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5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史料记载,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宋朝设三司使的目的是加强相权B. 自宋朝后,皇权逐渐
2、衰落,相权不断加强C. 此史料记载应合了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D. 此史料记载与教材所述相悖,不可信【答案】C【解析】【详解】李沆引导真宗关注国计民生,强化他的忧患意识,虽然有教育、引导皇帝的目的,但实际上是限制了皇权,强化了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即是相权对皇权产生威胁,C项说法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的说法错误;任何史料都没有免受怀疑的特权,作为史料之一的教科书也不例外,但要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D项也不正确。故选C项。2. 元代的行省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3、。该做法( )A. 扩大了元代疆域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维护了国家统一D. 加剧了民族隔阂【答案】C【解析】【详解】紧扣题中“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行省显然是打破过去依靠天然屏障形成割据的地形特点,以便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答案为C项。A项,题中并没有提及元代疆域得到扩大,排除;B项,题中关于元代行省的描述与提高行政效率不相关,排除;D项,从题中信息明显无法得出加剧了民族隔阂,属于无关项,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
4、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3. 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这说明雅典A. 所有公民直接管理城邦B.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C.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权利D. 公民对国家制度缺乏信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 “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反映的是雅典公民首先要有集体荣誉感,强调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故C项符合题意;A项“所有公民”表述有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指
5、出雅典民主的弊端,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4. 春秋战国时期,“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方针所反映的实质是A. 废除井田制B. 改变世卿世禄制C. 确定重农抑商政策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的“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是指根据战功和才能得到赏赐和爵位,其实质是改变原来血缘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经济政策,不能反映出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C、D项。5.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
6、是我国古代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6. 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答案】B【解析】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
7、退”可以看出英国文官不与政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7. 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由此可见A. 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 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 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 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答案】B【解析】由“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可见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故排除A,选B;洋务运动时期,国内的新式教育已经起步,排除C;由时间“1910年”,可知,辛亥革命并未开始,
8、排除D。8.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A. 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 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C. 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 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清末官僚政治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晚清捐纳的官员中大多数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这些官员与传统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后来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
9、因此,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故选B项;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因为捐纳制度的推行,故排除A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清朝的财政困难,不属于自救运动,故排除C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确实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并不表明捐纳制度的推行就解决了财政危机,故排除D项。9. 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 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 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 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
10、D. 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法系的特点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第二,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第三,刑法发达,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据此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A、C、D表述与上述特点不符。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法律体系的特点10. 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A. 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 改变婚姻关系现状C. 贯彻理学道德纲常D.
11、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规定是作为法律颁行,意在维护统治。宗法伦理中有“同姓不婚”的主张,丈夫可以凭借“七出”休妻,当时在“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处罚丈夫,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宗法伦理秩序,选项A正确;规定是作为法律颁行的,因此其目的不是改变婚姻关系现状,排除B;理学出现在宋代,与题干朝代不符,排除C;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确立,排除D。11. 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 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12、B.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 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 儒学深入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张载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材料“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 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 “义仓”“义学”“义冢”等,可知儒学已深入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张载等倡导“宗法”“敬宗收族”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并不是要重建宗法制度,故A项错误。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张载的思想12.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
13、制工作的开展A. 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 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C.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D. 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答案】D【解析】【详解】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情况,故B项错误。 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故C项错误。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实现党当时的任务,故D项正确。13. 13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
14、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这些规定体现了A. 臣民参与监督王国的政务B.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C. 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D. 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可知国王行使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故选A项;材料强调贵族组成的议会而非选举产生的议会,排除B项;“集体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资产阶级代议制下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排除D项。14. 论法的精神提及“如果同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
15、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材料可知该书作者A. 促进文艺复兴发展B. 赞成实行共和体制C. 认同法官专权可行D. 强调司法权的独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孟德斯鸠并不主张司法与行政、立法权合二为一,主张司法独立,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反映文艺复兴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孟德斯鸠主张共和制度,排除;C项,与题干司法独立主张不符合,排除。15. 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不经合法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也应给予公正的赔偿。这一规定A. 体现了宪法至上原则B. 践行了天赋
16、人权思想C. 保证了联邦制的实施D. 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经合法的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等,可知美国注重生命权、财产权,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选B项;宪法至上是指众多法律中,以宪法为原则,排除A项;联邦制所探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C项;美国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D项。16.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以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A. 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17、B. 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 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 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通过诉讼法令的形式否定了世纪的乡村惯例,有利于保护农场主私有财产利益,故A项正确。B项,题干信息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表述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残酷性且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题干现象不能片面反映英国社会道德问题,排除。17. 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严重伤害的保留同态复仇惩罚,对较轻伤害的处以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执政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罗马
18、( )A. 法律体系的形成B. 社会文明的进步C. 人文主义的出现D. 阶级矛盾的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从十二铜表法保留同态复仇到查士丁尼执政时期取消了落后野蛮的同态复仇,体现了罗马社会文明的进步,B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和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律,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的缓和,排除D项。18.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的规定,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我国(
19、)A. 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C. 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D. 基本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新时期法制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宪法对土地使用权的规定由禁止出租到允许转让,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已启动,排除B项;现代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土地公有制,排除C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基本确立的,排除D项。19. 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
20、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A. 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B. 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 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D. 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A错误;C项不符题意;D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B。20. 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平民)制度,户籍标明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高、家口、财产等项目。州郡每年都要向中央申
