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高碑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Br:80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C.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答案】B【解析】【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
2、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因为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决定了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性质各有特点,例如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则B正确;答案选B。2. 春秋时期齐国的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A. 氢氧化钾B. 碳酸钠C. 氧化钙D. 次氯酸钠【答案】A【解析】【分析】草木灰中含K2CO3,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在煅烧后生成CaO,即贝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O,溶于
3、水后生成Ca(OH)2,据此分析“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的成分。【详解】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煅烧时分解生成CaO,CaO溶于水后生成Ca(OH)2,草木灰中含K2CO3,草木灰和贝壳灰混合加水后发生反应CaCO3沉淀和KOH,KOH是一种强碱,能使油脂发生水解从而能去油污,达到洗涤丝帛的目的,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史料考查了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来解答。3. 某物质在做焰色反应的实验中,通过蓝色的钴玻璃,发现焰色呈现紫色,该物质可能是( )A. NaClB. BaCl2C. CuCl2D. KCl【答案】D【解析】【详解】通
4、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现紫色,说明此物质中含有K元素,故选项D正确4.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 粗盐提纯,选和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选D. 分离Na2CO3溶液和油,选【答案】D【解析】【详解】A.粗盐提纯,包括溶解、过滤、结晶,选和,故A不选;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是萃取和分液,选,故B不选;C.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需要将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选,故C不选;D.碳酸钠溶液和油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方法为分液,应选,故D选。故选D。5.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 Cl2ClB. Zn
5、Zn2C. H2H2OD. CuOCuCl2【答案】A【解析】【分析】变化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一般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通过分解反应可以实现的,不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项,Cl2Cl的反应中,氯元素得电子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选A项;B项,Zn Zn2的反应中,锌元素失电子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不选B项;C项,H2H2O的反应中,氢元素失电子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不选C项;D项,CuOCuCl2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得失电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不选D项。综上所
6、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6.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 Al和Cl2化合反应生成,故A错误;B. Fe和Cl2化合反应生成FeCl3,不能得到FeCl2,故B错误;C. Fe和Cl2化合反应生成FeCl3,不能得到FeCl2,故C正确;D. Cu和Cl2化合反应生成,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最高价态的氯化物。7.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开:NaCl、MgCl2、FeCl3、(NH4)2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 AgNO3B.
7、NaOHC. BaCl2D. HCl【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硝酸银溶液,NaCl、MgCl2、FeCl3、(NH4)2SO4四种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开,故A错误;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无现象,氯化镁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硫酸铵产生刺激性气体,反应现象各不相同,能区别开,故B正确;C加入氯化钡溶液,NaCl、MgCl2、FeCl3三种溶液都无现象,不能区别开,故C错误;D加入盐酸,NaCl、MgCl2、FeCl3、(NH4)2SO4四种溶液都无现象,不能区别开,故D错误;答案为B。8. 224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g,该气体的摩尔质
8、量约为 ( )A. 32gmol-1B. 64C. 64gmol-1D. 64g【答案】A【解析】【详解】标况下224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摩尔质量为=32g/mol,故答案为A。9.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Al2(SO4)3 =2Al+3 + 3SOB. HClO = H+ + ClO-C. NaOH=Na+ + OH-D. NaHCO3 =Na+ + H+ + CO【答案】C【解析】【详解】A铝离子正确写法为Al3+,硫酸根的正确写法为SO,故A错误;B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H+ + ClO-,故B错误;C氢氧化钠为可溶于水的
9、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OH=Na+ + OH-,故C正确;D碳酸为二元弱酸,所以碳酸氢根不能拆,正确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 +HCO,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0.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过滤;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g+能与Cl-、OH-三种结合,Mg2+能与、OH-结合,Ba2+只能与结合,故先加入Ba(NO3)2溶液溶液,检验出离子,过滤除去生成的Ba
10、CO3沉淀;然后加入Mg(NO3)2溶液,检验出OH-,过滤除去生成的Mg(OH)2沉淀;最后加入AgNO3溶液,检验出Cl-,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合理选项是B。11. 将5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A. 0.03mol/LB. 0.3mol/LC. 0.05mol/LD. 0.04mol/L【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令稀释后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0.05L0.5
11、mol/L=0.50Lc,解得c=0.05mol/L,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1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g O2和O3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为NAB. 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C. 2mol/L的FeCl3溶液,其中含有Cl为6NAD. 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含氧原子为2NA,故A错误;B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
12、物质的量,故B错误;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D正确;故选D13.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纯净物强电解质非电解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盐酸硫酸H2SO2COB胆矾硫酸钡NH3Na2OCO2C烧碱氯化钠三氧化硫COSO2D氨水苛性钾乙醇CaOSO3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只含有同种物质的是纯净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只能和
13、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据此分析。【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氢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胆矾是五水硫酸铜,属于纯净物,硫酸钡是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氧化钠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KCl溶液I2加热,升华BKNO3
