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十三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公元前348年,秦孝公采取按人口征收田赋的“初为赋”,“辟淫游惰之民”也要交税;秦昭王相蔡泽亦曰: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由此可见,秦国改革()A.旨在发展小农经济B.重在变革土地制度C.试图缓和社会矛盾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解析】选D。根据材料“辟淫游惰之民也要交税”“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可知,秦国的改革使民众安于农业,有利于社会稳定,故D正确;根据材料“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可知,秦国的改革具有双重目的,而非单独的经济目的,故A错误;征收田赋不属于对土地制度的变革,故B错
2、误;由材料得不出缓和社会矛盾的结论,故C错误。【加固训练】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解析】选C。“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意思是,秦国人家中如果家庭富裕,那么儿子成年后要(与父母)分家,如果家庭贫困,那么儿子成年后要入赘到别人家。这是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
3、,加倍征收户口税,所以这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故选C。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与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与司法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并非军事改革,排除D。2.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选C。A表述有违史实,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适应了由奴
4、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需求,B表述并未解释题目中的问题,故B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社会转型时期面临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故C正确;D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3.成书于6世纪中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洛阳繁荣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洛阳破败,到6世纪再次出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汉化政策促进了
5、洛阳的发展繁荣,C正确;十六国时期洛阳遭到重大破坏,(“洛阳为荒土”),A错误;这一时期北方士族大量南迁,B不符合史实;6世纪前后是南北朝对峙时期,直到589年国家才再次实现统一,D错误。【加固训练】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解析】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学习汉语,禁用鲜卑
6、语。但是民间还依然使用鲜卑语,士大夫对儿子“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如果精通了汉语和鲜卑语必然会受到欢迎,说明鲜卑语还有许多官员使用,从而显现出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性,故C正确;材料中的改革是社会风俗方面而非政权制度,故A错误;“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的表述对材料意思概括不全面,故B错误;孝文帝改革后“汉语”为“正音”,“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与之不符,故D错误。4.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A.王安石综合成就较高B.时代背景影响历
7、史评价C.认识历史要全面客观D.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历史贡献的评价,近代梁启超重视王安石变法与近代社会变革思潮相关,故选B;“综合成就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评价差异,与全面认识历史无关,排除C;个人立场影响不能决定历史的认识,排除D。5.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A.B.C.D.【解析】选D。据材料“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
8、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指的是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给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故正确;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市易法指的是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故正确;均输法指的是设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与材料无关,故错误,D符合题意。6.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 年),张居正认为“方
9、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解析】选D。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取消纳粟、纳马、纳银入监读书的惯例,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这也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故D正确;这一举措缓解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但“解决了”说法欠妥,故A错误;这一举措并未放松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故B错误;这一
10、举措不能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错误。7.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下列有关一条鞭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B.一条鞭法“按亩征收”使大部分的农民减轻了负担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D.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A。一条鞭法实际上是把丁税加到田亩上,
11、“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B、C、D均正确。A错误,一条鞭法实行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保障封建统治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解决阶级矛盾。故选A。【深化点拨】一条鞭法: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实行的赋税制度,目的在于扭转财政危机,主要内容:天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并征收,并直接上交地方官府,该法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8.清末有奏折称:“自新政改官制添设各部,各部堂官误会破格用人之义,流品之杂,名器之滥,亘古未有乃市侩胥吏,弹冠相庆,皮毛新学,一岁三迁。”材料反映出官制改革()A
12、.改变了传统选官标准B.加速了政体改革步伐C.效果与初衷不尽一致D.加剧了官僚队伍腐败【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乃市侩胥吏,弹冠相庆,皮毛新学,一岁三迁”等信息来看,清末官制改革违背了“裁冗衙”“裁吏役”的改革初衷,并未实现官制的现代化,反映出官制改革的效果与初衷不尽一致。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标准的变化,排除A;清末新政没有带来政体的变化,排除B;材料反映“冗官”现象仍然存在,没有涉及官员的腐败,排除D。9.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
13、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解析】选A。据材料“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戊戌变法急于求成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故B排除;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故C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反映变法的主持者,故D排除。【拔高训练】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
14、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A.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B.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解析】选A。材料说的是戊戌变法不像西方文化中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意在说明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故A 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故B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并不是说明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故D错误。10.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
