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第26课一、素养达标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本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意味着(B)A国民党统治结束B新中国立志实现祖国统一C新中国正式诞生D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唯一合法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唯一合法性,实际强调新中国立志实现祖国统一,故选B项;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残余势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台湾维持了统治,排除A项; 新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这一点,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与材
2、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2(2021威海)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以及有关劳保、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法令。这些法律和法令的颁布(D)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B照搬了苏联立法模式C立足于“一五”计划的开展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据题意可知,这些法律和法令涉及劳保、教育和卫生等领域,通过法律规范能够促进这些领域事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恢复,故选D项;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都是从1953年才开始,排除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这些法律和法令是照搬苏联的立法模式,排除B项。3(2021
3、日照)1951年3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所发行的地方流通券的命令,声明人民币为法定货币,要求限期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所发行的地方流通券。这一举措意在(C)A促进社会主义改造B保持全国物价稳定C统一国家财政经济D保证财政收支平衡解析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收回地方流通券的做法是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故选C项;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才开始,排除A项;统一货币不一定就能稳定全国物价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排除B、D两项。4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
4、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C)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解析从材料中的“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等信息来看,共同纲领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故答案为C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成熟是在1956年,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5(2021烟台)下图是建国初期宣传画,该作品(C)A控制了疫病的爆发和扩散B开启了对疫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
5、标志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解析根据“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可知,该宣传画是宣传卫生观念,能够推动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选C项;这只是一幅宣传画,所以A、B、D各项中的说法均无法确定,排除。6在一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C)A进行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三大改造C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召开了中共八大解析据材料“在一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并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C项正确;19501952年进行的
6、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项错误;进行三大改造是为配合工业化而进行的,B项错误;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目标是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项与材料不符。7下表是“一五”计划实施中,各部门按计划规定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特点是(D)行业工业农林水利邮电运输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贸易其他投资比例58.2%7.6%19.2%7.2%3.7%3.1%10%备注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实行了公私合营C旨在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从表格数据反映的工业投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而“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等信息来看,“
7、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答案为D项;1952年我国已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排除A项;实行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目的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8(2021聊城)彭德怀指出:“抗美援朝运动使全国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同仇敌忾、打退美国侵略者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产生了通过各方面来支援军队及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远东和平和世界和平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彭德怀意在强调抗美援朝(B)A显示了抵御外辱的信心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增加了经济建设的动力解析根据“
8、抗美援朝运动使全国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同仇敌忾、打退美国侵略者的决心”可得出彭德怀意在强调抗美援朝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A、C、D各项都不是主旨,排除。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三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
9、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原则”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
10、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问题。针对的现象:殖民主义、霸权主义。(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4)不矛盾。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方针具体灵活地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由“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3)根据材料三判断。(4)在前几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二、能力提升10(2020全国卷高考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
11、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B)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解析: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鉴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现状,党中央强调联合资本家的目的是便于接管城市后进行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A项;国营经济是公有,而资本家是私有,因此联合资本家明显不是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党要联合资本家,而不是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排除D项。11 (2020海南12)
12、下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C)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项目1949195019511952指数指数指数指数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当时农村生产力解放有关,即土地改革的开展,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在1953年到1957年,A项排除;B、D两项是在1
13、956年,排除。12. (2020海南11)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B)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旧中国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B项正确;A项是“一边倒”回答的问题,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回答的问题,排除。13(20
14、20天津高考7)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D)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正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材料中“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以及图片中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工作,都是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故D项正确;1953年已经开始“一五”计划,而不是国民经济
15、恢复,排除A项;“全面提升”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奋斗,而不是节约,排除C项。14(2021济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4年9月20日下午5点55分,我作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资料组的工作人员,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许崇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有投票箱,也有监票人,并不像后来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举手投票。当宣布完对宪法的表决结果:投票数1 197张,同意票1 197张,大家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我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位研究宪法50多年的学者说:“制定宪法是一国大事。”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宪工作,带头起草宪法的条文。从高级干部扩展到全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民
16、讨论进行了3个月,参加讨论的人有1亿5千多万,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许崇德说:“我能理解那个时代老百姓参与宪法讨论的热情。在前清、北洋军阀时期,还有蒋介石时代,统治者自娱自乐的立宪把戏,中国老百姓看多了。1954年,百姓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参与制定一部真正人民自己的宪法,怎么能不激动?”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中国百年宪政之路回顾:从君主立宪到人民宪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并说明许崇德“激动”的原因。答案背景: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进行。原因: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是一部真正维护人民利益的宪法。解析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4年宪法制定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一方面新中国建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包括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实行等;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实施等。原因:根据“1954年,百姓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参与制定一部真正人民自己的宪法,怎么能不激动?”可知,主要是因为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是一部真正维护人民利益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