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考 考 点考 查 重 点命 题 焦 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一、命题内容1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系统优化法。二、命题形式客观题和主观题均考查1.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2012年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必要性。2分析推进西部大开发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辩证法依据。3运用系统优化法,说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对应学生用书P181)一
2、、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2)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分歧的三个方面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问题探究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提示:(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二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它全面、联系、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在
4、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二者有机地相结合。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5、性。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第一,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尽管有“人化”的特点,但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而且形成后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了,所以也具有客观性。第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就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联系的多
6、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问题探究2:为什么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提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和
7、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从属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
8、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系统优化方法(1)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问题探究3:思维方式在系统优化方法中有什么作用?提示:分析与综合是人类思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的部分、要素统筹考虑,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事物。(对应学生用书P182)要点一 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9、,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联系的含义,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要看到事物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根据联系的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3根据联系的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根据联系的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
10、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5根据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既要看到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动态联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应注意: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联系的含义,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要看到事物外部、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根据联系的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
11、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3)根据联系的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根据联系的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根据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既要看到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动态联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
12、,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例1 (2011课标全国卷)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 B C D解析 题干中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表明该公司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故应选;以前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而被废弃,现在能被制造成结实耐
13、用的板材并深受欢迎,说明该公司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故应选;与题意不符;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也与题意不符。故选A。答案 A点拨 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掌握、深入分析。解答此题要深入理解联系的多样性与客观性。本题易错选C。学生对把握不准确,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与题中强调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本质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相悖;二是前后两句相矛盾,学生易因理解不透导致误选。(2011江苏无锡)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
14、、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B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解析 树与氧气、大气污染、水源、鸟类和其他动物密切相关,这说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C切题,答案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C点拨 易错选D。其原因是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说明的问题是事物的联系,不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性。要点二 系统优化的方法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部分区别内涵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和功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15、,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
16、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准确把握系统优化的相关内容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时,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素的基本特征个别性、局部性系统中的单个要素总是整体中的一个个别部分,或者是一个个别因素多样性、差别性一个系统中诸
17、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时,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可分割性要素的基本特征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相对于该系统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不确定性 与整体的结构相比,要素相对不稳
18、定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1)整体功能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但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个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会使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
19、,系统除了强调整体以外,还强调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系统的部分,因此,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同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例2 (2011重庆文综)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BCD解析 画家通过对已有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组合,来表现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体现了;这一过程是画家依据物质材
20、料之间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改变物质材料的具体状态,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的过程,入选。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均排除,故选D。答案 D点拨 本题创设具体情境,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这一知识点。对教材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能够透彻理解,并能与材料有机结合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本题易错选C。物质材料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客观联系,作家的创作是在利用这种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未看到这一点是错选的主要原因。(2011合肥质检)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整体和部分是相互
21、渗透的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解析 说法错误,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时,整体功能才有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符合题意,答案选B。答案 B点拨 易错选D。其原因是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原理掌握得不好,误认为说法正确。(对应学生用书P184)易错点:对联系的普遍性存在误解理论分析: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也不意味着联系都是必然的,事物之间也存在偶然的联系。典例 (2010海南单科)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
22、例表明()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ABCD错因分析 本题错选的原因在于未认识到联系的客观性。正确解答 本题考查联系的有条件性、客观性及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关系。说法错误,人们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说法错误,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故排除含或的选项,应选C项。(2011山东济南)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气已成为一些中学生的行动指南,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些同学眼中,考试、情感、工作、财富都可以和星座、运气挂钩。从哲学上看,这是()
23、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实际表现主观臆造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ABCD解析 考试、情感、工作、财富与星座、运气无必然联系,将二者挂钩是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是主观臆造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符合题意,答案选D。尽管是错误的联系,题干用的也是联系,而不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故不切题。题干未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故不切题。答案 D(对应学生用书P184)(对应学生用书P184)世博,永难忘怀的记忆背景材料材料一:数字世博184天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自5月1日开幕至10月31日闭幕,历
24、时184天。246个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参展上海世博会。7300万参观人数7300万人次,第一次突破7000万大关。在世博会的184天里,平均每天入园的观众达到40万。200多万200多万人次中外志愿者真诚奉献。其中包括近10万园区志愿者、10余万城市站点志愿者、190多万城市文明志愿者。18万上海世博会累计吸引18.4万人次的媒体记者入园采访,其中境外媒体记者达1.3万人次。2万多场世博会期间,在园区内32个活动场地,来自全球的表演者举办了2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13亿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一届世博会,既是13亿中国人的愿望,也是“13亿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材料二:众人眼
25、中的世博“世博会犹如一个扩充版的清明上河图,全世界都来赶集。”所有人都来参与,通过世博,我们的生活与“美好”就更靠近一步。(学者于丹)“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上海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展示中国人民友好、奉献、拼搏的窗口。“上海世博会给了参展方一个应对城市危机建设和谐未来的交流平台,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经历。”(莫桑比克馆总代表、历史学家马加伊亚)世博会“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直接交流的机会,有些事情是我在美国永远不会遇到的。”(美国学生墨菲)“上海世博会拉近了各国人民的关系,缔造了持久的友谊”,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了合作与友谊的桥梁。(卢森堡大公亨利)角度分析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
26、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如城市发展中诸如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如何解决?这是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2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中国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展期之长前所未有,给交通、餐饮、住宿、服务、物流、环保、管理等多方面带来空前挑战,通过主办方出色的管理,参展方、志愿者、游客、上海市民等共同努力,终于办成一届“
27、成功、精彩、难忘”的博览会。练习提升(2011原创题)201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任仲平的文章介绍,在手指轻点就能遍览五湖四海的信息时代,一个曾被悲观地认为过时的展示方式世界博览会,在中国焕发活力。7300多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园区,上海世博会实现了超出人们预期的“成功、精彩、难忘”。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上述材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8、ABCD解析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世博会中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互鉴,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了这一点。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均错误。故选C项。答案 C(对应学生用书P185)1(2011北京西城区)需要预测的不仅是投资,车多了路会堵,盲目扩张的大城市会生病,工资太低员工会“用脚投票”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从哲学角度看,要获得准确的预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对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在理论基础上充分发挥主
29、动创造性ABCD解析 准确预测即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与题干要求是变相重复,故排除。客观是基础,应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动创造性,而不应在理论基础上发挥主动创造性,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A。答案 A2(2011甘肃诊断测试)有人从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的发生日期中发现了一个“恐怖矩阵”:将“512”、“112”、“227”这三个数字排列,无论横读竖读都一样。据此有人在互联网上预测,这是世界大灾难的征兆。这种预测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联系具有客观性矛盾具有普遍性整体统率着部分规律具有客观性ABCD解析 题干中的预测是一种主观臆想的联系,既
30、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又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题意,不切题,答案选D。答案 D3(2011江苏无锡)“如果只研究中国,不研究世界,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国,就会脱离中国国情。”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理是()A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转化的B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的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转化的解析 世界是整体,中国是部分,由题干可知世界和中国相互影响,C切题,答案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C4(2011山西太原)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参加工程研制、实验、科学应用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需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实行全局一盘棋、多方合作、大力协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有效方法。这告诉我们()A事物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D量变一定引起质变,促成事物的发展解析 A错,正确的说法是当事物的各个部分以有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时,事物整体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B错,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它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不一定就能把事情办成。D错,量变引起质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不是量变一定引起质变。C切题,答案选C。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