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2页学习目标重、难点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3页知 识 梳 理 第4页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
2、到改善。2召开_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第5页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2)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意义拉开了我国_的序幕。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_的起点。第6页【特别提醒】“三中全会”有“三新”。一是新道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二是新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三是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第7页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提示】(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全会的形式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路线。(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第8页(3)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改变,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4)从对外政策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对外开放代替了闭关式的极“左”政策。(5)从组织上看,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第9页 知识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初步实行: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_的农业生产责任
4、制。(2)普遍实行:全国范围内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第10页(3)机构改革:1983 年,中央决定撤销_,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_,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4)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11页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_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_、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在分配上,实行以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第12页(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第13页3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第14页【温馨提示】图示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15页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在农村中失误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
6、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第16页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第17页2过程(1)1992 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_。(2)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3)1993 年,中共_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1997 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7、展。第18页3意义(1)“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成为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2)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_体系基本建立。(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4)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_的新目标迈进。第19页【温馨提示】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标不是一回事,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20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点有哪些?【提示】(1)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2)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
8、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3)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4)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5)利益分配不同:前者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第21页自 我 校 对197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包产到户 人民公社 村民委员会 1984 自主经营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 商品市场 小康社会第22页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
9、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第23页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中国国情,是农民的最高理想和追求。()【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农村实行的一种暂时的过渡形式。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也必将随之变化,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将逐渐向集体化发展。大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大农业)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第24页3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照搬。()【提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从本国国情(主要依据中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发,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第25页4现阶段的
10、私营企业是 20 世纪 50 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延续和发展。()【提示】50 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过三大改造后已成为公有制经济,与当今私营企业有本质不同。第26页探究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史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27页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11、,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 年)第28页探究:(1)根据史料一,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2)史料二与史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第29页【答案】(1)弊端: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分配方式:平均主义。危害: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2)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
12、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0页【要点归纳】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特点: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第31页(2)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变革,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3)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村行政机构发生变化,人民公社被乡、镇机构取代。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民致富找
13、到了一条新路。第32页探究二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史料一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觉陌生。市场国家公共领域第33页史料二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第34页探究:(1)史料一中建国“
14、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2)依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第35页【答案】(1)主要原因:计划经济。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 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放弃计划,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第36页【要点归纳】全面认识经
15、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第37页(3)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包括:在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6)意义: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城乡劳动者
16、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第38页第39页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第40页答案 B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41页知识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 2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找米下锅”,从“吃不饱”到“吃不了”。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
17、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第42页答案 C解析 由材料中“一些国营企业从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找米下锅”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国营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商机,使企业恢复了活力,其原因是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故选 C 项。第43页31984 年 3 月,福建 55 名厂长经理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这反映了企业要求()A扩大经营自主权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第44页答案 A解析 依据材料:1984 年 3 月,福建 55 名厂长经理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可知企业经理权力很小,希望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故 A 项正确。第45页4(2
18、017福建厦门调研)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197819841 025.4 亿公斤495 亿公斤14.55%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第46页答案 D解析 人民公社体制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存在很大弊端,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 A 项错误;“文革”结束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故 B 项错误;国企改革与农村无关,故 C 项错误;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均大幅度增加,故 D 项正确。第47页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48页答案 D解析 依据时间即可排除 A、B、C 三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1984 年;1984 年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得到发展。1992 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并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选D 项
20、。第49页6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 1993 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第50页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51页答案 B解析 1980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故A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 1993 年“市场”一词出现频率比较高,故 B 项正确;到目前,我国只能说初步实现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不能说基本确立,故 C 项错误;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 D 项错误。请做:课时作业(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