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8KB ,
资源ID:67161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16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0分)和第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都一单元第二单元史料解析卷面整洁100分分数56分44分20分35分第卷基础题(共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材料反映的是。A. 宗法分封制B. 皇帝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立天子、诸侯、嫡子”和“不使诸侯、大夫、庶孽疑”可知,

2、其表达的是宗法分封制的目的,该制度明确了严格的等级关系,确立了权力继承的标准,以确保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A项正确;秦始皇建立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废除分封制,不再设立诸侯,B错误;秦始皇建立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不再设立诸侯,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立天子、诸侯、嫡子”“不使诸侯、大夫、庶孽疑”,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和目的分析解答。2.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 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 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C. 分封诸侯

3、数量迅速增加D. 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称王,这反映了当时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宗法等级秩序加强,应该是逐渐瓦解,故A错误;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故C错误。易混易错题组(3-4题):加强对中国古代官员职能与各朝代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比较3. 假如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答案

4、】C【解析】“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说明这一官员的职责是负责群臣奏章和监察百官,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秦朝的御史大夫所负责的工作,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如果你选取了“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不同点”为突破口,下列选项中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 直面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问题C. 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针对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又派刺史监察地方官。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太祖把

5、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A、D都是宋太祖、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考点:中央集权的加强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5.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A. 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 保证了吏治清明C. 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答案】D【解析

6、】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故A、C项错误;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故B项错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D项正确。6.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 皇权的独尊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等级制度的森严D. 文化专制的扩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百家姓在宋代的排序首位是“赵”,而宋朝皇帝姓赵(如赵匡胤);在明代的排序首位是“朱”,也是明代皇帝

7、的姓(如朱元璋),这共同体现了皇权独尊,A正确。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只强调了皇帝地位尊贵,没有涉及其他等级,无法体现等级制度的森严,排除C。文化专制是指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政策,与本题无关,排除D。7.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A.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 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 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D. 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具体考查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材料关键信息“已定其选”“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等,材料主旨即

8、体现“九品中正制下有固定的中正官举荐人才”。 与察举制相比,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从而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相符合,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九品中正制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对人才的考察更加精细,能不断的创造人才,发掘人才。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

9、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 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B. 官员层级设置调整C. 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D. 废丞相,权分六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中央机构设置的调整使得明代六部最高长官的品级提升,故D项正确。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与六部品级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B项只是对材料的重复,没有体现出六部品级提升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武官员地位的变化,故C项错误。9.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

10、. 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 能够参与中央决策C. 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 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中的“票拟批答”等字眼来看该机构应该是军机处,而军机处是为了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而专门设立的一个机构,所以这一机构只能是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权加强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在

11、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A. 扩大了官员来源B. 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牢牢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科举制扩大了官员来源,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A。科举制有利于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B。D项说法错误,且材料没有涉及,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点睛:

12、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需要掌握科举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结合科举制的影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 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 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 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希腊城邦“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所以

13、实行直接民主,与题意无关,故A项排除;“独立自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反映的是希腊城邦的特点,与题意无挂,故B项排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平等互利的思想,导致民主政治的产生,故C项正确;“平等、民主观念”也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故D项排除。【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根据经济是政治、思想文化观念变化的根源,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12.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14、: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为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13.古希腊具有突出的表演文化,其行为以多种具体形式广泛存在于城邦生活之中。凡举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这现象有利于A.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B. 激发公民参政热情C. 推动公民个性的发展D. 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答案】B【解析】“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反映了古希腊以表演文化带动公民关心城邦事务,这有利于激发公民参政热情,故B正确;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材

15、料未涉及公民个性的发展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以人为本理念,而是强调城邦公共生活,故D错误。故选B。14.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D.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答案】C【解析】材料“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反映了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受到公

16、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制约和监督,以防止公职人员渎职或滥用职权,从本质上讲,是从制度上防止专制的出现,以确保民主制度的实行,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制约,故A项排除;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民众法庭,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受公民监督,但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监督,故D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15.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

