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526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1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规范练3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一模)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2.(2020北京东城模拟)旧唐书记载:“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说明御史对地方的监察()A.破坏了地方的行政秩序B.威胁了中央集权C.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震慑了地方官吏3.(2020湖北武汉一模)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皇帝说

2、:“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概括两人的选官原则是()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B.德才兼备,以才为先C.熟读经书,唯命是从D.厚德薄才,文艺次之4.(2020广东佛山调研)现代文官作为常任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忠于国家,为国家的总体利益服务。因此,各国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要“政治中立”。文官制度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背景是()A.公职人员背叛国家的事件频发B.近代以来国家对外战争不断C.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时间较晚D.政党进退影响国家政局稳定5.(英国)一位部长要对付常务次官,必须有“牛顿的智慧、亚历山大的勇气和拿破仑的手腕”。否则就休想改变高级文官的决定。这说明()A.高级文官是

3、政府的决策官员B.执政党任命的部长实际无权C.高级文官对部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部长实际上是高级文官的助手6.1890年,英国政府调整文官分类,在原来两大等级基础上再分别划分三个等级,均按照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从20至24岁的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这一改革()A.为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政府管理的专业水平提高C.有效地遏制了文官的官僚习气D.使社会等级制度进一步固化7.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

4、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国家管理中的问题更加复杂,原来的“国家干部”缺乏科学分类,出现大量外行管内行的现象,用人缺乏法治,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这说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原因是()A.旧有干部制度的废除B.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C.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D.提高政府效能的选择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

5、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2

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3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D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拔官员,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兴起,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察举制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2.D材料的含义是:“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这说明御史对地方的监察震慑了地方不法官吏,D项正确。3.A朱元璋所说的“德”和康熙帝所说的“心术”实际上都强调“德”是选拔官吏的首要原则。朱元璋所谓的“文艺”和康熙所说的“才学”实际上都强

7、调“才”是选拔官吏的次要原则,故选A项。4.D所谓的“政治中立”是指在不同政党之间中立,不受政党进退的影响,D项正确;不同的政党可能从本党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但是“背叛国家”这种极端现象很少出现,A项错误;“近代以来国家对外战争不断”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民族国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无关,C项错误。5.C虽然高级文官的作用很大,但是部长是政府的决策官员,高级文官是政策的执行者,是部长的助手。材料意在说明高级文官对部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项正确。6.B英国已经在1870年确立了文官制度,189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使其专业化水平提高,B项正确,A项错误;职务常任是造成了官僚习气

8、的主因,C项错误;社会等级制度与文官等级无关,D项错误。7.D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既有“留学生”,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施的,B项错误。1901年,中国还没有废除科举制度,C项错误。8.B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干部制度的产物,不是废除,A项错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管理需要大量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这是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根源所在,B项正确;融入国际社会是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个原因,C项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旧有的干部制度是高效的,缺点在于缺乏专业化分类,D项错误。9.参考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