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题精讲例1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C.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思路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各选项的内容范畴,然后再排除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选项。B项属于党的工作重点,C项是思想意识,D项是管理体制,它们都属于现象的范畴,不是实质性的含义。答案:A绿色通道:解答“本质”类的选择题,关键是要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依据历史现象分析出本质性的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经常运用这种辩证法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变式训练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思路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还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答案:A变式训练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D.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路解析: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
3、产力。答案:A例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请完成:(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2)对比材料三、四和材料一、二,文中阐述的思想又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思路解析:解答第(1)(2)问的关键是结合所要解答的问题,在仔细阅读和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全面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3)问则应在回顾教材中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具体内容的基础
5、上,理解和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髓,并与邓小平的思想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答案。参考答案:(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生产力。(2)发展: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3)观点:一致。理由:邓小平这些言论的中心内容是解放生产力,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黑色陷阱:解答第(1)问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漏答“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生产力”;解答第(2)问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只
6、能回答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全面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答第(3)问时,往往对理由的阐述不够确切,大谈特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却没有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实质思想。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从而避免漏答的错误。变式训练1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思路解析:本题为史论选择题,依据中共十四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思考。答案:B变
7、式训练2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表述,不包括(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C.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D.非公有制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障碍思路解析:中共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问题探究问题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
8、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统称为“南方谈话”,被称作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导思:结合所学过的内容,从两大方面来分析:国内方面,长期以来对市场经济存在错误的认识,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国际方面,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探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的发展又处于一个紧要关头。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国际反华势力企图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对中国实行“制裁”。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
9、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存在的东西方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西方国家加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争夺和渗透,中国尽管挫败了西方国家的“制裁”,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这种复杂的形势使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发生了动摇。这样,能不能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困难面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成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问题2 1
10、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把开发开放浦东列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的重点。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导思: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沉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探究: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上海拥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上海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它属于长江三角洲,而
11、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强;上海面对太平洋,它的扇形面正好对着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就使上海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使各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大门。上海拥有优良的港口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上海虹桥机场与世界各地的城市都能直接或间接通航,可直达巴黎、纽约等几十个大城市。在人才和技术方面,上海有50多所国家级全日制高等学校、4000多家研究院和近百万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拥有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普通劳动力也具有较高的素质。正是由于上海具有上述优良条件,因而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