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西新区胶南一中2017级“冬学”历史学科竞赛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每小题1.5分1.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是A. 井田制 B. 宗法关系 C. 分封制 D. 郡县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论述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宗法关系,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井田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还没有出现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
2、意,排除;故本题选B。2. 图7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 zh),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据此说明 A. 法权神圣不可侵犯 B.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 神权为王权服务 D. 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神兽獬豸代表的是神权,它由统治者饲养,惩罚有罪的人,维护统治,故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在题中没有表述;D项对题意理解错误。3.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 也讲“尊尊”,与此相联
3、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A. 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 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C. 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D. 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答案】B【解析】A项与“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不符;B项正确,由“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宗法血缘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即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C项错误,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是中国法律的源头。【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大宗维翰(栋梁)
4、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是宗法制。4. 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A. 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 程序日益繁琐复杂 C. 宗法观念日趋淡薄 D. 日益重视人伦秩序【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可以看出“君、亲、师”所代表的人伦秩序越来越受到重视,故C错误,正确答案选D;由“既拜神,也拜人”可知是有宗教色彩的,故A错误;题干并没有体现程序的变
5、化,只是对象的变化,故B错误。点睛:“变化”是这个题目最该关注的核心信息,“天、地、祖”变为“天、地、君、亲、师”,“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这两个变化如果解读正确,答案就出来了。这也是高考比较关注的焦点能力问题。5.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日绳秦国贵公子”,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根本上是为了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旧贵族 C. 实现以法治国 D. 废除分封制【答案】A【解析】必须清除“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强调了加
6、强王权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强调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其目的也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是削弱了旧贵族的权力但并不是消灭贵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以法治国和废除分封制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6. 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这说明李斯认为A. 古代
7、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 B.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据材料“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秦朝统一国家后焚书坑儒的要求,说明李斯主张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故C选项正确;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分封制后期诸侯割据,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焚书坑儒的要求,不是说明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故B选项错误;材料重心也不是专制集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C。7. 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
8、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答案】B【解析】题干讲的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没涉及地方官制的变革,故A项不正确。C项说的还是现象不是本质。D项题干并未涉及。8. 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9、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就是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故第项表述错误,排除BC两项。从秦到元,地方行政制度
10、不断变化,到元时形成行省制度,基本稳定下来,故第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沿革特点9. 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 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
11、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即可概括出作者认为建立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政治秦朝时期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影响10.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推行行省制的本身目的就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2、,从具体的规划和设置来看也是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行省制是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和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没有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是对整个地方的制度而非仅仅对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
13、法。11.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题干强调
14、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12. “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任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 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 B. 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C. 台谏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 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
15、科学性【答案】D【解析】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足以证明台谏制度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台谏的设置分割不了皇权,台谏分职也是加强皇权的需要,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台谏分离各司其职,是利于行政效率提高的,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3.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一省制【答案】B【
16、解析】根据题干“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立中朝,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外朝,B项正确。ACD三项均属于中央常规官制,与题干中“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结合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即可得出答案。14. 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写道,“元代幅员十分广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陕西行省越过
17、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中书省直辖地又称腹里,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 B. 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C. 避免不同地区利益之争 D. 强化地方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而元朝设立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是不利于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利益之争而在于加强对地方的
18、管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元代这样划分行政区是弱化地方职能,是弱化地方的权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材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目的是为了稳定统治、巩固统一。15. 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A. 利于政治风清气正 B. 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 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 推动人才选拔公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明朝实行官员回避制度和设立两套独立
19、的监察体系,其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政治风气,故A项正确。B项错误,这些措施有利于预防腐败,不能说是防止了官员的腐败,排除。C项错误,秦汉时期,监察制度开始形成独立体系,排除。明代监察制度与人才选拔公正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A. 希波战争 B. 梭伦改革C. 克利斯提尼改革 D. 伯里克利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雅典的“愈益民主化”应当
20、开始于梭伦改革,故答案为B项。希波战争与雅典的“民主化”无关,排除A项;通过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不符合“开始于”的要求,排除C项;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排除D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17. 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材料最能说明()A. 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B. 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C. 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D. 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
21、正的保障【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批判,但他遵守雅典的法律判决,体现了苏格拉底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另一方面体现雅典民主政治容易被人利用,体现民主政治的局限,A项正确。题干体现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的尊重,并不是因为公民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滥用,表述错误,排除B。题干明显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要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排除C 。题干体现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的尊重,没有体现出雅典法律和民主之间的关系,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18. 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即公民投票来决定对意欲独裁的城邦最高公职者进行放逐;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
22、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A. 公民均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 B. 具有现代民主观念C. 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 D. 重视维护公民利益【答案】D【解析】“陶片放逐法”制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是为了维护公民利益,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也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的是公民大会而非公民个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的民主是古代的民主并不具有现代民主观念,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律是针对每个人而定的而非仅仅针对独裁者而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9. 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
