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04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综合评估练: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综合评估(四)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A)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持生态平衡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解析: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鱼杂交后得到的是三倍体鱼,三倍体鱼是高度不育的,这样就防止了基因污染。21

2、978年天花就已经在地球上消灭,但是某些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天花病毒毒株。下列有关天花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B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共有8种C天花病毒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D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的培养液不能培养天花病毒解析: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严重影响人容貌。病毒属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组成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天花病毒的核酸为DNA),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只有4种。病毒是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一般的普通培

3、养基不能培养病毒。3科学家发现栽种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农作物后,会使附近的、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抗除草剂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野生植物通过自然杂交获得抗除草剂基因B野生植物发生了基因突变C基因工程会导致基因污染D转基因生物会危及生物圈的稳定解析: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自然杂交而与其他生物体内的基因发生重组,使得其生物细胞内含有了目的基因,从而导致目的基因在生物之间转移,导致基因污染,并最终会对生物圈的稳定性造成影响。4有人担心重组DNA微生物会对环境甚至人体构成威胁,下面哪项不是他们担心的原因(D)A重组DNA时外源基因的插入是随机的B重组微

4、生物降解塑料时会形成有害的中间产物C重组微生物一旦进入自然界,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重组微生物只含有两种外源基因,原来的分类地位不会改变解析:D选项是转基因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由之一并不是担心的原因。5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修建的公路和铁路路基下留出了许多动物通道,其目的不包括(C)A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B防止地理隔离的形成C促进动物的进化过程 D维护动物的迁移路线解析:修建动物通道是为了最低程度地破坏原有环境,不会影响动物的进化历程。6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其原因是(C)A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无限再生B骨髓造血干细胞完成功能后不再发挥作用C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再生能力,捐

5、献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D骨髓造血干细胞已高度分化解析:骨髓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再生能力,但不能无限增殖。7下列哪些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C)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解析: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主要是毒蛋白、过敏源以及营养成分的改变等。8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B)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蛋白或过敏蛋白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

6、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D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解析: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9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都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C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解析:生物入侵是生物安全中的重要问题,严格防止生物入侵会给当地生物的繁衍带来一个和谐的环境。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一般会缺少天敌,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种群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现“J”型增长。而入

7、侵害虫的大量繁衍,将会对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10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呈几何级数增殖。下列有关炭疽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炭疽杆菌能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是因为无环境阻力B炭疽杆菌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C治疗炭疽杆菌应将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D用甲醛、碘熏蒸可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解析:911事件后美国出现了多例炭疽病患者。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

8、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用甲醛、碘熏蒸可以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因为无环境阻力,而呈几何级数增殖(即“J”型增长);由于炭疽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11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B)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解析:B可能有许多生

9、物以这些农作物为食,故可危及其他生物。12下列哪项是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B)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C克隆技术如果被一些人恶意利用将给社会带来灾难,应禁止任何克隆研究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解析: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存在,仍有产生负面作用的可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任何科学进步都有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是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它存在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13关于

10、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B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克隆人的实验C对转基因植物转入的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解析: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但反对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克隆人的实验。14下列哪项说法已经得到了证实(C)A一些转基因植物会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会使杂草变成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C转Bt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某

11、种斑蝶幼虫死亡D有人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死亡解析: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A、B、D三个选项只是人们的推测,还没有得到证实。15下列说法是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结果的预测及理由,其中正确的是(B)A克隆产物是科学家,因为克隆是形成完全一样的产品B克隆产物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所得C只能克隆部分器官,不可能克隆完整的人,因为克隆技术有限D克隆产物与该科学家完全一样,因为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科学家解析: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的结果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所得。16转

12、基因植物的营养成分可能发生改变的根据是(D)A植物中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转基因植物尽管只是部分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17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的特别性状对应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植到另一物种的染色体DNA上,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哪一项不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弊端(A)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

