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一)(5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广大师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种建议。如果该校校长是一位崇尚儒学的人,他最可能采纳哪种建议?()A这是品德问题,应加强思想教育B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C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厉惩罚D加强节约宣传,身体力行2某医学家在所撰医书的自序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下关于该医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
2、理论基础B在医学史上最早进行麻醉手术治疗C世称“药王”,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D其医药著作有“东方药物巨典”之美誉3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之船舶亦应一并没收。”洪武年间,明太祖规定:“片板不许人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这两个法令或条例的相同点为()A加强政府对对外贸易的掌控 B强化闭关锁国政策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3、 D增强本国经济实力4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外来侵略。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事件有可能得到完全肯定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5为了宣扬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版了诸如下列刊物。这些刊物的名称表明()A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来自劳工阶层B中国的工人阶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武装自己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D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6阅读和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的相关表格。根据
4、表格信息变化,以下分析不当的是()A此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受到了抗战的影响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局面有了质的变化C抗战时期的西北工业有了较大发展D西北工业亦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7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某校排演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和建设的剧目,以下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中的是()A农民参加土地改革,获得土地B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20世纪50年代赴西藏自治区从事援助工作D当选政协委员,参政议政8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签署协议,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他们立下生死状,并在上面按下“红手印”。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被撤销
5、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开来C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9华盛顿1796年“临别赠言”:如果人民的意见认为,宪法上的权限分配或限制在某一特定方面不合理,我们应当照宪法所规定的办法予以修改。联邦宪法中的“某一特定方面不合理”之处主要是指() A不管州大州小,参议员每州均两名 B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的权力 C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D没有规定人们的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10中国学者孙鼎国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先后出现过三种模式
6、:原发式、后发式和新发式。原发式的发展模式表现为渐进、稳步、和谐;后发式表现出快速、突进、不协调的特征;新发式具有“后发”优势,更具民族特色和多样性特征。据此理解,以下属于原发式的是()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中国11“在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A日本的崛起 B欧盟的建立C不结盟运动的出现 D中国力量的增强12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观看一次演出后说:“50年后,也许谁都记不住我的这部作品,但威尔第却使她成为不朽!”小仲马观
7、看的演出应该是()A话剧悲惨世界 B歌剧卡门C芭蕾舞剧天鹅湖 D歌剧茶花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27分,共52分。)13(25分)不同的国家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有很大不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有人说,明清之际的中国,已经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的迥异于传统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
8、进的趋向。试概括这种“变异”在经济、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9分)(2)近代中国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12分)(3)试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评述“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的枪炮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1870年主要工业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家时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1840年4512111850年3915151870年321323材料二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表(%) 国家对比项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工业总产值8.5
9、10.137.89.45出口贸易8.412.215.26.9黄金外汇储备6.314.615.55.2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01870年英、德、美三个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试分析18501870年美国比重上升的原因有哪些?(4分)日本为摆脱落后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英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二战后初期的美国是如何确立其经济霸主地位的?(4分)(3)概述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6分)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二)(5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0、,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晋文公斗胆向周襄王“请隧”(请求按照天子的礼遇安排自己的葬事)遭拒,晋文公只好作罢。“请隧”之举主要违背了()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周礼 D天理2汉代负责监察的刺史俸禄六百石,而受其监察的郡守国相的俸禄则是两千石,统治者如此设置主要是为了()A节约开支,提高效率 B以小制大,内外相维C分权制衡,民主决策 D等级分配,确保公平3.“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材料中的言论主张() A厚德爱民,实行仁政 B知识即美德 C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D严刑峻法4.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佃农比例远超自耕农的主要原因是()职
11、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商人人口比例24%54%22%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大量自耕农弃农经商C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高度集中 D西方侵略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5.清朝前期,广东地方政府招募了十三家比较有实力的行商,后来十三行又成立了公行组织,对外商的商品统一成效,不许讨价还价,实行彻底垄断。地方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确保关税收入 B限制民间对外贸易C保护华商的利益 D巩固中国海防6.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需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用特行申谕,嗣后内外臣工,务当清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表明慈禧太后()A顽固守旧,拒绝维新变法 B告诫臣工和维新派划清
12、界限C允许推行部分维新措施 D正式开始垂帘听政7.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C国民政府的腐败 D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8.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7天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七天”。进入21世纪,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聚首华盛顿,将两国未来关系定位为建设性合作关系。说明中美之间()A联合管理世界事务 B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C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D以两国共同的利益为重9.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
13、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这个梦想实现得益于()A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B分权制衡体制的确立C“人非工具”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D社会生产力的提高10.19世纪下半期,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德意志帝国建立,这一系列事件主要是为了()A建立和完善代议制民主 B废除奴隶制,扩大公民权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1.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当着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面,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说:“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