14、K2SO4BaCl2溶液,过滤CCuCuO稀硫酸,过滤DCaCO3CaO盐酸,过滤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碘单质易升华,因此加热可以除去氯化钾固体中的单质碘,但在溶液中不能通过升华除杂,A错误;B、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引入新杂质氯化钾,应该用硝酸钡,B错误;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铜,过滤后可以除去铜中的氧化铜,C正确;D、碳酸钙、氢氧化钙均与盐酸反应。应该是溶于水过滤,D错误。答案选C。15. 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 FeB. BrC. Fe和BrD. Cl【答案】C
15、【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失去电子的元素,即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上述反应中,Fe从+2价升高到+3价,Br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Fe和Br,选C。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16. 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6B. 61C. 15D. 51【答案】D【解析】【详解】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
16、原子个数比为5:1,故选D。17. 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组成符号正确的是( )A. RB. RC. RD. R【答案】D【解析】【详解】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则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2,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a-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2+b,所以R原子的符号为R,故答案为D。18. 将7.8gNa2O2溶于92.2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8%B. 8%C. 8%D. 7.8%【答案】C【解析】【详解】7.8g的过氧化钠为0.1mol,生成的氢氧化钠为8g,但是该反应会产生氧气,所以得到的溶液的溶质
17、质量分数大于8。答案选C。19. 下列判断正确是()足量金属Na与标准状况下11.2 L O2反应时一定转移2 mol电子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这种元素一定被还原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Na2O2与足量H2O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反应完后,恢复至室温,溶液中c(Na)不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11.2LO2物质的量为0.5mol,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可能生成氧化钠,也可能生成过氧化钠,当生成氧化钠时,氧元素的化合价由
18、0价降低为-2价,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当生成过氧化钠时,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错误;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如将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时,硫被氧化,将氧化铁转化为铁单质时,铁被还原,故错误;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置换出铜,故错误;Na2O2与足量H2O反应时,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每生成1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故正确;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先生成氢氧化钠,使石蕊试纸变蓝,由于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因此具有漂白
19、性,最终使试纸褪色,故错误;过氧化钠和饱和烧碱反应时,消耗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但由于温度不变,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c(Na)不变,故正确;综上所诉,正确,故选C。20.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MgSO4NaHCO3Na2SO4饱和石灰水 Ca(HCO3)2 FeCl3NH4Cl 饱和NaClA. B. C. D. 全部【答案】C【解析】【详解】钠投入到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一定会有气体产生,所以只需判断是否有沉淀生成即可。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
20、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会生成沉淀,故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不反应,所以没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虽然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但钠与水反应放热且消耗水,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随温度上升而减小,所以会有氢氧化钙沉淀析出,故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受热产生氨气,不会产生沉淀,故不符合题意;钠和水反应后消耗水,且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原溶液为饱和NaCl溶液,水减少后会有氯化钠析出,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既能生成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故答案为C。21. 硫酸钾、硫酸铝
21、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c(H)0.1 molL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A. 0.15 molL1B. 0.2 molL1C. 0.3 molL1D. 0.4 molL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2c(SO42-)+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2c(SO42-),所以:c(K+)=2c(SO42-)-3c(Al3+)-c(H+),c(K+)20.8mol/L-30.4mol/L-0.1mol/L
22、=0.3mol/L,故选C。22.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证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为NaHCO3,乙为Na2CO3B. 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放置沾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 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整个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答案】C【解析】【分析】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结合图中装置可知,乙受热温度高,应该为碳酸钠;B白色的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据此可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C碳酸钠不分解,则A烧杯中不会出
23、现浑浊现象,应该是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D由于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过程中不分解,则整个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详解】A、由图可知,实验时大试管内的温度高于小试管内的温度,为了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的热稳定性,该套管实验中乙为Na2CO3,甲为NaHCO3,故A正确;B、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B正确;C、实验过程中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受热不分解,无CO2气体产生,所以A烧杯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C错误;D、由于碳酸钠不分解,则整个过程中烧杯A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D正确;故选C。【点睛】本
24、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解题关键: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易错点C,实验过程中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Na2CO3受热不分解。23.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12C. 21D. 23【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酸性条件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Cl元
25、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其转移电子数为2,根据转移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H2SO4+2NaClO3+Na2SO3=2Na2SO4+2ClO2+H2O,所以该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选C。24. G、Q、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GQNaCl;QH2OXH2;YNaOHGQH2O;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 GQZYXB. GYQZXC. XZQY GD. ZXGYQ【答案】C【解析】【详解】GQ+N