15、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解析】选C。根据材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民众并不接受西方事物,有抵触情绪,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良莠并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排除;“中体西用”强调是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排除;题干中未提及民主革命,D排除。11.197619
16、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A.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B.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C.标志着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D.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解析】选B。据材料“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
17、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故B正确。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故A排除。西方调整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就开始了,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故D排除。12.(2020临沂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政府为国有企业改革颁行大量文件,结果却成效不大,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60.6%下降到1999年的不足10%;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
18、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这说明了()A.国有企业改革停滞不前B.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C.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导D.政府行为起决定作用【解析】选B。根据材料“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可知此时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使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故选B;根据材料“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60.6%下降到1999年的不足10%”可知此时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并非“停滞不前”,排除A;根据材料“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可知此时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的主体,并非全国的实际情况,排除C;根据材料“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
19、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可知此时政府行为并未起决定作用,排除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范仲淹素有“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年轻时,他上书仁宗,提出“讲求武备、整顿吏治”等改革主张。庆历新政的方案是对范仲淹以前主张的完善,共十个方面,其中作为重点并首先实施的有三项。改变升官晋级凭资历的陋习,突出能力政绩;针对中高级官僚利用滥进子弟造成“冗官”的弊端,严格限制恩荫规模。强化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考核。在当时党争的大背景下,范仲淹仍行朋党之为,造成改革阵营封闭。面对官僚集团的抵制和可能的“朋党”隐患,104
20、5年,宋仁宗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改革终止。王安石在改革中崭露头角。朱熹也认为改革体现的务实作风和理想信念是理学的重要源头。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第(1)题根据“庆历新政的方案是对范仲淹以前主张的完善,共十个方面,其中作为重点并首先实施的有三项。改变升官晋级凭资历的陋习,突出能力政绩”可得出内容全面,不断完善;以整顿吏治为主。根据“1045年,宋仁宗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改革终止”得出没能有效实施,时间短(迅速失败)。根据“王安石在改革中崭露头角。朱熹
21、也认为改革体现的务实作风和理想信念是理学的重要源头”得出促进了王安石变法和理学的形成。第(2)题根据“面对官僚集团的抵制和可能的朋党隐患”得出严重触犯了守旧官僚集团的利益,引发他们的强烈反对;根据“范仲淹仍行朋党之为,造成改革阵营封闭”得出改革阵营封闭,没能团结中间力量;根据“1045年,宋仁宗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改革终止”可得出朋党行为引起了专制皇权的猜疑和反对。答案:(1)特点:内容全面,不断完善;以整顿吏治为主;没能有效实施,时间短(迅速失败);促进了王安石变法和理学的形成。(6分)(2)原因:严重触犯了守旧官僚集团的利益,引发他们的强烈反对;改革阵营封闭,没能团结中间力量;朋党行为
22、引起了专制皇权的猜疑和反对。(6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这一就业政策被实践检验是与当时国情相符合的。材料二 1985年,国务院颁布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了双向选择的权利。这标志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新阶段。之后,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
23、就业制度。摘编自孟彬等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及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大学生就业政策变化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变化”,根据材料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材料二“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得出:从实行“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原因”,依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
24、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和公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等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前的原因;由材料二“这标志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新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多元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更需要效率和社会公平并重等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后的原因。第(2)题“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前,有利于集中人才资源建设国家重点项目或行业,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改革开放后,满足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促使就业
25、形式多样化和灵活性,有利于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和创新品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等角度分析。答案:(1)政策变化:从实行“统包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1分)原因: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能够保障各地区、各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公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等。(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大量人才;调整毕业生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多元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更需要效率和社会公平并重。(3分)(2)意义:改革开放前,面对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统一分配政策有利于集中人才资源建设国家重点项目或行业,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就业机会公平,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3分)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满足了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促使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灵活性,有利于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创新品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就业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