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专题4 中国的近代化 本专题旨在揭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各领域所发生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和近代化意义的变化,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教育、科技)等方面去梳理知识内容,形成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整体认识。 考点分析和预测 考试要求 能够再认、再现近代以来,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出现的近代化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能力思维方法 1、“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关于“中国近代化”这个概念,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而在近年的高中
2、备考中却是一个热点问题。怎样理解这个概念,近代史专家夏东元先生有过这样一些论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近代化在中国一般地说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说的”,“所谓近代化,不仅是经济上的资本主义,且在意识形态上,尤其是政治民主化的付诸实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近代化。如果说戊戌变法以前几十年一些先进人士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经济上近代化的话,戊戌变法以后在致力于实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政治上的近代化民主之上了。这个政治上的民主,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完成了这个任务”。关于中国近代化的结果,夏先生认为“中国近代化没有化成,这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结合的势力过于
3、强大,戊戌变法的被扼杀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完成近代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同时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决不会让其资本主义化。因此,资本主义不曾化成功”。归纳一下主要有这样三点:近代化的实质内涵是资本主义化;近代化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但结果是没有完成;近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等。2、近代化的发展及其阶段特征 经济上的近代化工业化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地主阶级洋务派先后在中国创建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工业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
4、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基本上局限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标,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直接投资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和小型采矿业,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大都集中于通商口岸,发展举步难艰。自70年代兴起,到19世纪末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也曾有一定发展,但此后,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日本帝国的侵华战争、美帝国
5、主义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逐步萎缩、破产和走上绝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将之改造为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私营工商业获得新生。1953年开始,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之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并实施以发展重工业为重心的“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政治上的近代化民主化运动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政治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始,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君
6、主立宪成为泡影。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创立民国”的革命纲领,即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只是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躯壳。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还保留着“中华民国”的外壳,但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还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都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民主政治,这可以从这个时期一次又一次的人民反抗斗争中得到明证。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
7、事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继续抱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试图走“第三条道路”,但在国民党的独裁专政面前最终破产。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正式形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思想教育的近代化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思想观念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逐渐近代化的趋势。从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到洋务派的“中
8、体西用”思想,从维新派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到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对此前70多年的曲折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成为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的渐进过程。其间,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纷争、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引起了中国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但它没能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更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后期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武器,直至
9、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胜利。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则经历了先创办新学堂后颁行新学制的过程。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20多所新学堂,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也陆续创办了一些维新学堂,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但仅是确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体制,没有完全革除封建因素。南京临时政府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废除封建教育体制,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之后,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0、,激发新文化运动,进行彻底反封建,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教育始终未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阴影。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人民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3、对中国近代化的反思和启示综观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近代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既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思想准备不足等先天的不利条件,也面临着外国资本主义破坏、封建专制主义阻挠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制等政治障碍,更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从而造成中国的工业化乃至整个近代化进程的困难重重,最终终究没能实现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历程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启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是近(现)代
11、化的前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推动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结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考题预测以近代化的视角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发展过程、特点、原因和影响;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和进步意义;对比中外社会进代化的显著差异。第1课时 经济上的近代化典型例题分析例1: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12、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洋务派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利用上,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对清朝这座腐败不堪的千年老屋进行修修补补,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根本没有认识到也不可能去认识清朝的落后是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落后,在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和压力面前,企图以经济上的近代化来维护政治上的封建化是不可能的,其“自强”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设想而已。答案 B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
13、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西方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用心,务实而戒躁,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请回答:指出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认识有什么异同?评述材料二中郑观应对洋务运动的批评意见。解题分析 此题通过对李鸿章和郑观应的两段言论,要求对比二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上认识的异同点,并用近代化的观点评述郑观应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归纳分析历史问题,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
14、的能力。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其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郑观应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其主张既源于洋务思想,又有所突破,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答案 同:向西方学习。异:李鸿章认为中国的传统制度比西方好,不必改革,只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即可。郑观应认为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评述: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改变封建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拓展延伸例3: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
