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81KB ,
资源ID:66811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81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0分)和第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都一单元第二单元图片解析卷面整洁100分分数56分44分6分35分第卷基础题(共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端午B. 清明C. 七夕D. 元宵【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财产和权力

2、的继承顺序,当然也包含祭祀权力,清明节表达对先祖的祭祀哀思是宗法制对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影响体现,所以答案选B,A项是为了祭奠爱国英雄屈原,C项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D项强调合家团聚之情。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 同姓亲族B. 异姓功臣C. 殷商降族D. 先代贵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通过题干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同姓亲族,当然还有分封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但那些事少数的,所以A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

3、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根据所学知识,这套“制度”不包括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度C. 郡县制度D. 分封制度【答案】D【解析】秦朝开创了皇帝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是秦朝的中央官制,实行郡县制度,并“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不是秦朝创立的,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 以下关于嬴政规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 表明嬴政要效法古

4、代有道明君C. 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 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5.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 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B. 有利于国家统一C. 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答案】C【解析】“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C正确;A、B、D也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但不属于最为深远的影响,排除。【点睛】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抓住关键信息“最为深远”,秦朝建立的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应县最为深远。6. 汉武帝为解决地方封国问题,实行的措施是A. 削夺王国的封地B. 颁行“推恩令”C. 平定七国之乱D. 实行郡县制【答案】B【解析】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样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小,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地方封国问题,故B正确,D错误;剥夺王国的封地,容易导致矛盾激化,不利于解决地方封国问题,故A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C错误。7.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

6、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应该是A. 汉朝人B. 唐朝人C. 宋朝人D. 清朝人【答案】C【解析】宋朝为了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从题干材料“王沔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可以推断王沔应该是宋朝人,故选C。【点睛】由关键信息“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结合所学可知是宋朝的官职。8. 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A. 中书省B. 西藏行省C. 宣慰司D. 宣政院【答案】D【解析】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管辖全国宗教事务

7、和藏区行政事物的中央机构,故排除B,选D;A是中央行政机构,排除;宣慰司管理军民事物,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的承转机关,排除C。9. 下列历代政治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太祖派文官到各地任长官明太祖废丞相权A. B. C. D. 【答案】A【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不能起到限制地方割据的作用,所以不符合题意;宋太祖派文官担任知州,防止武将造成地方割据,所以符合题意;明太祖废除丞相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不能起到限制地方割据的作用,所以不符合题意;故A.正确

8、。1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九品中正制”相关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 龙生龙,凤生凤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答案】D【解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的是依靠门第做官的就是“九品中正制”,A正确;“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说的是科举制,“龙生龙,凤生凤”是世袭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是察举制,故排除B、C、D。11.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人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皇帝身边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A. 世袭制B. 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9、. 察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所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的选官制度就是 D.察举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

10、中说到“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西方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说明中国人更重视家族和血缘(因为中国的姓代表的是家庭和血缘),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所以选B;C是符合西方的姓名传统,故排除C;材料中没有关于男女的相关表述,故排除A;中国人的姓氏是不受居住地点的限制的,故D与材料原意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 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其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

11、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13.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严格的等级关系B. 嫡长子拥有继承权C.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十等”、“下、上、神”、“王、公、大夫、士、皂”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排除B;材料中虽

12、然提到了神,但这里的神只是作为一个等级存在,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血缘关系,即宗法制方面的内容,排除D。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4. 高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让学生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皇权至上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天子居于统治地位,等级森严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A. B. C. D. 【答案】C【解析】早期政治制度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一个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早期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指夏商周时期。15. 秦

13、始皇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世卿世禄制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符合其特点;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世卿世禄制可以排除;故选D。16. 下列言论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蜀之事”B. “我朝罢相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D.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而非王臣也。”【答案】A 1

14、7.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 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隋、明【答案】D【解析】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根据所学可知,郡县、丞相和皇帝最早出现在秦朝;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

15、省交工部、户部办理,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及六部制度最早出现于隋朝时期;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根据所学可知,殿阁大学士最早出现于明朝;故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秦朝、隋朝和明朝,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这几个关键信息“蜀郡丞相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答。18. 下列古代机构或职官,对相权起到牵制作用的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立三司使元朝设立中书明太祖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A. B. C. D. 【答案】A【解析】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丞相拥有较大的权力,相权与前代相比

16、有所反弹,排除;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存在牵制相权的问题,排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立三司使都分散了相权,对相权起到牵制作用,故A. 正确。19. 宋代以前宰相“事无不统”,宋朝统治者设枢密院分掌军权,又设三司分掌财政,号为“计省”,将相权一分为三。此外还设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副使等官职。由此可见,宋代政治制度建设的突出特点是A. 加强对军队的控制B. 重视培养后备力量C. 重视分权和制约D. 借鉴欧洲启蒙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将相权一分为三”说明相权被分割,设“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副使等官职”,体现了官员间相互制约,因此该材料反映了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分

