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生物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颤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颤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 颤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C. 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 颤藻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类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颤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
2、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颤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A错误;B、颤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B错误;C、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D、颤藻是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2. 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 结构1中产生的C02扩散出来进入结构2中被利用,需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4层C. 结构3是遗传物质
3、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 结构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5细胞质基质和1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2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ATP,A正确;B、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因此叶绿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线粒体中利用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B正确;C、3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正确;D、2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而4液泡只含有花青素等,D错误.故选D【点睛】3.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B. 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
4、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C.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D.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发生的反应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发生的反应是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反应是H和O2生成H2O;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其合成场所为内质网;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 细胞骨
5、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A错误;B. 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H2O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正确;C.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其在内质网上合成,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错误;D.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无关,D错误。4. 如图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 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 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内D. 两图所示
6、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显示a、b都具有两层膜。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中内膜光滑,有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详解】A.图a为线粒体,H与氧结合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B.图b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发生光反应,B正确;C.线粒体中发生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叶绿体发生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两者可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如叶肉细胞,C正确;D.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上分布发生了有氧呼吸
7、第二、三阶段,都可产生ATP;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光反应阶段,可合成ATP,用于暗反应;叶绿体基质和内膜上都不能合成ATP,D错误。故选D5. 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蓝藻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B. 在抗体的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发生变化C. 高尔基体是一个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有差异的细胞器D. 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高尔基体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在植物细胞中与植物细
8、胞壁的形成。【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在蓝藻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A正确;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以囊泡包裹发送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则内质网膜的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增加后又减少即不变,B正确;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C正确;D.细胞内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与高尔基体无关,D错误。故选D。6.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蓝藻细胞中
9、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 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C.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 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答案】B【解析】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A选项描述错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形成囊泡进入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囊泡,运向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B描述正确;溶酶体的功能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衰老、
10、损伤的细胞器,C选项描述错误;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主动运输消耗的ATP由细胞呼吸提供,D选项描述错误【考点定位】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分析题干,找知识落脚点是细胞器,回忆相关细胞器的知识,然后对比选项,分析、比较作答7.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形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B.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其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 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而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
11、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脊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基粒和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
12、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线粒体通过需氧呼吸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产生ATP,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ATP,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但二者功能不同,所含酶的种类也不同,B错误;C、二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内部都含有少量的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C正确;D、二者都增大了膜面积,但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D正确。故选B。8.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B. 以上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构
13、成C. 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D. 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c是内质网、d是高尔基体、e是中心体、f是核糖体、g是核膜。【详解】A、这些结构均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A错误;B、图中e中心体和f核糖体两种细胞器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C、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DNA可以发生复制和转录,在核糖体上可以发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因此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是核糖体上不能发生A-T之间的互补配对,C正确
14、;D、叶绿体合成葡萄糖,但是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故选C。【点睛】细胞器的分类总结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2、无膜结构有: 核糖体 、中心体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液泡、溶酶体 4、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6、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7、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 中心体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含有DNA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10、含