15、、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解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能力和运用唯物主义对重要历史事件、事态进行分析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一转变过程,蕴含着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由一个独立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人民遭到侵略者的蹂躏,主权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损害;另一方面,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结合使得原有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更加腐朽,但在西学东渐的刺激下,也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本题即要求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历史的后一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性、概括性阐述。回答本题的关键
16、在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较封建主义进步的社会形态,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是一种历史进步。在此基础上对平时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阶级构成和教育、科技等方面出现了哪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和近代化意义的变化,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辩证地看待1840-1919年间中国社会变化,既要看到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沉沦”,也要看到这一时期的各种历史“进步”。答案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出现
17、了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4分12=48分)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C)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C、建立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2、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A)A、辅助军事工业 B、发展资本主义C、增强经济实力 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相同点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建性产品用于武装军队 全部由清政府投资A、 B、 C、 D、4、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主要表现在(D)A、制造枪炮,抵制西方侵略 B、对外维护了中外和好
18、局面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部分市场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D)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未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7、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义性质近代工业的人是(A)A、商人、地主、官僚 B、官僚、地主C、手工场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8、中国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的产生与下列哪一经济因素
19、有关系(C)A、自然经济 B、资本主义萌芽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9、中国近代前期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经济因素是(B)A、自然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洋务经济1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是(B)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B、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1、中国近代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半封建特征,主要是由于(D)A、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逐步破产B、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在中国出现C、19世纪
20、6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12、下列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中最根本的是(D)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材料二 有人说:“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92册材料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商办企业。年份新建商办企业新投资总额数量(家)年平均增长数(家
21、)新投资(万元)平均增长(万元)1872-1894年532470.421.41895-1900年104172300383.31901-1911年326308620783.71912-1919年4706095001187.5材料四 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月平均指数增长数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答案:出现手工工场机房和专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匠,说明雇佣关系出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答案一:同意。由于外国侵略者的掠夺,原先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缺乏原来基础;中国近
22、代企业是在外国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产生。答案二:不同意。资本主义萌芽应考虑其延续性与导向性,有些行业在鸦片战争之前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在此基础上生长出资本主义工业,如丝织业等部门;有适合生长的条件如提供熟练工人、开辟市场等。(如有其他观点和史实也可酌情给分,但满分不超过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反映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答案:态势:夹缝中求生存,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认识: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体来说非常艰难。但一旦西方列强放松压迫,封
23、建政府放宽限制,加上资产阶级自身的努力,就能获得发展,如19世纪末出现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的春天”等。(只有写出其中两点即可)。(4)材料四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什么发展状况,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状况:中国民族工业获得显著发展。原因:国统区政局的相对稳定;资产阶级积极兴办企业;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法币政策等。(只要写出其中三点即可)三、问答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利又不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任
24、选一种观点,但须言之有理)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有利说)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经济基础。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晚期登上历史舞台,为变法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条件:洋务运动促进西学传播,促进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同意第二种观点:(不利说)经济上:洋务运动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企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政治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坚持“中体西用”,反对维新变法。思想上:洋务派反对维新思想,与维新派展开论战,反对维新变法。第三种观点:(既有利又不利)综合上
25、述两种观点,要全面地回答。第二课时 政治上的近代化典型试题分析例1: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解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未付诸实施。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以救亡图存,并依靠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
26、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是早期维新派所无法相比的。答案 D例2:简要评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理解,以近代化的视角审视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重大意义。解题关键是要能再现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说明。同时还要结合世界历史,分析比较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运动在当时的世界历史意义。答案(1)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以后,谁要复辟君主制度,必须引起全国人民反对。(2)辛亥革命革除了一些封建的旧俗恶习,如:男子剪辫子、女子不缠足,废除跪拜等。提倡民主
27、,讲求科学,也逐渐形成风气。这些都促使中国思想解放与生活近代化的发展。(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工商业的政策和法令,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当时欧洲还保留着许多君主,亚洲还是君主制一统天下,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拓展延伸例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2)上述基本观点有何不同?(3)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解题分析 本题以中国近代前期反封建专制问题为切入点,实质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要求学生
28、在再现三个时期民主思想家反封建专制思想主张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时期反封建思想的不同之处,然后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关键是要明确他们反封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明清时期的黄宗羲、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因为其思想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就决定了他们三者反封建水平的不同;再加上19世纪末期,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主张。作答时,要紧扣题问,问什
29、么,答什么,切忌自由发挥。答案(1)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反对专制,主张把中国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未涉及制度;启蒙思想家提出用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主义者主张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3)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戊戌时期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方化大量传播。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4分12=48分)1、早期维新思想与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主要不同点(C) A、学习外国科学技术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D、借鉴
