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凡尔赛体系的形成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及其主要内容;与奥地利的圣日耳曼和约;与保加利亚的纳伊和约;与匈牙利的特里亚农和约;与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及洛桑条约各条约的主要内容对各战败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损害所在;洛桑条约对色佛尔条约的超越通过对比归类,概括出各和约之间的相似之处;结合这些相似之处,加深认识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个性比较共性归纳规律概括深刻认识这些和约再一次验证了帝国主义通过条约掠夺战败国的本质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的内涵;凡尔赛体系作用的地域范围;凡尔赛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
2、主要表现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凡尔赛体系的具体作用;凡尔赛体系背后潜藏的矛盾及成因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具体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运用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凡尔赛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成因启发引导本质揭示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场战争浩劫之后对国际关系进行新的整体安排,是必要的;充分认识其掠夺性和不稳定性国际联盟的建立该国际组织的由来、建立、主要宗旨、主要机构、核心部门、总部所在地、主要国家与它的关系以及控制国联的国家等战败国和苏联被拒绝的原因;美国提出建议的初衷以及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的原因;理解裁军、集体安全、委任统治等概念运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客观
3、分析与评价国联的历史地位;揭示美国不参加国联的实际原因辩证看待帝国主义的宣传与客观实际的差异;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充分认识到一个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组织是不能确保广大中小国家免受侵略,甚至不能保护这个组织的控制者本身免受侵略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难点由于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欧洲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由于涉及很多法律用语,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比较困难。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叙述。一是介绍了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二是说明了凡尔赛体系的
4、构成,并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凡尔赛体系背后的隐藏矛盾进行了揭示和成因的分析。三是介绍了国际联盟建立的相关情况。建议:在本课第一目的教学中,采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各个和约中的共性问题;在第二目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本质揭示、个案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对凡尔赛体系进行评价;在第三目教学中,运用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方法,学习和认识关于国际联盟的有关问题。本课引言部分概述了凡尔赛体系形成和国际联盟建立的基本线索,并对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中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归纳,但是没有提出适合于导入新课的问题。建议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以导入新课。教材第一目“凡尔赛体
5、系的形成”。(1)分别介绍了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新的和约及其主要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引文中对各个和约中共性内容的概述,组织学生对各和约中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纳,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2)单独介绍了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的色佛尔条约,以及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凯末尔和土耳其人民对和约的坚决反对,经过革命战争,迫使协约国重新与土耳其媾和,签订了新的洛桑条约的过程,以及土耳其革命对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所产生的影响。建议:由于在本目内容中,多次出现有关兵役制的名词,建议对兵役制的知识进行一些补充介绍,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协约国在这方面频频做出类似规定的真实意图;还建议对各项和约对各国造成比较突出的危害
6、进行一定的点评。最后建议对凯末尔革命进行补充介绍,以形成对这次革命更加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教材第二目“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分层次介绍了凡尔赛体系的相关问题。(1)对体系进行了概念性概述:介绍了体系的构成:即由凡尔赛和约和上述四项和约一起构成。接着介绍了体系作用的范围:是帝国主义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最后概括了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即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2)揭示了凡尔赛体系背后隐含的各种矛盾及由此而引起的该体系的不稳定性。概述了造成体系不稳定性的主要矛盾,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
7、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等。(3)接下来具体分析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中、东欧新兴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的具体表现与这些矛盾形成的原因。建议:利用教材“读图分析”,根据战后欧洲版图的变化,揭示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领土与民族纠纷方面的问题,对中、东欧新兴国家间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在此引用一些著名政治家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形成的认识。建议适当补充有关战胜国之间矛盾的表现与成因,以加强认识。建议适当给学生一些介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资料,但不必占用课堂教学过程。建议对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对帝国主义战后新秩序的影响,进行
8、概括性评价。教材第三目“国际联盟的建立”,介绍了国际联盟成立的基本过程和一些相关专业知识。(1)简单介绍了列强在国际联盟建立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它们都不反对建立这个国际组织,而矛盾主要体现在都想通过这个组织更多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它的职能、机构设置以及作用领域等问题纷纷提出更有利于自己的主张而否定别国的主张。建议:在此明确一下,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正式以国际宣言的形式提出来的。建议补充一些材料,揭示帝国主义不同主张背后隐藏的卑劣用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下一课时,能够对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主要作用进行全面评价,形成准确认识。(