15、有RNA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 11、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内质网12、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 13、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1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5、能产生水(代谢水)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16、能产生ATP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17、DNA复制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细胞核18、有碱基配对行为的结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细胞核(DNA的复制以及转录)、核糖体(有翻译的过程)1
16、9、与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结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或多肽链)、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加工糖基团等形成空间结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再加工:对蛋白质修饰加工、分类包装以供运输)、细胞膜(分泌蛋白的胞吐过程)、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的能量供应)20、可用于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错,如植物根尖等非绿色结构的细胞例外)21、中心体: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一定含有中心体;液泡: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不一定含有液泡;细胞壁:有细胞壁的不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一定含有细胞壁22、有氧呼吸的主要
17、场所,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蛋白质合成与加工的车间,运输蛋白质的通道:内质网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与细胞分泌物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 、调节内环境、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坚挺:液泡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 、物质转运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9.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 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C. 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 发生在叶绿体内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是
18、内质网,将多肽链进行折叠组装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正确。是新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上,分裂的植物细胞均能发生,B错误。是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B.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
19、更新D. 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系统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溶酶体和高尔基体行使其功能时的特点、内质网的作用的综合性应用题目。【详解】A.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分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主要是磷脂,糖类经常和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A正确;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除了可以依赖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外,还可以依赖胞间连丝(植物细胞),B错误;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能形成小泡与其他生物膜相融合,进行组分的更新,C正确;D.内质网膜的
20、存在扩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在内质网上附着有许多酶,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较多,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因此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D正确。故选B。11.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B. 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 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 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21、考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能力。【详解】A、物镜的倍数超高,镜筒越长,离装片的距离越近,A错误;B、显微镜呈倒像,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B正确;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中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C正确;、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D正确。故选A。12. 2009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A. B. C
22、. D. 【答案】C【解析】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细胞代谢活动减弱,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正确;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自由水含量降低,正确;癌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错误;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
23、之亦然。13.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分子式可写成C2H4O2N+R基上的各原子个数 ,氨基酸的不同与R基有关,不考虑R基,每条肽链上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详解】A、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可知,氨基酸的分子
24、式可写成C2H4O2N+R基上的各原子个数,由于甲硫氨酸的R基是 CH2CH2SCH3 ,因此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 ,A正确;B、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可知,只有R基是不确定的,氨基酸之间特性的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正确;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游离氨基,则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肽链中的游离氨基数为m-n+1,C错误;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 ,由于N为2个,说明其是由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解题关键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分析多肽与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氨基、羧基
25、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关系。14.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染色 水解 冲洗涂片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观察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注意事项:(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8%盐酸:a.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4)DNA和RN
26、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故选C。考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步骤,考查学生对显微镜操作的能力。15. 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不具有叶绿体的有些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有线粒体C.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H产生且功能相同D. 含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不具有叶绿体的有些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也可进行光合
27、作用;A正确;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如好氧型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H产生,但两者的功能相同,前者是和氧气结合生产水,而后者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C错误;D、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仅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A【点睛】16. 下列各项中,没有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B.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C.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 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答案】D【解析】【详解】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首先要进行识别,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与突
28、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不直接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故选D。17. 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存在于线粒体中也存在于叶绿体中B.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后产物一定有四种C. 组成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分子可以运动D. 神经细胞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在不断更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A错误;B、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DNA初步水解生成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生成1种脱氧核糖、4种碱基、1种磷酸共6种水解产物,B错误