17、权和制约,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并未反映培养后备力量的内容,排除B;宋朝时期欧洲启蒙思想尚未出现,D错误。20. 从左图到下图的变化,最能反映出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材料属于中央官制,首先排除A;通过比较三公九卿说明中国古代皇权逐渐加强,中央的权力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所以C正确。CD两项不能狗反映本质问题。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18、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1.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 宋朝时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行政权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答案】A【解析】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A正确;中书省起草诏令,经由门下省封驳审议,交尚书省执行,B错误;宋朝时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C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错误。22.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

19、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下列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A. 趣谈周公与宗法制B. 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均正确,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清代没有丞相,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知道明太祖废除丞相是解答磁体的关键。23. 2013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 御史大夫B. 通判C. 太尉D. 监御史【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

20、汉代的刺史和秦朝的监御史均有监察职权,故A、B、D不符合题意;太尉是秦朝主管军事的官职,不具有监察权,因此C项正确。24. 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以文采著称于世,后被举荐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举制【答案】B【解析】由“司马相如以文采著称于世,后被举荐为政府官员”可知是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故选B;A、C、D不是“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汉时期”“被举荐为政府官员”,结合西汉的选官制度特点分析即可。25. 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21、因是A. 王沈缺乏治理才能B. 九品中正制有弊端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 举制度只看出身【答案】B【解析】根据“西晋文学家”“少有俊才,出于寒素”“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门无望,主要是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制度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治国才能的有效信息,故A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隋唐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排除C;科举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出现,故D错误。【点睛】根据“西晋文学家”“出于寒素”“升官无望”,联系西晋选官制度分析解答。26.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

22、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 打击贵族B. 注重门第C. 官位世袭D. 层层推荐【答案】A【解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题干中“宜与寒士”“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反映了该制度中使庶族地位提高,官宦子弟不可混入,是对贵族特权垄断的打击,故A正确,B、C、D错误。27.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 宗法制的终结B. 察举制的完善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 科举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试

23、题分析:本题以唐朝科举制为切入点,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反映的是门第观念逐渐淡化,这明显与科举考试注重才能密切相关。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规律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

24、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28. 12.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才是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中三足鼎立状态三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机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董仲舒的“三纲五常”29. 按西周宗法制规定,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

25、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 【答案】C【解析】宗法制下,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很多,嫡长子只有一个,因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不可能都成为大宗,故说法错误;依据宗法制的相关特点,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均说法正确;故选C.。30.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 皇权至高无上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 颁布秦律,严刑酷法【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的

26、重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其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属于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3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 皇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

27、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因此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三省六部制32.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 唐代三省制度C. 明代的内阁制度D. 清代的军机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内阁制。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A、B两项不正确;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这是内阁,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清代的军机处是

28、加强皇权的重要机构,并无“相职”,D项不正确,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内阁制二、材料解析题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图二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

29、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3)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评雅典的民主政治局限性。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檐曝杂记(4)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答案】(1)决策方式不同:图一:专制(或集权)图二:民主(或集体)(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置殿阁大学士。(3)特点:

30、城邦的权力属于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局限性: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和广大奴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是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4)职能:跪受笔录;传达旨意。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雅典政治权力结构体现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决策方式不同:图一:专制;图二:民主。(2)根据“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概括得出。(3)特点:根据“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

31、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概括归纳。局限性:分别从只有少数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直接民主的弊端回答。(4)职能:根据“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跪受笔录;传达旨意。作用:结合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和影响总结答案。第卷提高题(共20分)34. 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材料二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

32、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2)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写出秦朝、元朝“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举措(3)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材料三罗马帝国统治集团注意调整被征服地区居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把公民权逐渐授予各行省的居民,准许一切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市民的法律地位,以扩大帝国的社会基础,缓和社会各种矛盾。(4)据材料二分析古罗马帝国是如何加强地方管理的?(5)回忆教材,简述罗马法的地位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答案】(1)对象:王族。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

33、国情。郡县制;行省制(3)趋势: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4)管理:万民法。(5)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近代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作为反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1)对象:根据“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得出:王族。特点:根据“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2)观点:根据“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得出: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别是郡县制、行省制。(3)根据官员产生依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析得出趋势: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4)根据“准许一切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市民的法律地位”可知,古罗马帝国通过万民法加强地方管理。(5)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可分别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的影响分析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