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672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二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 课程标准:1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2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 高考大纲: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 考纲分析解读:1 掌握并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理解并记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 掌握中国、世界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世界粮食问题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及其解决途径。4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近三年高考命题趋势: 从近三年高考题分析可知:人类的

2、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高考命题中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考察的重点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评价、决策以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生产活动区位的影响。命题的方向如下:1、对地理事物现有区位的区位因素的评价、决策;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导致区位的变化;3、结合热点事例,综合分析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影响;4、注重生活化的地理现象,命题多扎根于学生生活,贴近生活实际,考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思维方法、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整合价值观和世界观。五、复习建议:1、全面系统梳理知识,形成有关农业区位的知识网络(1)单元知识网络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区位农业地域形成季风水田农业(

3、以亚洲为例)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乳畜业(以西欧为例)案例分析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市场交通机械技术政策劳动力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主要因素地理位置发展变化适应稳定充分利用与改造(2)把握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和特点:所谓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具体位置,如东南或西南;二是指分布状况,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多种多样的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于发展耕作业,丘陵山地

4、利于发展畜牧业、林业和各种水果的生产。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发展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肥力条件不同,农作物长势也明显有差异。另外,世界各国的农业还要受到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同时,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区位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量。因此,农民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合理地进行农业规划。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如表1 表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各区位因素的表现形式典型案例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及配合情况、温差、气象灾害世界农业发达地区位于光热与降水配合好

5、的热带与温带地区水文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洪涝等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土壤盐碱性、土层厚度、质地、肥沃程度等江南丘陵的茶树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梯田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海南的热带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劳力数量、素质、价格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市场市场距离、市场大小、消费习惯和水平郊区的蔬菜、乳畜产品基地交通主要运输方式、运输能力、通达度荷兰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卉生产基地、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海上冷冻船” 运输技术农业、工业、现代信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价格的调节、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等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2、引导学生掌握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农业

6、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用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等。其次,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见表二)。表二:农作物自然条件水稻属好温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

7、区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花生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入手,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见表三)。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

8、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接近城市或交通干线分布。表三:考虑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地价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业、乳牛业等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它对产品质量和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此,一种既强调水土资源的保育和生态平衡的管理,又能生产出自然安全农业品(有机、绿色食品)的有机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就是有机农

9、业在我国的一种发展形式,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生态农业的内涵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指导下,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业,发展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辛店洼的鱼塘台田模式、北京留民营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等。(4)明确区位分析的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各区位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往往同时起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因时、因地,把各个区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0、。 主导因素分析(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如: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华南的双季稻种植(热量)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水源)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市场)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地形)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 动态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区位因素大体可以分成三类: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一般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随着社会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11、。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变化的观点来分析不同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例1】(09全国文综II):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右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答案: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且海拔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案:花卉生产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的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北美或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

12、;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3、掌握区位评价的方法:区位因素包括有利(优势)和不利(限制)因素。在区位分析中要明确问题指向,结合区域背景回归题目;在区域发展中要协调区域要素,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力求趋利避害。在解题中我们常会遇到,某些区位因素既是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局部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而河西走廊成为西北“粮棉瓜果之乡”的有利条件却是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解决了局部区域缺水的现状。【例2】(06重庆文综)第39题(如下图):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解析: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商品

13、棉的区位优势可以用农业区位因素的要点进行推理。 (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等(棉花是喜热作物,所以光热是重点)。该地位于暖温带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与南方比,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热充足(高温),雨热同期。降水:降水集中夏季,较丰富(多雨)。地形:该地为平原,地形平坦。土壤: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大,水源充足,但有春旱。(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可以北上京津,南下苏沪,本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交通运输:铁路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政策:政府支持。农业技术改革:种棉历史久,经验丰富。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答案: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

14、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4、加强案例分析,促进知识迁移学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在学习区位理论时,常常感到区位知识的理论和原理空泛、说教、不着边际,难以理解,更难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引用案例来分析,使学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变化有了事实载体,这样,探究起来更真实,例如,教材“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真实案例中,可以让学生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区位因素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化,从而理解地理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也会造成其他因素变化,并对环地中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

15、方案。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师既可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案例,也可选取适合当地实际的素材作为案例,设计学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微观探究,引导学生构建农业区位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复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教材中第二节和第三节选取的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它们进行分析探究,既是对第一节所学习内容的运用,也是对第一节所学习内容的拓展和深化。(1)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其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如表四:表四:判断依据判断结论1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

