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9.90KB ,
资源ID:65452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45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7讲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7讲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答案.docx

1、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3.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另一

2、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4.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成就与危机并存。一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潮流,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第7讲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程标准热词聚焦(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

3、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走向顶峰的君主专制;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时隐时现的盛世危机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3)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2.宰相制度的废除(1)目的:加强皇权。(2)过程: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3)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3.内阁制度的建立(1)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

4、导六部等,工作压力成倍增加。(2)过程: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3)职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4)发展: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4.宦官专权的出现(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2)权力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时间:15世纪前期。(

5、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3)概况:明成祖派遣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特点: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5)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2.戚继光抗倭(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2)过程: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3)结果:东南沿海形

6、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3.欧洲殖民者的侵扰(1)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2)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3)明朝末年,西班牙被击败荷兰,退出台湾。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同蒙古关系的加强(1)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2)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3)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4)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5)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2.同西藏关系的加强(1)明廷封授给当

7、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2)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对东北地区的管辖(1)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2)明朝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4.满洲的兴起和建国(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3)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情境体验1.皇帝与宰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这个规则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怎样

8、看待朱元璋的“不守规则”行为?图示解史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辨析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宰相和内阁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思维点拨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及外戚干政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专制皇权的存在,一旦皇帝不能控制权力,就容易大权旁落,被宦官和外戚掌权。拓展提升郑和下西洋的家国情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处世之道,郑和下西洋表达了与异域民族彼此尊重、互通有无的情意,深刻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愿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相处的价值理念。拓展提升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指隆庆元年(1567

9、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海禁的解除打开了中外贸易与交流的新局面;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思维点拨明代长城是在之前长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在历史上,长城不仅抵御了北方民族的入侵,同时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5.明清易代(1)明末农民起义: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2)明朝灭亡: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3)清军入关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经过多年激战

10、,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四、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2)原因: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廷大政方针。(3)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的加强(1)奏折制度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设置军机处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

11、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大兴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严密控制思想文化,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五、清朝疆域的奠定1.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对台湾的管辖(1)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台湾府的设立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3)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12、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巩固西北边疆(1)平定准噶尔叛乱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被平定。(3)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4)清朝对新疆的管辖: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清廷

13、对西藏的管辖(1)册封制度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2)派遣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颁布法律: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5.清朝的民族管理制度(1)机构设置: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2)民族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6.清朝的疆域(1)范围:西跨葱岭

14、,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管理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3)影响:近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六、清朝统治危机的初显1.出现(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2.表现(1)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2)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3)嘉庆后期,白莲教支

15、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3.闭关锁国政策(1)背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内容清朝起初指定四处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3)评价: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情境体验2.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一种什么趋势?结合史实加以说明。知识拓展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

16、,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图示解史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拓展提升明清两朝民族关系的不同特点(1)从总体特征上看,明朝以防御为特色,清朝则以进攻为特色。(2)从策略上看,明朝以抚为主,清朝则剿、抚并用,以剿为主。(3)从民族管理制度上看,明朝是继承发展,而清朝则更加完备。(4)从民族关系的程度上看,明朝相对疏松,清朝则相对紧密。拓展提升清朝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统计范围扩大。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大量种植。赋税制度的变革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2)影响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资源危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使得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

17、而转向工商业领域,促进了清朝工商业的发展。误区警示海禁与闭关锁国海禁闭关锁国区别允许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属于积极防内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属于消极防外联系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发展和延续主题探究能力提升主题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探究1史料实证明朝的内阁制度材料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探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与唐以前宰相的职责有何不同。探究2史料实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材料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

18、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探究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认知深化】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1.皇帝亲领政府: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皇帝亲领六部,大大加强了皇权。清代沿袭了这一制度。2.实行恐怖统治:明朝广设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秘密监督、逮捕、审讯;同时,建立密疏制度,臣下可以直接向皇帝递送奏折反映情况。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奏折制度,加强了对官僚的控制。3.中枢机构内侍化:明朝宰相被废除后建立的内阁和司礼监都不具有决

19、策权,都是侍奉皇帝的内侍机构。清朝的军机处仅仅是跪奏笔录,地位与内阁、司礼监类似,其个人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喜好,皇帝的权威空前加强。4.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不仅限制出题的范围,还限制答题的格式。清朝延续八股取士制度,并大兴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5.违背历史潮流:明清时期,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世界上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而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素养感悟唯物史观军机处产生之偶然和必然军机处作为清代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机构,它的出现,既存在现实事件需要、个人因素等偶然因素,更是时代发展、集权需要、封建专制趋向的必然

20、要求,是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之合成。自雍正年间成立以后近二百年间,对中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题二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转向探究1史料实证郑和的海洋战略思想材料郑和在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摘编自法弗朗索瓦德勃雷海外华人探究根据材料概括郑和的海洋战略思想。探究2时空观念唐朝和清朝外交政策的差异材料唐朝对外政策允许外国人入境居住允许外国人参政做官外国人和汉人法律地位平等允许异族或异国居民通婚允许外国僧侣传教清乾隆防夷五事夷商每年五月

