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生活中的感应电流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力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设计本堂课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将较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我选择本节课的教法为“引导探究总结”,即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到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体现。二、教学背景分析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但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尤其是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在生活中学生几乎看不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考虑加开一节生活中的感应电流一课
2、,力求与教材紧密衔接又与生活亲密接触,以期让学生通过接地气的实验探究加深对现象的认识。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实验的进行,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更深层次上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通过本课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组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规则,也学习了认知策略,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巩固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理解2、会使用线圈以及生活中常见仪器设备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3、培养学物理用物理的习惯,通过研究生活中的实例提升物理学科素养。4、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体会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四、教学重点、难点
3、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巩固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2、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物理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五、教 学 方 法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活动1、实验引入。结合书本中的“摇绳能够发电吗?”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电的原因,画出原理图分析归纳。(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发电有应用价值吗?绳系卫星1992和1996年,意大利研制的绳系卫星,两次由美国航天飞机携带,在太空进行试验。第一次由于绳索缠绕,只释放到250米,为原计划20公里的1/78,但它产生了40伏特的电压及1.5毫安的电流,第二次释放到1
4、9.3千米,产生了3000伏特电压,可惜这时绳索断裂,绳系卫星丢失。这两次试验虽出师不利,但已证明:太空发电的设想是可行的,在人类的不懈努力下,太空发电的设想将会成为现实。活动2、探究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实验(拍照)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电的原因,画出原理图分析归纳。(拍照)活动3、探究安检器的工作原理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电的原因,画出原理图分析归纳。活动4、探究校园卡的工作原理 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电的原因,画出原理图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发电有应用价值吗?介绍无线充电技术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无线充电的原理。活动5、探究体验手机NFC系统的工作原理出示NFC感应片让学生体会思索工
5、作原理活动6、电磁感应都是有利的吗?介绍心脏起搏器的结构,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科学的力量。指出: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靠近强磁场!七、总结归纳1、磁通量B与S垂直 =BSB与S不垂直 =BS cos穿过这一平面磁感线的条数 2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为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释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达到在生活中学物理、在物理中找生活的境界。八、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和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此次教学设计中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手脑并进行主动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思考与联系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另外引导学生利用地磁场,启发 对“生活中哪些行动都能发电”的思考,设计了摇绳发电、电磁炉发电、校园卡发电、手机发电等发电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以后的交流电一章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