13、会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B抗除草剂作物可能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变成“超级杂草”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成为新的过敏原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可能导致生物入侵解析:抗除草剂作物由于抗除草剂而不能被消灭,其结果是使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而不是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1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B)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权解析: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19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

14、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解析: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转基因植物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应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基因植物的扩散;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

15、繁殖而传递下去。20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疫苗。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C)A运用了RNA病毒容易突变的特点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使用质粒作运载体C通常需要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解析:艾滋病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寄主细胞内,因此需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动物细胞供艾滋病病毒侵染,故C项正确。天花病毒作运载体,通过天花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将重组疫苗导入人体细胞,这体现了天花病毒的直接使用价值。在整个过程中与RNA病毒易突变无关。

16、21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B)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解析:抗虫棉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其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防止其进化速度加快。22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DNA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破坏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C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

17、基因互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内,从而使生物获得新的性状,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工程并没有涉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3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是在常规试管婴儿技术的基础上,将受精后分裂为6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用显微操作法取12个分裂球,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或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单细胞的诊断后筛选出正常、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到母体子宫腔,获得健康的孩子。针对上述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植入前,可以通过诊断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B针对某些有特殊疾病的夫妇

18、,可以筛选出没有遗传疾病的女性胚胎植入母体子宫C针对某些有特殊疾病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没有遗传疾病的男性胚胎植入母体子宫D该技术是为了不生产患病的孩子,因此无需考虑性别解析:有些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不同,对于这些特殊疾病还需要考虑胚胎性别。2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他的依据是(C)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技术打破物种原有的界限,改变了生

19、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解析:转基因生物由于被赋予了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25下列哪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C)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解析: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属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题,共50分)26(8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

20、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提高和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人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导入植物体内,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DNAmRNA蛋白质。(3)该项科学技术成果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减少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独立种植若干代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5)转基因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请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正面影响:基因诊断与治疗;培育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转基

21、因药物和食品;净化环境污染;负面影响: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可能使生物发生突变,产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危害;滥用基因工程制造生物武器等。解析:害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DNAmRNA蛋白质,抗虫水稻品种的培育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转基因抗虫水稻种植若干代,由于在种植过程中害虫基因突变,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转基因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27(10分)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一种限制酶

22、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黏合。(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做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 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3/4,原因是雌雄配子各有含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

23、因不会通过花粉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解析: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如果以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首先要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然后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与质粒相同的黏性末端。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会因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由第(2)小题题意推断,抗除草剂基因为显性基因,设为A,则该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具有显性状性(即抗除草剂性状)的为AAAa。如果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

24、中,叶绿体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特点之一表现为母系遗传),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的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28(10分)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例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回答以下问题:(1)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生长速度

25、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2)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是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而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3)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最近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转基因的二倍体个体加倍为四倍体个体,然后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引起

26、生态危机。解析:当转基因鱼与野生鱼杂交后,有可能使野生鱼成为优势种,造成生态危机。三倍体鱼在减数分裂时不能进行正常联会,于是不能生殖,避免了杂交,保护生态系统。29(12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1)htPA基因与载体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或核酸探针)技术。(2)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3)将重组表

27、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为了获得母羊,移植前需对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基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全能性。(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htPA(或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解析:(1)将目的基因和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构成表达载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的技术为DNA分子杂交技术。(2)利用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羊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必须利用获能液处理后才具备受精能力。(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动物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为了获得母羊,需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28、性染色体组成为XX类型才能发育为母羊。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个体,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可发育成个体的全能性。(4)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产生了相应的蛋白质,因此htPA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在转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htPA(或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30(10分)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Bt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这种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我国已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9、。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3)题中“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中“成功”的含义是Bt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Bt毒蛋白。(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5)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缝合针

30、线”是DNA连接酶,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6)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有利方面: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有害方面:可能引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解析:(1)转基因抗虫棉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2)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由于基因突变,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3)题中“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中的“成功”说明Bt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Bt毒蛋白。(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酶。基因“缝合针线”是DNA连接酶,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6)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在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利,但也可能引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