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156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课题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

2、权政治兴盛的标志。二、西周分封制权力的分配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2.概况:3.影响:(1)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消极性:后期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趋于瓦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并不只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帝位世袭制。(2)许多封建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如西汉、西晋、明代。在大多数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藩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只能享受衣食税租之利,而没有任何实权。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实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2.目的:维护分封制形成的

3、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5.影响: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数字法认识宗法制探究点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及内容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初能够被

4、“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周王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受封的是先王之后、功臣和王室贵族;从分封的位置看出周王分封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畿、经略边疆。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到诸侯国巡行视察),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思维交互:(2)材料二体现了周王与诸侯之间怎样的关系?对“不朝”者周王为什么先“贬其爵”后“削其地”?提示:关系:受封诸侯必须承认周天子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原因:分封制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先贬其爵位,就要收回其一部分土地,爵位越小土地越少。2.分封制发展趋势及产生的原因材料 (楚庄王)遂

5、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思维交互: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示:历史现象: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原因:分封制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1.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2.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 (2)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6、如某些省份的简称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 (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很多姓氏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燕、晋、秦、楚等。【名家评史】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解读:材料信息“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主

7、要分封对象;“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权力。探究点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目的及内容材料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及解读。思维交互: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的特点。提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2.评价宗法制材料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下图是根据

8、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提示: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说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地主经济为官僚政治提供财税基础;儒家思想为官僚政治提供意识形态及文官来源。与之相对应,中国古代的家族结构由族田、族谱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族田为祠堂权力的行使提供经济基础;族谱则以祖先崇拜的方式维持祠堂的宗法权威。“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同构性。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 1.不同点:分封制宗法制目

9、的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防止纷争范围国家内部宗族内部性质贵族分权制贵族继承制标准按照血缘(王族、古代帝王后代)和功劳大小(功臣)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年龄的大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宗、小宗天子地位天下共主天下大宗 2.内在联系: (1)分封制是周天子通过分封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2)宗法制是贵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制度,用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以宗法制为核心,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备选要点】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宗法观念的作用 1.对传统社会: (1)社会结构: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

10、家国同构”等特征。 (2)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思想文化:导致了专制思想的形成,思想上表现为保守、守旧,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 (4)社会风俗:古代婚姻风俗中的“一妻多妾”“同姓不婚”;收养风俗中的“异姓不养”;清明节扫墓、著家谱和修祠堂等。2.对现代社会: (1)家国一体、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等宗法观念仍然具有现代价值。 (2)易于形成强大的家庭凝聚力,衍生出对族人种种法律上的、道德上的普遍约束力。 (3)宗法观念强调血缘亲情,重视家庭和裙带关系,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相对缺乏,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11、。探究点三中国古代早期“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1.夏朝及考古证据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 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材料二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2)依据材料一、二,能否肯定“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文化的遗存”? 提示:(1)因为夏朝以前的传说或历史是后世记载的,属第二手史料,不是直接证据。(2)不能肯定。因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遗物尽管丰富,但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没有找到能和

12、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属于夏朝的直接的考古资料和文字证据。2.早期政治制度材料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摘编自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思维交互:材料反映了殷商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提示:政治特征:“尊天事鬼”,以神权强化王权

13、。原因:农耕文明传统,珍视人力资源;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开启重民思想先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传承表现具体阐释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早期政

14、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商朝前期龟甲占卜所问,巨细靡遗,包括祭典、任免、征伐等大事公事及疾病、生育等小事私事;而后期则仅涉及祭祀、田猎征伐等例行公事大事。前期由贞人选卜问内容,宣布占卜结果;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

15、己判断吉凶。这反映出商朝 ()A.神权与王权共治的特点B.封建迷信观念占统治地位C.王权的地位在逐渐上升D.神权与王权矛盾日益激化【解析】选C。商朝前期事无巨细均由贞人占卜决定,表明王权在神权之下,但商朝后期仅例行公事大事占卜,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商王甚至自己判断吉凶,表明王权的地位在逐渐上升,故选C;商朝“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己判断吉凶”,排除A;商朝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B;根据材料无法得出“矛盾日益激化”,排除D。【拔高训练】商朝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歉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如“用十组猪牛羊拜祭太甲,用十组猪牛羊拜祭祖乙”。此类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

16、源较早B.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D.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解析】选B。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于原始社会,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错误;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商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中也没有关于商朝社会主要生产部门的信息,故D错误。2.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 ()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7、的理想【解析】选B。从材料中“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可知周人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德治国,顺应天意,否则就会被推翻,故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故选B;材料中体现的是汤灭夏和周灭商都有共同的认识,认为统治者不能违背天命,失德于民,没有体现出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排除A;从材料中“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可知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周人崇拜神灵,敬畏上天,还认为统治者不应该失去民心,有失德行为,排除C;“天下为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制度,夏商西周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制度,排除D。【深化点拨】西周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端时期。尽管西周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做到“保民

18、”,但这种“保民”思想,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3.在已知的西周早期墓葬中,按照随葬品的多少、墓室的大小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墓室中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以此为证据,可以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不明显B.贵族特权被削弱C.礼仪尚未制度化D.血缘关系的弱化【解析】选C。按照随葬品多少、墓室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说明阶级分化已经较为明显,排除A;西周早期贵族特权被强化,排除B;随葬品多少、墓室的大小形成分类,但是不同类型墓室中的铜器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比例,说明当时礼仪尚未制度化,C正确;题干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D。4.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

19、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B.先秦神权政治的常态化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解析】选D。材料说明周人对商朝的政治兴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不再像商朝那般迷恋鬼神之事,而重视民意,即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故选D。周朝仍表示要“顺乎天”,这说明其并未完全否定天命思想,排除A;材料说明的是从神权政治到人治的变化,而不是神权政治的常态化,排除B;材料提及的是保民思想(民本思想),而非“尊礼敬德”思想,且材料也未体现“普及”,排除C。5.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

20、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C.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及“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政体强调贵族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即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故B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继承方式并非是政体,故A错误;根据材料“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可知,此政体并不是君主专制政体,故C错误;材料内容强调贵族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涉及世袭制,故D错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