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吉祥瑞兽张勃 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
2、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
3、午节期问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
4、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
5、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千百年来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 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
6、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来,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百科知识 20121)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众在各种艺
7、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洋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风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
8、;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滇。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每小题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严正,举明经中第,累迁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诏未下,欲即视事,先笞责吏以示威。景佺谓曰:“公虽受命为司马,州未受命,何急数日禄邪?”嗣业怒,不听。景佺曰:“公持咫尺
9、制,真伪莫辨,即欲搅乱一府,敬业扬州之祸,非此类邪?”叱左右罢去,既乃除荆州司马。吏歌之曰:“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由是浸知名。 入为司刑丞,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时称“遇徐、杜者生,来、侯者死”。改秋官员外郎,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已推,辄释之。武后怒其不待报,元方大惧,景佺独曰:“陛下明诏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虽欲罪臣,奈明诏何?”宰相曰:“诏为司刑设,何预秋官邪?”景佺曰:“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后以为守法,擢凤阁舍人。迁洛州司马。延载元年,检校风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季秋出梨华示宰相以为祥,众贺曰:“陛下德被草木,故秋再华。”景
10、俭独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故曰:“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令草木黄落,而木复华,渎阴阳也。窃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素。臣位宰相,助天治物,治而不和,臣之咎也。”顿首请罪。后曰:“真宰相!”会李昭德下狱,景佺苦申救,后以为面欺,左迁秦州刺史。入拜司刑卿。圣历元年,复以凤阁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寇,陷河北数州,虏已去,武懿宗欲尽论其罪,景佺以为胁从可原,后如其议。坐漏省内语,降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 徙:流放。 B由是浸知名 浸:逐渐。 C与徐有功、来
11、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 治:审理。 D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 按:查办。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杜景佺“性严正”的一组是 A州司马,折威风 公持咫尺制,真伪莫辨 B遇徐、杜者生 今虽欲罪臣,祭明诏何 C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 阴阳不相夺伦,滨即为灾 D景佺以为胁从可原 后曰:“真宰相!”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景佺不惧隆州司马房嗣业的淫威,直面斥责他仗势凌人、横行不法的行为,受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杜景佺也由此显名。 B“遇徐、杜着生,来、侯者死”的称述,表明了徐有功、杜景佺执法的公正,也道出了百姓对酷吏来俊臣、侯思止的不满。 C杜景佺和陆元方在侯味虚的案子
12、上,依法办事,却引发了武后的愤怒,杜景佺不卑不亢的回答,让武后改变了态度。 D在对待“秋出梨华”这件事上,群臣都阿谀奉承,附和武后吉祥之说,唯独杜景佺敢说真话,武后称之为“真宰相”。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未下,欲印视事,先笞责吏以示威(5分)译文 (2)契丹入寇,陷河北数州,虏已去,武懿宗欲尽论其罪(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夜榜:夜里行船。8这首诗塑造了一
13、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9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说;“不怨而怨。”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 。(诗经蒹葭)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 , 。(庄子逍遥游)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
14、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
15、,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