16、型2水稻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3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4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商品谷物农业5谷物、牲畜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混合农业(2)重点讲解每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特征,避免泛泛而谈。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复习重点在于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生产特点【附: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大牧场放牧业的学习应侧重对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情况的分析和理解以后发展的方向。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条件旱涝灾害多水利工程量大人口众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粮食需求大多、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单产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经济水平低每户总产量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17、商品率低多、(3)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本章的列举的案例论证了农业区位的基本原理,这些案例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在复习时,可把教材中的案例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对比复习。【附】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分析与借鉴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突出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

18、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与借鉴。了解二者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前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优势。后者具有大面积垦荒、肥沃的黑土等优势。可供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与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内蒙古牧区与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分析。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作的工作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

19、”、生态破坏、载畜率低、效益低等。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与加工体系的发展。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借鉴:南方丘陵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应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6、加强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对本章节内容的复习应做好相关知识的链接。(1)与区域地理知识的链接:区位选择与区域的关系,是理论和实际的分析,是人文地理与案例

20、的关系。在运用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原理时,要密切联系区域实际。提取初中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掌握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域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其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即区位因素);其三,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其四,重要的农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五,区域农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等。例如: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

21、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2)与气候知识的链接:自然地理部分的气候知识是分析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如不熟悉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气候灾害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要素特征,则不能正确判断当地农业的主要因素和综合因素。例如: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因素很多,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要准确把握具体地方的气候特征(见表五)。表五:光照(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22、的瓜果甜、棉花白;青藏高原的麦粒重、果实大,均与光照强、日温差大有关太阳辐射的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的不足如东北平原纬度高,但夏季日照长,有利于作物生长。太阳辐射弱不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如西欧由于日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多以乳畜业为主热量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亦高如我国华南地区热量条件好,作物可一年三熟热量不足,或夏季低温生长期短,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作物无法生长如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差,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降水量降雨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如我国的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华北平原的春旱、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伏旱)降水量过多易造成洪涝灾害降水量多少易造成旱

23、灾(3)与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知识的链接: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势必会造成一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盐碱化和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自然锐减,湿地生态系统,山地丘陵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绿洲消失等。治理案例有,土壤的改良与盐碱地的整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的治理,黑土、沼泽地的保护和各地生态系统的保护。7、补充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主要措施(1)我国的农业生产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结构不同,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更加悬殊,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粮食生产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是农业各部门经济发

24、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目前世界粮食出口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3)我国商品粮基地和商品谷物基地商品性农业基地选建条件:生产条件好;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连片集中,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鼓励;科技水平高(农业育种、机械化程度)。我国有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就农业地域类型而言,有三种: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

25、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基塘农业)是混合农业;另外: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泉州、漳州、厦门)为我国的出口商品基地,也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发达的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4)我国其他农产品生产基地 我国油料作物的产区:花生-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后来出现“北移南迁”趋势我国甘蔗和甜菜的主要产区: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甜菜黑龙江、吉林、内

26、蒙古、新疆。(5)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第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黄淮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27、第三: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副、渔业没有全面发展,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渔业比重太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平衡。【巩固练习】: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为同一城市郊区,可大规模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城市消费,且地价相同。据此回答1-3题:项目(作物)花卉蔬菜水稻甘蔗市场价格(元千克)5321生产成本(元千克)2.520.80.4运费(元千克千米)0.50.30.010.01单位面积产量(千克)2015410(D)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A B C D(C)2根据表格提供信息,如果该地距离城市为1千米,则从

28、经济 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花卉蔬菜水稻甘蔗 A B CD(C)3从经济效益看,距离城市最远的作物及其最远距离边界是: 水稻甘蔗60千米120千米 A B C D读下图,回答4-6题。 (D)4. 在第、阶段,单位面积耕地收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确的有( )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 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 经济作物的收益超过粮食作物 A. B. C. D. (D)5. 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原因有( ) 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善 A. B.C. D. (C)6. 第阶

29、段中期以后,耕地实际总产量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劳动力减少 单位面积耕地利润逐渐下降 A. B. C. D. 我国某城市的年降水量近1400毫米,年均温约16。该城市中心区有我国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的籍田遗址。近期该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农田占地约150亩。读图,回答7-9题。(C)7.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D)8.该城市为:A.西安B.开封C.北京D.杭州(B)9.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B.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

30、应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10.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为什么?(3)B、C两地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11.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英、法两国的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都很高,但法国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英国却要大量进口粮食。其差异原因:热量条件差异的原因是 ;光照条件差异的原因是 。(2)英国光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是 ,原因是 。(3)法国的小麦生产主要分布于北部巴黎盆地,而对光热条件需求较高的葡萄生产主要分布于

31、南部地区。原因是 。(4)A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简要分析该地域类型的成因。答案:12.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4)d省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简述该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答案: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