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7KB ,
资源ID:65918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91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纲3 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纲3 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doc

1、考纲三 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江苏考纲: (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2)百家争鸣;(3)儒家思想的形成。2. 预习内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实现“仁”,要做到待

2、人宽容。强调“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教育上的贡献首创私人讲学,先后传授弟子三千人,学业优秀者七十二人,时称“七十二贤”。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1)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3荀子(1)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3)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

3、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三、道家1老子(1)老子名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著有老子一书。(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2庄子(1)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2)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ks5uks5uks5u四、法家1韩非子(1)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他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2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

4、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1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质(1)“民本思想”孔子的民本思想:“仁”“为政以德”。ks5uks5uks5u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善待民众,不要过度地剥夺民众。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仁义”和“王道”。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以“仁”和“民本”为核心,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的历程,形成儒学体系,到战国时期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2)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3)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

5、“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ks5uks5uKs5u(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1孟子“仁者无敌”

6、的思想史料一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探究】根据史料一指出,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为此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提示:提倡“仁政”学说。让农民得到土地,勿夺农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2道家对世界的认识史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探究】史料二反映了道家对世界是如何认识的?提示: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世界观,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3法家的治国理念史料三“时移事易,变法宜矣”

7、“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探究】史料三反映了法家是怎样看待历史发展趋势和治理国家的?有何影响?提示: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向前发展和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表明了韩非子主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4.(2008江苏单科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解析】孔子主张维

8、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推崇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A、B、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答案】D 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A组(1)判断: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思想。()(2)选择:“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学派是(B)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3)选择: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4)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必然结果,促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井田制的崩溃;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士

9、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私学兴起。B 组1“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这一观点属于()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解析:材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仁政主张,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2016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史记记载:“古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

10、,成六艺。”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A弘扬传统诗歌艺术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维护分封制的存在D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礼乐教化,与弘扬传统诗歌和分封制无关,故A、C两项错误;孔子维护的是旧的奴隶社会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说明了孔子编撰诗经主要为了礼乐教化,故D项正确。答案:D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思想家基本主张?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解析:题干中“莫走极端、适可而止、知足而止”与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观点相符,“以柔克刚

11、”与老子思想中的相互对立事物会相互转换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中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诸子百家面对社会的变革提出了自己

12、的主张。因此其关注的共同点是社会现实。如儒家的“仁”“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墨家的“非攻”“兼爱”等。答案:B5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解析: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据材料“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以父母

13、论君民关系,故A项正确。答案:A6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解析:荀子、韩愈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的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B项信息只能体现荀子的评价,表述不完整,故B项错误;荀子批评名家的辩而无用、韩愈批评佛教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实用性,故C项正确;D项

14、信息只能体现韩愈的评价,表述不完整,故D项错误。答案:Cks5uks5uks5uKS5UC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ks5uks5uKs5u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

15、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6分)(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6分)解析:第(1)问,人们都

16、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反映了孟子人性善的伦理观,政治上则主张仁政;人们生而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主张反映了荀子人性恶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从人性论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依据第(1)(2)问综合回答。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8分)(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6分)(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的一面。见解:通过教化弘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6分)五、反思总结,构建知网 1“百家

17、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正确。“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时期,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并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但不是道教的创立者。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4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孟子的“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故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