16、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逄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
17、,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 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工资。 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摘编自百花园)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懒木匠从小
18、就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表现了他的天赋和自强。 B“他也的眼睛就这样厉害”,是后文“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的一个重要条件,更为突出的是他的雕刻技艺,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小说详细的叙述了懒木匠之“懒”,这也正是小说耐人寻味的地方,同时也是展现懒木匠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 D后来懒木匠挣大钱了,足见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懒木匠也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二者相得益彰。 E这篇小说表面上讲了一个天才型的木匠始终不肯随波逐流的故事渗透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文笔质朴、细腻而诙谐。 (2)小说画线句子“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
19、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懒木匠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的题目是“活着的手艺”,但文中写了很多木匠之“懒”,如果小说以“懒木匠”为题目,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初掌浙大谈永生 竺可桢早在复旦公学读书时,就坚定了“科学救国”的思想。1910年,他以第28名的成绩考取了第二批留美的庚款生。这年秋天,他乘坐“中国号”轮船来到了美国。在填写入学志愿时,竺可桢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农学。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万事以农为本,学习美国先进的农业
20、科学技术,无疑是回报祖国的最好选择。就这样,竺可桢进了伊利诺州立大学农学院。三年后,他又入哈佛攻读气象学。他对台风的研究当时就引起了美国同行的重视。 1918年夏,在哈佛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的竺可桢拒绝了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回到了祖国。他本想从事气象工作,但当时国内唯一属中国人管理的气象机构中央现象台步履维艰,最终,竺可桢选择了高校。他先是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两年,随后接受郭秉文的邀请,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并趁东南大学筹建之机,创办了高等学校第一个地学系。 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竺可桢应蔡元培院长之邀,筹建观象台,建成之后被聘为气象所所长。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凤愿为中国的气象事业
21、而备斗。竺可桢全力以赴,经过几年苦心经营,终于把钦天山北极阁建成了当时相当理想的一处气候科研基地。 1933年浙大校长郭任远处分为抗日游行的爱国学生,激起师生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驱郭,运动。蒋介石急着物色一位有声望、有成就的人去接任,以平息家乡的学潮。陈布雷等人向他推荐了竺可桢。竺可桢希望这不是真的:一则他不愿放弃自己献身科学的理想,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是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他自知不善亦不屑于官场应酬。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没有马上允诺。他说:“这事我自己也需考虑。”可竺可桢知道浙大急需一位励精图治的校长。正值踌躇之际,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
22、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这句话让竺可桢懔然为之一动。于是,此后的十三年,竺可桢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科学研究,而是学校教育。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正式走马上任。下午竺可桢发表就职演说。他旁征博引,从越王勾践雪耻、五代钱氏保浙、宋朝浙人匡复捍卫、明伐于廉抗倭,谈到明末黄梨洲、朱舜水的遗训:“一方为学问而努力,一方为民族而奋斗。他的广博和深邃折服了浙大的师生。面对热血青年学生的欢欣鼓舞,竺可桢又将话题引向现实:“有知识有血气的青年,早已感到国家情势危迫。近百年来,列强侵略进行不息,中国不能发奋自强,以致近几年国家面临着最严重的危机。”一席话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也赢得了学生们的拥护。
23、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为了聘请好教授,他凭借多年来留学美国及在教育界、学术界的关系,四处联络。他动员留美老同学,分别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造诣很深的胡刚复、王加盟;挑选东南大学时的同事梅光迪和自己的高足张其昀来浙;留用了浙大的陈建功、苏步青等人,并把因反对前任校长郭任远而离开的张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等人一一请了回来,何增禄回来时还带来了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王淦昌 竺可桢还着手改革了学校管理。他以教授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学校