17、雅典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 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C. 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D.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于雅典一年召开次,人几小时制定政策的做法感到怀疑,实质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正确;和均不是材料中体现出的实质问题;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故错误。1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A. 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 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 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D. 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限制利息和对还债实行宽

18、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17.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A. 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B. 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C. 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答案】B【解析】古代罗马时代是奴隶制时代,不可能有居民间的平等,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万民法是“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是因为罗马帝国不断扩大,原有的法律没法解决

19、新形势下的很多司法问题,故选B而排除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故排除C。18.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 维护公民平等B. 强调法律至上C. 限制公权滥用D. 追求司法公正【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法律要保障个人权利,同时禁止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干预个人生活,这说明法律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限制公权的滥用,故C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D在材料中不涉及,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

20、生活的这一部分”即可。19.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材料讲的是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这说明了罗马法对妇女歧视。所以答案选B选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的妇女没有任何人权,A选项说法太绝对;由材料不能得出C、D选项的观点,故排除。2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

21、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这论述意在说明A. 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B. 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C. 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D. 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欧洲中世纪法律立法基础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说明罗马法对于欧洲立法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罗马法成就较为突出,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对于西欧法律影响,不是欧洲法律体系完备,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论述罗马法内容,故C项错误。点睛:罗马帝国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是指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统治。罗马法以其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在更广阔

22、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影响深远,泽被后世,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二、材料解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

23、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汉书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於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

24、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答案】(1)内容:郡

25、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目的: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4)外在:时代的变化。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郡县官吏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中央考课郡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任命权、分工职责、考核权等方面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2

26、)本题根据材料二“诸侯王,高帝初置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损其郎中令如郡太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诸侯王失去军政权力的角度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3)本题根据材料三“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等方面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再从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其创立的目的。(4)本题据材料四“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外在的需要”。再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等角度分析“内在的用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郡县制、

27、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等史实,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郡县官吏任免权集中于中央诸侯王,高帝初置掌治其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抓住每一小题的设问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别以规范语言作答。关键环节训练题组:解答材料解析题,要注意 审题,带着问题分析材料,找出有助于解题的关键词句。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西欧政治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就有许多关于分权政治的实践和思想。(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选举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制定法律、决定重大事项,另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此即有名的“陶片放逐法”。执政官是最高

28、的行政长官,军事将领统帅军队,负责防务,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任何希腊公民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材料二 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实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敕而止。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约束雅典执政官权力的制度和机构。如何看待“任何希腊公民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这种现象?(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析

29、)(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3)概括材料一、二中权力机构运行方式的相同之处。【答案】(1)制度和机构:选举制;任期制;“陶片放逐法”;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及公民陪审法庭)。(任)看待:有利于约束官员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政治;但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走向极端,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制度: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相同之处:实行分权;相互牵制;权力监督。【解析】【详解】(1)制度和机构:根据“选举五百人议事会”得出选举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实

30、行任期制;根据“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得出“陶片放逐法”。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国家权力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及公民陪审法庭。(任)看待:结合所学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和评价分析,分别从保障了民主的积极作用和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的局限性回答。(2)制度:根据“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从提高行政效率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两个角度分析回答。(3)相同之处:根据“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等概括得出:实

31、行分权,相互牵制,权力监督。第卷提高题(共20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

32、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

33、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流于形式;难成体系。成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解析】

34、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 “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等信息可概括出,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和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2)从材料二中“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和“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竞毫无踪影可见”的信息可概括出,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是注重礼仪、忽视实务;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和“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的信息可概括出流于形式、难成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导致这些原因的出现是因为在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制度重视等级、在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的影响等。(3)从材料一和罗马法的作用来看,成文规章对罗马的影响是稳定社会秩序、强化法治精神。从材料二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注重礼仪、等级和权威,可以得出产生的影响是巩固君主专制、固化等级观念、阻碍经济发展等。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罗马法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