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历史是什么教师用书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历史的含义历史最基本的含义历史上的古代文明 讨论法世界各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丰富想象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学探究的必要性 探索科学、寻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是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客观历史、书写历史的概念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区别比较法人们能够超越历史吗人无法超越历史历史的连续性、不可割断性尊重历史提问法、讨论法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学习认清历史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尊重历史,科学地尊重前人的书写历
2、史成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历史”的含义,比较“历史”的两种含义的区别,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 难点 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介绍了什么是历史:“历史”的含义、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人们不能超越历史。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加强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尽可能化抽象为具体,使用例证法,展示具体感性的历史材料,化解接受和理解抽象概念的障碍,为在高中阶段以后的学习中增加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课文在引言中引用了现代汉语词
3、典中关于“历史”的四种解释,教学可先对此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并且思考引言里提出的问题,以此为切入口,进入本课的学习。词典中这四种对于“历史”的解释,互有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既包括了历史研究的对象(第1、2两种解释),也包括了历史研究的手段、方法(第3、4两种解释),亦即第二目将要学到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书写的历史。 第一目“历史”的含义 教材从理论和实例两个层次阐释了“历史”这个概念的一般含义。作为这个概念的内涵,课文首先区别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含义,并说明通常所说的“历史”即指后者;然后以中国的历史既是国家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以及其他几个古文明的历史为例,展示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
4、“历史”的部分外延。 第一目所提到的“历史”概念都是指历史学所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我们研究史学,就应该先研究什么是历史。课文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历史的最基本的概念,即历史是指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包括正在进行的现实形态,也包括已经完成的过去形态,凡是客观世界中已经完成的物质运动过程,就是历史的题中之义。这正是历史的一般性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历史是一切学问的学问”。这是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定义“历史”这个概念,课文中指出,在这个无限放大的历史
5、定义下,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地区的、国家的、民族的、部门的、一个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甚至一个具体的个人的经历,都属于“历史”。实际上,在这个定义之下,历史可谓包罗万象,有史以来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放到这个定义下成为历史学的某个分支,所以白寿彝在他的史学概论一书中解释“历史”的概念时,从宇宙说起,宇宙有历史,“宇宙的历史也就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由此说到地球也有历史,地球上的人类也有历史。 从广义上来说,历史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而且自然史和人类史关系相当密切。人类史以生产活动为基本特征,对自然界的改造的过程,即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为在时间中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都有其一度性,
6、即一去不返的性质。但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别。首先,自然界如天体、地质、物种、气候等的变化,比起人类历史来,速度很慢,在短时期内甚至难以为人们所发现;第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而在自然界中,运动是由一些不自觉的力量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自然史上的现象可以在实验室里相当准确地重现出来,人类史则不能。人类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远远超过自然史。通常所说的,也是历史学所要研究的“历史”,应该是指狭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同探讨概括,因为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应避免分析过于复杂,避免把思辨的结果代替思辨的过程灌输给学生。对于自然史与人类史两
7、个概念的区别,建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概括、总结出主要的几点区别。可以举具体例子帮助理解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抽象概念,使得抽象问题生动形象化。 第一目的第二段,主要强调了“历史”的内涵中人类史的地位。一方面,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涉及到自然界,历史也主要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的过程。所谓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教材举出了几个例子,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都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的范畴,亦即“人的历史”,因为这些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
8、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有了人才有人类的社会,也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与人之间构成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军事、文化诸方面。每个具体的个人在这个系统内,从事各自的历史创造。所有个人的创造的总和,或者说,这个社会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历史”,人是历史的灵魂。李大钊史学要论解释人类史的内涵时说:“吾人自束发受书,一听见历史这个名词,便联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记,紫阳纲目,资治通鉴乃至Herodotus,Grote等人作的希腊史等等。以为这些便是中国人的历史,希腊人的历史。我们如欲研究中国史,希腊史
9、,便要在这些东西上去研究;这些东西以外,更没有中国史希腊史了。但是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这段材料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史即“通常所说的历史”,与自然史乃至与广义历史的区别点。 第一目的第三段以中国历史为例来说明人类史的含义。中国历史首先是国家的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奴隶主与奴隶对生产资
10、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不同,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就建立起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阶级冲突限制在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使之对奴隶的剥削和统治合法化、固定化,形成奴隶制国家。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与罗马最早都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可见国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发展运动的过程。中国历史又是民族的历史。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根本无所谓“民族”,人类社会的初始组织或人们共同体是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距今数千年前,人类祖先的某些部分在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基础上,创制了文字,开始了自己有文字
