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目(二)五石之瓠课文导入素养任务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真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于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闻一多先生说:“庄子只管穷困了一生,寂寞了一生。”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3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资讯概览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
2、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国公族,后因战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二、典型事迹鼓盆而歌庄子晚年丧妻,他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簸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老朋友惠施吊丧来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
3、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地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歌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三、思想情怀1庄子名言集锦(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4)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4、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7)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2庄子核心思想(1)哲学思想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2)平等观念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庄子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反对“人为”,主张自然。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认为“道通为一”,道在万物,万物平等。情境活动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
5、齐物论,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过了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说,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所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对庄周梦蝶的故事,你是如何看待的?答:参考答案:人要实现完全的逍遥和自由,就必须把自己放到物之中,从而实现与万物的和谐。庄周梦蝶不在于谁是蝴蝶,而是在于是否能和蝴蝶合二为一,快乐地飞在春天的暖阳之下。背景介绍春秋时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而统治者却荒淫无道,残酷压榨百姓,阶级对立异
6、常严重。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诸侯卿大夫养士之风,到战国时期更加盛行,大批文人墨客汇聚到各国都城,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战争使得奴隶大量逃亡,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当时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冶铁、炼钢技术有了改进,新的工具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由此带动了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庄子的形成,同其他诸子书一样,也是这个变动时期的产物。一、文学常识庄子庄子又称南华真经,系庄周及其后学所撰。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
7、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二、文化常识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石”即“禾石”,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一百二十斤。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中的“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文白对译文言积累一、重点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大瓠(h)2.龟手(jn)3洴澼(png)(p)(kung) 4.呺然(xio)5掊(pu)二、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宋人有善为不龟
8、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2世世以洴澼为事 “”同“纩”,丝绵絮三、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中的古义)剖之以为瓢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四、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一)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种植(二)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大的物件(三)数词活用数词作形容词能不龟手一也 一样五、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举(1)其坚不能自举也拿起来(2)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 飞起,飘动(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仰起,抬起(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推荐,选用(5)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兴起,发动2然(1)非不呺然大
9、也的样子(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如此,这样,那样(3)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以为对;同意(4)若火之始然(孟子) 同“燃”(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但是,然而3为(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制作(2)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因为(3)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 假装4或(1)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有人(2)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有时(3)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间或,有时5之(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代词,它,大瓠之种(2)客得之,以说吴王 代词,药方子(3)吴王使之将 代词,他6其(1)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代词,他的(2)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代词,它(3)而忧
10、其瓠落无所容 代词,它7以(1)剖之以为瓢 介词,把(2)以说吴王 介词,用8与(1)请与之动词,给(2)与越人水战 介词,和六、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的句子)1判断句(1)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非”意思是“不是”,否定判断)译文:不是它内空不大,我是因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打碎了。(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语意判断)译文:先生的确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3)则所用之异也。(“也”表判断)译文:这是因为用途不同。2状语后置句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以)百金”作“买”的状语译文:有位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要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3定语后置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现代汉语语序“
11、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之人”)译文:宋国有一个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物的人。4省略句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省略宾语“之”)译文: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作腰舟系在身上,去浮游于江湖之上。七、典型名句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NO.1文本初读阅读课文,填写框图空缺处,整体感知文意。(可用原文语句填空)答:参考答案:大而无用不龟手之药无欲无求随顺自然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综合理解和分析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B能不龟手
12、一也 一:一样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思虑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解析:选C“虑”应为“用绳结缀”。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之所以砸烂了大葫芦,是因为用它盛水,可是它的硬度太小不能胜任。B以外地人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使手不冻裂的药方这一故事,例证“夫子固拙于用大”的观点。C本文借助“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价值不一样。D庄子建议“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表明其思想摆脱了世俗经验的束缚,境界开阔。解析:选A“是因为用它盛水,可是它的硬度太小不能胜任”错误,是因为大葫芦没有什么用处就砸烂了它。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13、一项是()A本文中惠子与庄子就“有用”“无用”展开论证,表现了庄子善于从世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B文章写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考虑大葫芦的功用,这从侧面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C同样是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那个外地人用它来获得封赏,宋国的那户人家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D作者以哲学观点代替寓言故事,在逻辑推理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让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领悟其中的哲理。解析:选D“作者以哲学观点代替寓言故事,在逻辑推理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手法”错误,作者以寓言故事代替哲学观点,用比喻、象征手法代替逻辑推理。4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
14、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答:参考答案: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5文章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想象一下,在庄子说完“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一句后惠子会有什么表现吗?答:参考答案:惠子面有惭色,缄默不语。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答:参考答案: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7(素养提升)庄子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三言两语,形象毕现。试概括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有何不同。答:参
15、考答案:庄子在文中是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顺其自然,不凝滞于物的形象;惠子则是内心受到世俗经验的束缚,拘泥于成见,因而见识不够通达的形象。NO.3思维拓展有人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既入世又出世的“理想主义”的民族性格。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答:参考答案:儒家的思想是“入世”,它重视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成就道德人格和不朽事业为价值取向,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道家的思想则是“出世”,它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主张摆脱世俗的精神束缚,希望人们能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能从更高远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最终获得
16、内心的平静,达到逍遥的境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价值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当人生不得志,抱负不得施展之时,道家思想则成了失意文人的精神避难所,帮助他们找寻内心的宁静。 类文赏读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安然自得,过得潇洒自在。他著作的庄子一书,也是道家的经典,庄子借用很多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将生活中深奥难懂的道理,活泼鲜明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符合我们国人追求自然、和谐,淡泊明志的本性,深受大众喜爱。请阅读下面庄子的文字片段,体会其高深的思想和艺术技巧。一、古诗文经典赏析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17、于时也。(庄子秋水)译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在一个夏天就完成生死过程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赏析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夏天之外的景色,就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有了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目嘲之。2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译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益而使自己受到拘累,明白自己得意就好的人失去了什么也不会惶恐焦虑,有内在品德修养的人没有
18、官位也不会惭愧。赏析人要知足常乐,不看重得失,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译文事物没有不存在那一面的,事物也没有不存在这一面的。从事物的那一面看不到事物的这一面,但从事物的这一面即可推知事物的另一面。所以说:事物的那一面是相对于这一面而出现的,事物的这一面也是因为有事物的那一面而存在的。(亦即事物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相互依存)赏析这句话讲的是哲学,即事物存在两面性。“自知”疑是“自是”之误。二、思辨阅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读庄子,我们也
19、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
20、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我的看法是,庄周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一情景似曾相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庄子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
21、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庄子持竿不顾。”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
22、惑的惊人内力。我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
23、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作者引述庄子拒聘的故事,从中穿插进不少内容。原文只有97个字,而这里却用大篇幅进行表述,请探究这里化简为繁的用意。答:参考答案:庄子拒绝楚威王“许以为相”的礼聘,反映了庄子对权势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由人生的追求,使全文要表现的庄子的形象更突出,更加厚实凝重、生动传神。这个故事,既印证了上文的读庄感受所言不妄,又为下文展开庄子及其著作的概述铺垫基石。对这个故事的处理,既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这些合情合理的联想、想象,能与故事情节或衬托或对比或宕延和谐组合。生动的叙述,能够和文中的抒情议论有机融合,使文章因表达方式的多样而内容丰富,主题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