30、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3、维新派把维新思想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B)A、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把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争取到皇帝的支持4、百日维新颁布的新政内容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A)A、改革政体B、撤并机构C、改革财政D、改革军队5、中国近代史上,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一些举措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有(C)洋务运动 放宽对民间设厂
31、的限制 戊戌政变 “新政”及“预备立宪”A、B、C、D、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图强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最主要是因为(C)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B、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C、民族资产阶级要开辟独立发展的道路D、清末“新政”的破产7、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首先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B)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8、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C)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起资产阶级
32、的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武装起义9、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始于(B)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D)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里程碑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A、B、C、D、11、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民主和宪政精神的宪法,该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A)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12、对
3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构成毁灭性打击,致使民族资产阶级改变其政治理想的历史时期是(D)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之时B、四大家族统治确立后,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C、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D、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武的内战期间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的中间派,有它自己的社会基础、政治路线、对内对外的明确政策,以及对国共两党的独立态度。中间派的政治路线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决不能为少数特权阶段所操纵;在经济上则必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奖励民生必需品的扩大再生产,但决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的横行和发展,且须保护农工大众以及一切被雇佣
34、者的利益。简单说,中间派在政治上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党独裁或阶级独裁,也不赞成在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来实行社会主义。中间派不反对高尚的理想,但它最重视实现理想所必需具备的客观条件中间派的对外政策,对美苏二国采取同等亲善政策,既不助美反苏,亦不助苏反美,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充作美苏合作的桥梁,决不做美苏冲突的牺牲品施复亮(中国民盟)1946年7月何谓中间派?材料二 1947年,国民党中央社诬蔑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等民主党派,“均系循中共意志而行”,已成为“暴乱工具”。接着,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民主同盟解散后,其他民主党派
35、也被迫转入地下。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人在香港召开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进行改组,重建总部从此,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间力量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主张。(不要摘抄材料原文)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所谓“中间路线”的认识。答案:政治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上实现欧美的民主政治;但反对特权阶级,反对一党或一个阶级独裁,要求民族独立。经济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反对官僚买办资本,也反对社会主义;要求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交上,奉行独立自
36、主政策,充当苏美合作桥梁。说明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黑暗,连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也不允许存在,民盟的被迫解散宣告了“中间路线”的破产,中间党派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战斗。材料主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愿望,但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制,使得中间路线在中国不可能实现,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接受中共新民主义路线就是明证。三、问答题:14、概述近代中国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的演进过程,分析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兴起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答案:演讲过程:19世纪60年代在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以康有为、
37、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系统地提出了变法的主张,积极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于1895年在中国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期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11年清政府出台了“皇族内阁”。之后立宪派分化,退出历史舞台。兴起原因: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这一制度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结果。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势力强大,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也是这一基本国情的产物。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要求革命以发展资本主义,又因为力量弱小,常常妥协,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矛盾的表现。退出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满洲贵族)顽固保守,不允许对政治制度进行重大的
38、变革。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通过改良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步放弃这一理想,使君主立宪的队伍日益缩小乃至消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广为传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第三课时 文化上的近代化典型例题分析例1: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能否把具体的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笈”,书箱也,“负笈留洋”说明了20世纪初中国许多留学生出国
39、留学。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允许留学生出国留学;二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学逐步传入中国,且被中国人不断接受、学习;三是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使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四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急需从西方汲取革命理论。因而,这一现象实质上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当然,此题通过对B、C、D三项的排除即都发生在19世纪末,也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 A例2: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
40、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 帝是谁。问题:(1)请写出Kuang Hsu 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解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考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立意新颖,具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抓住“郑观应”这位关键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郑观应生于1841年,卒于1920年,曾到各国考察政治利弊得失,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在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政治上主
41、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而康熙帝生于1662年,卒于1723年,整整比郑观应早了一百多年,所以,他们俩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而光绪帝则与郑观应是同一时代的人,译者将“光绪”误译为“康熙”了。至于这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提及郑观应的原因,从上述有关郑观应的主要活动及其主张中,不难得出答案了。答案:(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2)郑观应是(甲午战争前)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兴西学)是早期资本家等。拓展延伸例3: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
42、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中外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思想史角度要求考生对中外历史两件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比较,重点放在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不同作用的原因上,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有相当大的难度。解题关键:第二问,学生只要把握戊戌变法和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意义即可;第三问,要求考生必须明确中国维新变法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来分析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和要求。在分析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不同作用的原因时,应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找出比较项,进行提炼、