21、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到街上买东西,不准买中国书籍。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从唐到清,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怎样的逆转?【认知深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2)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3)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锁国,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2.影响(1)积极: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初期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2、。(2)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使封建统治者日益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素养感悟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康乾盛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人丁兴旺,文化昌盛,这100多年呈现的盛世景象,被称为“康乾盛世”。这种盛世建立在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从纵向看,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步伐。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崛起,危机在盛世中潜滋暗长。纵联横合思维升华

23、一、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军事和政治手段并用:清朝前期,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贵族进行坚决的军事打击,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同时,通过封爵、给俸、联姻、朝觐制度等措施,极力抚绥少数民族上层人物。2.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根据不同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如东北和新疆地区,主要实行军府制度;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实行盟旗制度。3.充分利用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蒙藏人民共同笃信的宗教,清统治者对喇嘛教领袖不断赐封,形成了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统,影响遍布蒙藏广大地区。4.边疆的建设与开发:为维持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与驻防官

24、兵的经济生活需求,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边疆生产与经济开发的措施。二、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发展趋势:整体上看,明朝初期,实行相对开放的外交政策,最典型地体现在郑和下西洋上;明朝中后期,倭患加剧,实行海禁政策,逐渐走向闭关,清朝延续了这一趋势。2.新旧交替:明朝统治时期,世界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化。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侵扰中国,西学开始传入中国,明代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特点。3.和平外交: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西方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外交政策与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联系。4.政治优先: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

25、更多地体现了宣扬“天朝大国”的政治目的,缺乏深层的经济动力是明代对外交往的显著特点,这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是导致中国逐渐落伍的重要原因。5.优势明显:明代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瓷器、丝绸、茶叶等大量商品输往世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三、清朝统治前期的危机1.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资源压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争夺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社会矛盾也趋于尖锐,人口成为清朝统治的沉重压力。2.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失去土地的现象日渐增多,农民起义不断,严重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26、3.西方殖民者的压力越来越大:清朝后期,中国的传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西方却进入工业化时代,英、法、美等工业化国家已经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的外部压力陡增。4.统治者闭关锁国和闭目塞听: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清政府不能适应历史形势的变化,却制定了闭关锁国政策,满足于想象中的“盛世”中,脱离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真题实战模拟演练真题实战1.(2020全国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2020全国

27、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素养立意3.(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模拟演练1.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28、却也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是()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C.忽视了对吴三桂的控制D.对清的壮大没有高度重视2.(2021年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奇俸有差”。这一过程中()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3.明朝后期,北方出现“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鞑

29、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B.明朝修缮长城,防止蒙古骑兵南下C.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D.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得犯边4.(2021河南信阳一模)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A.军机处处在皇权严格控制下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5.都统多尔济奏称:“今准夷荡平,回部向化,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经军机大臣复议,乾隆皇帝同意实行。这则材料体现出清朝前

30、期()A.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B.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C.新疆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理D.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7讲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知识排查教材深化情境体验1提示朱元璋的“不守规则”是指废除宰相与丞相制度,以强化皇权,虽从制度上排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在皇帝勤政有为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效率。但在皇帝昏聩、怠政时,容易导致高官倾轧、行政低效、政治腐败(暴政)等。情境体验2提示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清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主题探究能力提升主题一探究1提示唐以前的宰相

31、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责是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大臣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这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探究2提示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主题二探究1提示海洋开发意识、海洋财富意识、海洋主权意识和海洋忧患意识。探究2提示逆转:由宽容、开放走向保守、封闭。真题实战模拟演练真题实战1.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先后制止了明神宗关于工部铸钱供内府使用和向户部索求费用的旨令或要求,这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权,即内阁权势强大,故A项正确;题干

32、材料反映出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严重”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神宗为内府索求钱财,无法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2.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材料以纂修宗谱为切入点,但侧重点是宗谱中的族规、家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体现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选官,其导向是服务皇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纂修宗谱是清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且士族在隋唐后逐步瓦解,故C项错误。四民是指士、农、工、商,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3.A本题考查明代的政治特征。从材料信息看,明代由

33、禁止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其目的在于使宦官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能更好地为皇权服务,同时使宦官对内阁形成一定的制约,这说明明代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A项。宦官参政有利于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且决策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C、D三项。模拟演练1.B明朝最终亡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其根源在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B项正确。2.D对于皇帝的决策,给事中“忤逆帝意”,即不遵从皇帝的旨意,结合史实可知,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奏章,及时制止、纠正皇帝的失德、失政行为,故选D项;内阁本身没有权力,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排除

34、A、B两项;御史和给事中都属于言官,并不能制约皇帝权力,排除C项。3.C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方安定的现象,而明后期北方民族关系融洽的主要原因是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故选C项。4.A由材料可知,军机处印信使用的程序非常严格,军机处处在皇权的严格控制下,皇帝通过军机处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故选A项;内奏事太监保管印信,但不能使用印信,不能反映其把持朝廷大权,排除B项;军机章京“请印”,不能说明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排除C项;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拟写皇帝诏书,上传下达,与宰相不同,排除D项。5.D材料“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说明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巩固边疆政权,故选D项;材料中提到内地商人前往青海贸易,这也有利于内地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准噶尔部被平定,回部向化,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B项;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新疆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理,排除C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