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36.50KB ,
资源ID:66963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96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一.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一.doc

1、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一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2下列与唐太宗的活动或主张相一致的有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首创武举和殿试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 可汗 A B C D 3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佛教盛行所造成的后果有麻痹了人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发展统治者促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A B C D4清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一力=面大兴“文

2、字狱”,另一方面继续实行科举制,笼络知识分子,对这种现象的完整分析是 A清初统治者需要的是拥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知识分子 B清初统治者需要所有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C科举制的存在适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D清初统治者通过这两个措施来分化瓦解反清势力5下列古代的重要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相符合的是 汉高祖设置同姓王隋朝实行科举制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D(参( B C D6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7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二百兆以后

3、始也。”他说的“大梦唤醒”的最主要表现是 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反清斗争高涨 C认识到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领导的救国运动兴起 D认识到日本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 81911年1925年间建立的下列政权中,不具有革命性质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湖北军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9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某些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他们是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A B C D 1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五四运动 促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

4、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A B C D1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结果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A B C D12下列对五四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是当时中国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A B C D13影响发动百团大战的因素有 日本改变了侵华的战略方针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劝降活动国民党抗战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汪伪政权成立 A B C I)14建国初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措施

5、或制度有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严厉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为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引导私营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A B C D15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D都对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16“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约的束缚必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因此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A马基雅维利 B霍布斯 C彼特拉克 D卢梭17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6、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818世纪北美、拉美独立运动都取得了胜利,而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却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地区 A殖民者力量强弱不同 B社会经济基础强弱不同 C国际环境利弊不同 D民族民主意识强弱不同19图示为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但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存在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法国无产阶级当时没有本阶级的政党 B公社未能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临时政府有喘息的机会 C公社未能建立工农联盟 D法国无产阶级还不具备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20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薪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其

7、主要表现为 A产生了垄断组织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进行 D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新的经济力量崛起2119世纪初英国曾参与反法同盟;20世纪初却又同法国结盟。这说明 A英国外交政策反复无常 B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 C英法两国有共同的利益 D英国对法国实行双重标准2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确立 C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D国际联盟成为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23东欧剧变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8、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24下列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结束“滞胀”阶段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形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A B C D25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的是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表中成果不能表明 年份 国家 成果 1957 募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1 苏联 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 1969 美国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0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1971 苏联 第一个空间站建立 198l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2003 中国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A第三次科

9、技革命方兴未艾 B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C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 D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卷(非选择题 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为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

10、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生的变化。(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 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民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调查

11、,在被调查的2 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材料二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的影响。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这些生产中的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把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材料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

12、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四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负责人邓予恢,毛泽东主张1956年要在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照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合作化的作用。(4分) (2)材料三中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3分) (3)邓子恢、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请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5分)28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请回答:

13、(1)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些领域的科技成果?(2分) (2)推动以上成就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 (3)这些成就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3分) (4)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9题12分,第30题14分,第3l题13分。共计39分。 29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 利玛窦(MalhoRiCCi,15521610年),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曾因献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给朝廷,获准留居北京传教、在华期间说华语,着儒服,与士大夫交游。传授西学,并将“四书”译成西文传入欧洲、徐光启(15621633年),明代

14、科学家、政治家,曾在公务之余前往利玛窦寓所向其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学”,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一书,还编写了一部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图片即反映了利玛窦和徐光启切磋交流的情景,这是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具体生动的一幕。(1)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采用了什么方式?(3分)(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利玛窦为什么没有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文化诸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介绍至中国?(2分)(3)利玛窦曾与徐光启合译介绍欧洲数学成就的几何原本,也曾将“四书”译为拉丁文传人欧洲。这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有何意义?后来这种趋势为什么又衰落了?(7分)30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

15、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8分)结合史实说明结果如何。(2分) 31美国南北矛盾从立国之初就存在,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得到根本解决。试分析美国南北矛盾在立国之初和19世纪60年代的不同表现及其解决的主要途径。(13分)测试总评 本套试卷难度偏高,但从上表显示,试卷区分度较为理想,题的测试效果明显,这反映了测试班级的学生总体水平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测试效果。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1)在选择题中反映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不甚到位,导致失分。因此在二轮和三轮复习中必须继续以课本为主,重视夯实

16、基础。(2)材料解析题中,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如何准确地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解题非常关键,在平时要多加训练。要特别重视审题。(3)问答题的解答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学生知识体系尚未形成,答案中漏洞很多,思路不清。在以后的复习中一方面要继续重视知识的复习,另一方面要加强。审题方法的训练,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有待提高。1D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A项和C项措施在前代均已出现过,B项则出现于西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并被隋唐沿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人和徭役征发。2D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政绩。