14、们的。”美国政府很快行动,实施()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建立关贸总协定12.“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资本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B资本社会化,缓和社会矛盾C培养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 D培养“中间阶层”优化阶级结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建
15、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物上出错轻的多。” 古代民主共和制度 材料二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耕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与本国的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钱穆请回答:(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批评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做法?这种做法有何弊端?(6分)(2)试列举美国“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两部重要文献,概述“美国民主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综合”的具体表现。(10分
16、)(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孙中山移植美国式民主的实践论述钱穆先生的观点。(10分)14(27分)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到13世纪发展为城镇。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轻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材料二近代中国
17、的新兴产业并不发达,但是它们却在内地城镇中占主导作用,所以这些产业对近代中国城市化既有推动的一面,也成为制约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此外,近代中国广大农村经济长期落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这种落后的农村经济对城市化的进程是一种严重的阻力,它不但不能为城市化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也不能吸纳更多的城市机制工业品;近代中国不少内地城市由于千百年的历史沉积,城镇经济保留着陈旧的手工作坊的性质和封建商业的特征,城镇居民保留着千百年来的重农轻商的旧习俗,这种环境对近代城市化是一种惰性力。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材料三艾伦于1922年秋在神户下船登陆后,踏上一列开往日本城市名古屋的列车。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这
18、位22岁的英国学者旅程所见的是令人亢奋的、彻头彻尾的异国风貌。渐渐地,随着火车咔嚓咔嚓地驶入目的地,周围的景物变得熟悉起来。随后,一个城市赫然出现在艾伦面前,这座城市“淹没在林立的厂房、拥挤不堪的办公楼、水泥的高架路和新的高速火车系统的轨道桥梁之中”。艾伦恍然又回到家乡、工业大都市伯明翰。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末上海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的原因有哪些?(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制约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8分)(3)艾伦在日本为什么能看到熟悉的“景物”?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当今中国应如何对待城市化?(11分)模拟试卷部分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一
19、)1A解析:B项是道家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只有A项体现的是儒家思想。2A解析:材料中抓住“建安纪元”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再结合材料中“伤寒”可知是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故选A项。3A解析:英国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不适用于英国;D项不适用于中国。故选A项。4A解析:C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知识分子、工人和市民参加;D项主要是资产阶级参加;B项虽然是农民运动,但提出“扶清灭洋”,侧重反对帝国主义。故选A项。5D解析:材料中报刊都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者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6B解析:当时由于抗战,只是东部企业向
20、西部迁移,并不是工业布局均衡的发展。7C解析:西藏自治区是,成立于1965年9月1日,当时不可能是赴西藏自治区从事援助工作。8C解析:到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才被废除,A项不对;B项当时还没有实行;D项当时并不是政府的改革,只是农民的个体创新。9C解析:材料中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这是宪法存在的弊端。A项体现公平性;B项体现加强中央集权;D项当时没有规定,并不存在改的情况。10B解析: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限制君主的权利,然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故选B项。11B解析:欧盟建立于1992年,而当时两极格局已瓦解,
21、不符合材料中的意思。12D解析:根据作者可以判断是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13(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3分)思想:反封建的民主进步思想出现;(3分)文化:反封建文学作品产生,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出现等。(3分)(2)事件: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意义: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4分)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马克
22、思主义的传播。 (4分) (3)影响: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局面,把中国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有利于中国与世界接轨。(4分)14(1)变化:英国经济实力雄厚(经济霸主),但呈缓慢下降趋势;德国比重稳步增长,美国迅速增长。(4分)美国比重上升的原因:及时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有稳定的国内市场。(4分)日本措施:明治维新。经济上,置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文明开化,大力培养人才,移风易俗。(6分)(2)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2分)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倡导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3、(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通过建立关贸总协定,确立自己的商业贸易霸权。(4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根本动力;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制度化和体系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6分,每个要点2分)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二)1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晋文公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他是诸侯所以只能按诸侯之礼,他的要求违背了周礼的规定。2B解析:虽然刺史的级别低,但权重,对地方诸侯和郡国有监察的权力且向中央汇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D解析:从材料中的“严刑”“ 听于威”等体现该言论强调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24、。4.C解析:自耕农主要是有少量土地的农民,而佃农主要指失去土地,在雇佣关系之下的农民,故选C项。5.B解析:A项当时贸易比重小,关税收入少;C项表述不准确;D项不是经济方面的措施。6.C解析:材料中“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需次第推行”指慈禧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维新的措施保留下来,故选C项。7.D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18年,当时是段祺瑞政府,属于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袁世凯已去世;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的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8.D解析:A项表述不准确;B项两国仍然存在意识形态相当大的差异;C项表述错误,仍然存在根本利益冲突。故选D项。9B解析:本题考查对统治者权力的制
25、约,美国通过三权分立的形式实行对权力的制约和牵制。10C解析:A项当时日本还没有建立代议制;B项只是俄国和美国,不适用于日本;D项只适用于日本。11B解析:材料中是说美国将利用经济优势实行马歇尔计划,来扶助西欧,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12B解析:材料体现了人民资本主义,一方面资本家扩大资本的来源,另外减少了投资的风险。13(1)做法:抽签选举制。(2分)弊端: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4分)(2)文献: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4分)表现:美国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三权分立理论,确立廉洁高效的总统共和制。(每个要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3)
26、论述:1912年,孙中山创立中华名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在中国建立三权分立的美国式民主制,但未成功。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上,中外反动势力过分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上,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的民主意识淡漠。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美国式民主在当时的中国难以长成。(综述观点,4分;经济、政治、思想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言之有理,适当给分)14(1)13世纪以来上海经济的发展;清初上海海关的建立;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外国资本的传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8分,任答4点即可)(2)不发达的新兴产业;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保留着陈旧的手工业作坊的性质和封建商业的特征;保留着重农轻商的旧习俗。(8分,任答4点即可)(3)原因:明治维新的进行;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6分)对待:既要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要注意解决城市化产生的问题;要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