24、一切事务均经校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教授代表则由全体教员民主选举产生。1936年9月,国立浙江大学日刊创刊,举凡学校的大政方针、重要决策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全校师生。经过改革,浙大很快呈现出民主和谐的新气象。 经过竺可桢的努力,学风不久就得到了改善,浙大很快步入正轨,而且因为名教授云集,而名望大振,当年招生时,考生蜂拥而至,出人意料的多。 (节编自人物杂志:竺可桢:在炮火中护持大学理恕)(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竺可桢选择了农学,既是他“科学救国”思想的反应,更是出于对农业发展的兴趣。 三年后,他去攻读气象学,也是这两个原因。 B竺可桢获得气象学博士学
25、位后,拒绝了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毅然回到祖国的高校教书育人,表现了他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境界。 C竺可桢被推荐为浙大校长,是因为他的声望和成就。他开始不愿接任校长职务的根本原因,是他自己不愿意放弃科学救国的理想。 D竺可桢重视教授的作用,认为教授是扭转学风的关键,也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几乎换掉了浙大所有教授。 E本文着重叙述了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与初掌浙大的经历,揭示了他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成就的深刻原因,表现了他作为科学家、教育家的风采。(2)竺可桢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3)浙大为什么能够不久就改善学风,迅速步入正轨?请简要说明。(6分)(4)有人
26、认为竺可桢应该继续搞科学研究,也有人认为他应该做浙大校长,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由。(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丹) A012赛季中超首轮赛事全部战罢,当天的三场比赛均进行得波澜不惊,唯一能挑起球迷神经的是天津泰达队队长曹阳的出色表现。 B俗话说,大丈夫一言九鼎,说是怎样就是怎样,更何况是公众人物?赚足了注意力,却不兑现当初的承诺,最终得罪的就是关注你的人。 C安徽灵壁县环保局人满为患,编制21人,实有94人,超编73人,工资全在征收的排污费中列支,排污费不够“吃饭”的。 D初春时节,当你行走在宁波乡间,大片绿色扑面
27、而来,不管是山林中的绿色屏障,还是森林村庄里的绿色庭院,都让人赏心悦目。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针对只需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技术文明,不必学习西方伦理、政治文明的观点,胡适针锋相对,提出中国应该全盘西化的主张。 B就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言论,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政府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 C为解决“民工荒”问题,大连市政府取消了限制外来务工者进入本地市场以及本地企业必须按比例招用本地工人的规定。 D因举报官二代公务员考试作弊而被恐吓的王鹏表示,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已委托律师提出经济索赔和精神损害抚慰金。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28、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 , 。 。 。 , 。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极广也是成果最显著的一种创作实践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 诗画融通,则是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审美活动 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 ABCD16如果给这则新闻加一个题目,那三个词语是不可少的。(5分)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支持春耕备耕,并下发通知,对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作出部署。必不可少的词语: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
29、示例相同。(6分)真理是灿烂的,只要给它一个罅隙,就会照亮整个田野。六、写作(60分)18请以“浅”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A卷1A(“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2B(“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错,“端午节”就不是)3B(“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4A(徙:这里是调动官职)5C(“性严正”即严肃正直。A项不是直接说明;B项不是直接说明;D项不是直接说明)6A(“受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错。原文 “吏歌之曰”说明歌颂的只有“吏
30、”。)7(1)诏书没有下达,房嗣业就想马上上任,首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威严。(即,立刻、马上;视事,到职工作;笞,鞭打;以,来。各1分,通畅1分) (2)契丹入侵,攻克黄河以北数州,敌人离开后,武懿宗想把当地官员全部定罪。(寇,侵犯;陷,攻破、攻克;去,离开;论,定罪。各1分,通畅1分)8 诗中塑造了一个被贬的(3分)官吏(2分)形象。9诗人有亲近自然的机会,所以诗人用“幸”字说明“不怨”,(3分)但 “来往不逢人”的孤独,又显出贬官的抑郁,所以又“怨”。(3分)10(1)在水之涘。 (2)入则无法家拂士(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1(1)B