17、结合教材中有关唐太宗的史实,知人善任,用人不避仇怨,不拘f丁第、民族,兼收并用,因此正确。三省六部制开始实施于隋文帝时期,因此排除;唐太宗时完善了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但项所述为武则天首创,排除;项所述政绩为唐玄宗所为,也予以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D。3B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项叙述从表面看言之成理,其实佛教盛行,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农民负担加重;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人民大量血汗,更加激化社会矛盾,因此这一叙述错误,予以排除。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直到近代,因此项叙述与事实相反,予以排除。4A要注意问题的两个方

18、面:大兴“文字狱”,说明其维护满洲统治,需要控制知识分子;而继续实行科举制则说明其统治又需要知识分子。故答案选A。5B汉高祖设置同姓王,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发展,后来发展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割据势力。因此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相符合的因素。6B解本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而C项则从政治角度评价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因此予以排除。洋务运动过程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所以A项叙述错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以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出发点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大部分是官方投资,因此它属于封建性的近代企业,D项叙述也是不正确

19、的。7C解本题的关键一是理解题干意思,二是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抗和探索活动的史实。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自马关条约,一方面使中国支付巨额的赔款,另一方面领主权进一步受损;从国际上看使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领导“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运动就此开始,这就是作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人“大梦唤醒”的主要表现。8B本题考查对近代几个重要政权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南片临时政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朝为主体的政府,具有进步的革命性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屡利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

20、内部虽有旧官僚参与,但总体_f是革命的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于1925年第一次东征翻炯明之后,后来领导了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纡治,因此在当时也是进步的革命政府。只有北京政府,是拦制在北洋军阀手中的反动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军阀混战才休,且镇压革命。9C本题是与中外政治思想史知识相结合的好题,解答好本题既要掌握l临时约法的内容,又要了解四位启蒙思想家创主要思想观点。伏尔泰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临时约法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不一致,因此排除。狄德罗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思想派别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与临时约法的内容没有关系,排除。临时约法反映了孟德

21、斯鸠“三权分立”和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因此答案选C。10B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因此要理解我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点,两者的相同点在于:所面临的社会性质相同,即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下进行的;两者所要完成的革命任务相同,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两者的革命性质相同,即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不同的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革命的指导思想、群众基础和前途不同,所属的世界革命的范畴不同。根据这一理解,正确答案是B。11B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但继续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民族工业的体系组成来看,

22、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片面发展;二是从其与外国资本的力量比较来看,外国资本超过了民族资本;三是从其与自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就以上三点分析,项应该排除,正确答案是B。12A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因此可以说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而组织基础则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因此项是错误的,予以排除。从五四运动的背景角度看,从五四运动的性质角度表述,都是正确的。13A百团大

23、战发生在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以主要兵力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投敌叛屡,再加上英美帝国主义为了推动日本进攻苏联,力谋与_日本妥协,也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更促使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形势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14B解答本题要注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两者的区别,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

24、特有的经济形式,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对民族资本则采取保护其合法经营的同时打击不法资本家的非法行为,即展开合理调整工商业和“五反”运动,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导私营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以上分析可排除,三项均为正确的叙述。15D本题考查对中共历史上两次重要会议内容的掌握,主要考查分析比较能力。两次会议都是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因此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叙述的错误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

25、,并审查和解决是非问题,但并没有立即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16B该题要在读懂题干材料的基础上,再结合选项中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政治观点,进行理解和分析。材料中的“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是“社会契约创造国家”的学说,涉及这一观点的是霍布斯和卢梭,排除A和C。“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这句体现了霍布斯的观点,他认为“人民一旦授权,就必须绝对服从,不可反悔”,而卢梭更进一步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B。17C本题的题干中有这样几个限定条件:“17一18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A、D项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项则不符合其中任何

26、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予以排除。在英、法、美等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体现了法治化的特征,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791年宪法等。18B一般来说政治革命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内部因素,本题中A、C两项都是外因,予以排除。B、D两项相比,正确答案显而易见是B。从历史事实发展来看,18世纪独立战争前的美国和拉美,其经济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有些产品甚至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同英国产品一争高低。而19世纪中期的亚洲尚未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没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其革命仍然属于旧式农民革命的范畴,注定其必然失败的命运。19D巴黎公社是无

27、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但当时无产阶级还不具备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不管是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还是从阶级基础看,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都不成熟。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发展到要被铲除的程度,所以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20D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英国工业产值在世界经济中下降,使其丧失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力量。21B 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异常强大,英国参与反法同盟打击法国。20世纪初,德国强大起来,英法结盟打击德国。看起来其外交政策多变,其实其出发点没有变,那就是在欧

28、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于控制欧洲大陆,确保其利益。22B一战后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而召开巴黎和会,会上美国的争霸计划落空,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英法继续掌握世界霸权,并控制和操纵国联,使之为其服务,因此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并未被打破,A、C、D三项叙述错误,正确答案是B。23A结合东欧剧变的原因来分析本题,一些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采取的是不切合本国实际的政策,导致改革的失败,从而引发社会危机,导致社会剧变,因此其历史教训是A。 24A本题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四个史实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状况,都是正确的史实。故正确答案为A。25C一、从各国航