11、记载的历史,也就是文明史。正是从那时起,阶级、国家开始产生,古老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开始解体,并逐渐被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新的人们共同体所取代。这种新的人们共同体,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经过长期的不断融合,
12、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事实上,汉族也是以华夏族为主体,融合了周边其他少数民族而形成的。民族的形成过程,同样也是人的共同体不断运动的过程,亦即人的历史。 第一目最后一段进一步列举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四个古文明,文明是人类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总和。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增加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了解,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意识。教师还要指出,在世界历史上的几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伟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了5 000年而没有中断过,借此增强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
13、员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目“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 本目阐述了客观历史、书写历史的概念,旨在使学生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和重现历史的主观性。说文解字对“历”的解释为“历,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说文解字对“史”的解释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手记事。历史的来历可以是多种途径的,如最早的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到图画、文字,从遗迹遗址到神话、民间故事,同时新闻也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历史。但是,文字出现以后,历史记载的方式就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其他多种记录手段,但还是不可能完全离开文字。在可以预见的未
14、来,文字仍然是人类历史最有效、最基本的记录手段。在文字的历史中,主要有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历史记载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原始性,它主要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它是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综合、会通,按一定体例、体裁写成的历史著述。 在发现历史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 “大历史观”,即应该更多地“介入”当时的历史性进程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甚至是“神游八极”式的勾连,尽可能把历史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空间和时间元素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待,从而有效地揭示繁复的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故事”。 第三目“人们能够超越历史吗?” 本目围绕能否超越历史的设问
15、展开,实际上是在分析了历史的含义与区别了两种不同的历史之后,进一步讨论历史观问题。历史观,就是对历史的看法。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既不可能割断历史,又有必要应用历史为现实服务,因此对历史总要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形成对历史的一定的观点。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很多,诸如历史的发展趋向、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等等。本目针对超越历史这样一种错误的历史观,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其谬误,由此提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继承前人历史创造活动的积极成果。所谓超越历史,是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某些人片面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可以脱离历史而存在,从而否认历
16、史对今人所造成的影响与限制。这是一种错误史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从根本上与唯物史学背道而驰。建议教师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思维。 白寿彝在史学概论一书中引用了宋朝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一句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说:“历史恰如滔滔大江,前逝后继,源源不绝,本身就是一个永恒运动的长流。”正像任何其他物质一样,历史也是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当中,后一段历史必然是承前一段历史的发展而来,无法割断。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发展,但是不可能停止历史的发展。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的历史;但是,同时人也是历史的人,人创造
17、历史的活动不可能不同时受到历史本身的制约。人的群体构成社会,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人是这个运动系统中的一分子,而不是它的主宰。虽然科学技术日益昌明,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是人们仍然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改造历史。不论哪一代人的现实社会都是前一代社会的发展,都是以往历史的继续,都享有了前人留下的成果,面临前人留下的问题。人们无法对此任意作出选择,而只能接过前人的“历史接力棒”,以前人的终点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起点,人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也受到前人创造并留下的历史条件的左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不否认人对于历史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等于无限夸大到可以“超越”历史的程度。
1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体现在充分尊重历史客观性的前提下,运用人的聪明才智,研究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探索各种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原因及结果,力求找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求认清历史发展的潮流,使得自己的活动能够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避免站到历史发展方向的对立面去,被历史所抛弃。在这个问题上,建议教师从历史中举出顺历史潮流而行和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实例进行说明。 本目第二个角度是就历史的继承性进行讨论。由于历史的连续性,必然带来继承前人历史遗产的问题。任何时代的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都必然以继承前人历史为前提。教材中毛泽东的引言,从指导民族战争的角度,阐释了继承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19、。关于历史遗产,仔细划分的话,还可以再分为历史遗产与史学遗产两种,实际上对应于前面课文所讨论的客观历史与撰述历史。历史遗产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前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流传下来的成果,都在历史遗产之列。历史遗产,是人类已往全部历史过程所遗留的成果。史学遗产是历史遗产的众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即人类的史学发生、发展以来的成果。举凡过去的历史家在历史观点、历史文献整理、史书编著、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成果,都属于史学遗产之列。教材上主要侧重前一个意义,亦即前人留下的任何成果,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前人留下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又涉及如何对待这些历史遗留的方法问