31、C(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自强”无依据;E“细腻而诙谐”错,D“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有些牵强。) (2)说明懒木匠技艺高超;为下文写木匠的懒(不做小活)做铺垫;呼应题目。(分析与三点作用相应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技艺高超;不惧世俗(坚持不干小活或不随波逐流);人生追求坚定。(每点2分,意思对有分析即可)(4)观点一:以“懒木匠”为题目不合适小说赞美了木匠坚定的人生追求,以“懒木匠”为题违背这一主旨。“活着的手艺”用语新颖,揭示主旨,引人深思。观点二:以“懒木匠”为题目合适小说详写了木匠之“懒”,以“懒木匠”为题目与小说内容吻合。以“懒木匠”为
32、题目通俗易懂,也能收到似贬实褒的表达效果。(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12(1)C E (C给3分,E给2分,B给1分。A“更是出于对农业发展的兴趣”没有依据。B原文说他“本想从事气象工作”。D“几乎撤换了浙大所有教授”,没有依据。)(2) 对台风有深入的研究, 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 建成了理想的气候科研基地。(每个2分)(3) 他的学识和爱国心折服了浙大师生; 聘请了一批名教授, 采取了民主管理。(每个2分)(4)看法一:应该继续科学研究。(2分)理由:科学研究是他追求的理想。(3分)在气象研究方面他已有成绩,若继续研究会由更大成就。(3分)看法二:应该做浙大校长。(2分)理由:是服从国家
33、、社会的需要。(3分)办好浙大,推进文化建设,同样意义重大。(3分)13B(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原句需要表示“守信用”意,应用“一诺千金”。 A波澜不惊:现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C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D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14C(A不合逻辑。“针锋相对”的主张必须与前面的观点相反。B成分残缺。句尾加加“的决定”。D搭配不当。“提出”与“抚慰金”不搭配。)15C(承接开头两句,“这个问题”指代前面,相连,承接)16增加(2分) 支农(1分) 再贷款(2分)17示例:美德是芬芳的,只要给它一点微风,就会传至遥远地方。人性是美丽的,只要给它一个
34、舞台,就会打动每个观众。(每句3分)18立意提示:(1)浅和深是相对的,由浅才能入深。(2)浅则易,浅则明,浅则清。(3)浅则陋,浅则浮,浅则薄。B卷:1B(“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2C(“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错,“端午节”就不是)3D(“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4B(徙:这里是调动官职)5A(“性严正”即严肃正直。B项不是直接说明;C项不是直接说明;D项不是直接说明)6B(“受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错。原文 “吏歌之曰”说明歌颂的只有“吏”。)13C(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原句需
35、要表示“守信用”意,应用“一诺千金”。 A波澜不惊:现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B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D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14D(A不合逻辑。“针锋相对”的主张必须与前面的观点相反。 B成分残缺。句尾加加“的决定”。 C搭配不当。“提出”与“抚慰金”不搭配。)15D(承接开头两句,“这个问题”指代前面,相连,承接)参考译文: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格严肃正直,参加明经科考试中第,多次提拔做了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诏书没有下达,就想马上上任,首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威严。景佺对他说曰:“公虽然受
36、朝廷之命担任司马,但益州还未接到朝廷的任命,难道着急领这几天的俸禄吗?”嗣业非常生气,不接受杜景佺的意见。景佺又说:“你依仗担任个小官,此次任命难定,就想搅乱一府,徐敬业在扬州叛乱之灾祸,不是和你的做法很像吗?”呵叱左右停止行刑,不久又任命房嗣业为荆州司马,小吏作歌赞颂杜景佺说:“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从此渐渐出名。入朝担任司刑丞,和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掌管皇帝关注的案件,当时人们说“遇到徐有功、杜景佺的犯人就能活下来,遇到来俊臣、侯思止的犯人就得死去”。改任秋官员外郎,和侍郎陆元方查办员外郎侯味虚的罪行,审问完了,就释放了侯味虚。武后对他不待朝廷批复就放人的做法大怒,陆元方
37、非常害怕,景佺独自向武后解释说:“陛下明令诏书规定六品、七品官,案件审清,待命于外,现在如果认为我有罪,那对皇帝明令诏书怎么解释”宰相说:“诏书是为司刑官员规定的,和你们这些刑部宫员有什么关系?”景佺说:“诏令一公布,御史台、大理寺这些部门没有区别。”武后认为杜景佺恪守法令,提升为凤阁舍人。又调升为洛州司马。延载元年,调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在晚秋拿出梨花给宰相看认为是国家的祥瑞,众人祝贺说:“陛下恩德波及草木,因此秋天第二次开花。”只有杜景佺说:“阴阳不改变次序,改变就是灾祸。因此说:冬无不会过分温暖,夏天没有寒冷,春天无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草木枯黄调落,可是梨树又开花,阴阳失调啊。我担私下心陛下施行仁德、发布号令,有不足和混乱的地方。我位居宰相,协助天子治理万物,治理却不和顺,是臣的罪过。”叩头请罪。武后说:“真正的宰相啊!”正赶上李昭德下狱,杜景佺极力申辩搭救他,武后认为认为杜景佺当面欺君,把他贬为秦州刺史。后入朝担任司刑卿。圣历元年,又凭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侵,攻陷黄河以北数州,敌人离开后,武懿宗欲把当地官员全部定罪,杜景佺认为他们只是胁从可以原谅,武后听从了杜景佺的建议。因为泄漏皇帝的话犯罪,降为司刑少卿。出京担任并州长史,道中病亡,朝廷追赠相州刺史。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