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27.50KB ,
资源ID:65938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93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1 第1单元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1 第1单元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模块一 第一单元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冲刺模拟)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可知,这种文化的下移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故D项正确;秦汉时期官僚政治确立后才逐步废除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贵族文化的下移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2、,而不是导致其形成,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受重视,故C项错误。2(2019届河南洛阳一模)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B强调理性思考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D反对贵族专权解析:选A由材料“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可知孔子注重个人的主体地位,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孔子注重理性思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的道德理念而非维护等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而非贵族专权,排除D项。3(2020届山东滨州高三开学考试)荀子认为“人性之恶”,主张“礼义者,

3、圣人之所生(创建)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主张强调()A后天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传统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选A根据材料“礼义者,圣人之所生(创建)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知,荀子强调人性本恶,可以通过教化以及后天努力来完善个人品德,故选A项;根据材料“礼义者,圣人之所生(创建)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知,荀子强调人要遵循礼制,放弃个人独特性格,排除B项;根据材料“礼义者,圣人之所生(创建)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知,荀子强调人要遵循礼制,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人性论,未涉及对暴政的态度,排除D项。4(20

4、20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儒家吏治观 法家吏治观 贤者居位:德治 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 君主至上 “出于公心”的荐贤制 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 厉行回避制 主信臣忠 以私制私,设事防事 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C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解析:选A通过表格中“德治”“出于公心”“主信臣忠”等内容可知,儒家的吏治观比较重视人的内部因素,而通过表格中“刑治”“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厉行回避制”“以私制私,设事防事”等内容可知,法家的吏治观比较重视人的外部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是因为儒家和法家

5、对人性的理解是不同的,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比较重视用“德治”来维持其统治秩序,而不是维护民权,排除B项;儒家采用“出于公心”的荐贤制,而法家采用形式主义的考试制,说明二者选官标准是截然不同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吏治观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简单推断孰优孰劣,排除D项。5(2019届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思想内容较庞杂C因提倡法治而闻

6、名 D在先秦并未出现解析:选B据材料“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和“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可知人们发现法家的内容复杂,故选B项;材料“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说明法家并未失势且“被刘向看作名儒”不能说明对立,排除A项;材料“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说明不仅仅是法治,排除C项;据材料“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并结合所学韩非子是战国时期人物,可知法家在先秦已经存在,排除D项。6(2019届福建泉州二模)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中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

7、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无法作出判断。材料反映了()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解析:选C据题干中提及对于两小儿辩日的疑问,孔子无法作出判断,可知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在思考,也包括小儿、孔子,故选C项;题干中的小儿不属于“百家”,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还未受到统治者重视,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定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小儿就学于私学,而是孔子游历过程中发生的,排除D项。7(2019届北京西城区二模)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

8、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A绘画艺术的起源 B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C儒家思想的渊源 D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解析:选C根据材料“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结合所学,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可知“德”字的演变发展恰恰可以用来说明儒家的思想渊源,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汉字的发展演变,排除A项;同理,材料不涉及古代的教育问题,排除B项;秦统一文字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排除D项。8(2019届福建福州二模)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

9、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 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 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孔子思想“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并且主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周礼的要求)”,说明孔子思想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故选B项;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这不等同于其主张目的在于宣传夏、商、周的成就,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外来成果,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孔子思想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排除D项。9(2019届福

10、建莆田二模)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表明荀子()A倡导礼法并施 B强调君主专制C主张重视人治 D具有法治精神解析:选C材料中“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强调人治的作用,故选C项;“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排除A项;“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的君指统治者,但不是君主专制下的君主,排除B项;“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强调法治对人治的依赖,排除D项。

11、10(2019届四川德阳三模)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A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解析:选A据题干中孔子通过编辑和整理文献,以此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可知体现其以古代思想为依托,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护“人伦秩序”,排除B项;孔子创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排除C项;据题干中“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可知不在于传承中华文明,排除D项。11(2019届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五次质量考评)孔子

12、主张强公室,抑私门。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据此可知,孔子意在()A推崇以德治国理念 B发挥君主示范作用C稳定社会等级秩序 D提高儒学社会地位解析:选C据材料“强公室,抑私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结合所学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可知,其意在强调以“礼”维护等级秩序,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要求统治者推崇等级秩序,而未涉及以德治国理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要求君主尊崇等级秩序,进一步规范民众的社会秩序,排除B项;依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不受重视,且材料与提高儒学地位无关,排除D项。12(2019届广西

13、南宁一模)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主张“性本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D法家思想被儒家全盘接受解析:选A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这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选A项;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来,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君民平等是不可能的,排除C项;荀子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被儒家思想全盘接受,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四川高三黄金大联考

14、)(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

15、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

16、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4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

17、得出,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 (2)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据材料二“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得出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答案:(1)

18、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言之成理即可,任意三点可得满分) 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

19、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4(2019届湖南十三校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

20、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

21、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可知,儒家思想围绕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反映的也是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提炼和概括出儒家文化“入世精神”之后,只需结合史实给予充分论述即可,如孔子的“仁学”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后世儒学大家对这些观点继承和发展都可以。答案: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