29、;C、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故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分子可以运动,C正确;D、神经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点睛】18.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 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C. 细菌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D. 由于菠菜叶片上表皮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少,所以一般不用菠菜叶片上表皮叶肉细胞观察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原核
30、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3、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实验取材:菠菜叶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所含的叶绿体大而稀,这样便于观察单个叶绿体的形态。植物叶片中叶肉靠上表皮为栅栏组织,细胞为柱形且纵向排列紧密。细胞中叶绿体很多,没有中央大液泡。靠下表皮为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叶绿体较少,有中央大液泡。【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原核生物没有核仁,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31、B错误;C.细菌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如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C正确;D.由于菠菜叶片靠近上表皮细胞的栅栏组织中的细胞中叶绿体较多、体积小,所以一般不用菠菜叶片上表皮叶肉细胞观察叶绿体,D错误。故选C。19.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B. 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D. 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
32、、N、P、S、K、Ca、Mg,其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氧元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反之则越弱,但抗逆性增强。【详解】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而组成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A正确;B.磷脂、ATP、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而且磷属于细胞内的大量元素,B正确;C.线粒体中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水,叶绿体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能够产生水,核糖体中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会产生水,C正确;D.在人的一生中,不同发育阶
33、段,细胞代谢的强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细胞代谢速率逐渐减弱,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下降,D错误。故选D。20. 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 m,18mB. (m-4),18(m-4)C. (m-3),18(m-3)4D. (m-2),18(m-2)4【答案】D【解析】【分析】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4、、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失去的水分子分子量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和。【详解】由题意知,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线形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且含有2个二硫键,因此失去的水分子数是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m-2),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m-2)+22=18(m-2)+4。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 如图容器 A 中含 0.02 molL1 蔗糖,0.03 molL1 尿素;容器 B 中含 0.01 molL1 蔗糖,0.05 molL1 尿素。A、B 间隔一层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
35、子通过。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两种情况下的液面高度情况是( )A. 一样高,A 高于 BB. B 高于 A,不能确定C. B 高于 A,A 高于 BD. 一样高,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A.溶液总的摩尔浓度是0.05,B溶液总的摩尔浓度是0.06,B的渗透压高于A,故最终B液面高于A;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那么最终半透膜两侧的尿素浓度相等,但是A溶液的蔗糖浓度大于B,故最终A液面高于B。综上所述,C正确。【点睛】渗透作用的知识总结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大的一方做分子运动,使膜两侧溶
36、质浓度达到均衡的现象。2.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1)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3.渗透作用的发生:(1)当S1浓度S2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分子数,水分子是可以双向运动的,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2)当S1浓度S2浓度时,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3)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h,则表明S1溶液浓度大于S222. 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
37、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C. 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 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A错误。由图示知该细胞运输甲离子的载体数量比运输乙离子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主动运输是离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协助扩散是离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C错误。细胞内液浓度升高
38、,说明吸收离子的量比吸收水的量多;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图示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3.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 )A. 只有实验能B. 只有实验能C. 实验、实验都能D. 实验、实验都不能【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的本质的蛋白质,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39、蛋白酶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作用,双缩脲试剂能用于鉴别蛋白质的存在。【详解】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猪笼草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实验依据的原理是若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蛋白质会分解,又由于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分解,可以通过的蛋白块体积变化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故选丙、丁试管,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即B正确。故选B。【点睛】24. 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B. 乙物质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 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D. 细胞的无氧呼
40、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题意分析,丙为腺苷(核糖+含氮碱基),丙含有元素为C、H、O、N;A正确。乙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酶1、酶2催化的是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能量,酶3为普通磷酸键,断裂不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ATP;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ATP、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5. 如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
41、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 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 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 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永久性的失活)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
42、学反应的活化能以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详解】A、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的二糖分子,水解后产物只有一种单糖;而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合成的二糖分子,水解后产物有两种单糖,所以a可能是麦芽糖而不可能是蔗糖,A正确;B、图线表示a物质浓度在2min内下降至0,即被完全分解,B正确;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不同曲线表示的反应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表示三者中的最适反应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和,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对应三者中最快的反应速率,当自变量为酶浓度时,曲线对应最高的酶浓度,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原
43、理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1)溶酶体是一种具有_层膜的细胞器,其含有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的_上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运至_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2)图中表示当线粒体(结构乙)衰老时,会由_(结构甲)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_转运进入细胞质