26、aCl中,NaCl中Cl元素为-1价,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QG-1,Y+NaOHG+Q十H2O中,为歧化反应,Y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介于G、Q之间,结合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QYG,Q+H2O X+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Q,Z+NaOHQ+X+H2O中,为歧化反应,Z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介于Q、X之间,结合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ZQ,所以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ZQY G,故选:C。25. KCl和KBr的混合物3.87克,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产生6.63克沉淀,则混合物中钾的质量分数为( )A. 24.1B
27、. 40.3C. 25.9D. 48.7【答案】B【解析】【详解】KCl和KBr的混合物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所得沉淀为AgCl、AgBr,由电荷守恒可知n(K+)=n(Ag+),沉淀与原混合物质量之差=沉淀中Ag元素质量混合物中K元素质量,故108g/moln(K+)39g/moln(K+)=6.63g3.87g,解得n(K+)=0.04mol,混合物中K的质量分数= =40.3%,故选:B。三、填空题26. 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28、数的2倍Y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Z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1)X的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_。(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_。(3) 画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4)X的单质在Y的常见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产物可与T的过氧化物反应,其反应方程式是_。【答案】 (1). C (2). O3 (3). (4). 2CO2+ 2Na2O2 = 2Na2CO3 + O2【解析】【分析】T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T是Na元素;X最外层电子
29、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Y的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Y是O元素;Z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Z是Cl元素,据此判断。【详解】(1)X为C元素,其同位素C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2)臭氧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臭氧的化学式是O3;(3)Z为Cl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T是Na元素,单质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 2Na2O2 = 2Na2CO3 + O2。27.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
30、据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_, _。(2)若利用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 的仪器是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的进水口是_(填“f”或“g”)。实验中,仪器中需加入沸石,其作用为_。【答案】 (1). 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温度计 (4). 蒸馏 (5). g (6). 防止暴沸【解析】【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是蒸馏烧瓶,是冷凝管。(2)若利用装置分离酒精和水混合物时需要控制温度,则还缺少的仪器是温度计,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馏;冷凝时应该是逆向冷却,则的进水口是g。实验中由于需要加热,为防止
31、液体暴沸,仪器中需加入沸石。28. 如图表示用CuSO45H2O晶体来配制480mL 0.20molL1 CuSO4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_,需称取CuSO45H2O 晶体的质量为_ 。(2)写出配制480mL0.20molL1CuSO4溶液所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烧杯、量筒、玻璃棒、_、_。(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
32、水至刻度线(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后用于_。【答案】 (1). CBDFAE (2). 25.0 g (3). 500mL容量瓶 (4). 胶头滴管 (5). BC (6). 搅拌 (7). 引流【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没有480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应配制500mL溶液。【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BDFAE;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0.20mol/L0.5L250g/
33、mol=25.0g;(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用天平称量溶质,然后用量筒量取适量水在烧杯中进行溶解,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的溶液要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转移时用玻璃棒引流,之后还需要胶头滴管定容,所以还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可导致溶质偏少,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可导致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B符合题意;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故C符合题意;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为正常现象,再加水至刻度线,体积偏大,则浓
34、度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4)溶解时需要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移液时需要玻璃棒引流。29. (1)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为_(方程式)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也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当有l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_。如果将2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_。A168L B1.68L C1.68L D1.68L(2)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
35、仪器及药品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省略)。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a_、_ h 、i _、_。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3)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 (1).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2). 1:5 (3). 11.2L (4). D (5). d (6). e (7). f (8). g (9). b。 (10). 除去Cl2中的HCl (11). Cl2 2NaOH= NaCl NaClOH2O . (12). 2Cl2 2Ca(OH)2 = CaCl2C
36、a(ClO)22H2O【解析】【详解】(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KMnO4与浓盐酸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降到+2,得出KMnO4作氧化剂,参加的物质的量为2mol;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到0,得出浓盐酸作还原剂,16mol HCl中只有10mol作还原剂,6mol体现酸性,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 Cl2转移2 mol电子,即转移1 mol电子会生成0.5mol Cl2,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若完全反应生成氯气为,其体积为,但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不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产生氯气小于1.68L,故选D;(2) 从a出来的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依次通过dehi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然后与铜反应,最后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则依次再通过fgb,所以按照气流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ehifgb,故答案为:adehifgb;从a出来的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气体需要饱和食盐水来除去;B装置中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3)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