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作业(二十四)一、选择题1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颁布党员十二守则,并用来要求学生,希望以此“改造人心,统一行动”。这一条例()A巩固了统一战线B维护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C壮大了抗战力量D改变了中日之间力量的对比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的一党专制统治。由题可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用规范党员的守则来要求学生一并遵守,这一规定实质上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B选项正确;这一条例并没有起到巩固统一战线的目的,也没有壮大抗战力量,A、C两选项错误;这一条例主要是针对内部统治而言的,并没有涉及中日力量的对比,D选项错误。答案B2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某次作战的作战计划指出:“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
2、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此次作战()A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可知反映的是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的战役,故C项正确。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是国民党的淞沪会战,故A项排除。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B项排除。中
3、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战役,故D项错误。答案C3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对法官席次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中国法官的积极斗争B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C中国实力的显著提升D中国利益的必然要求解析根据材料“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中国法官的积极斗争能维护国家的地位和尊
4、严,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排除A。1946年的中国国家实力没有显著提升,排除C。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没有实力作为前提,利益也就无法保证,故对法官席次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巨大贡献,而不是中国利益的必然要求,排除D。答案B4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苏关系恶化B苏联无条件帮助中国C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争夺资源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45年8月9日后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说明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故答案为D项。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A项;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是根据雅
5、尔塔协定的要求,并非无条件帮助中国,排除B项;在中国东北有过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没有日本与苏联的争夺,排除C项。答案D5据学者研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外国外交使团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驻渝外国外交使团一览表A.抗日战争影响中国外交变化B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国民政府C中国实现世界政治大国地位D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彻底废除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随着二战中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逐渐明朗,1943年初法西斯国家的外交使团从重庆撤出;由于抗战胜利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46年初驻渝外国外交使团有较大增加。因此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影响中国外交变化,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
6、广泛认可”说法绝对,排除;抗战胜利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但并非实现了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排除C项;D项中的“彻底废除”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6八路军老兵回忆,当时的口号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下列战役中明显体现出口号所蕴含战略意图的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到的战役应该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通过大规模的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通信设备,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C选项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A选项排
7、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B选项排除。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D选项排除。答案C7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等信息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做法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即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抵抗日本侵略。故答案为D项。国民革命是指19241
8、927年,排除A项;团结国民党军队是为解决民族矛盾,不是解决阶级矛盾,不属于土地革命的内容,排除B项;团结国民党军队是为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不是反抗国民政府,排除C项。答案D8有学生在查阅日本投降资料时,找到一份报纸(中央社东京一日路透电):日本帝国大本营遵麦克阿瑟元帅之训令,通令国内外之各日军司令向盟军司令无条件投降。中国方面(东三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盟军的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方面(东三
9、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可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时间信息,无法推断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结论,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D项说法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答案B91940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认识到:“如不及早采取对策,华北将成为中共天下,为此,方面军的讨伐重点,必须全面指向共军。”日军的这一认识折射出()A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崩溃B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C八路军在华北展开反攻D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开辟的战场为正面战场
10、,共产党开辟的战场为敌后战场,由材料“华北将成为中共天下”可知是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故D正确;A项,材料未提及日军的战斗状态,排除;B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时间不符,排除;C项,八路军在华北展开反攻是在194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答案D101937年,淞沪会战中日军出动30艘军舰,每舰有大炮12门以上,而中国右翼军团抵抗部队用于作战的仅6门炮。1940年,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之战,一二九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鬼子逃脱,一二九师损失了500余人。这可以佐证()A武器装备是战争胜负的关键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D中国人民进
11、行抗战的艰难解析根据材料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武器对比,和百团大战中伤亡人数对比可知中日军事实力的差距,由此表明中国人民进行抗战的艰难,D选项符合题意。武器装备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A选项排除。材料说的与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无关,B选项排除。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材料体现不出来,C选项排除。答案D1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同时期,国民政府也在一些地区实施“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但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都停顿下来。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在于()A日军的侵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B国统区大片沦陷C汪伪汉奸政权推行“清乡运动”
12、D国共关系趋于紧张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都停顿下来”再结合所学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反共高潮,可知体现的是国共关系趋于紧张,故D选项符合题意。日军侵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国统区大片沦陷与国民党政策调整无关,B选项排除。汪伪政权“清乡运动”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答案D12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
13、意义解析由材料“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可知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军,支援了英国、缅甸的抗日战争,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支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抗战的地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日军主力的状况,故C项排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材料二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14、上的讲话材料三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并举一个敌后战场对日军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解析(1)表现: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
15、军侵略回答。(2)地位:依据材料二“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的信息可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事例:依据所学从敌后战争的百团大战可知答案。(3)原因:依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抗敌,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支持等回答。答案(1)表现: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答出具体会战也可)(2)地位:相持阶段成为抗战主战场。事例:百团大战。(3)原因: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抗敌;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军事策
16、略,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支持。(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并借款一亿七千三百余万美元。从1941年5月至战争的结束,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和劳务总计8.46亿美元,其中的各种军用装备价值5.17亿美元,另外还有经济贷款6亿9千800万美元。美国对中国人员方面的援助,最显著的是陈纳德的飞虎队,他们在开辟驼峰航线,对抗日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曾分4次向中国提供贷款1800万英镑。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英军作战,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下旬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
17、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使中国军队扬威于异域。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及滇西,取得胜利。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摘编自杨天石:中国抗战与美英苏三大国关系等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信息具体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对中国人员方面的援助,最显著的是陈纳德的飞虎队,他们在开辟驼峰航线,对抗日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曾分4次向中国提供贷款1800万英
18、镑”可提炼出论点是国际援助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论据需要从苏联对中国革命支持的史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抗战援助的史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帮助等角度进行阐述。答案论点:国际援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说明: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先进中国人相继进行了探索和斗争,但是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人的抗争相继失败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为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德日法西斯战争的脚步不断加快,在西方国家的调和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随着二战规模的扩大,由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美苏相继对中国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援,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苏联红军直接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空投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巨大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友好发展,中国学习苏联模式,苏联给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技术援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