29、天事业的成果出现的时间来看是参差不齐的;二、从常识性知识来看,航天技术属于国家高科技保密技术,各大国不可能紧密合作,因此C项叙述不正确。26【解题思路】 本题第(1)小题可以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出来。第(2)小题主要要依据图片,从第一幅图片可以看出西汉时期我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从第二幅图片可以看出唐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运河和东南沿海地区;从第三幅图片可以看出明朝的城市分布在运河和沿海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第(3)小题要根据图片和所学的课本知识加以分析。 【试题解析】 (1)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聚集。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

30、地区发展。 (3)原因:经济重心、政治中心南移的推动,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 【试题评析】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发展史,与地理科目相关知识结合,具有综合考查的功能,揭示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统治措施、人口迁移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是开拓考生思路的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27【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农村土地改革及其相关内容,通过材料可加深对农村土地改革的理解。解本题的过程中,阅读和理解材料是关键,因为答案与书本知识关系不大,主要来自材料。第一问前半问答案完全来自材料,后半问则注重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第二问则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农业

31、合作化,教材依托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对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要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解答。第三问考查综合归纳能力,通过阅读材料找出其争论焦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解答要求层次分明,语言简洁。 【试题解析】 (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等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遇到了生产资料困难和自然灾害的较大影响。实行农业合作化,可以防止农村的两极分化和剥削现象的重新出现,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2)说明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状况以及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适应。(3)焦点是合作化的速度问题

32、。邓子恢的观点正确。理由是材料三表明合作化速度过快引起了部分农民的不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 【试题评析】 本题亮点是依托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解答本题,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巩固、拓展和深化了教材内容,加深了考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重点内容的理解。28【解题思路】 第一问主要通过阅读图片,概括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科技领域,要熟悉相关的科技分类知识,图一、三是原子能技术,图二、四是航天技术。第二问进一步深人,要求分析这些成就形成的原因,从科学技术、科学理论发展、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问进一步考查从现象概括本质的能

33、力,这些科技现象反映了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以及科技领域相互推动的关系。第四问则要求揭示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提升了本题的人文气息,并且答案要求考生有开阔的思路。 【试题解析】 (1)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2)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战后世界政局相对稳定。(3)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与生产力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各个科技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促进了武器的急剧变革和军事战略的调整;对社会文化生活和思想理论产

34、生了影响,它推动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的急剧变化,它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试题评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相关高科技知识,涉及世界史和中国史相关知识,把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现实意义。29【解题思路】本题是材料型问答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史,与世界史有关知识相联系。第一问结合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答案不难找到。第二问考查灵活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利玛窦的天主教传教士的身份与哥白尼的学说之间的矛盾。第三问考查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认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逐渐落后的原因时思路要开拓,结合中西方面的原因展开。 【试题解析】 (1)目的:作为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35、传播天主教,发展天主教势力。方式:用进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用宣传西方的一些科学知识和认同汉文化来争取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2)因为哥白尼“日心说”的发表,严重冲击着天主教会神学的基础,所以虽然当时的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取得众多成就,但作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利玛窦不会将与教会神学相冲突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3)现象: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衰落原因:中西文化的冲突;一些传教士奉教皇指使,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孔、祭祖,后又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后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试题评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把中外文化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分析和

36、理解能力,是个难度中等、考查效果极佳的好题。30【解题思路】 本题分三层。第一层: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主题是围绕“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解答时对这一阶段中共的活动进行系统回顾,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层:相持阶段中共针对时局变化采取的对策,在审题时对时局的把握非常关键。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策略,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中共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这一形势下中共把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政策作了调整。第三问考查分析能力,承接第二层,分析中共采取的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要从不同侧面作全面的分析。 【试题解析】 (1)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

37、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抗战前途。 (2)对策:针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针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提出“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针对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针对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采取“三三制”、精兵简政、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巩固根据地。 (3)结果: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试题评析】 本题

38、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既是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也考查了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中等,答案要求层次清晰,综合归纳过程中考虑周全,做到不遗漏要点。31【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分两个阶段:一是立国之初两者矛盾的表现及其解决途径;二是19世纪60年代两者矛盾的表现及其解决途径。 【试题解析】立国之初:表现为北方和南方政治集团在国会和政府中的权力分配上的矛盾。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立法(制定宪法)来协调南北的权力分配。19世纪60年代:表现为工业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经济形式(或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废奴问题。(说明:必须突出由于工业化而矛盾加剧和废奴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北方通过战争手段打败南方,实现南北统一,废除奴隶制度。 【试题评析】美国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史是高考中的常考点本题命题角度比较新颖,综合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