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80KB ,
资源ID:67172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17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中通史版历史一轮课时检测:(五) 中华文明的阵痛与转型——晚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中通史版历史一轮课时检测:(五) 中华文明的阵痛与转型——晚清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跟踪检测(五) 中华文明的阵痛与转型晚清时期(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临沂二模)南京条约签订后,江苏布政使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这反映了清朝政府中的部分官员()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华夷之辨观念存在C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固守闭关锁国政策解析:选B由材料内容可知不是要极力维护国家主权,而是强调天朝上国的威严,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李星沅认为中国皇帝应高高在上,中国地位应高于英国,存在强烈的华夷观念,故B项正确;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之后

2、,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及清廷要坚持“十三行制度”,故D项错误。2(2019山东济南一模)1862年,清政府怵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辩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规定,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这反映了清政府()A形成新的外交理念B迎合列强的侵略要求C全面推动洋务运动D探索开启教育近代化解析:选D材料“第一所外语学堂”说明是学校的创办而不是外交,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对列强侵略的恐惧而不是迎合,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包括创办近代企业、派遣留学生、筹划海防,材料“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仅仅属于教育,不能说明全面推动,故

3、C项错误;据材料“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说明清政府探索开启教育近代化,故D项正确。3(2019山东滨州期末)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A统治危机加深影响政局变动B治国理念受西学传播的影响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日趋反动解析:选B这一变化不能体现政局的变动,故A项错误;礼政卷数的减少,说明续编中传统治国思想遭到冲击,这是受到西学传播的影响,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此时仍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这一变

4、化反映的是传统治国理念受到西学冲击,材料未涉及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4“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A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 B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D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解析:选D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而非拜上帝教的影响,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对西方国家的鄙视态度,与“华夷之辨”的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根据西方民

5、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51875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使西纪程,但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禁其流传。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国内传播西方文明B严禁官员私自著书出版C极力维护“中体”的地位D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解析:选C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A项错误;郭嵩焘使西纪程是因为宣传西方政治被禁,故B项错误;书被禁毁是因其内容含有西方民主思想,不利于清政府维护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这时期清政府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看不出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问题,故D项错误。6(2019山

6、东菏泽一模)如图反映了18671876年中国的棉布进口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化趋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成反比B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C外国棉布在华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D中国农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解析:选C图片没有体现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故A项错误,图表没有体现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故B项错误;图片信息反映出外国棉布在1867年1876年进口交易量增加,交易价格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棉布的价格一降再降,低价洋布的输入,在中国市场洋布代替土布,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体现了外国棉布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故C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中国农业与国际市

7、场的关系,故D项错误。7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解析:选D材料是海关试办邮政而不是关税,故A项错误;“建立”的说法不对,可以说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故B项错误;材料是试办邮政而不是中国近代外交,故C项错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符合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8(2019山东东营一模)日本大阪纺织公司的山边丈夫1889年5月在联合纺织报上撰文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

8、原棉。”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A是由中国闭关锁国引起的B是中日争夺原料的商业战争C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D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经济附庸解析:选D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中已经被破坏,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非中日争夺原料的商业战,故B项错误;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而非甲午中日战争后,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利用战争获得的特权更加疯狂的掠夺中国的原料,加速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故D项正确。9(2019山东济宁一模)西方媒体曾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

9、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这一事件()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B借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选B由材料“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推断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联系史实可知该事件为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中借助传统儒家思想宣传变法,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10(2019山东日照模拟)拳事

10、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解析:选A据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得出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合题意,均排除。111895年,清政府公开表态:“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1898年又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1907年间多次颁布对办厂经商者的具体奖励方法。这反映

11、了()A中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C传统四民秩序基本解体D清朝统治者近代意识增强解析:选D材料只是论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这一做法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清政府采取奖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并没有提到这一措施的效果,故 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到商人地位因此而发生变化,无法看出四民秩序的解体,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说明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而工商业的发展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12(2019山东潍坊二模)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

12、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解析:选D根据材料“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旨在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

13、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

14、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 500万匹,值银3 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 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

15、,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并加以评述。(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得出由国外传入;根据材料一“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得出由边疆地区传入内地;根据材料一“元以后的劝民植棉”得出政府积极推动;根据材料一“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得出发展迅速,地位不断上升。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 50

16、0万匹不能出口”得出洋布进口增加,土布出口减少;根据材料二“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得出纺织分离,且出现机器生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 500万匹增长到132万公担”得出列强对华输出商品,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材料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得出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答案:(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2)变化:纺织分离;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进口量提高等。评述:西方列强入侵和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

17、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客观上有利于向近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4(2019山东聊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郑观应(18421922),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爱国者,早年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他“考究各国政治得失利病,凡有关于安内攘外之说者,随手笔录”,著成盛世危言。该书于1894年正式出版,书中写道:“新序曰:强必以霸服,霸必以王服。恭维我皇上,天宣聪明,宅中驭外,守尧

18、舜文武之法,绍危微精一之传。诚使设大小学馆,以育英才,开上下议院,以集众益,精理农商,藉植富国之本,简练水陆,用伐强敌之谋,由强企霸,由霸图王,四海归仁,万物得所,于以拓车书大一统之宏规而无难矣。”该书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就其对当时许多问题的思考,它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被重印20余次,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百年之后仍然不能抹杀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光辉。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解析:首先依据材料“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轮船招商局

19、帮办、总办”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观应的相关行为或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然后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答案:(示例一)论题:郑观应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列强进行“商战”。论述: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增强,为掠夺原料、抢占商品销售市场,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商品的大量倾销,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此,郑观应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列强进行商战,抵抗其经济侵略,这一思想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及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示例二)论题:郑观应主张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0、论述: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但是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层面。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郑观应明确提出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这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和救亡图存。(示例三)论题:郑观应提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较为完备的方案,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论述: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阅历丰富,眼光敏锐,具有爱国情怀的郑观应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在政治上,改革政治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经济上,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工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教育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兴办新式学校。这些思想包含了深厚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唤起民族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