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1.50KB ,
资源ID:65760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76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三十五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1上海模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涉及天理等内容,A排除;孔子和朱熹的意思是要控制住人的自我欲望,选项和材料不符,B错误;朱熹的思想,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但又

2、发展了孔子的观点,排除C;D朱熹继承了孔子克己的“克”的意思,孔子将“己”描述为自己,而朱熹把它发展为自己的欲望。故选D。2.(2021年重庆适应性测试)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A.改变了基本教义B.出现了人文关怀C.促进了民族交融D.迎合了本土文化【解析】选D。在佛教早期传入的经变画中“割头、挖眼”的内容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孝道”观念和“忠君”观念不符,不利于佛教的存在和传播;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儒家思想是文化

3、的主流,经变画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因此北魏早期至隋唐经变画内容的变化体现了佛教“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故D为正确选项。3.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混天说、混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开展这些研究的目的是()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D.建立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解析】选C。“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混天说、混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对

4、各种问题的研究,是为了探究世界的本原,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故选C;朱熹对多种问题的研究,是通过“格物致知”,来探究万物的本原天理问题,不是为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排除A;倡导经世致用的是顾炎武,排除B;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排除D。4.乾隆年间,推崇事功的做法在理学官僚群体中相当流行。大学士陈宏谋就曾高度评价前朝某位学者“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这位“前朝学者”的主要观点是()A.知行合一B.正君心C.宇宙便是吾心D.格物致知【解析】选A。根据材料“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可知这位学者强调知行的统一,而且该学者事功突出,结合所学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认识论,且王阳明

5、建立了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等卓越事功,故选A;“正君心”是朱熹的观点,排除B;“宇宙便是吾心”是南宋陆九渊的观点,排除C;“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认识论,排除D。5.(2020唐山模拟)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解析】选B。根据材料“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

6、的刺激”可知,李贽、黄宗羲的新思想与他们的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李贽、黄宗羲的思想受其经历和社会环境影响,无关历史传统,排除A;根据材料“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阉宦恶政、君主专制的危害,不能反映市民阶层价值取向,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李贽、黄宗羲的思想受其经历和社会环境影响,无关祖辈政治思想,排除D。6.(2020宁波模拟)清史稿对顾炎武评价道:“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这段材料肯定了顾炎武的()A.务实学风 B.“众治”意识C.

7、唯物思想D.“民本”主张【解析】选A。题干中“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顾炎武的实学思想,故选A;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一种政治思想,排除B;顾炎武的世界观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盈天地之间者气也,气之盛者为神,神者天地之气,而人之心也”,排除C;顾炎武主张以士绅为核心,发挥士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题干未提及,排除D。【拔高训练】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把顾炎武视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认为顾炎武对清代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梁启超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顾炎

8、武()A.批道学、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B.谈心性、分权众治的治国方略C.明义理、扶植纲常的价值取向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解析】选D。根据史实可知顾炎武讲究经世致用,否定道学空谈,因而梁启超视之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故选D;批道学、离经叛道属于李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排除A;材料中梁启超主要肯定顾炎武在学术方面的成就,B主要是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故排除;顾炎武反对封建伦理纲常,并非扶植纲常,故排除C。7.(2021威海模拟)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

9、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是对既存的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击,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众追求民主政治,B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错误;“必然结果”一说太绝对化,D错误。8.(2021恩施模拟)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主张,如“引古筹今”“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等。这些命题旨在()A.强调史学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10、B.希望清政府以历史为鉴C.以朴实治史方法诠释时局变因D.继承与发展传统儒家思想【解析】选C。依据材料“引古筹今”“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可知,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都强调研究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为现实所用的重要性。结合明朝灭亡的时代背景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力图深刻反省明亡的原因,主张以朴实治史方法诠释时局变因,故C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反对清朝统治,并未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变革,以历史为鉴,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6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

11、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一分为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分为二”法能够培养历史思维、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分为二”作为历史哲学和史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历史评价中。认识历史的多维度和多面性,这一初衷是好的,但运用这一方法应以不掩盖和抹煞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历史进程的主流和趋势为底线。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不应简单化、教条化,不应偏离、违背历史潮流。摘编自曹小文正确运用“一分为二”的原则与方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具体知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可选择一部分或整体)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解析】按照题目要求,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其

12、中“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一分为二法能够培养历史思维、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分为二作为历史哲学和史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历史评价中”等信息,可归纳出“一分为二看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等观点;明确个人观点以后,根据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辩证方法对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到三个史实进行评价,最后总结这一方法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科学,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3分)阐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维护国

13、家统一,能够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皇权专制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之风,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在封建社会末期,该制度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10分)总之,一分为二看问题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看待历史事物应坚持这一原则。(3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