44、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3)由图还可推断出溶酶体的功能包括_。(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单 (2). 核糖体 (3). 高尔基体 (4). 内质网 (5). 一定的流动性 (6). 载体蛋白 (7).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8). 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导致酶活性降低【解析】【分析】图中甲为内质网,乙为线粒体,图中看到内质网的膜将衰老的线粒体包裹并与溶酶体发生融合,通过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进行水解;并且细菌也可以被细胞吞噬并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溶酶体成为是细胞的“消化系
45、统”,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详解】(1)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加工后转至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2)图示表示当线粒体衰老时,会由内质网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由图还可推断出溶酶体具有的另一功能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4)溶酶体内的pH值为5左右,比细胞质基质要低,因此
46、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或甚至失活。【点睛】本题结合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结合题干信息“其内部的pH为5左右”答题。27. 伞藻是一种长67cm的大型单细胞藻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德国藻类学家黑默林曾用具有伞形帽(甲)和菊花形帽(乙)的两种伞藻做了下面的实验。已知RNA降解是涉及到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中mRNA不稳定,其更新率非常高。试分析回答:(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的
47、结论是:伞藻伞帽形态的构建主要与_(填细胞结构)有关。(2)有科研人员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培养后第一次长出的伞帽帽型呈“中间类型”(伞帽帽型部分呈伞形,部分呈菊花型),请解释说明原因_。若切除这一“中间类型”的伞帽,培养后第二次长出的伞帽帽型与基部假根对应,试从分子水平解释其原因_。【答案】 (1). 细胞核 (2). 伞柄中存在原来的mRNA(和蛋白质)和假根细胞核中新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共同参与了伞帽形态的构建 (3). 伞柄中残留的原mRNA(和蛋白质)已经降解,仅由假根细胞核中新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参与了伞帽形态的构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要求学生熟知
48、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实验,并能够对实验进行拓展,得出结论。(1)本实验将甲种伞藻的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将乙种伞藻的柄嫁接到甲种伞藻的假根上,结果前者出现菊花形帽,后者出现伞形帽。由于细胞核位于假根中,说明伞藻伞帽形态的构建主要与细胞核有关。(2)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培养后第一次长出的伞帽帽型呈“中间类型”(伞帽帽型部分呈伞形,部分呈菊花型),而嫁接实验是发生在伞柄与假根之间,因此说明伞柄中存在原来的mRNA(和蛋白质)和假根细胞核中新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共同参与了伞帽形态的构建。若切除这一“中间类型”伞帽,培养后第二次长出的伞帽帽型与基部假根对应,由于RNA降解是涉及到基因表达的一个重
49、要环节,细胞中mRNA不稳定,其更新率非常高。则原因是伞柄中残留的原mRNA(和蛋白质)已经降解,仅由假根细胞核中新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参与了伞帽形态的构建。28. 已知细胞中酶A可催化某种物质的分解,图中的实线甲代表酶A在某温度与某pH值条件下,进行催化作用所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2)在该温度与该pH值条件下,要提升最大反应速率,可釆取的措施是_。若在酶与底物的反应系统中加入某化学物质,使反应曲线向右移动如虚线乙所示。试问所加化学物质对此反应的作用是_(填促进或抑制)。(3)改变哪些因素可以使图中实线甲向左
50、移动至细线丙?_(至少答出两项)。(4)在测定酶A催化作用最适pH时,需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_,分别测定酶活性,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若曲线中出现_,则其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5)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其特性有_、_、_。(6)酶活性是指_。【答案】 (1).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2). 增大酶量 (3). 抑制 (4). 酸碱度、温度 (5). pH梯度(系列pH) (6). 峰值(最大值) (7). 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8). 高效性 (9). 专一性 (10). 反应条件温和 (11).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51、解析】【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反应物浓度)、酶浓度等。图中曲线是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则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底物浓度(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详解】(1)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此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在该温度与该pH值条件下,增大酶量,可以提升最大反应速率。若在酶与底物的反应系统中加入某化学物质,若某化学物质减缓反应速度或反应速率变慢,则会使反应曲线由甲变为乙,所加化学物质对此反应起抑制作用。(3)图中曲线是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
52、的关系,改变酸碱度、温度,反应有可能加快,有可能使反应曲线由甲变为丙。(4)在测定酶A催化作用最适pH时,需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pH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若曲线出现峰值,则其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5)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6)酶活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点睛】本题的重点就是曲线图的分析,曲线图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很常见,学会分析曲线图是能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29. 豆
53、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脂肪转变为_。(5)泡菜的制作也涉及微生物的发酵,制作泡菜所用
54、到的菌种是_,与酿造果酒所需菌种相比,该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 。【答案】 (1). 菌种 (2). 发酵时间 (3). 好氧菌 (4). 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5). 氨基酸和肽 (6). 脂肪酸和甘油 (7). 乳酸菌 (8).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解析】【分析】从题干可知,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不同的菌种及发酵时间;发酵容器内上层有氧气,发酵效果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无下降趋势说明发酵时间不够,需延长发酵时间才能有下降趋势,才能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详解】(1)根据题
55、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菌种和发酵时间。(2)发酵容器内上层为有氧环境,底层为无氧环境,若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则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需氧)微生物。(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可在原操作的基础上,继续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的发酵时间。(4)从大豆到豆豉的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被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5)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种是乳酸菌,酿酒所需的菌种是酵母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因此
56、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点睛】本题以传统发酵技术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菌种的最佳发酵时间,一般情况下,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效果会先升高,到达最高点之后随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效果下降。30. 下图为某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_、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原理。该工程主要运用了_、_和整体性原理。(2)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
57、统的生产力。(4)温室效应是全球面对的生态问题,为缓解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出两条即可)【答案】 (1). 物种多样性 (2).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 物种多样性原理 (4). 自养需氧型 (5). 生产者 (6).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7). 大力植树造林 开发新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解析】【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
58、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详解】(1)生态工程所遵循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原理。该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家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为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一些加工品和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市场出售。因此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2)蓝绿萍为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
59、型是自养需氧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4)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因此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开发利用新能源。【点睛】本题以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内涵及其应用的实例、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能够结合实例判断所运用的生态工程的原理,理解生态系统成分的功能,把握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从而根据原因找出应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