9、2)介绍了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国际联盟盟约中各国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维护和平原则、非战和裁军原则、集体安全原则和委任统治原则等。建议:对这些原则的空洞性进行适当揭示,并指出正是由于这些原则缺乏实际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使国际联盟的作用大打折扣。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对国际联盟的作用进行评价时,奠定一些认识上的基础。(3)介绍了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最高机构是全体大会,常设执行机构是行政院,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是秘书处。总部设在永久中立国瑞士的日内瓦。(4)介绍了一些没有加入国联国家的相关情况,以及控制国联国家的情况。包括:未接纳苏俄和德奥等战败国;介绍了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国联被英法两国所
10、控制。其中,突出介绍了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未能实现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而掌握世界领导权的目标,所以,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和约,从而也就无法参加国际联盟。建议:对美国在国际联盟问题上的野心和在外交实践中的失利过程,作一个比较完整的说明,以使学生对美国作为一个积极倡导国,但最终却没有加入自己所倡导的这个国际组织这一奇怪现象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教师:提出导入问题:对德国的制裁和掠夺,是否能够使帝国主义战胜国感到满足?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教师指出:对战败国的首领况且如此狠心掠夺,而对较弱小的德国盟国就更不会放过
1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协约国帝国主义是怎样通过所谓的“和约”,对其他战败国进行掠夺的。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继续指出:凡尔赛和约签字后,德国代表怀着遗恨走了,但是协约国的代表还没有走,他们留了下来继续商讨对其他战败国将要进行怎样的制裁和掠夺。由此引入第一目。(1)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建议:由学生自行完成对各和约主要条款内容的学习,按类别将主要条款进行归纳(可按领土与边界问题、军控问题、赔款问题、财政问题等方面归纳)。利用引文中对各个和约中共性内容的概述,对各和约的共性内容进行对照归纳训练,归纳结果参考如
12、下: 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 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 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教师可进行一点展拓,适当点评这些和约对各国的危害及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加强对这些和约的理解与认识。关于圣日耳曼和约教师可指出:它使奥地利丧失了约75%的领土面积,还失去了出海口。协约国为保证奥地利能正常支付巨额赔款,对其财政进行监督,使奥地利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这一切,最终使奥地利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关于
13、不得与德国合并的规定,建议教师解释:奥匈帝国解体后,由于奥地利人口不占优势,感到势单力薄,曾希望借助于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民族自决精神,实现与德国的合并,但由于协约国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能力十分惧怕,担心同属日耳曼民族的奥地利与德国合并会形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家,这会大大加强德意志的军事能力,所以,它们一致反对德奥合并。关于纳伊和约:它使保加利亚丧失了部分领土,特别是丧失了颇为重要的爱琴海出海口。促使保加利亚对协约国极为不满,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向轴心国的怀抱。关于特里亚农和约:虽然匈牙利实现了建立单独民族国家的愿望,但是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却由于在一战中跟随奥地利参加了同盟国而被当作战败国处置
14、,使它丧失了应该拥有的大片领土,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小国,并埋下了它与邻国间的领土争端的种子,造成了匈牙利对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促使二战爆发后,匈牙利也加入了轴心国集团。针对各和约中多次提到的兵役制问题,根据资料与注释或选用一些其他相关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解释与说明。关于色佛尔条约:它不仅使土耳其丧失了全部属地,领土缩小了大约4/5,而且还丧失了对土耳其海峡的实际控制权。特别是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和在土耳其恢复领事裁判权,把土耳其置于类似殖民地的地位,使土耳其资产阶级和全体人民难以接受。废除色佛尔条约成为土耳其当时由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由此过渡到知识点(2)。(2)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5、与洛桑条约。建议:选择一些材料对凯末尔革命进行补充叙述,然后指出:就凯末尔革命的内容来看,取消屈辱的色佛尔条约,改签新的条约,是一项主要的革命任务。凯末尔充分利用了人民对这个条约的反对情绪,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打败了协约国的军事干涉,并建立了革命政府,迫使协约国做出让步,改签了新的洛桑条约。在此可将洛桑条约的主要内容与色佛尔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然后对其性质进行定位,它成为凡尔赛体系中惟一的一个比较平等的和约。教师应适当地从更高的角度补充评价凯末尔革命的历史作用。它不仅把土耳其带入了一个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而且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不平等的新秩序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对凡尔赛体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
16、击。土耳其人民的行动,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际关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由帝国主义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最后归纳:在土耳其革命胜利之前,帝国主义通过对战败国的五个和约,构建了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对这个体系,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找到答案。由此转入第二目的学习。建议:以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进行第二目第一部分的学习,通过学习,预期得出以下学习结论。定义:凡尔赛体系是由对五个战败国的和约构成的帝国主义战后新秩序。作用范围:该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教师进一步解析新秩序的深层含义:它包括了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主要是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
17、的殖民地)的分割与统治(以委任统治形式实现);对战败国领土的分割;与其相结合,对中、南欧新兴国家的领土进行的平衡安排(参见教材提供的一战前后欧洲格局变化图,增加形象认识);对奥斯曼帝国属地的分割与安排(主要在西亚和北非);对战败国的军备控制;以及对战败国赔款、财政监督等方面的规定与安排等。关于实质:凡尔赛体系是在帝国主义战败国与战胜国矛盾暂时缓和、战胜国之间利益暂时平衡基础上确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那么,这样一个国际体系,究竟会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由此引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这个体系对当时的国际关系缓和是否有一定作用呢?