23、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表明罗马法的信息,无从判断是否反对罗马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制,更没有信息表明赞同君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们欠缺管理国家的经验,导致了危害国家利益情况的发生,实质上是指出了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公民权,也没有主张扩大的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名师点睛】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
24、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0. 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2009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2011年上半年,英国议会就有关利比亚问题进行辩论 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A. B. C. D. 【答案】C【解析】
25、投票选举、进行辩论、表决方式均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但三权分立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D均含,均是不符合题意的,均必须排除。点睛:雅典民主政治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表决方式等民主运作的方式。而美国的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则是运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所以要排除含的。21.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 重视证据 B. 公平公
26、正 C. 契约至上 D. 注重程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故D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22.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故A项错误;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地
27、位有所提高;C项错误,万民法是罗马法律的组成部分;D项错误,民法大全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 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万民法需要权威人士的解读 B. 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需要C. 帝国境内自由民人数的增多 D. 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和事务的繁多【答案】B【解析】罗马帝国时期人口增多,社会问题增多,社会需要完善法律,统治者也高度重视法律,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万民法需要法学家的解读而非权威人士的解读
28、,选项A和材料无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也均只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具体的原因而非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4.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A. 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C. 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 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法规定意在缓和社会矛盾,力保社会稳定,从而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最终目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关注的是农隶主而非奴隶的利益,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
29、除;选项B适合十二铜表法而不适合古代罗马法规定,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代罗马还没有天赋人权这个说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作用25.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对罗马共和制度做过这样的评述:这种混合政体“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又不使其中任何一个原则过分地膨胀,从而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每一种力量都被其它两个所抵消,任何一个都不能压倒和超过其它力 量。”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A. 实行直接民主制 B. 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实行贵族政治 D. 王权与族权相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
30、身,又不使其中任何一个原则过分地膨胀,从而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每一种力量都被其它两个所抵消,任何一个都不能压倒和超过其它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直接民主制,故A排除。贵族政治,过于片面,不符合“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王权与族权相结合,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共和制度26.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 )A.
31、 中产阶级 B. 工业资产阶级 C. 工业无产阶级 D. 新贵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英国通过了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所以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27. 有学者对英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进行了这样的评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重大事件是( )A. “光荣革命”发生 B. 权利法案颁布C. 王位继承法通
32、过 D. 责任内阁制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大事,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王权受到限制,威廉和玛丽当上了英国的国王,但此时的国王不再像克伦威尔一样能够独裁统治,所以该重大事件是“光荣革命”发生,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但选项B、C、D均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之后的大事,所以均是不符合题意的,均必须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封建统治为目标的,但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主要领导者克伦威尔在1653年建立护国政体,建立了专制统治。1688年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权力的转移。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法治取代了人治,民主取代了专制。28.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以前
33、,议会的选举延续了中世纪的旧选举制度,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会,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材料反映当时( )A. 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B. 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C. 英国议会政治的特色是僭主政治 D. 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的“贵族把持议会”、控制选民等可以判断,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的英国,实际上是贵族当政,故D项正确。此时的英国不属于僭主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是贵族把持议会而非王权,并与所学知识不符,排除B项;工业革命后,工
34、业资产阶级才控制议会,故A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29. 186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推动议会改革,主张扩大选举权。他被指责为“自己阶级利益的叛徒”“在激烈斗争中丧失原则的机会主义者”。由此可知,在当时的英国( )A. 代议制可反映多数国民的利益 B. 资产阶级日趋保守C. 自下而上是民主化的主要形式 D. 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艰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保守党提出“主张扩大选举权”,受到自己阶级的指责,可见民主化进程艰难,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
35、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提及的议会改革没有体现方式,C项排除。故选D。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30.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
36、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说明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所以答案选D。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31. 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概被消灭”。这反映出英国( )A. 国王仍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B. 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 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D. 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随后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王权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国民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B项错误;
37、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局和社会的稳定,并为社会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式,但并未调和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D项错误。32. 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 )A. 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 B. 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C. 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
38、据材料中“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威廉和玛丽也是如此”可知,英国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信息材料未体现,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名师点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好的衔接,既使英国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又没有出现过渡时期极易发生的社会不稳、秩序混乱的情况。从而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33. “鉴于议会议院的议员选举办法存在弊端,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
39、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账房、商店或其他房屋得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议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7月底之前12个月中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他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B. 议会立法增加了中小城镇的议员议席C. 对选民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D. “微不足道的选区”选民选举权被剥夺【答案】C【解析】材料规定了选民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与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没有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鉴于议会议院的议员选举办法存在弊端,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 产生议员之权利, 将
40、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 资源富饶之大城市”表明不是增加中小城镇的 议员议席,故 B 项错误;材料“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账房、商店或其他房屋得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议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 7 月底之前 12 个月中 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 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 他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表明 对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故 C 项正确;材料“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 区产生议员之权利”表明是剥夺其产生议员的权利,不是剥夺选民选举权,故 D 项错误。点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由材料“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大城市”是解题的关键。34. 梭伦在国家
