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782.50KB ,
资源ID:65344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34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理鲁教版选修2素材:互动课堂 第一单元第一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理鲁教版选修2素材:互动课堂 第一单元第一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

1、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海与洋的区别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世界海洋是以洋为主体,与围绕它所附属的海共同组成。洋是该水体的主体部分,远离大陆,深度在2 000米以上,其温度、盐度、透明度等水文状况受大陆影响小,有稳定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海是洋的边缘部分,附属于各大洋,以海峡或岛链与洋相通或相隔,兼受洋、陆的影响,水温和盐度季节变化大,潮汐现象明显,但没有独立的海流系统。2.四大洋的特征(1)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是面积最大、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南北最大长

2、度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09 900千米。总面积17 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1/3,是世界海洋面积的1/2。平均深度3 957米,最大深度11 034米。全世界万米以上的6条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平均水温19.1。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锰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2)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轮廓略呈“S”状。南北长约1.5万千米,东西最大宽度仅为2 800千米。总面积9 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 626米,最深处达9 219米。平均

3、水温16.9。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占世界的1/5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占世界货运总量的2/3以上。 (3)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 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 397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平均水温17.0。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4)北冰洋:位于

4、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 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的3.6;体积1 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 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1/3,最大深度也只有5 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3.四大洋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印度洋北以马六甲海峡,南以塔斯马尼亚岛南角附近的147E为界;太平洋与大西洋以合恩角的68W为界;大西洋与印度洋以厄加勒斯角的20E为界;太平洋与北冰洋以白令海峡为界;大西洋与北冰洋以挪威海以南为界。4

5、.海、海峡、海湾海:位于大洋的边缘,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边缘海临大陆,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分隔。我国大陆东岸濒临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仅通过狭窄的海峡与大洋或其他海相沟通的水域。一般面积较小,平均深度较浅,海底地貌较为单纯,如渤海、波罗的海、波斯湾、哈得孙湾等。陆间海位于几个大陆之间,一般面积较大,平均深度较深,海底地貌比较复杂,如地中海、红海。海湾:海或洋伸进陆地的部分,且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海湾面积大小不一,有的湾比海还大,如哈德孙湾。在实际生活中,海和海湾时常混淆,如墨西哥湾是海,但称之为湾,阿

6、拉伯海是湾,又称它为海。海峡是相邻海区之间较狭窄的天然水道。全世界的海峡很多,重要的有三四十个,其中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及中国的台湾海峡、渤海海峡等尤为重要。海峡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许多海峡被人们称为“海上生命线”。案例探究问题假如说地球最初在1月间形成,地壳最后于2月间凝结,那么远古的海洋,往早里说,说不定在3月产生。依据同一标准,我们可以说最初的生物在4月出现,最早的化石在5月形成。随后的半年时间内,进化出早期海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初生脊椎动物、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等。恐龙大约在12月中旬主宰一切,而人的时代到了一年最后一周最后一天才告开始,他真正脱离动物上升为人,

7、还是第365天夜晚十点钟才发生的事情。这个通过地质时代的漫长的旅程,开始的时间大概是在50亿年以前。你能描绘海洋是怎么起源的吗?探究思路:“原始地球”的表面有一个时期比现在热得多。那时还没有海洋,原始海洋在地球表面温度降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才形成。地球从开始时就有水,但那时的水封在岩石以内,后来才被释放了出来。水汽上升为大块集云,把地球裹得严实厚密。有一个时期这个新生行星的表面温度过高,雨水一降落就已变成蒸汽。然而即使这种“雨”,也能帮助减除岩石的热,把热气从地上转到大气层散入太空,使地球加速冷却。可能有千千万万年,由于大堆的密云悬在空中,太阳光到不了地面。只有那么长久,地壳才能从岩石凝结的温度(

8、5381 093)降低到水的沸点(100)。后来这一天终于来了,雨点降到地上不再嘶的一声化为蒸汽,反而留下来开始向光秃秃的地球上的缝隙和角落里流,跟着大雨滂沱,海水开始聚积。水的聚积,根据现代地质学家的意见,并非通过人们常常描写的“滔天洪水”。就我们所知道的说,那时下的雨,也和今天所下的雨相差不多。大自然有的是时间,过了大约10亿年才填满了那些海洋。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威廉鲁比认为,构成早期海洋的浅谷低地所蓄的水,只有目前海洋存水量的5%10%。然而在无限长的时间过去以后,水汽依然从火山和喷气孔中冉冉上升,把水分带给大气层,然后再注入汪洋大海。原始海洋大约是在45亿年前形成的。海水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9、,是地球内部分化、释放出来的。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火山活动释放出来的水分是非常惊人的,汇聚而成海洋水体。5.海底地形单元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看,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貌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它们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貌单元,如下图所示。6.地球上最凸起的山峰、最深的沟谷和最长的山脉都分布在海底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貌难以直接观察,人们长期不明其真相。20世纪20年代,德国“流星”号首次运用声呐测深法揭示海底地形的起伏,发现它不亚于陆地。以后数十年工作说明,海底地貌远比陆地地貌壮观,那里有深邃的海沟、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