18、在得出肯定回答后,进行分析与解释。在这一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虽然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和牺牲小国利益的基础上加以解决的,但是它的确使很多矛盾得到暂时解决或缓和。这无疑有利于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这成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繁荣局面的基本前提。此外,这种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争斗与妥协,通过达成条约体系来对国际关系进行整体安排的方式,相对于此前帝国主义的同盟竞争和军事对抗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没有公平原则,由于帝国主义在许多安排上,往往出于各自的私利,不仅使许多老矛盾难以根本解决,而且还滋生了很多新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这个体系极不稳定。学
19、生:阅读教材,归纳凡尔赛体系下隐含的四对主要矛盾,理解其中的蕴意。教师:接下来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存在这些矛盾?而且这些矛盾的继续发展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由此过渡到知识点三。建议:对第一对矛盾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前面一课分析凡尔赛和约时已作过相似的评价,在此可不必再展开,点明即可。对中东欧新兴国家间的矛盾,可让学生先观察教材的“读图分析”,看出战后欧洲版图的基本变化,再认识到这种变化必然带来领土与民族纠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作出结论性说明:帝国主义在对中东欧地区的战败国和新兴国家的领土进行安排时,表面上考虑了民族自决的原则,实际上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削弱战败国和如何实现
20、自己在这一地区政治利益之间的相互平衡。所以,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情况。这就必然会造成这些国家间无休止的民族与领土争端。这种争端,要么会引发地区战争,要么会给某个大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借口。从后来的事实上看,希特勒就是利用了苏台德问题和但泽问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此还可引述一些名人对此问题的评价,以强化认识。如:劳合乔治曾评论说:“德国人民已经无疑地证明,他们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力量的民族之一,但他们竟然被许多小国所包围,而这些小国中,许多国家的人民过去从来没有组织过一个稳固的政府,他们每个国家却都拥有人数众多的德国人,而这些德国人吵闹着要和自己的祖国合并,我想象不
21、出还会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能成为将来产生战争的理由了。”对帝国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矛盾的分析,指出:一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给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战后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重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其影响作一定叙述。最后对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作概括评价。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战后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新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对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析时,建议适当补充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与成因。如意大利因为没有完全实现英法在一战中鼓动意大利倒戈时在领土方面所作的许诺,中途一度退出会议,以表示抗议。虽然意大利最后批准了凡尔赛和约,但是对英法的欺
22、骗行为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墨索里尼政府在德国纳粹党取得政权后,将意大利的遭遇与德国的复仇主义联系在一起,与德国结成法西斯轴心国,要找回在巴黎和会上不得志的平衡。又如: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种种野心,由于英法的阻挠,大多数都没有实现,以至于雄心勃勃的威尔逊灰溜溜地返回美国,给了美国孤立主义者掌握的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以充分的口实,结果还使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联。后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美国对英法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直到罗斯福上任后,随着法西斯的扩张已威胁到全世界安全的地步,这种局面才开始有所好转。在此可以结合“学思之窗”提出的思考题,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秩序能否长期顺利
23、地维持感到不太放心,希望利用国际联盟来维护这个新秩序,不久,国际联盟建立。由此引至第三目学习。建议对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作一点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进行思考,许多人看到正是战前没有一个国际协调机构,协调大国之间的各种矛盾,才促使它们通过结盟以使自己利益得以保证,其结果反而加剧了对抗,直至战争。所以在战争还未结束时,很多人就意识到建立一个国际权威组织的必要性。许多国家还成立了民间促进组织,一些著名政治家也发表了支持的声明。随着战争就要结束,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而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第一次以政府的对外政策形式正式明确地提出。而且美国把建立起这个组织、并领导这个组
