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回顾重点难点诠释经典例题赏析第1节 聚落的形成 农业经济活动 小 第一次 两岸 少 交汇 带状 一、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二、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异同比较项目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相同点人类的聚集居住地不同点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活动非农业活动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规模小大分布人口少而稀疏人口多而稠密形式低级形式高级形式与环境关系以适应自然环境为主明显、突出地改造了自然环境三、聚落与地理环境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我国北方的聚落受地形影响大多呈圆形或多边形,南方地区的聚落受河流或交通线的影响大多呈条带状。如何理解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系统北方聚
2、落系统南方聚落系统西部聚落系统住宅形式多平房,有院落 多斜顶,无院落多帐幕式住宅聚落规律多大型聚落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多小型聚落聚落密度较小最大最小聚落形态多团状聚落团状、带状聚落各占一定比例多散居、流动性村落农业生产状况以杂粮、棉、麦等旱作作物生产为主以水田为主灌溉农业、草原牧业、高寒农牧业民居地理环境西双版纳的竹楼热带气候,高温多雨,低洼湿热、虫蛇较多,竹材丰富(竹楼利于通风、散热、防虫、防潮)东北地区的暖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暖屋可保温、防寒、采暖)黄土高原的窑洞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年温差大,黄土干燥、直立性好华北的四合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春多风沙(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
3、沙)吐鲁番的土拱温差大,降水极少,多风沙华南的行人廊(骑楼)长夏无冬,炎热多雨(骑楼能遮阳避雨)例1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和_。(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1)由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可总结归纳其发展的特点;(2)地域联系有多种形式,该区域城镇间联系主要方式为交通运输;(3)城镇发展最快的是地域联系最方便的地方;沿AC铁路、河运方便,故发展最快。(4)不合理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在土地利
4、用方面,主要有耕地减少,用地紧张。(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2)交通运输(3)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例2 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对图乙四条线路中的两条线路沿线聚落调查后作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哪一条?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析a、b两曲线最有可能是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的哪两条线路所得的结果?并说明理由。(3)分析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聚落特征的差异。聚落及人口分布往往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两地内陆人口稀疏。(1)乙线路人口密度最小。乙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温带沙漠
5、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2)a是沿线路丙、b是沿线路丁所得的结果。甲、乙线路附近人口稀疏且聚落出现频度变化不大;丙线路穿过沙漠、黄土高原直到东部沿海,聚落出现频度变化大;丁线路穿过江南丘陵、长江沿岸平原,聚落密度大且变率大。(3)聚落受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a曲线代表的聚落出现频度低;b区线代表的聚落分布集中,聚落出现频度高。例3 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妨碍西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历史名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_作用而形成的。(2)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如果
6、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在a处上游筑坝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_,其后果可能会造成_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_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_型农业,同时可推广_、_等灌溉技术。(3)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的同时必须做到“退人”,如可以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a地,加速a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从图中古城遗址处于沙漠腹地,且通向古城的古河道消失、只剩下遗址的现象可知,古城的消失与河道干涸、水源枯竭有关;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用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由于河流径流量少,上游建水库拦水会引起下游水量减少或短缺,进而使下游绿洲因水源缺少而废弃。所以,当地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围绕节水进行,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等。(1)该地区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 风力侵蚀(2)冰雪融水、地下水 水库以下流域 楔形绿洲 旅游业 节水 喷灌 滴灌(3)冰雪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4)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