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大气环境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涉及的知识内容由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两个部分组成。教材中均以图文的方式呈现。热力环流中通过图2-29示意,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流动与大气气压的变化的过程,再配以文字解释,学生能较易理解。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过程,图2-31将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合并在同一幅示意图中,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再配以正文与阅读部分,可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地理思维还较薄弱。该部分内容又较抽象,不易理解,并且涉及物理学科中气压、受力分析、力的合成等内容,有些知识学生还未
2、涉及,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本课造成困难。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可设置预习案,通过课前预习等方式,缩短课上用时,提高课堂效率。此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从直观上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过程与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过程和风形成的过程。2.通过对各种图像的阅读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大气环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大气对地理环
3、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2.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导入: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地理知识,大到宇宙太空,小到高山流水,都是我们地理研究的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展示
4、图片:壁式空调、暖气片)同学们的家里都有空调和暖气,空调的位置在屋里墙壁的上方,暖气片的位置在墙壁的下方,为什么这样安装?学生认真思考并作答。从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思维导图)课 堂 练 习教师:请一位同学来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展示学习目标板书: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一、热力环流教师: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中气流的运动方向。视频:热力环流实验提问:1.热水和冰块上空的气流运动方向是怎样的?2.热水和冰块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是怎样的?教师:根据我们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上面的实验报告,并标出
5、气流的运动方向。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和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探究,我相信大家已经得出气流在玻璃箱里是如何运动的了,下面请一位小组代表来前面汇报他们的实验报告。承转: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我们共同探讨热力环流的原理。板书: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风) 过渡: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就包含着热力环流。下面我们就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大气运动。市区郊区郊区下图为某城市与郊区示意图,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该城市与郊区的大气运动情况。 教师:以上
6、就是热力环流的基本知识。那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开头提及的问题吧:我想现在你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空调在墙壁的上面,暖气在墙壁的下面了吧!承转:随着天气转冷,石家庄又要进入取暖期,每年冬季,石家庄的雾霾天气尤其严重,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相关视频。视频:航拍雾霾笼罩下的石家庄教师:深陷雾霾,我们都盼着来一场风,吹散雾霾,看到蓝天白云,呼吸清新的空气。风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板书: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承转: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运动既有高空也有近地面,无论是高空风还是近地面的风,风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是实际上,它还要受到各种力的影响,那么不同高度的风都受哪些力的
7、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9页的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2.找出高空风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3.找出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区别。 PPT:演示高空风的形成过程动画并讲解风的受力情况。讲述:在高空水平面内存在气压差,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它的作用下,空气分子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可以说它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当空气分子一运动产生风时,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指向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不断偏转,最终受力平衡时就形成了稳定
8、的风向。最后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PT:演示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动画并讲解。讲述:与高空的风相比,近地面的风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重点来分析近地面风所受力与风向的关系。近地面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稳定以后的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规律总结:高空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今天我们学习了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并对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有了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将这些原理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太阳辐
9、射在地表分布差异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B.地转偏向力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3.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 A.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B.上升运动C.下沉运动 D.水平运动 4.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C.地面摩擦力 D.前三个力的合力5.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 A.气旋和反气旋 B.风C.热力
10、环流 D.大气环流6.连线题: 分别代表的是: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阅读学习目标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合作讨论,填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报告的内容并解释原因。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热力环流过程的分析。学生填写学案上规律总结内容。小组内部成员合作讨论,绘制城市与郊区环流图并选派小组代表解释其原因。观看视频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探究结果,完成学案上的内容。学生观察并理解生答师评完成学案上面的规律总结部分的内容。学生思考并抢答学生思考并抢答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用实验视频导入,突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将抽象的大气运动变得形象直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用地理语言表
11、达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梳理热力环流中各个环节的产生顺序、因果关系。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学以致用 呼应导入部分。学生的受力分析内容理解较差,通过对高空风的形成过程的讲解,可帮助他们提高对近地面风的认识。通过对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过程,将风的相关知识落实到位。为后面的课程打基础。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作业设计1、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运用该原理解释“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形成。2、绘制南半球三力作用下风的形成过程图。3、请你为石家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出几条破霾之策。结束语 一场风,可以吹散雾霾,但是治理雾霾我们不能仅仅等风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共建石家庄的碧水蓝天。我相信,石家庄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谢谢大家!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由大家所熟知的生活实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又以实验视频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知识讲解完毕,用习题加以巩固,使学生能更好的把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方面,我结合当今最热门的话题石家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让学生们为“创城”提出几条破霾之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