24、织当成在巴黎和会上要争取实现的最重要的政治目标。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对建立这样一个国际组织没有异议,但在这个组织建成什么样?怎样发挥作用?自己在其中所担任的角色等问题上,还是各怀鬼胎。在学习第三目第一部分时,可结合教材“历史纵横”关于列强的不同主张的有关内容,简介列强争论的主要内容并揭露争论背后所反映的列强的丑恶用心。关于盟约问题,美国主张先于对德和约讨论,以此来通过盟约的原则来左右和会的进程。而英法则主张先讨论对德和约,以免使对德国的掠夺受到盟约的限制。关于德国是否加入问题,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加入,以此来拉拢德国,再配合德国战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使德国以后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但英法并不想让美国的
25、企图得逞,特别是法国对此断然拒绝。关于建立一支国际部队的问题,是法国积极要求的。因为当时法国陆军最为强大,自然会取得对国际部队的实际控制权,但英国坚决反对,美国也不赞成。日本代表曾提议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盟约,以使日本更加方便地向西方国家移民,但遭到日本移民的主要对象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坚决反对。以上这些争论,再次反映了帝国主义利用一切机会攫取私利的丑恶本质。尽管分歧不少,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是取得了一致意见,1919年4月通过了盟约。这些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转入第三目第二部分的学习。学生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结果如下:维护和平方面:确定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
26、。非战和裁军方面:要求各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为维护和平需要,会员国应将军备裁减至“最低限度”。集体安全方面:对从事战争者,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战争行为。其他成员国应对其进行经济、政治、军事制裁。国联可以经授权后组织军队进行干预。委任统治制度方面:声称为了殖民地人民的“福利”,将原战败国的殖民地,交由某些更“先进的国家”进行统治。建议:选用一些材料对“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这两个概念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国联盟约与凡尔赛和约的关系,它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并被列为凡尔赛和约及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关于第三目第三部分国联机构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不过,教师最好对不同机构的不
27、同作用进行一点提示。全体大会是名义上的最高机构,行政院是权力执行机构,实际上是核心权力机构。秘书处是日常事务的处理机构。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三目最后一部分的学习。由学生阅读后掌握以下一般性知识点: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拒之门外;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它曾积极倡导的这个国际组织及其原因。教师可作一定的补充分析。解释拒绝德国加入的动机:英法担心如果让德国进入国联,会使受到它们掠夺的德国阻挠国联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作。关于阻止苏俄:主要是苏俄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政策,这一政策得到广大弱小国家的支持,如果苏俄进入国联,以其强大的国力和对弱小国家的号召力,将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关
28、于美国未加入国联,选用一些材料适当解释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由来与内涵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详见“资料与注释”之3),以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的深层原因。最后指出:由于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能实现预定的许多目标,使雄心勃勃的威尔逊心灰意冷,这也使被孤立主义势力控制、又以反对党为主的参议院,更有了口实,最终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自然也就使美国最终没有加入这个它所积极倡导的国际组织。建议对国际联盟的本质进行揭示:它是被英法控制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关于对国联的评价,由于在以后的课文中还有专门内容,在此是否进行评价,可视情况而定。如果想要进行一下评价,建议:最好从盟约内
29、容本身的缺陷方面入手。提供参考如下:如对“侵略”的定义不明确,就难以最终确定到底谁是侵略者。而侵略者难以确定,也就谈不上制裁侵略。裁军的主张空洞,没有实际操作性;制裁侵略时的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制裁难以实现;委任统治十分虚伪等。2教学案例案例一将“读图分析”与第二目中对中、东欧新兴国家之间矛盾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示的直观现象得出一般结论:奥匈帝国解体,分解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奥匈的部分领土分割给南斯拉夫、意大利、罗马尼亚;德国的领土面积缩小;波兰复国;一些国家的领土有所增加,而另一些则有所缩小。然后,提出思考:这样的安排究竟是按照什么原则实
30、行的呢?在经过适当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表面上,战胜国大国宣传说是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进行的安排,但实际上,由于对那些中小战败国的领土安排是本着缩小其领土或造成领土构成不利原则进行的,并且是强加的,根本谈不上民族自决。而对那些非战败国也并非完全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己在这一地区政治利益之间的相互平衡原则进行的,并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再提出思考:结合图示所反映的情况,想一想帝国主义按照上述的那些原则进行领土安排的结果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各和约中关于边界问题上各自相互承认的复杂规定,提出谁能理出一个明确的线索?在经过一定讨论后归纳:这样安排的结果是造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
