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774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2页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5 语言表达综合题型举例.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附录9 7类词类活用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在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对我们读懂文言文将有很大的帮助。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一、名词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除了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一般名词不能用作状语,常常是副词充当状语。古汉语中,一旦名词的位置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用法。翻译的规律是在这个名词前面加上相关

2、的介词或动词。下面分五个方面列表解析名词作状语。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 别例 句解 释出 处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掩护)鸿门宴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卷席子那样(卷起)像用包布那样(包裹)像用口袋那样(装下)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似的(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像影子一样(跟随着)过秦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像灰那样(飞扬)像烟那样(泯灭)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 像狗一样(坐在前面)狼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 别例 句解 释出 处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鸿门宴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

3、矣从小路(回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皆谦而礼交之有礼貌地(与他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使唤)五人墓碑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即面署第一当面(签署)左忠毅公逸事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别例 句解 释出 处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筐(运送)愚公移山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用木匣(装好)荆轲刺秦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装载)黔之驴则粪溉者先芽用粪(灌溉)采草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坐船(前往)石钟山记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养)促织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别例 句解 释出 处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每天(知道)乐羊子

4、妻良庖岁更刀每年(更换)庖丁解牛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在夜里(呼喊)伶官传序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日高日上,日上日妍一天天(长高),一天天(向上),一天天(娇艳)芙蕖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 别 例 句解释出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向上(吃),向下(喝)劝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面(夺取),向西面(攻取),向东面(割取),向北面(收取)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确立法规制度),对外(实施连衡的政策)过秦论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召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在荒野里(行走)在

5、露天中(住宿)后序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二、名词、数词用作动词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数词在一定的句子结构里,可以临时作动词用,充当句子谓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有动词性罢了。由于名词、数词本身不是动词,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特征。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别例句用法出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德我欤德:感激,感恩鱼我所欲也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刑:处以刑罚,处罚齐桓晋文之事遂绝秦,使使如秦受地使:派遣屈原列传驴不胜怒,蹄之蹄:踢黔之驴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函:用匣子装 五人墓碑记1.名词(数

6、词)宾语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统一孟子梁惠王上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别 例句用法出处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有二心烛之武退秦师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风: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舍: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2.名词(数词)补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洞:打洞狼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类别 例句用法出处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向西进军孙子吴起列传进城梯而下之梯:用梯子,拿梯子。下:使下来李愬雪夜入蔡州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墓:修墓五人墓碑记3.“而”前后的名词客逾庖而宴宴:吃饭项脊轩志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

7、文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在古汉语中,形容词一般用作补语、状语。形容词和动词一样,也能作谓语,但它不能带宾语,这时候还不算是形容词的活用。如果形容词的后面带上宾语或者补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了。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 释出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跟友善,友好鸿门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白:变白满江红山多石,少土多:有很多少:有较少登泰山记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 精:精通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长:擅长;短:不善于冯婉贞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四、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

8、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 释出处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少:少数人;众:多数人公输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善:好的地方,美好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善行劝学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远:远的东西今:现在的东西古:古代的东西察今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 释出处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远:远方的人论积贮疏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急:急迫的事情信陵君窃符救赵四美具,二难并美:美好的事物

9、难:难得的贤主嘉宾滕王阁序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小的地方大:大的地方明:高明之处师说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旧交情赤壁之战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 释出处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残:残暴的人秽:丑恶的人赤壁之战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轻锐:轻装精锐部队 赤壁之战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奇:奇景游黄山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悲:悲愤心情五人墓碑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 释出处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远近各地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大:重大作用重:重大意义五人墓碑记有

10、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家之长而各去其短长:长处短:短处芙蕖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五、动词用作名词动词一般作句子的谓语,但有时也可以作名词用,以替代跟这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 处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伏:伏兵曹刿论战视为止,行为迟视:目光;行:行为或举动庖丁解牛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救:救兵信陵君窃符救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奔马与朱元思书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捕蛇者说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 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收

11、藏的珍宝,聚敛的珍奇阿房宫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来到这里的人游褒禅山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忧愁乐:欢乐岳阳楼记吾誓与城为殉殉:殉国之物梅花岭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可翻译为:“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也就是说,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施行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谓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这不是

