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易错点1对宋元加强中央集权认识不清1.宋朝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余杭人喜欢吃蟹。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当州官,别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这讽刺了宋朝()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B.崇文抑武的政治原则C.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D.科举制度压制人才【解析】选C。材料“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反映了对通判的讽刺。宋朝设通判监督知州,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而不是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故A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崇文抑武的政治原则,故B错误;材料与科举制度无关,故D错误。2.“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
2、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 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 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解析】选C。根据“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知也”“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等信息可知,枢密院、管军将帅和三司等部门或个人只顾自身利益,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选C;材料只说明了兵士激增,但是没有反映出国家负担沉重,排除A;北宋虽然强化了专制集权,但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D。3.据南台备要记载:“
3、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不受到中央节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可知浙江省遇到重大事情可以自己处理,说明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故选B;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江浙行省与中央的矛盾,A错误;行省行政长官始终由朝廷任命,C错误;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D错误。易错点2对辽、西夏、金对中原文化的学习理解有误4.宣府
4、镇志记载,辽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年)下诏:“幽(燕)云十六州宜从后唐旧制:大、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征,至九月纳足;正税、匹棉钱榷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征,十月纳足。”这说明辽朝()A.对幽(燕)云十六州进行残酷的剥削B.已经采取封建统治制度C.处于唐朝的有效统治之下D.由北面官统治幽(燕)云十六州【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辽朝在幽(燕)云十六州地区模仿后唐的制度进行征税,这是一种封建赋税制度,属于南面官的统治范畴,故B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征税数量的信息,无法说明是否“残酷”,1000年时唐朝已经灭亡,故A、C错误。5.舆服制度是通过服饰识别身份的制度。在金志中,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参鉴
5、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这反映了()A.服饰的等级化色彩加强 B.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C.金宋政治联系得到强化 D.服饰文化的相互借鉴【解析】选B。材料“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参鉴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反映出,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借鉴了中原王朝的内容,反映出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化色彩加强的趋势,排除A;材料只涉及借鉴新唐书宋会要等的舆服体制,不能说明政治联系加强,排除C;材料只涉及金国借鉴他国,并没有体现相互借鉴,排除D。易错点3对宋元商品经济发展认识不清6.(2021天津高一检测)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
6、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体现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解析】选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子的出现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而非达官贵人的需要,排除B;依据材料中“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体现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故C正确;“海外贸易”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7.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
7、,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民众热衷追逐奇装异服潮流 D.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北宋时期衣冠是等级身份的象征,而到了南宋这种等级身份的象征意义有所弱化,这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对等级秩序及观念的冲击有关,B正确;理学盛行束缚了思想,排除A;材料体现的不是民众的热衷追逐,排除C;材料与政治地位无关,排除D。易错点4对宋元文化的特点认识不清8.“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
8、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A.他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B.体现了朱熹对现实生活的关注C.说明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根本否定D.朱熹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明天理【解析】选B。由材料“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等信息可知,朱熹以饮食来阐述理学,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故选B;朱熹认为“人欲中自有天理”,并未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排除A;宋明理学是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C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并未显示朱熹求理的方式,无法得出D说法,排除。9.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
9、。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解析】选D。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D正确。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故A错误: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错误。1.(2021江苏合格考)东京梦华录载:潘楼东去十字街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
10、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这一现象表明()A.汉代的市有专门贸易场所B.唐代的草市又称“鬼市”C.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限制D.元代的市井按照商帮分类【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潘楼东去十字街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可得出,宋代市场交易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东京”是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因此与汉代、唐代、元代无关,故A、B、D错误。2.(2020海南合格考)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
11、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 D.牵制中书门下【解析】选A。材料“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说明通判监督、制约知州,故选A。B与题意不符,错误;通判必须签署公文方能生效,会降低行政效率,C错误;中书门下是中央机构,通判牵制的是知州,D错误。3.(2020辽宁合格考)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这一建议有利于()A.削弱中央集权 B.增强地方实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削弱皇帝权
12、力【解析】选C。“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宋朝初期地方实力强,君权弱的表现,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选C。4.(2020山东合格考)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A.科举制的发展 B.门阀政治消失C.地方割据的结束 D.中央集权加强【解析】选A。依据材料“取士不问家世”“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可知与科举制有关,科举制的发展导致题干中的现象出现,A正确。5.(2020海南合格考)吐蕃作为元代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宣政院下属的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侣首领按本地习惯
13、自相传袭。这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为()A.订立盟约 B.因地制宜C.武力征服 D.和亲联姻【解析】选B。元代吐蕃地区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设置行省,而是由宣政院根据当地习惯进行管理统治,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B;吐蕃地区是由宣政院根据当地习惯进行管理统治,并不是中央和地方订立盟约,没有体现武力征服,排除A、C;吐蕃是元政府统治下的区域,并没有进行和亲联姻,排除D。6.(2020辽宁合格考)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的商店、旅舍,酒铺等随处可见,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这些商业现象可能出现在()A.秦朝的咸阳 B.汉代的长安 C.唐代的洛阳 D.北宋的汴京【解析】
14、选D。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故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排除。1.(2020山东等级考T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王安石变法措施,类似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即“间接救济”,是解决灾民生计问题的长远之计,C正确;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
15、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2.(2020全国卷T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可知针对李昉在科举录取中徇私舞弊问题,宋太祖设殿试重考,殿试遂成常制,即殿试的设立发展完善了科举制,故选C。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题干没有体现否定世家大族特权信息B干扰选
16、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殿试”而非“省试”C正确选项殿试的设立发展完善了科举制D干扰选项题干材料与人才选拔标准没有关系3.(2020北京等级考)宋代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解析】选B。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实恐他人传模之先”可知,刘宗道害怕别人临摹而影响销路,这体现了当时画家的商业竞争意识,B正确。材料侧重强调画师作画及扇子销售的问题,与雕版印刷术是否普及无关,排除A;结合题中描述可知,材料所
17、述不是文人画,C错误,排除;D与题意不符,排除。4.(2020全国卷T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发明无关,排除B;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
18、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5.(2020全国卷T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背景是冗兵众多,老弱士兵多;据材料信息“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还可知当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第(2)题据材料信息“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的改革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从而缓解了财政压力。但王安石的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
20、危机。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士兵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6.(2020天津高考T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
21、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解析】第(1)题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
22、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第(2)题根据材料并结合第(1)题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规律。同时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