20、题。在教材所引用的毛泽东的引言中,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的原则,亦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批判地总结,否定地继承。所以说我们既反对割断历史,又反对无批判地继承历史。这是今天我们对待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也是尊重历史的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通过讨论,使学生实现正确的认识,完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本课的目的即在于帮助学生对这个概念理出一个条理比较清晰的系统,所以在正式引入课文之前,首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各自对历史的理解,经过师生共同的综合概括,整理出比较集中的几个角度,以之与
21、课本所引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进行比较验证。向学生进一步点明,本目主要是来学习掌握作为历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的含义。在讲解历史的最基本的含义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一起尽可能多举例证,以体会这个广义历史的外延的无限宽泛,然后把这些外延集约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史与人类史。对自然史与人类史进行比较,以理解两种历史的主要区别及人类史的核心,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针对自然史与人类史各举出实例的前提下,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自由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与学生一起理出自然史与人类史的主要区别点。教材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与李大钊的经典论述,教师应积极予以利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补充介绍比较
22、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人类史的外延,首先必须点明这个历史的核心,即人的活动。涉及到的地区、种族、民族、国家四个概念,应稍作解释。对中国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以及世界上的文明古国的介绍,都应围绕人的活动这个核心来展开阐释,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文物介绍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本堂课的感性成分。但是课外资料的使用,不能偏离中心,即使学生树立一个认识: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是人的历史;一个观念: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为中华文明而自豪。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历史是什么”课堂答辩会。 如何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什么,可采用教
23、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讨论的形式答辩会。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历史”这一概念,弄清楚历史的基本含义,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学会认清历史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学会尊重历史。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其重点是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其难点是准确而贴切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这种答辩会的课堂教学形式,既有记者招待会的味道,又不失辩论形式本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教学效果会比教师采取直接讲述“历史是什么”的效果要好。 “历史是什么”课堂答辩会的程序设计如下: 一、陈述观点。在理解阅读课文和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对于历史是
24、什么,由学生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也将自己对于历史是什么的看法讲出来。 二、自由辩论。对于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使同学们懂得历史的基本含义,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懂得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会尊重历史和学会顺应历史发展。 三、总结陈词。对于什么是历史,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见解。先由学生总结他们的几种观点。然后教师总结自己的观点如下: 历史是什么,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这个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便是历史。历史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然,历史有广义和狭义
25、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从狭义上理解,历史单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形态,这是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现实形态相对而言的。 历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其次,历史具有“一度性”。人类社会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现象,任何人类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一过即逝,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现。再次,历史具有综合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构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战争、宗教等等。 案例二了解身
26、边“历史”的探究活动。 历史是什么,通过让学生了解身边“历史”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直接感悟历史,理解历史是什么,弄清楚历史与历史资料的区别。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身边“历史”的探究活动设计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收集文字、图片及实物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整理、比较历史资料的能力。 2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分析历史问题。 3认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理解“历史”这一概念。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如“上学使用书包变化的调查”“上学使用交通工具变化的调查”等。围绕一个主题,根据各自兴趣自由组合为若干小组并确定本组主题。 2教师指导收集
27、资料、调查的方法和如何制定活动计划。 3教师制定活动评价表。评价表分为活动内容和得分;活动内容分为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调查报告等;评价分为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 三、活动建议 1从调查了解身边的“历史”入手,分析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以及历史与历史资料的区别。 2通过分析身边的“历史”,理解历史是什么以及历史的特点。 3就以上几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并自定题目,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以小组为单位,开一次小型讨论会,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并写出关于讨论会的报道。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历史”有哪些含义? 最基本的含义,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的
