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政治学科试题 命题人:谢春傲 审题人:李爽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A. B C. D.2下列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理生万物C.心外无物 D.气者,理之依也3“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句话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
2、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4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6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只要是合法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从
3、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担心“人口爆炸”,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将等问题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生育管制政策的持续,生育率持续走低。从“一胎”政策到“二胎”政策,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 B. C. D.7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这句话反映了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D.整体与部
4、分的关系8“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9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该专家之所以成功割回羊草是因为( )正确处理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必然联系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直接现实性正确把握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本质联系 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A. B. C. D
5、.10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11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2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6、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 B. C. D.13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2014年终于把“香菇工厂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提出并验证成功的新型“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这说明( )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揭示创造真理的过程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A. B.
7、C. D.14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15为攻克在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各国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这是因为探索真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事物本质的暴露要经历一个过程 认识运动总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A. B C D16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B.
8、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17从l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I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Z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A. B. C. D.18京津
9、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我们( )A.把握多样联系,基于自身需要建立自在事物联系B.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C.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D.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用整体发展替代部分发展19“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
10、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创新意识 B.要反对唯心主义C.要树立辩证否定观 D.要克服唯意志论20“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漫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下列选项中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1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
11、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B. C. D.22第六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意在警告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固体废物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从哲学上讲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23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24“任何金融政策工具都可能有负面影响”启示我们( )A.坚持重点论,要
12、注重把握主要矛盾 B.要在普遍性中归纳特殊性C.坚持重点论,要抓住主流 D.事物的发展方向是曲折的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26青奥会竞赛的主旋律是挑战、协作和友谊,而场外的文化教育活动,同样需要这些素质。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来源于客观 事物C.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有联系才 会有发展27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 )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
13、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图(b)表明事物的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28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5000万台,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这表明(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9“旧题新做”、“新题旧做”是一位高三同学总结的做题经验。所谓“旧题新做”就是考试
14、中遇到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注意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所谓“新题旧做”就是看起来从没见过的题,一定有以往旧题的经验可以借鉴。以下哲理最能概括该同学做题经验的是(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D.一分为二的方法30“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好做的事、 容易做的事。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料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 舍“好做”,求“做好”,不再犹豫,不再寻找。”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 一切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二、简答题(共3题共计40分)31某一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分配等原因,出现严重亏损。经过改革,新的管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的结构,加 快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利税连年增加。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观点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做法。(10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了社会与公众的关注。(1)传统家风是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资源。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9分)(2)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请提出两个方法论建议(3分)33材料一:“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总的
17、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主动适应新变化,加速打造经济升级版。材料二:上海一直是中国高考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我国高考改革试点先在上海开始,然后逐步推广。(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观点。(12分)(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高考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合理性。(6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1A2C 3C4C5B6B7B8C9D10C11B12B13D14B1
18、5C16D17D18C19C20C21A22C23D24C25B26C27C28D29C30B31【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该厂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行资本运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3分)(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该厂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质的飞跃。(4分)(3)事物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树立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该厂在困境面前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改革,努力摆脱困境,迅速走上发展
19、的道路。(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该企业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属于如何做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本题首先从整体上感知材料,该企业从亏损到大型企业集团,符合发展的实质,因此考生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角度进行说明;该企业从小到大、曲折迂回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另一方面还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考点:发展的实质、量变和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2【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建设良好家风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3分)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
20、环节。积极吸收、保留、改造传统家风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做到“古今中用”,“推陈出新”。 (3分)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对待传统家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分)(2)家风教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违背青少年成长实际和规律;家风教育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家风教育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风教育要抓住重点。(答出任意两点可得全分3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家风这一资源,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
21、定观,考生可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建设良好家风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针对“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分析说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有效,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认识到长辈和晚辈在自身客观实际情况上有差别,因此可以从家风教育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可以从家风教育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在家风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不厌其烦而导致晚辈
22、不胜其烦,说明要坚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最后,作为内容丰富的家风教育,应该抓住重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析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材料做到有机的统一即可。考点:辩证否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度原则、抓主要矛盾33【答案】(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从总体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3分)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适应新常态要把握关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键。(3分)适应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变化,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总
23、的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唯一标准。通过高考改革试点,可以把高考改革方案变为现实的存在。并检验高考改革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高考改革试点先行,可以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普遍性,然后再去指导各地的高考改革。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变量的必然结果,高考改革要脚踏实地,逐步展开。(答出任意2点可得全分6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学生应先思考矛盾的知识框架原理,然后结合材料找出对应原理即可:“总的看,新常态
24、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启示学生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主次方面来分析,当前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面影响居多;“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启示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动适应新变化”启示学生要对当前的经济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该问所给的范围较为宽泛,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高考改革试点先在上海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强调由个性到共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逐步推广”体现量的积累过程,用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国高考改革进行试点”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唯一标准。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