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4《登岳阳楼》导学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974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4《登岳阳楼》导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4《登岳阳楼》导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4《登岳阳楼》导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4《登岳阳楼》导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登岳阳楼导学案编号:066一、学习目标:1.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导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2.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

2、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3.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

3、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

4、,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二)【课堂讨论】阅读旅夜书怀回答下列问题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以乐

5、景写哀情,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

6、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在诗人的笔下,一个细草微风的“旅夜”,一叶随波飘零的孤舟,本已显出极其的渺小,但杜甫偏偏将视野投向辽阔的平野与奔涌的大江,着力打造出一个宏伟阔大的境界:极目远眺,水天相接,天地相连,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联想到自己痛苦的遭遇,面对如此宏阔无比的境界,个人的渺小在宏阔的自然面前更显得凄凉无限,令人唏嘘!(三)【问题探究】1.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不是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

7、,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四)【拓展延伸】请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

8、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