31、他中有你的极其复杂的情况,特别是有些国家在并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了战败国的领土。如此混乱的领土安排,必然埋下日后民族冲突的种子。结论:作为凡尔赛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东欧国家领土安排,是造成凡尔赛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案例二在学习第二目中关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分析时,引入学生适当的活动,以加深这对矛盾造成凡尔赛体系不稳定的认识。活动设计参考如下:选定某些学生,代表某战胜国,让他们根据此前大国在出席巴黎和会前各自怀有的图谋,对比在凡尔赛体系形成后各自所实现的程度,找出自己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由于对这方面内容教材的分析不多,课前可让学生进行一定相关资料的搜集和专题学习,以掌握相应的论据)。在活
32、动中预期的结论参考如下:英国不满法国得到的赔款太多(因为在战争支出方面,英国的付出要比法国多;只不过法国遭受的战争破坏比英国大),英国还不满法国借制裁德国和防御德国(指组建小协约国)趁机扩大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法国不满美国和英国阻止它对德国严厉制裁的计划;不满英国和美国未对其安全做出可靠的保证。意大利不满英法两国未兑现在鼓动意大利倒戈时所作的领土方面的承诺。美国不满由于英法的阻挠,未能掌握国际联盟的领导权,从而未能实现控制世界领导权的政治野心。最后归纳:这样一个体系,连战胜国制造者都难以满意,又怎么能够维持世界的安定与和平呢?事实上,当这个体系无法满足自己的利益时或与自己的利益关系不大时,它的制
33、造者们都不会尽力去维系这个体系,甚至又可能出于对不满对象的报复而互相拆台。所以,这个体系背后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想一想,如何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思路提示:受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制约,这个体系不可能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战胜国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而这个体系的不公平性,必然使其极不稳定。参考答案:凡尔赛体系的制造者们宣称这是一个和平的体系,但是由于它们建立这个体系的目的是要宰割战败国,而在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使这个体系实际上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在掠夺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矛盾相对缓和基础上,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国际体系
34、。这个体系的制造者们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充满了对战败国的掠夺,对弱小国家利益的出卖和它们之间利益的激烈争夺,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使战败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国家,以及新兴民族国家之间,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都是无法靠这个体系下的所谓新秩序加以解决的,因此,它是极不稳定的。【自我测评】1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有何相似之处?思路提示:尽管战胜国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掠夺胃口和制裁用意有所差别,但要对它们进行掠夺和压制这一总目标是相同的。所以,在各个和约中的领土、赔款、军控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参考答
35、案:这些和约与对德国的和约的相似之处主要包括:都对它们的领土进行了分割或重新安排,以削弱它们的实力和抑制它们的发展;都要求它们支付巨额的赔款,以战利品的形式加以瓜分;都对它们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削弱它们的军事实力,防止它们再度制造战争。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解题思路:通过揭示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体系不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由于它制造了一系列的新矛盾,靠这个体系维持的国际新秩序是暂时的,它不能长期保持国际秩序的稳定。参考答案: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
36、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在战胜国之间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秩序的暂时稳定。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所以,凡尔赛体系不可能维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学习延伸】结合上述资料,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的是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和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思路提示:由于凡尔赛体系(对日本来说是华盛顿体系)的掠夺性和战胜国之间战利品瓜分不均,使战败国和一些战胜国都对体系
37、怀有不满,当它们的势力有所强大时,条件有所具备时,必然要求对现有的体系进行修正。但德国作为战败国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和意大利要求修正的原因自然有所不同。参考答案:在这里,“修正主义”指的是德、日、意三国,要求对当时现存的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对它们不利的内容进行修正或改变。但德国与日本和意大利成为修正主义者的历史原因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德国是一个战败国,它的修正要求是由于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而日本与意大利是战胜国,它们的修正要求是由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而以上的不同又决定了它们要求修正的目标不同。德国所要求的修正,实际上是将体系彻底地修正,即推翻凡尔赛体系对它的所有束缚与制约。而日本和意大利并不要求推翻全部体系,只是要求打破体系中有损于它们利益或没有满足它们利益的那些束缚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