28、总和。 通常所说的含义,主要是指人类史。 2客观的历史与撰写的历史有什么区别?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为什么说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两个原因: 历史的连续性。人处在连续不断的历史运动中,必然受到历史的限制。 历史的继承性。任何时代的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都必须继承前人的历史遗产。 2阅读与思考 课文中列举了对“历史”的几种不同的解释,你怎样理解? 课本上对于历史的解释,首先是导言中现代汉语词典的四种解释,其次是历史最基本的含义与通常所说含义的区别,然后是客观历史与撰述历史的区别。此处理解是一个开放性的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 吕虹、朱阿海) 五、资料与注释
29、 1原始资料 历史是世代的依次交替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 历史是整个的人类生活 什么是活的历史,真的历史呢?简明一句话,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是进步的,发展的,常常变动的;所以换一句话,亦可以说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这样说来,把人类的生活整个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历史与社
30、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不同罢了。 依上所述,历史既是整个的人类生活,既是整个的社会的变革;那么凡是社会生活所表现的各体相,均为历史的内容所涵括。因为文化是一个整个的,不容片片段段的割裂。文化生活的各体态,各方面,都有相互结附的关系;不得一部分一部分的割裂着看,亦不得以一部分的生活为历史内容的全体。普通一说历史,便令人想是说社会上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其实道德,学术,宗教,伦理,等等,所谓文化的理想,亦莫不应包含在历史以内。 李守常著: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77页。 历史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历史?语言中的“历史”有多重含义。因为历史既有客观存在的,又有
31、经人们记录反映出来的;既有包括一切方面的,又有个别方面的;既有全过程的,又有个别阶段的。日常语言中的“历史”一词综合地反映了历史的多种形式的存在。但我们是史学工作者,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必须给它以明确的说明。 历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注)。 自然史是自然界永远不停止地发展的客观存在。宇宙中一切天体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而宇
32、宙本身有着无限的历史。但是宇宙间每一个具体的天体都有它发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因而它们有着有限的历史。空间和时间无限的宇宙,正是由无数的空间和时间有限的天体所构成,宇宙的历史也就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来的,生命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从非生命的物质发展成为具有新陈代谢机能的原始生命,需要许多亿年的时间。再经过三十多亿年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分化,到距今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能制造工具的人类。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历史。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当然跟自然史也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
33、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始终存在着的。人的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人们经过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现象、自然的规律性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作为在时间中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质。但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别。首先,自然界(如天体、地质、物种、气候等)的变化,比起人类历史来,速度很慢,在短时期里甚至难以为人们所发现。再则,自然是没有意识的存在,自然界中的矛盾运动,相对于有
34、意识的人类社会来说,后者比前者无疑要更加复杂些。自然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使自然史上的现象相当准确地重现出来。例如,化学家每次使两份氢和一份氧发生化学反应,结果都会生成水,并据此写出2H2+O2=2H2O的方程式。而历史学家在人类历史上却看不到这样简单而又确定的重现现象。当然,人们可以说,赤眉起义是陈胜起义的重现,黄巾起义是赤眉起义的重现,只要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制度存在,就会有农民战争的重现。这是说,人类历史和自然史同样是有规律的。但是,封建社会里的各次农民起义,总有其时代性或区域性的不同。就起义的背景、动机、过程、结局等方面而言,每一次都是一个具体的独特的历史事件。这跟每次氢氧化合生成水不同,也
35、不能找出一个类似2H2+O2=2H2O的简单公式到处可用。因此,史学工作者研究人类历史,必须从社会发展客观过程的实事中研究其各种复杂的具体联系,以求得历史发展的规律。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页。 客观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 “历史”一词是有歧义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这指的是古代、中世纪、近代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的过程。这些发展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把它们写成专书,也不管你是否知道它们,它们总是存在的。历史工作者写了书,或叫古代史,或叫中世纪史,或叫近代史,意思是说,他们写的是这些时期的历史,并不是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的本身。
36、但在习惯上,也有经常称历史记载为历史的。如说,戏剧中的某某人,在历史上没有。这里说的“历史”,就指的是历史记载。 李大钊同志特别重视“历史”一词的这种不同的用法,而申述他所认为正确的理解。他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不错,我们若想研究中国的历史,像那史记咧,二十四史咧,紫阳纲目咧,资治通鉴咧,乃至其他种种历史的记录,都是很丰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须要广搜,要精选,要确考,要整理。但
37、是它们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这活的历史,固屹然存在于这些故纸陈编的堆积以外,而有他的永续的生命。譬如我们要想研究中国,或是日本,固然要尽量搜集许多关于中国或日本的记载与著作,供我们研究的材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中国,说这就是中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日本,说这就是日本。我们要想研究列宁,或是罗素,固然要尽量搜集许多关于列宁或罗素的记载与著作,供我们研究的资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列宁传,说这就是列宁;某人所作的罗素传,说这就是罗素。那记载中国或日本的事物的编册以外
38、,俨然有个活的中国、活的日本在;那列宁或是罗素的传记以外,俨然有个活的列宁、活的罗素在。准此以推,许多死的记录、典籍、表册、档案以外,亦俨然有个活的历史在。”我们研究历史,尽管研究历史要充分利用历史记录,但研究历史的目的究竟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身。李大钊把客观历史跟写的历史区别开来,这对历史研究的发展是有利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2课文注释 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
39、未曾有断裂现象。以下让我们分别地作一些比较的考察。 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在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在东亚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西亚的伊朗高原、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在南欧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出现了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其中第一批出现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这就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均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国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约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下,叙利亚、小亚细亚一