41、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这表明( )A. 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 B. 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C. 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 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但仍然严辞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信息可知,梭伦和华盛顿不贪图权力,显示了其高尚的品德,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B正确;AC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排除D。
42、所以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35. 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 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B. 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C. 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D.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36.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
43、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麦迪逊提出这种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全民民主 B. 实现权力制衡 C. 改革邦联政治 D. 强调地方自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可以看出是在立法权上设立另一个机构限制众议院的权力,改革邦联政治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是为克服邦联制的弊端而设,邦联制的主要弊端即是地方自主权太大,故D项错误。考点:美国的
44、总统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37. 他们(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比例上的平等”是一种有差别的平等,也是一种不易被人们察觉的“平等”,比如选举制度中把最优秀的人选出来管理国家就体现出了这种“平等”。下列职务中,哪一个相对更能体现出“比例上的平等” ( )A. 雅典陪审法庭成员 B. 英国的国家元首C. 雅典每日轮值主席 D. 美国的总统【答案】D【解析】美国的总统是通过选举制度选举出来的,能够体现出“比例上的平等”,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陪审法庭成员是抽签产生的,体现不了“比例上的平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体现不了“比例上的平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
45、,排除;雅典每日轮值主席是轮流的,也体现不了“比例上的平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8. 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 )A. 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 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 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
46、轮番实行”,可见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故选D。AC夸大了和平方式或者暴力斗争的作用。B不是题干的主旨。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9.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 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 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C. 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 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知识点。根据材料信
47、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根据“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据此排除A;材料中未提到广大人们的态度问题,排除B;“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即可排除C。故选D。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国1875年宪法4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主持内阁工作,议会是立法机构,对立法和决策有决定权,任何法律未经联邦议会同意均不能生效。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反映德国的权力机制( )A. 体现了启蒙思
48、想家的主张 B. 继承了专制主义的传统C. 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D. 贯彻了人民主权的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民主,并非专制,排除B;材料与工业化没有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人民主权,排除D。故选A。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政体的特点41.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 五口通商
49、危害减弱 B.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D. 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人们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五口通商到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体现了人们国家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AB两项只是具体条约的影响,无从体现人们认识的变化;材料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排除C。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不平等条约42.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主要原因是()A. 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 B. 闭关锁国政
50、策的阻碍C. 五口均远离经济发达腹地 D. 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国开放五口后,仍未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可见此时中国的中外贸易并不兴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国传统经济的抵制有关,D项符合题意,正确。外国的商品是机器产品,相比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A项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B项排除。开放的五口都是东南沿海的城市,经济发达,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
51、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影响【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43.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 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A
5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作者把鸦片战争的责任推到中国方面,这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故A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应该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以便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B错误;鸦片战争是非正义性,C错误;材料中不是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鸦片战争影响【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经过: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1840) 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英军的扩
53、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战争结束) 结果:清政府战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44.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太平天国()A. 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 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无法看出其目的是为了迫切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故A项错误;其体现了外交政策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但却不是主导,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但同时又把他
54、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可以看出其没有摆脱“华夷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45. 史学家蔣延黻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中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他所说的“旧式的民间运动”主要是指()A. 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 B. 以宗教理论为指导的运动C. 以追求平等平均为目标的运动 D. 承担反封建历史任务的运动【答案】A 46.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55、)A. 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 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 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 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朝有识之士认识到日本的强大和进步,所以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积极方面,同时对比清朝当时现状进行反思,A项正确。仅凭申报对日本社会报道的增加不足以体现当时清政府对舆论的政策,排除B。申报对日本的正面报道增加,且主要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无法得知国人是否由此才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排除C。题干中只提到申报一家报纸,不能反映当时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47. 甲午中日战
56、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A.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C.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故答案为C。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是指洋务运动,排除A。B与史实不符,如甲午战后维新派仍寄希望于清政府改良变法。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
57、心理是指义和团运动,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48. 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A. 义和团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卢沟桥事变【答案】A【解析】依据“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说明该“事变”具有盲目排外的特征,发生地点又主要集中在华北、京津地区,导致的结果是京师沦陷,朝廷狼狈出逃。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小型“世界大战”,最终的结局是慈禧太后
58、带领着光绪皇帝出逃,故A正确;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均发生于民国期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49. 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A. 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 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C. 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答案】A【解析】“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说明辛亥革命从推翻满族统治的角度持赞同态度,对于民主政治的建立显然不赞同,故A正确;B与材料后半部份意思相反;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主要是推翻清王朝,故C错误;辛亥革命建立的是临时政府,故D错
59、误。50.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答案】C【解析】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战后,不是在1900后,故A项错误;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他们接受的康梁的维新思想,通过改良救国的思想,他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故B项错误;1900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辛
60、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C项正确;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51. 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 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A. 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 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C. 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 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出,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这
