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同一史料考查不同能力的命题技术举凡在大规模教育考试尤其是高考已举行多年的今天,有一些老师提出困惑:可供命题的知识点就那么点儿,如何保证历史命题的质量?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还能考出历史学科的不同能力吗?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指向历史命题隐忧与难题。笔者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考试性质和突破命题技术瓶颈。历史高考的本质是基于历史学科知识载体的教育心理测量。高考历史命题考查目标并非招考历史专业学生,而是选拔宽口径的泛文科新生。据此,历史命题考查着眼点当指向基于历史学科知识呈现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科能力和价值取向,为高校培养不同学科方向的新生做准备;就突破命题技术瓶
2、颈而言,依照“能力立意”指导思想,可围绕“知识范围”规定的主干知识,选取若干课外新材料构建不同的刺激情境,通过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由此,可供命题的知识点尽管有限,也可通过拓宽命题思路,改进命题技术有效解决难题。即便是同一史料,也照样可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四项能力目标。以选择题为例,可这样命制:一、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测试意图。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表达了什么含义”,“为什么表达这样的信息”,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下图是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由此推测,
3、其策划与发行者A. 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魔力B. 肯定球队挑战“中国长城”的精神C. 赞赏球队对中美建交做出重大贡献D. 预见世界政治格局将出现重大改变(答案D)解读:美国乒乓球队来华是中美乒乓外交的“破冰之旅”。作为运动员不可能了解两国政府政治考量。他们来中国旅游就是体验不一样的经历。从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当时并未建交,何况他们不可能预知中美建交。不过,周刊策划与发行者已敏感意识到此行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重大意义。因为,把一张旅游照片作为封面图片是不寻常的。其“China: A whole New Game”的标注已说明了他们的认识。所以,判断旅游照片释放的信息“表达了什么含义”,无疑考查了
4、“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二、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组织、再现和运用历史学科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推理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会有什么作用或影响”,以及与其有联系的事物会对此“发生什么反应”,直至考查“神入”目标,即“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时代周刊对此发表评论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向全世界进行电视转播。日本政界人士在“听到”和“看到”后,对美国上述举动表明的主流态度是 A.漠然视之 B.坐观其变 C. 适度关注 D. 积极应对(答案:D)解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看,中美两国在关系“破冰”之后并未
5、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日本迟于美国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却早于美国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由此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才能反推日本“对美国上述举动表明的主流态度”:对日本政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使之积极应对 。所以,判断上述信息“会有什么作用或影响”,考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三、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表述历史事物包含的历史要素,同时对历史事物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通常是,解读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中呈现的历史现象,阐释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从这些现象能“透视到什么”,由此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即“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下图是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封面的主
6、题词是:“China: A whole New Game”。就本次活动的意义而言,对“ Game”诠释准确的当是(图同上,略) A.使命 B.挑战 C. 策略 D.竞技(答案:A)解读:依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可轻松翻译“China: A whole New Game”, 即“中国:一次全新的运动”。“Game”有“游戏”、“运动”、“策略”等不同含义。结合“乒乓球队”特点,翻译为“运动”更为合适。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确实是“全新”的运动。但从此行的背景及成效看,更是打破中美20多年外交僵局的“破冰之旅”。因此,从史学视角去解读“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现象,挖掘其“乒乓外交”的内涵,可考查“描述
7、和阐释事物”能力。四、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用比较、归纳、借鉴、引用等方式,对信息呈现的问题、观点,去论证和评论“是怎么回事”、“怎么看”、“有什么影响”。 强化史证意识,据“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原则推论,彰显学科特色。即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下图是刊登在1971年度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封面的主题词是:“China: A whole New Game”。“ A whole New Game”深远意义在于,中美双方因此(图同上,略)A. 化解了意识形态矛盾 B.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 C. 实现了两国战略结盟 D.改变了大国力量对比 (答案:D)解读:本设计需要对“意
8、识形态”、“ 睦邻友好”、“ 战略结盟”术语理解到位,涉及政治学科知识。中美之间非“邻国”,至今也未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意识形态矛盾”。据所学知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遑论中美“两国战略结盟”。以中美都是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这一事实,推论两国关系的改善与正常化,对“大国力量对比”影响是显见的。后来发生的史实,反证了这一结论的成立。注意题干“深远”、“因此”的用意。可见,依托政治常识以及所学史实论证“ A whole New Game”的观点,评论其“深远意义”,是考查了“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按照上述思路,围绕“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尚可按不同层次的
9、能力目标,分别命制相应的试题若干道。与选择题不同,非选择题的史料一到四个不等。命题者一般把这些史料视作有机的整体即类同“同一史料”。在命题设计时,都把它们作为“统一”的史料通盘考虑。必须说明的是,根据问题视角转换、能力目标指向,以及合适的难度、区分度、效度等指标预设,对“同一史料”的不同内容利用与挖掘是有所侧重与取舍的。一般来说,命题围绕中心主题,通过彼此存在联系的几个设问,即可从低到高逐次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即与选择题有所差异,同样基于“同一史料”,非选择题原则上是通过一题多问考查不同层次的能力。举例如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10、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年份国际元(国际元是将不同国家货币转化后形成的一种统一计算单位)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3.01.74.39.47.11930-19379.92.70.7-3.9-0.3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
11、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4)据材料
12、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解读:本案例出自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8题。它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与西欧人均GPD水平的数据为载体,注重从全球视野看地区与世界,局部与整体的关联,突出考查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和生产力史观看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试题考查三个同一时代中国与西欧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切口小、跨度大、拓展深,问题中心关联古今中外,颇具现实意义。它把四项能力目标相应体现在4个设问中,先后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到应用等不同能力层次。随着问题视角的转换,其考查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所考查的有关问题视角、能力目标参见
13、下表:题号问题视角能力目标(1)指出中国、西欧人均GPD水平的图形走势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分析某阶段影响中国、西欧GPD水平走势的主要原因调动和运用知识(3)总结特定历史时期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解释人均GPD走势下降与工业发展的背离现象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4)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欧人均GPD水平的走势都出现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 论证和探讨问题据有关资料披露,从第一问到第四问的实测难度值从0.63渐次提高到0.40;整题难度为0.57,区分度0.38。从统计数据和各方反馈情况看,本题较理想达成甄别、区分和选拔的预期成效。事实上,近年来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反复考查的高
14、考历史试题依然精彩纷呈,并未陷入困局。然而,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要解决知识范围狭小制约历史命题的难题,当综合应用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统计学和考试学等知识,精选内涵丰富的相关史料,巧设问题视角以考查诸能力,满足历史考试不同功能的需求。退一步说,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即便考查某一知识点,基于同一史料仍可根据不同能力目标创制若干试题。如此,当能为历史命题排忧解难,开辟新路。这一难题的探索与突破更具有正确导向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即摆脱“满堂灌”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学习模式,推动历史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参考资料 1雷新勇、周群.试题命制的理论和技术J.考试研究,2008(1). 2聂幼犁.选择题之偏思路的乖张(一)-(四)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6-9).3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