10、,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大洋最深点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11 034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的海拔高度。纵贯大洋中部的洋中脊山系,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千米至数千千米,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深海平原坡度小于1,其平坦程度超过了大陆平原。7.海底的地形分布海底地形可以分为明显的五个部分:(1)大陆架和大陆坡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大陆架上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2)岛弧和海沟岛弧的分布以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如阿

11、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鸟、琉球群岛、台湾岛及附近岛屿、菲律宾群岛等。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岛弧靠近大洋的一侧,往往还伴生有一系列与岛弧呈相互平行状态的深邃而狭长的海沟。而且岛弧上的山峰越高,邻近的海沟也就越深。这些海底最深的地方,并不是在大洋的中央,全球20多条水深在7 000米以上的海沟,大都坐落在大洋的边缘,而且,绝大多数环绕在太平洋周围地带。海沟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常常相互配对,形影相随,如在太平洋西部岛弧的东侧,就与岛弧平行排列着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3)洋盆和洋中脊洋盆又称为“深海平原”,在起伏的玄武岩基底上由沉积物覆盖形成、坡度小于1的

12、平坦区域。大的深海平原延伸数百至数千千米。有的深海平原表面光滑平整,几近水平状,为地球表面最平坦部分;有的向一定方向连续倾斜;有的则波状起伏,不甚规则。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水深3 0006 000米。深海平原在各大洋都有发现,以周缘缺乏海沟的大西洋最为发育。海底呈长条状的高地,又称海脊。几乎没有地震活动的海岭,叫无震海岭;有明显地震活动的海岭叫活动海岭,即大洋中脊。无震海岭延伸长度可达数千千米,宽数百千米,高出周围洋盆底部2 0004 000米,地形一般起伏不大,顶面较平坦,不似大洋中脊那样崎岖。在各大洋分布

13、很广,如太平洋中夏威夷海岭、皇帝海岭、大西洋中鲸鱼海岭、里奥格兰德海岭。8.探索与发现(1)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是有关岩石圈发展的一种学说,1961年由美国赫斯和迪茨提出。该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至海沟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使洋底地壳在3亿年左右更新一次。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

14、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申。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像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2)地质时期,地球上的大洋和大陆分分合合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

15、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叠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宠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

16、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活学巧用1.海和洋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解析: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 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较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其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两三千米。海

17、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答案: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体,远离陆地,受陆地的影响小:海是大洋的边缘附属部分,近大陆,深度浅,兼受洋、陆影响,没有独立的海流系统。2.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A.阿留申(Aleutian)海沟B.秘鲁智利(Peru-Chile)海沟C.东加(Tonga)海沟D.马里亚

18、纳(Mariana)海沟解析: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东亚大陆地壳相碰撞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到东亚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11 034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的海拔高度。 答案:D3.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海盆B.海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海盆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海盆(2)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B.地

19、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C.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D.地海洋空间可开辟为深海旅游区解析:海底地形可以分为明显的五个部分: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其中深陷的部分,我们称为海沟;隆起延伸很长的部分,称为海岭,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则为洋盆。答案:(1)C(2)C4.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下面哪两个板块相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同南极洲板块答案:A5.下列应用板块

20、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和岛弧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解析: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和岛弧是新大洋地壳的消亡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答案:B6.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在六大板块中,上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B.4个C.5个D.6个(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A.LNB.LKD.MN解析:本题组

21、考查的知识点较细,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具体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第(1)题比较抽象,首先明确这是一幅地球剖面图,其次从图中可知此剖面线经过亚欧大陆和南美洲,此时可以判断该剖面线经过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一个斜剖面。反映出的板块有亚欧、太平洋和美洲三个板块,注意六大板块中没有大西洋板块。第(2)题可以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判断:L和N为正在向两侧扩张的海岭,M和K为板块碰撞处的海沟。同为海岭处的岩石年龄无法判断哪处老,哪处年轻,因为岩浆涌出时间无法确定。答案:(1)A(2)D7.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问题。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1)

22、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单项选择)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_。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气候。(3)H海峡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_。(4)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_现象。(5)请在图中粗虚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第(1)题根据经度判断该海域

23、为太平洋东岸,再依据纬度可确定H处为南极洲板块。第(2)题,自然带由FG的变化主要是由热量差异引起的,该处自然带呈带状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F东部为安第斯山,由经纬度位置G处30S以南大陆西岸,因此为地中海式气候。第(3)题,H为秘鲁渔场,该处洋流在垂直方向上补偿流,引起海水扰动,将大量的营养物质运到表层形成渔场。第(4)题考查基本知识。海水异常升温的属于厄尔尼诺现象,需要学生牢记教材基本概念。第(5)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由图可以看出,在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太平洋东岸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寒流),受寒流的影响,海水温度比相邻的同纬度其他海域相对较低。答案:(1)D(2)纬度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地中海(3)涌升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大批鱼群(4)厄尔尼诺(5)(绘图)箭头朝北等温线向北弯曲或向北延伸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