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授课题目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拟 课时第 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主要应掌握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教派及重大历史意义,马丁路德及德国宗教改革,加尔文及其新教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宗教改革的产生、主要内容、意义等的分析把握,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宗教改革时期主要人物及其思想、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加深对宗教改革在历史上作用的认识,尤其通过对主要人物马
2、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不畏困难向前进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理解加尔文宗教思想。难点:马丁路德“因信称义”说的涵义及九十五条论纲。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设 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1、背景(1)文艺复兴起着推动作用,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2)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腐败;罗马教宣扬因行称义。(3)教皇兜售赎罪券,借机剥夺民财。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公布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3、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
3、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思维拓展】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学说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提示: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4、影响路德改革后形成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1、加尔文教的兴起 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加尔文在瑞士创办加尔文教。他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2、宗教观点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其解释成先定论,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3、意义加
4、尔文的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思维拓展】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色彩的?提示: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主张先定论,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作用。在思想上体现人文主义精神。三、宗教改革的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重难探究 探究问题1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及近代科学产生推动作用。
5、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2)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15、16世纪,天主教会成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3)教会对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的压榨。16世纪的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是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4)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探究问题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1)区别:前者肯定人,反对神;后者主张“信仰得救”和减化宗教仪式,仍承认神的存在。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后者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前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是广泛的社会政治运动。前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联系: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因材施教:教学后记: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