12、说“臣”自己“活”,而说“臣”使“之”“活”。使动用法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动词宾语(或无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即主语使宾语动词。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危:使遭受危险齐桓晋文之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朝:使来朝拜过秦论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

13、王 从:使跟从鸿门宴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孔雀东南飞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使灭族阿房宫赋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之走:使逃走赤壁之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使变绿泊船瓜洲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六国论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叫石钟山记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生:使生肉:使长肉中山狼传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仆:使倒下(打倒)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屈:使弯腰五人墓碑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七、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

14、它怎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句子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状态和性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小鲁”是孔子认为鲁国的地方小,这里的“小”是形容词临时用作意动词,含有“以鲁为小”的意思。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形容词意动用法,指的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其译成现代汉语的公式为:主语形容词宾语主语觉得宾语形容词。一般可译为“认为”或“以为”,即“以宾语为形容词”或“认为宾语形容词”。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奇”是意动用法,“才”是“奇”所带的宾语,“奇其才”就是“以其才为奇”,即“认为他的才

15、干出众”。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名词意动用法,即把名词放在宾语前充当动词,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按下面这个格式:主语以(或“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做”)表意动的名词。同样可译为“认为”或“以为”等。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名词“宾客”是意动用法,“其父”是宾语,“宾客”与“其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修饰关系,用动宾关系来译又不通,因而是意动,即“以其父为宾客”。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迟:以为迟荆轲刺秦王公子怪之怪:

16、以为怪信陵君窃符救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急:以为急务信陵君窃符救赵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以为羞 廉颇蔺相如列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耻:以为耻 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以为师 师说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句解释出处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前赤壁赋成然之然:认为对促织成名以其小,劣之 劣:以为劣促织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偶:以为配偶与妻书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点击考点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

17、内容;所谓“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把文言内容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的材料。因此,“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地分析。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理解文意的基础,而文意又帮助和限定着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留、删、增、调、变(1)留,即

18、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2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

19、孙)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己悲,也不以己喜”。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3在翻译句子时要学会抓关键词语阅卷时关键词语是给分的“点”。这些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等,也包括一些容易翻译错误的重点词语。在平时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中,学生们常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许多人往往自以为文意知晓,就不屑于落笔翻译,这种态度是必须克服的。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确实需要踏踏实实地训练一番,切不可等闲视之。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4要确保文言文句翻译的准确,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做到如下五步骤(1)读。

20、通过读,明确其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2)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圈注出来,以激起自己的有意注意。(3)切。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使用文言翻译的八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5)誊。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现象全部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

21、简化字,不写错别字。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9(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

22、文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节选自王安石慈溪县学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抵所

23、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解析:翻译时,在遵循“信、达、雅”的基本要求下,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可用“加字法”把古汉语单音节词对译成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如(1)中的“学”译为“学校”,(2)中的“虽”译为“虽然”,“幸”译为“庆幸”,“将”译为“将要”,“行”译为“推行”,“继”译为“继承”。采用“替换法”把(1)中的“所以”译为“用来的”,“复”译为“再”,把(2)中的“本”译为“推究”。用“保留法”把(1)中的“天下国家”保留不译。用“调序法”调整倒

24、装句的语序,如(1)中的“出于学”,(2)中的“不吾继”。用“补充法”补充(2)中的省略成分。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答案:(1)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2)我虽然为它将要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

25、为三迳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26、。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选自宋书,有删改)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2)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迳之资,可乎?”(3)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

27、,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把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能力。要准确翻译句子,离不开对重要实词的正确把握。(1)句中,“趣”、“尝”、“况”属于重要实词,其含义分别是“情趣”、“曾经”和“比较”。(2)句中,“谓”、“弦歌”、“资”为重要实词,其含义分别是“告诉、对说”、“以弦歌为教化工具(在此指做文官)”、“费用、钱财”。(3)句中,“解”、“畜”、“适”、“寄”为重要实词,其含义分别为“懂得、了解”、“收藏、贮藏”、“满足、畅快”、“寄托”,其中“畜”为通假字,通“蓄”。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答案:(1)陶潜年轻的时候就有高尚的情趣,曾