40、带出现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等地又形成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成为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铜时代的盛世,也是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和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繁盛时期。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约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也先后灭亡了(约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一千年代,铁器时代开始,文明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开了。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重新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国家,在伊朗高原出现了波斯国家,在爱琴地区出现了希腊诸邦,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国家。在人类上古史上起过重要历史作用
41、的国家这时都出现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最古老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失去政治上的独立,从属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下发生的小亚细亚(赫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诸文明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世界历史表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国以外,到了铁器时代的早期就都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产生的古国,大多数也没有能直接存留到现在,它们作为政治实体的连续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断。波斯征服了整个西亚、北非的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拜火教)为其特征的古波斯文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继承者和代替者。但是,公元前4世纪后期,
42、波斯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亡。在辽阔的波斯帝国故土上后来建立起许多“希腊化”的国家。 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3世纪初期,安息(帕提亚)统治了伊朗和两河流域。公元3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萨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复兴。但是它在7世纪中叶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从此,伊朗和西亚、北非其他古老文明地区一样,成为伊斯兰文明的地区。 公元前8至6世纪间,在希腊地区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经过公元前5世纪的繁荣,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落入马其顿势力的支配之下。到公元前2世纪,马其顿和希腊又先后落入罗马人统治之下。罗马于公元前1世纪后期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等古老的文明地区都属于它的统治之
43、下。但是,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危机。4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大举侵入,帝国分裂。5世纪西罗马灭亡。作为上古时期在地中海地区出现最晚、影响最大的古罗马文明,也在历史上中断了。 在中古时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运动于广大的欧、亚、非地区,引起了传统文明的巨大变化。当时存在于这一广大地区里的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些运动之中或其后逐渐产生的。因此,它们与当地的上古文明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就十分引人注目了。中国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不同
44、,中国古文明没有为外力所中断。中国古代国家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着。 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 中国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流传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在文
45、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流传给后代,所以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即有文化遗产的流传;但是,有文化遗产的流传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例如,现在世界流行的阳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历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为一星期,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于巴比伦。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源出于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出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于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字中的表音符号。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可以说明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继承和沿袭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绝对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现代国家都与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
46、性。因为,现代很多国家虽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的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却是自身先前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和继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遗产只是作为某些因素(而并非有机的系统)被继承下来的。 所以,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如果我们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国,其中大多数在文化发展史上不是已经中断了连续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连续性。 3学术观点
47、 历史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 持这种看法的西方学者很多,虽然其具体内容不太相同,但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法国学者亨利伊雷内、马鲁给历史下的定义是:“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的主动性在人类的两个画面从前的人所生活过的过去和人类为了有利于人与以后的那些人而展开的回复过去的努力的现在建立的关系、连结。”美国史学家康尼尔李德的定义与马鲁的定义相似:“历史是指记录下来的或未记录下来的对人类往昔经验的记忆。”他自己解释说:“我之所以把历史称为记忆,是为了把那些从未被记载下来但对我们个人生活却往往有深刻影响的过去经验,特别是我们自身的过去经验,包括在它的范围之内。”与马鲁的定义相类似的,还有美国
48、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的定义:“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回忆。”他认为“每个普通人,同你我一样,记忆种种说过做过的事情,并且只要没有睡着,也一定是这样做的。假定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来而记不起任何说过做过的事情,那他真要成为一个失去心灵的人了。”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也说过,“历史是过去的经验的再现实化”,“历史如同过去的经验的再现。”可以看出他们把视角伸向了历史的最后一层意义,即人们生活的经验及对这种经验的回忆。 “历史”是历史、历史学和史学史的三位一体 从一个历史工作者的专业角度来说,历史、历史学和史学史三者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这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或所理解的“历史”。历史本来是指过去所发生过的(思想上