21、报管区内的户口数和垦田数。其中入户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民。这一制度A. 不利于汉代的社会稳定B. 具有征收赋役的重要功能C. 有助于政府征收商业税D. 成为控制人口的唯一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户籍标明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高、家口、财产等项目。州郡每年都要向中央申报管区内的户口数和垦田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这一政策保证了农户户数的稳定,而小农户是中国古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编户齐民制度是关农业于人口和户籍登记的制度,主要不是为了征收商税,排除;D项,“唯一手段”表述不符史实,排除。21. 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
22、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A. 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B. 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 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D. 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答案】B【解析】“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对外管理贸易机构增多,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正确;贸易税收难以看出是主导,A错误;文化影响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唐朝时期属于开放大国心态,D错误。22. 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A. 欧洲医学水平长
23、期停滞不前B. 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C. 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D. 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可知,国王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故选B;文艺复兴后,医学已有所发展,A项停滞不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导,C项影响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民众的卫生意识如果是显著增强,那么人们就不会产生“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的看法,排除D。23.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
24、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 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 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 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 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依据材料“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可知这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并不反对基督教,没有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选项错误,“彻底摧毁”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宗教改
25、革主要是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与欧洲的民主政治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4.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 )A. 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B. 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C. 说明欧洲均势体系形成D. 消除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
26、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规定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A项正确;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得益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而非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签订之时,欧洲与民族国家已经形成,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C项错误;不能消除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D项错误。25.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A. 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B. 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C. 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D. 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
27、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可知,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和侵略的可能性,A项正确;B项说法本身错误,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B项错误; C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 C项错误;D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6. 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 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
28、任务D. 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汉族长期统治中原,各民族融合、杂居的国情,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等,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无法得出相关结论,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27. 从1949年至1955年4月,除社会主义国家外,在亚非,同中国建交的仅5个亚洲国家。亚非会议后至1959年,同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达到15个,增加了6个亚洲国家和4个非洲国家。这表明中国参加亚非会议A. 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空间B. 实现了外交战略根本转变C. 完
29、全摆脱了外交孤立困境D. 意在为重返联合国作准备【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后与亚非国家的建交数量明显增多,这说明亚非会议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A正确;1955年中国外交仍以“一边倒”为主,虽然在尽力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B错误;中国的外交困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造成的,当时此困境并没有改变,C错误;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确实为后来重返联合国提供了条件,但当时并非为了重返联合国而进行的,D错误。28.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
30、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可知,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的是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选项B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战略伙伴关系,还涉及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选项A排除;材料未体现联合国,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29. 习近平总书记在2
31、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该现象主要反映了A. 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舞台中心B.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D. 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引起关注、回响,反映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B;仅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
32、出“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中心”的结论,排除D。30. 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A. 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 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 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 积极开展商贸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战国时赵国存在多种货币,其中刀币是为了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受秦国影响铸造钱币明显是因为秦赵之间存在商贸往来,这些都说明当时的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D正确;材料反映了赵国的货币,不能说明赵国的手工业技术最发达,排除A;赵国铸造货币,不能据此得出赵国
33、具有工商立国思想,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31. 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A. 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 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C. 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D. 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答案】A【解析】有材料“交子三年界”和“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故选A;材料没有说明飞钱超过金属货币成为四川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排除B;飞钱是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五代十国时期飞钱是否直接转化为交子不
34、得而知,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飞钱的发现者的信息,排除D。32. 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B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 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D. 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答案】C【解析】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是由于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白银流出中国,故C正确;中国对外贸易出超,导致白银流入,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也不会导致银贵钱贱,故B错误;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缺乏史实依据,故D错误。故选C。33. 观察下面
35、名为岌岌可危的美元的漫画。据此可知,漫画反映出A. 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较为稳定B. 美元已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C. 世界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趋势D. 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答案】C【解析】【详解】图片反映了新货币对以美元为主的世界贸易货币体系产生了冲击,表明世界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特点。C正确;材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了冲击,而不是稳定,A排除;美元的地位冲到冲击,不代表失去货币霸主地位,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不符合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C。34. 明朝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是A. 废除了
36、中国近两千年的人头税B. 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步松弛C. 社会隐蔽人口现象大大减少D. 客观上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条鞭法”中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符合题意;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了中国近两千年的人头税,大消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社会隐蔽人口现象大大减少,推动了清代经济发展,故排除ABC三项。35.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下列关于中国关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
37、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C. 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国得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权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中国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D选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2年,A选项排除。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改定新约之后,中国获得部分关税自主权,C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
38、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
39、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
40、响。【答案】(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3)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与完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
41、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等信息可概括出科举制的特点是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其作用应当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7. 社会保障制
42、度的建立和发展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扶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摘编自【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摘编自
43、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经济体制因素。【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了范例。(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
44、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详解】(1)从材料一中“老人、盲人、受扶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可以看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美国的这一干预经济的做法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了范例。(2)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