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理解工业污染、治理和预防的相互关系。明确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了解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生态工业园区。 3.明确农业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及农业污染的防治途径。 4.了解当地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的状况,选择突出的问题,研究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 (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堂合作探究】用本节开头的情境导入。补充DDT的发明初期给人类带来的
2、惊喜,及后来对其危害的认识方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承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污染也是空前的。 引导学生读火力发电厂、造纸厂排放“三废”示意图。得出结论: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简称“三废”。 引申:解决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废物的终端治理及达标排放;第二是推广清洁生产;第三是发展生态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补充资料,通过实例说明: 对于工业污染,预防优于治理。 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讲解: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
3、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开始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 点拨:清洁生产包含工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可补充说明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读“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表”,描述清洁生产比末端治理有哪些优越性。 承转: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
4、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讲解: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
5、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和正文,回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目的和特征。 学生自学课文。 提问: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态工业园,与一般工业园区有什么不同二、农业污染的防治农业污染类型: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 基本等同于生态农业,概念含义要比生态农业更加专门化。有机农业以农作物的副产品和生物排泄物做肥料,进行既能保持土壤肥力,又能保持作物产量的农业生产,是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产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有机
6、农业所利用的有机肥是作物秸秆、绿肥、畜禽粪便等,不施用化肥农药,主要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白色农业生产环境高度洁净,生产过程不存在污染,其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加之人们在工厂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立体农业 又称层状农业。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水稻一年二熟为主,旱地以小麦一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典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