的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4西域地区: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_。都江堰漕渠坎儿井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情景导学山东地区有一段谚语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思考: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
4、。教材导学1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_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业。(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_的出现。(2)经营方式: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_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_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3)进步性: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简单协作私有土地家庭家庭手工业(4)局限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_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_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社会分工自耕农易错易混“自给自足
5、”并非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生活非常艰难。图解识记 课堂互动探究 K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广东新语材料二材料三“今使乌获、藉蕃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耕作方式?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有何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3
6、)材料三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哪方面的进步?有什么作用?信息解读(1)中关键信息“刀耕”“火种”进行提炼其耕作方式及其实质问题。(2)材料二由“石镰”到“铁锄”是从生产工具进步角度分析变化及影响。(3)指的是古代的大力士;指的是用桑条穿着它的鼻子。答案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实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说明了生产力水平的落后。(2)在制作材料上,由石料到铁等金属材料;在制作方法上,由原始的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促进了个体农耕经济产生。(3)对牛的控制,反映了当时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巨大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7、点(1)经济格局: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耕作方式:精耕细作。长期采用铁犁牛耕,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走向成熟。题型突破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石斧 耧车 骨镰 曲柄锄A B C D解析 石斧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正确;耧车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错误;骨镰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正确;曲柄锄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
8、作工具,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针对训练 1 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 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精耕细作,这一模式并非采用机械化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模式,所以这种生产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率,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传统科学技术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动力,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探究点二 小农经济
9、的产生和发展材料探史史料呈现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首套夏绣特种邮票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作品首次将邮票与江西新余市特有的手工夏布刺绣艺术完美结合,填补了世界邮票收藏史上的空白,属中国首创。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煟救荒活民书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
10、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3)依据材料三,分析自耕农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解读(1)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是男耕女织,结合所学进行分析。(2)指的是小农的脆弱性。(3)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地位;从维护封建王朝长治久安角度分析其作用。答案提示(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导致小农经济的破产。(3)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作用:大批自耕农的存在是封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小农经济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自给自足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11、,自耕农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封闭性:男耕女织,相互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及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脆弱性:规模小,条件简陋,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2)评价进步性a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前提,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局限性a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成为近代以来束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题型突破 下图是我国河北武强的木版年画,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A关心百姓疾苦B重视农业生产C实行仁治天下D推广先进技术解析 题目中并未体现关心百姓
12、疾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天子耕地臣赶牛”得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故 B 项正确;实行仁治天下,主要表现在薄赋敛、省徭役方面,与题目中的铁犁牛耕不相符,故 C 项错误;先进技术主要在施肥等农耕技术方面,题目中体现的是农耕方式,故 D 项错误。答案 B历史图片题的解法历史图片型试题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文补图型、以图补文型和图文互补型。解答此类试题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事物的表现、特征、规律和联系等)。无论解答哪种表现形式的图片型试题都需要以下三步。(1)审题。包括审图、审注解和审设问。审图,要求弄清图片的含义,即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审注解,有的图片有注解,对图片起补充性或解
13、释性作用,因此需注意把注解与图片内容结合;审设问,设问是试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明确试题的答题范围和方向。2比较。主要针对有多个图片的试题而言。对图片内容做横向或纵向比较,捕捉图片中隐含的变化、态势等动态信息。3联想。将图片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分析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最后综合判断,得出答案。针对训练 2 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
14、化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解析 材料中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出对农业的重视,传统重农观念没有改变,故 A 项错误;虽然发生自然灾害,但民间传统重农观念没有改变,没有影响价值取向,故 B 项错误;民间崇拜与市民生活习俗无关,故 C 项错误;民间崇拜对农业的重视,是自然经济下对增加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产量的理想与诉求的体现,故 D 项正确。答案 D思维能力升华 S深化知识 构建体系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过程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或“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农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重,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还安装了犁评。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农耕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3)中国水利设施逐渐完善,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成就日益丰富。(4)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