61、是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的结果,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故D项正确;AC项符合“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信息,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错误;B项符合“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信息,不符合主旨信息,故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信息,然后进行排除。本题的主旨信息是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A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52. 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
62、()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 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D. 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虽然提到“共和”,但是说的是“对付”,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共和原则,故B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面对车夫之间的争吵与矛盾,巡警用“共和时代”为幌子,用“对付着”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糊弄百姓,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必须选共和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虽然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帝制,但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63、会性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53. “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新的高潮”指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开端,所以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五四运
64、动同时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目的,排除含的;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含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54.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使中国的革命面
65、貌焕然一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等,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据此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中共诞生的影响,排除。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概况及影响【名师点睛】关于五四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
66、运动;(2)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55. 郑超麟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 实业救国愿望 B. 民主科学思想 C. 社会主义思想 D. 爱国救亡精神【答案】D【解析】实业救国思潮并不是当时的集体意识,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据题干中“中华民国八年”可知此时属于辛亥革命后
67、期,“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时间上不符合,故B项排除;社会主义思想此时并没有成为集体意识,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及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爱国救亡精神迸发,故D项正确。56. 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答案】B【
68、解析】试题分析:从讲话的内容可判断:反帝反封建(军阀),由此可推断是中共二大。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故选B。A项提出的是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C项提出了国共合作的方针;D项提出了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
69、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57.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B. 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C. 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 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37年9月联系史实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
70、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A正确。B错在“始终”中共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故选A。考点:抗日战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史实的能力和正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抗日战争可以考查其国共关系的变化,两个战场的作用,以及胜利的意义等。58. 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诗词反映的是()A. 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C. 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 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决战【答案】C【解析】“刘邓捷”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略反攻的
71、序幕,所以诗词反映的是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均是在战略防御阶段,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在战略决战阶段,也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刘邓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59.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在()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
72、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说明该时期的民生凋敝,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经济秩序紊乱。最符合的是解放战争时期。60. 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 )A. 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 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D. 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答案】A【
73、解析】试题分析:西安事变爆发,民众心急如焚不能狭隘的理解为是在担忧蒋介石,实际上是在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故A项正确;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华北事变之后,故B项错误;单纯从材料无法看出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人们担心蒋介石背后隐藏的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故C项错误;张学良兵谏的目的是逼将抗日,属于爱国行为,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61.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
74、.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 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C. 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 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根据题目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新的社会取代旧的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之前,旧的社会是不会被取代的。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时期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蓬勃上升时期,所以巴黎公社的爆发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因此说明它的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失败62. 关于巴黎公
75、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A. 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 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C. 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 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高度灵活”“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可知巴黎公社创立了无产阶级民主形式,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故D项正确;巴黎公社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具备无产阶级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其政权也不具备社会主义性质,故排除B项;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并不能作为建立
76、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故排除C项。63. 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知第一个梦想是追求民族独立;根据材料“提高农民的地位”、“消除阶级差别”可以反映推翻封建主义压迫;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土地
77、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BC。所以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64.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实现革命阶级联合C.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1922年“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是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控制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打到列强除军阀,故B项正确;推翻资
78、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超越当时历史发展阶段,故A、D项错误;1912年辛亥革命后废除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65.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可知,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79、,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28年”。66. 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路线产生的根源是()A. 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 对苏俄模式的迷信
80、C. 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 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对革命道路的争论。从材料可以看出,李立三认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思想路线产生的根源是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67.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
81、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A. 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B. 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C. 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 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国共两党有各自的武装与政权,所以A项错误。B项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正确,但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是错误的,所以排除B项。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放弃工农武装割据材
82、料中没有体现,所以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第二次国共合作68. 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A. 20年代初的苏俄 B. 大革命时期的广州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 D.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纸币上面的文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可知这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名为中央政权的名称,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69. 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演说“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
