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讲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2014届广东清远南阳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2014届湛江徐闻一中高三月考)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
2、协定关税等特权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3(2014届广东清远南阳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都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都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C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4(2014届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高三三校联考)下文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
3、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5(2014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摸底)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6(2013年广东惠州四模)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最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在会上以5票的优势(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该决议案的通
4、过,推动了()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 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7(2013年广东茂名二模)“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8(2014届广州海珠高三综合测试)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A国民
5、党统治区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农村革命根据地9(2013年广东肇庆二模)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聚中国人民大团结力量实现了中国梦的史实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A B C. D10(2012年北京海淀期末)“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11(2
6、013年广东韶关二模)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其主题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 晚清政府实业救国 B. 国民政府发动国民大革命C 宣传中国军民团结抗日 D. 赞扬解放区土地改革12(2013年广东惠州四模)1945年9月8日,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由主义报刊周报在其创刊号上刊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达了当时人们()A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B反对“冷战”、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C反对朝鲜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D主张一边倒、联合苏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非选择题13(2012年北京西城模拟)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妥协”。材料一他(袁世凯)同起
7、义各省在南京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同盟会领袖进行谈判。(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民国,他就辞职,让位给袁世凯。几乎所有爱国者一致同意的是:中国必须有一个代表各省的议会;国家必须统一起来,以防止外国干涉(指日本)。儿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南京被选为总统,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通过这一系列特殊的妥协,中国避免了一场持久的内战、一次下层阶级的起义和一场外国的干涉。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材料二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孙中山(1924年1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
8、场“妥协”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2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日本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19301932年日本的失业率达到整个工业界劳动力的15%,城市的失业率更高。不少军官对日本的内政外交愈来愈感到不满,他们不满政党采取的协调外交,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清朝覆亡后,中国陷于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国民党北伐成功,1928年在南京成立统一的国民政府,表示将带领中国走向富强。19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者认为,与中国的战争已是无可避免,而且战事越早进行,将越有利。材料二下图是一幅题为“老虎吞噬小人”的漫画,刊登于1932年玲珑杂志。材料三“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
9、间的抗战。在这长期抗战之中,军事上的一时退却,仅是一个战场的得失,不足以影响战局的全部。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的演说(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扩大对华侵略的原因。(2)指出图二所指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二、三,中国南京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迁都重庆的原因。第9讲限时训练1A解析:B项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C项表述错误,由沿海转向内地;D项是甲午战争后。2A解析:
10、1843年南京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协定关税等特权,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借口。3C解析:A项中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项中资政新篇不符合农民要求;D项资政新篇并没有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4A解析:材料体现当时中国在日本留学生的情况,其中学习文科即社会科学的较多,而学习军事相对较少,这体现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5D解析:A项表述不准确,辛亥革命主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B项并没有规划;C项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三大”通过了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的议案,这指是第一次国
11、共合作,这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故选B项。7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吾国之无日”可知是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表述。故选C项。8D解析:根据时间可知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建立新型政权,进行选举。9B解析:根据限制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团结”即可明确选B项。10B解析: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时间不符。11C解析:注意图片中的信息“前线打寇国仇”以及落款时间可知反映的是1939年
12、抗日,故选C项。12A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45年9月”,采用排除法,B项提及的“冷战”开始于1947年; C项涉及的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 D项至少出现于1949年底,故选A项。13解析:可分三个层次作答:(1)第一层次:能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一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如赞同费正清或孙中山的观点,或独立提出其他观点。费正清的观点:妥协符合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爱国者之间的成功合作,它避免了长期内战和外国干涉。论证:如妥协瓦解了清廷势力,导致清帝退位。孙中山的观点:妥协是为形势所迫;是向反革命和帝国主义势力做出的让步;妥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论证:如妥协之后袁世凯掌握政权
13、,为后来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2)第二层次:能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多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如赞同费正清或孙中山的观点,或独立提出其他观点。费正清的观点:妥协符合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爱国者之间的成功合作,它避免了长期内战和外国干涉。论证:如材料一表明参与妥协的阶层十分广泛,即使是孙中山也表示同意;妥协瓦解了清廷势力,导致清帝退位;民国初年维持了短暂的和平;袁世凯后来复辟帝制与这场妥协没有必然的联系等。孙中山的观点:妥协是为形势所迫;是向反革命和帝国主义势力做出的让步;妥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论证:如妥协导致袁世凯上台,为后来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袁世凯是旧官僚的代表,不可能真正
14、实现民主等。(3)第三层次:能综合多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多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观点:如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妥协有助于早日结束帝制和内战,实现政权的平衡过渡,但也为后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出现埋下了隐患。论证:如材料一中,费正清是立足于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来肯定这场妥协的。材料二中,孙中山是立足于推进国民革命的现实需要来否定这场妥协的。综合二人的角度来看,这场妥协在辛亥革命时期,有助于早日结束帝制和内战,实现政权的平衡过渡,但也为后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出现埋下了隐患。答案:略。14(1)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军国主义分子急切对外扩张;国民党北伐成功,中国将走向富强;发动侵略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2)事件: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满州国。影响: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中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日本主宰了东北亚国际格局。(3)变化:由口头抗议到进行抵抗。原因:抗战初期,日本占领南京;为了对日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