43、归纳。答案:基本内容: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文科学文化。不同作用: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原因: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
44、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4分12=48分)“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特点。据此回答1-3题1、 其主要表现有(D)严复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邹容主张建立“中华共和国”陈独秀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D、2、推动了上述特点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D)A、中国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对上述特点理解正确的有(B)反映出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本
45、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的斗争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A、B、C、D、4、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A)A、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 B、维新派创办新式学堂C、光绪帝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 D、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5、与科举制度下的官私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A)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6、京师同文馆、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A)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主持创办 B、培养方向不再是旧式的封建官吏C、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D、教育内容适应近
46、代社会发展需要7、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说明(D)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 B、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C、收回利权运动取得极大成功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有所发展8、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曾下令禁毁一切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该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D)A、消除中国传统史学的封建因素 B、减轻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C、推行日本的奴化思想 D、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9、近代前期中国思想发展所体现的主要精神是(C)A、追求民主科学 B、倡导君主立宪C、呼吁救亡图存 D、确立共和政体10、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实质上反映了(C)A、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思潮
47、的矛盾 B、北洋军阀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矛盾C、封建专制与民主共和的矛盾 D、资产阶级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最能反映出(D)霍布斯的思想 卢梭的政治学说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主张 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A、 B、 C、 D、12、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B)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提出 B、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 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在当年的成绩展览会上,他们公然把人体素描陈列出来。消息传出,震动一时,参观者初见那一些一
48、丝不挂的裸体画,莫不瞠目结舌,议论纷纷。有位学者竟惊骇得不能自持,破口大骂人体习作的倡导者美专教师刘海粟为“艺术叛徒,是教育界的蟊贼,太伤风败俗了。”后来江苏教育会通过了禁止模特儿的提案。直到20年代中期,军阀孙传芳占领上海时,这场斗争仍在继续。这位五省总司令问上海知县危道丰“什么叫模特儿”,危回答:“模特儿就是赤屁股的姑娘”。孙传芳听后好久说不出话来,下令通缉刘海粟。在法庭上,刘海粟据理力争,认为“败坏风化”的罪名无法成立。最后,法院借刘海粟曾在报上斥责危道丰“不学无术,招摇撞骗”为辞,以所谓“侮辱政府命官人格”的“罪名”,罚款五十大洋了结。 熊月之著近代民主思想史请回答: 结合西学东渐过程
49、和新文化运动,分析上海美专采用人体素描写生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6分) 模特写生事件的长期斗争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特征?(6分)答案:近代的西学东渐,由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到社会制度,进而到社会道德精神,使西方的资本主义在越来越广的领域越来越深的层面上冲击着中国的封建主义。(2分)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引进西欧先进的艺术手法、形式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2分) 中西方文化碰撞,中国社会文化领域斗争激烈(2分)社会保守势力强大,反动军阀充当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反对进步文化的角色。(2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懈传播先进文化。(2
50、分)三、问答题:14、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未引起任何政治动荡;19世纪中期,王韬肯定君主立宪派,对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则大加贬斥;康有为则认为法国革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祸,虽然它升起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性的立宪民主潮流,但最好还是采取英国式的改良来顺应之以避免卷入法国式的革命漩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极力推崇法国革命的精神。试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不一致?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12分)答案:原因:法国大革时期,中国处于康乾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不会引起任何政治动荡;19世纪中期,中
51、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产生,加之西学不断传播,使早期资产阶级对法国革命有了接受的可能,但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世纪末,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迫切希望在中国实行政治改革,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只采改良的办法,寄希望于光绪皇帝,反对暴力革命;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改良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统治。专项练习(150分,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3分25=75分)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直接原因是(C)A
52、、“经世致用”思想的发扬光大 B、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加剧C、知识分子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 D、林则徐、魏源等具有务实的精神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其主要依据是(A)A、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 B、资政新篇的出现C、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D、政治体制趋向民主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D)A、建立了近代化的政治制度 B、抵御了列强侵华,维护清朝统治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D、产生了中国近代企业和技术人员4、维新运动之所以在政治舞台上取代了洋务运动,主要原因在于(B)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C、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
53、泛传播 D、光绪帝真心并大力支持维新派5、中国教育突破科举制的束缚,培养服务于社会的有实际知识的人才始于(A)A、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B、维新派创办的学堂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6、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B)A、欧洲列强的干涉 B、顽固势力的反对C、洋务官员的无能 D、维新人士的抵制7、就中国历史发展地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其主要作用是(A)A、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B、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8、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
54、最大的成就是(C)A、机器工业的兴起 B、民族工业的发展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9、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结果(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的壮大 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A、B、 C、D、10、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前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D)A、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民族资本力量十分薄弱,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工业大部分生产能力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极大束缚D、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因此发展非常艰
55、难11、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政治倾向是(A)A、主张议会政治 B、发起“二次革命”C、实行实业救国 D、推动国民革命12、在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中都有所体现的思想是(D)A、民主共和 B、君民共主 C、君主立宪 D、民权13、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A)都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都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都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A、 B、 C、 D、14、20世纪初,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社会思潮有(D)民主共和思潮 实业救国思潮 民主和科学思潮 社会主义思潮A、 B、 C、 D、15、戊戌变法、