83、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材料反映了()A. 国民政府由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 B. 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C. 国民政府抗战的要求 D. 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抗战的信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38年1月1日属于抗战初期,此时国民政府是坚持积极抗战,故A、B项错误;“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 “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等材料信息说明国民政府已经认识到必须坚持持久抗战,坚信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故D项错误,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70. 党
84、员在中央公务员中所占的比例表(资料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该表说明( )A. 国民党以党治国就是党员治国 B. 抗战以前国民党员垄断了全部政治资源C. 国民党政权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民主性 D. 抗战期间进入该政权体系的中共人士增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党员的在中央公务员中所占的比例虽然逐步上升,但是仍有一部分职位可能由其他党派、无党派人士,说明国民党政权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民主性,C项正确。抗战以前和抗战开始以后国民党党员在中央公务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全部,因此AB无从体现,排除。 D与史实不符,抗日战争期间国共第二次合作采取党外合作方式,共产党不参与国民政府政治统治机构中,排除。
85、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71. 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B. 欢呼新政权的诞生C. 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D. 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对亚洲所产生的影响,即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并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材料主旨是新中国成立对亚洲所产生的影响,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反华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
86、不能直接证明是苏联的官方态度,选项D说法不准确,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依据材料“(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再结合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是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版图,所以选A。72.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 重庆政协会议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
8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去上海会见宋庆龄,而且商讨的是关于新中国成立的问题,所以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正确,这次会议商讨新中国成立问题。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3.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所作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
88、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时间为突破口做题,一定要注意“1954年”这个特定的时间,和1954年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4.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 B. C. D. 【答案】A【
89、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设问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因此选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外皆有,不属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表现75.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
90、合作制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材料“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A项错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成立;B项是在1956年确立的方针;D项说的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大制度,是在1954年建立。76.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
91、9年、1954年B. 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C. 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D. 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颁布时间都是正确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机构也都是正确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的原则也都是正确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77.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
92、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所形成的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并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也体现了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
93、,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选项A、B均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村民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78.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 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 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 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答案】B【解析】“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
94、足以证明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已经惨遭破坏,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的法律并未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的立法权仍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非掌握在造反派手中,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只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9.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A. 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 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 “文革”时期宪
95、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 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5和1978均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宪法内容破坏了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故不能以其为基础进行修订,故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80.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四部宪法,它经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沿用至今。据此,1999年3月修订的主要内容为A. 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B. 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C. 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 D. 将
9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答案】B【解析】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是在1982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均是在1993年,所以选项C、D均是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本题就可以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81.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
97、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了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
98、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利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2)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第一种观点:赞同:国民大革命
99、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 第二种观点: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3)启示: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事务中妥协也是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进行制度创新。【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是通过改革,而改革中就存在妥协,民主运作的方式也存在着妥协,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自身就是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17世纪晚期英国妥协的事例可以举1688年的光荣革命,18世纪晚期美国妥协的史实可以举178
100、7年宪法。(2)首先应该明确材料二的观点是认为中国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是否赞同他的观点”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例如,不赞成时可以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西安事变是妥协、重庆谈判也是妥协,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3)本问其实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围绕着妥协的积极意义进行回答即可,例如,从希腊的民主政治建立可以看出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再例如,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妥协事例可以看到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等。点睛:材料题是考试中学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解答此类材料题时,第一,先粗读材料,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读材料,第二,找准题眼
101、,找材料与题干问题相关的部分,第三,联系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在教材中印证材料观点且符合问题的知识点,最后,总结答案。82.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
102、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
103、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
104、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理由: 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3)理解:一方面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4)标准(或方法):全面的观点,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解析】
105、(1)依据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以归纳出“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依据“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以及“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2)中国角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本角度,依据材料二中“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并结合所学从“日本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角度分析作答(3)材料三中从殖民扩张破坏性以及建设性的角度论述的,从中国破坏性角度而言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从建设性角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化。(4)评价历史事件要从全面的观点,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角度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