28、经写了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之为实情记录。(2)(陶潜)对亲戚朋友们说:“我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贫居生活所需的费用,可以吗?”(3)陶潜不懂音乐,却收藏一张素琴,琴上没有琴弦,每当他有酒喝并很畅快时,总是抚弄着这张无弦的素琴来寄托自己的心意。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点击考点五 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根据需要辨析并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文中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二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目中信息的正误。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符合题目要求、具有某些特定意义的文言词语、句子。从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涉及的信息有:人物的行为举止

29、、人物的志向和思想主张、人物的品德和才干、人物的性格和情操。该考点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或考查考生对符合两方面信息要求的选项进行筛选和辨别的能力。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含意;其次,要理解所给选项中的文句的含意;最后,推敲各选项中的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的所指是否契合。具体而言,对于“筛选文中的信息”类试题,考生在解题时应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读,要以试题为依据,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材料的内容与层次,明确筛选的目的,确定筛选的范围。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2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要从文章中的关键句意、层意

30、入手,发掘其隐含信息。3.辨,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考生应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的信息一一辨别:要找准所选语句与文章内容的对应点,注意有的题干中有“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材料中主人公姓名)和(都是主人公的行为、特点等)的一组是”,考生就应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着手答题。4.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正确的选项。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 11(2010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

31、。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

32、。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

33、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注:尚:指娶公主为妻。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詧(ch):人名。(ch x):葛布的统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命所在收葬之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A BC D解析:扣住题目“惠民业绩”的要求选择,其中项不属于,是对守令的告诫,是自己廉洁的品行。答案:B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

34、例12(2009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孟德传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35、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选自栾城集,有删改)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书孟德传后宋苏轼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

36、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A.既为兵,不获如志惟山之深者往焉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须臾奋跃,如将搏焉C.一日十病十愈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注意题干中的“分

37、别”二字。其意思是,每组的前句对应“生存艰难”,后句对应“无所畏惧”。A组第一个句子不是写他的生存状态,与“生存艰难”无关。B组第二个句子讲孟德介绍虎的情况,与“无所畏惧”无关。D组第一个句子介绍的是孟德后来的境况,第二个句子是作者的评论。答案:C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点击考点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依据等。此

38、考点要求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主旨。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具体内容为:作者意图在文中的流露,写作目的在文中的体现;作者的情感,对文中所写的人是赞颂、同情,还是斥责、讽刺;对文中所写的事是拥护、肯定,还是反对、否定。“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有的蕴藏在关键句子中,有的则直接表现。因此,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随意拔高或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客观地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高三总复习 新课

39、标语文高考实践证明,单独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少之又少,大多是以下列方式呈现:一是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整合考查,寓“观点态度”于“归纳概括”中;二是与筛选信息相整合,寓“观点态度”于“信息梳理”中;三是以主观题的形式,通过概括形象、提取观点等来显露“观点”,展示“态度”。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 本考点在解题时可遵循以下思路与方法: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文 体文章关键点传记类文章何人,何事,表现了什么性格或品质记叙类文章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涉及什么人,人物关系,对事所持态度,人物品格议论类文章议论中心,主要观点,主要论据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阅读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一

40、是把主要材料梳理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弄清每段、每层的意思;二是将叙述性内容与说明或阐释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以及相关的议论、抒情等,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条分缕析,不要遗漏。从整体上把握了材料后,对于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语段的理解等,考生就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阅读题目时,必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

41、选错的。只有对题干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与理解,才能正确答题。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3.题文对照,逐项检查做题时要将选项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作比较,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特别是在人物的角色,事情的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时间、因果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努力培养把人物、事情一一迅速从原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对选项中的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来解文的意识。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4利用选项,排除干扰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考生能充分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

42、景知识等,考生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因为依据这些信息,考生就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5认真检查,全面验证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错因;否定法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但又否定不了时,表明答案准确无疑。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 13(2010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

43、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

44、遂息。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

45、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注:尚:指娶公主为妻。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詧(ch):人名。(ch x):葛布的统称。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高三总复

46、习 新课标语文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解析:“贺兰祥出身贵族”与原文不符。他的祖辈可能出身高贵,但“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即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了。答案:A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例 14(201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

47、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

48、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解析:“关注百姓疾苦”无限拔高谢氏的品行,这里应是表现她对丈夫的感激之情。答案:C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