56、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C)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16、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是(B)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A、B、 C、D、17、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拼音化的道路,这一主张(B)A、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C、代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方向 D、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18、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孙中山新的思想主张是(D)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提出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
57、国的势力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民生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A、 B、 C、 D、19、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的有(D)清末新政的推行 义和团运动 “实业救国”思潮 同盟会的反清斗争A、 B、 C、D、20、促使民盟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同共产党并肩作战的直接原因是(C)A、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B、蒋介石非法召开伪国大,政治上空前孤立C、国民党宣布民盟非法,强令解散D、解放军发动战略进攻,革命胜利在望21、中国真正走上了正确的近代化道路是在(C)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大革命开始后22、纵观中国近代史,要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最关键的因素是(C
58、)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教育和科技近代化C、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工业近代化23、以下对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B、工业重点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C、交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D、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24、1954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为(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A、B、C、D、2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与欧美国家近代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D)A、中国近代化受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B、缺少必要
59、的资本原始积累C、经济发展畸形,结构不合理 D、资产阶级掌握着近代化的领导权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在一些沿海城市,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牛奶、汽水、啤酒、咖啡等西洋食品,在中国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各种款式的服饰广泛流行;取消了缠足;交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住房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城市中还逐渐用上了自来水;这一切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重义轻利”,
60、居“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继从商,在绅与商的交往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了“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同时,社会应酬也带着明显的商业利益,而不再以联络友情为主。材料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的妇女,开始走上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
61、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 晚清民国史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现象?(6分)简析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新的现象:中国社会的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发生深刻变化;(2分)“重农抑商”等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重商”逐步成为社会思潮;(2分)人们的民主平等意识不断增强,性别歧视、等级观念逐步淡化。(2分)主要原因:西方的近代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加深、且被不断接受;(3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社会变革逐步深入的推动。(3分)(学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如答出受新思潮、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影响的
62、,均可酌情给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厂情况厂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每厂平均锭数(1914年)外商企业16家339 960锭1 986台51 664华商企业25家484 192锭2 016台23 686材料二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江苏(含上海)155浙江42广东33陕西3直隶(含京津)455山东31福建3广西1其它各省 3奉天19湖北19甘肃1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答案: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63、辛亥革命的鼓舞;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答案: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同外资厂矿相比较,规模悬殊;民族工业的轻工业虽有发展,但重工业毫无基础,轻重工业不平衡;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答案: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
64、看,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这是历史进步。有人说,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立场去审视,否则就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片面、情绪化的结论。对这段历史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去重新评价,才能对近代中国有更为本质的认识。历史新知识材料二 许多学者认为,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帝国主义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一切社会制度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最早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但是,这种现代化是被严格地限定在是否有利于殖民统治范围之内的,
65、即:不改变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只在某些方面做某些有利于外国侵略势力的调整,是极有限度的资本主义改革。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不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则是要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历史新知识材料三 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这样写道:“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么来说,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
66、,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难道不是有无数的生灵,曾遭到贴木儿的蹂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回答:关于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材料1认为,殖民化带来了现代化,是历史的进步;材料2认为,殖民化下的现代化,是被严格限定在殖民统治范围内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的观点与材料1和材料2中的哪一种观点相近?(2分)答案:与材料一的观点相近。你对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7分)答案:殖民化客观上带来了中国的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是次要的,是从属于殖民化的。外国资本
67、主义侵入促使中国封建经济不断解体,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某些条件和可能。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奴役、剥削中国人民,阻止中国强大和发展,因而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现代化。三、问答题29、中国近代化包含三项历史使命,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回答:(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影响?答案: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
68、民用企业;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等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近代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答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即近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答
69、案:新文化运动。理解: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结合,没有制度、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最终归于失败。“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30、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进展比日本慢,始终未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日本: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地主、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形成一股政治力量,并以各种手段
70、参与政权;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大名开始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中下级武士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由封建统治的支柱成为反封建力量;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封建制度根深蒂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一直占主导地位;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近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1、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指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之一。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19781997年,为加快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答案:成果: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工业成就显著,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召开第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措施:实施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天 星 教育网() 版权所有天 星 教育网() 版权所有天 星 教育网() 版权所有T 天 星版权天星om权天 星 教育网() 版权所有tesoon天星om权天星om权T 天 星版权tesoontesoontesoon天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