49、与行动上的)事件,但这些事情要能传达给我们,则必须要靠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历史学(通常所采用的形式是历史著作)。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历史。人们的思想与活动构成为历史,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则构成为历史学。也可以说,没有历史学,我们就不知道有历史;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历史认识而言,历史和历史学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历史(史学史)乃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我们不了解历史学和史学史,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历史都是历史学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不可以得鱼而忘筌。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应该说这个说法比较简明,而且对历史的两层含义(客
50、观历史本身和人们历史认识主体对历史的认识)及其属性(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前者为根本属性)作了概括,并区分了“历史”的广狭二义,即“广义的历史是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而“狭义的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使“历史”的广狭二义不致混用。现再阐释如下: 第一,之所以说“现在以前”而不用“过去”一词,是为了强调指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造
51、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基础的角度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作出了深刻阐述。 从最广义上来说,凡已经过去的,都应属于历史的范畴,虽然有时候我们认为某些活动还没结束或完成,故应该属于现实活动而非历史活动,但它毕竟已经“客观存在”过,它同样具有历史的以下特点:时间上已经过去,事实上只有一次性。人们在“现在”有可能改变“现在以前”的某些活动的结果和影响,但已无法改变这些活动本身。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现在以前”都应属于历史
52、范畴。 更明确地说,“现在以前”究竟是什么时候?一秒钟以前是不是历史?回答是肯定的。 “现在以前”是不是等同于“过去”?众所周知,在史学理论研究中,“过去”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完整的历史事件或过程结束之后,才算是“历史”的范畴,否则就是现实,但这样一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历史与现实的界线究竟在哪里? 10年以前的历史事件,其过程也许还没有完成,结局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刚刚才完成的事件,已经全部结束。对于极度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连续不断的长河,怎样合乎逻辑地从理论上界定它们?我们认为,“现在以前”不等同于“过去”。考虑到“现在以前”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过,人们在“现在
53、”已无法改变这些事实本身这一特点,则现在以前即一秒钟以前的都是历史。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分割不断的联系,人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有可能改变历史的结局和影响,改变其自身对历史的认识,相应地,人们不断改变着的历史认识会随时影响他们对“现在”的定位和对未来的预测及把握,影响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人们的历史认识(包括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就是在不断重新认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前进的。所以我们认为,将历史表述成“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可以说清楚史学理论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这样表述,历史和现实才不会被割裂,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历史学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凸现出来。 第二,“客观实在”表述的是历史的根本属性客观实
54、在性。对于历史的根本属性这一问题,庞卓恒先生论述得较为明确。具有客观实在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是历史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具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内容,否则就将成为“玄学”而不是科学。在这里,历史的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相吻合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固然是极为复杂的,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绝不会因为任何人对它们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改变其存在。总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对此必须肯定,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因为这还涉及到历史学是不是科学这个大问题。 第
55、三,“反映”表达的是历史的另一层含义,即“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强调的是历史的另一属性可知性。该属性是与历史的根本属性密切相关的,即“客观存在”的历史是可以被认识的,是可知的。这样表述,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历史不可知论。如果历史是不可知的,那么历史学和历史研究要么就是毫无意义的,要么就会走向唯心主义。历史的可知性是由其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决定的: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人们(历史认识的主体)才有可能对其进行认识(反映),否则历史认识(反映)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玄学”。“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这个表述,同样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
56、以能动地反映物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相吻合。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反映)即可看作意识对物质(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的一种能动反映,人们的历史认识同样具有能动性。这应该说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而且,在史学理论教学中对学生阐释清楚这一问题,可以为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尤其是分析评述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客观主义,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理论的有关内容,如历史认识的特点等打下较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认为,将历史表述为“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既简明,又概括了历史的两层含义及其属性,并区分了历史的广狭二义。 4参考资料目录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李守常: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何兆武:历史学家、历史学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彭刚:自由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刘俐娜: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向玉成:历史与历史学新理解论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吴汉全: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