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检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鸦片泛滥后,林则徐曾前往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店铺的艰难处境,迅速得出鸦片输入独占市场破坏商业经济的结论。这种认识()A.具有保护利权意识B.体现对统治基础的维护C.推动商战思想形成D.揭示了国内市场的广阔2.(2021广东深圳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A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3.(2020山东临沂一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下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据此可知()A.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C.西方列强对地理风水缺乏正确认知D.文化差异使列强不愿意与华人相处4.(2021山西阶段性测试)1858年,在商订中美天津条约时,美国代表曾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
3、国侨民。”却被谭廷襄以中国“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这反映出清廷官员()A.对近代外交缺乏了解B.对列强侵略意图警惕C.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D.对不平等条约的不满5.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据此可知,魏源的思想()A.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外交模式B.已抛弃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C.引导着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D.找到了抵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6.(2020山东模拟)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户部历年的人口造报都会缺失数省,最多时达到10个省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该时期()
4、A.地方治理制度崩溃B.南方局势持续动荡C.人口造报流于形式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7.1883年1月,上海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由此可知,当时()A.民间资本在企业资本中占主导地位B.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C.企业资本已趋向社会化D.私营企业发展环境改善8.(2020海南普通高中高考调研测试)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商战”一词首先出现在1862年曾国藩的一份家书中,台湾巡抚刘铭传也曾指出国家可“不与民争利”,但“不能不与敌争利”,欲自强必先致富,致富必先经商。这反映出洋务派官员()A.商战思想承载民族主义B.极力维护中国商
5、民权益C.主张抵制外国经济侵略D.商业营销蕴含民族情怀9.(2021山东淄博二模)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了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10.(2020湖南怀化期末)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根据国际法,8月3日英国认定日本应对英国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负责,12日英国仍重申这一立场,20日,英国转而声称中国应负赔偿责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英日矛盾因战争爆发而消
6、除B.中国在中日的舆论战中失利C.事件责任的裁定受利益主导D.中国战败导致英国态度转变11.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该学者旨在()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12.(2020山西太原二模)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撼性效应,以至洛阳纸贵。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也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这主
7、要是因为该书内容()A.揭示了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B.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C.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D.宣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13.(2020天津南开区二模)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写于1898年)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后来,他又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由此可知,下列认识最正确的是()A.戊戌政变记真实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情况B.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举国沸腾、人们纷纷上书言事C.第一手史料的可
8、信度会受作者情感与动机等因素的影响D.梁启超所写戊戌政变记比其他史料具有更高可信度14.(2020北京丰台期末)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民间有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等主张。这些主张最可能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15.(2020山东烟台期末)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A.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二、
9、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2020山东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诚“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材料二甲午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
10、“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士大夫回应“西潮”挑战的表现并指出其影响。(10分)17.(2020广东茂名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
11、题。材料李鸿章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吕思勉先生认为:“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中“未有的变局”,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
12、分)答案与解析单元质检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A据材料可知,林则徐认识到鸦片输入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反映了他具有保护国家利权意识,故选A项;当时清朝的统治基础是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林则徐认为鸦片输入对中国商业的破坏,他并没有进一步提出商战,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林则徐看到国内经济的艰难处境,并没有涉及他对市场的认识,排除D项。2.D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1842年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
13、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C项。3.B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城北划定了居留地,这些居留地被上海居民和上海道台认为是荒蔓之地而暗自窃喜,反映了上海的官民缺乏国家主权意识,表明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故选B项;华洋隔离不能避免中外冲突,排除A项;材料强调列强利用上海官民缺乏现代视野攫取侵华特权,用中国特有的“地理风水”去解读是错误的,排除C项;材料与文化差异无关,排除D项。4.A题干中美国代表建议的“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是近代外交的惯例,但是谭廷襄却以“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说明清朝官员对近代外交缺乏了解,仍然在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故选A项;美国代
14、表的建议是保障中国侨民的利益,但谭廷襄的态度是对自己“天朝上国”观念的坚守,并不是对列强侵略意图的警惕,排除B项;谭廷襄的态度是坚持传统的“华夷”观念,而不是突破,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不平等条约商定时的现象,而不是签订后的表现,所以不是对不平等条约的不满,排除D项。5.C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重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故D项正确。6.B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占领了南方大片土地,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数省区人口造报缺失,故B项正确。7.C依据材料“1883年”“招商集股”“数十万巨款,一旦可
15、齐”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开矿公司向社会融资,这是企业资本社会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虽然反映了民间资本投入企业,但是不能据此认为民间资本在企业资本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改善,故D项错误。8.A材料反映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意欲通过商战实现国家富强,说明洋务派官员的商战思想承载着民族富强的希望,故选A项;实行商战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不是维护商民权益,排除B项;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官员商战的目的,没有涉及商业营销,排除D项。9.B这股思潮主张学习西方
16、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中体西用指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中体西用不符,排除A项;甲午战前民族工业没有快速发展,排除C项;这股思潮旨在学习西方,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不是抵制暴力革命思想,排除D项。10.C题干提及英国由控诉日本到要求中国赔偿高升号运兵船,期间英国与日本讨价还价,日本对英国让步,双方签订了英日通商航海条约,可见英国的声明改变基于英国的利益,故选C项;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国为提防俄国而拉拢日本,以图英国在华利益最大化,但英日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题干未提
17、及中日双方舆论战,且舆论只是实际利益的延伸而已,排除B项;此时甲午战争还没有结束,排除D项。11.C“始终犹豫不决”“无备战决心”“用人不当”“不敢坚持长期抗敌”等都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密切相关,腐朽的政治统治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题干分析了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指出要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排除A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表明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改革不再是重振国威的关键,排除B项;题干中提及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失误,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的军备远远落后于日本,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撼性效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其社会进化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该书内容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排除A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并非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排除B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进化论,并非“天赋人权的思想”,排除D项。13.C据材料“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可知梁启超认为自己所著的戊戌政变记存在主观意识,故选C项;材料中提到梁启超认为自己不敢承认戊戌政变记的真实性,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到戊戌变法期间举国沸腾,但还需要其他史实进行佐证,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梁启超所作的戊
19、戌政变记,无法与其他史料比较,排除D项。14.D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与材料中“民间有提出各国兵船”“归朝廷治罪”相符,故选D项;材料“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表明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晚于鸦片战争,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晚于太平天国运动,排除B项;戊戌变法时期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是自上而下的运动,而非“民间有提出”,排除C项。15.A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
20、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选A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16.参考答案(1)特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具有忧患意识;主张改革、变革。原因:受佛道冲击,儒学面临危机;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宋代长期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处于劣势;宋代积贫积弱,面临严重危机。(2)表现:传播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提出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影响:传播了民主思想,形成维新思潮;激发起人
21、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众觉醒。17.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变局。阐述:中国从夏商周以来,是农耕文明的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地位。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所未有的变局。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影响。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工业经济传入中国,冲击了自然经济并使之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使用机器化大生产,开始了由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鸦片战争后,随着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民众经历了数次思想启蒙,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观念渐入人心;这些可谓是中国旷古未有之变局。总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工业文明转变,这是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