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湾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9周周测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
2、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也就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
3、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摘编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材料二: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
4、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徳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
5、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摘编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三: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
6、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丟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7、。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个网络有一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8、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
9、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3.下列对材料中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4分)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梁衡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栋房子里召开,但很快就被巡捕监视上了。不得已,立即休会转移。代表之一李达,他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是她提议到这里来开会。8月1日,王会悟、李达、毛泽东先从上海来到嘉兴,租好了旅馆,就出来选“会场”。他们登上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着几只游船,不觉灵机一动,就租它一只船来当“会场”。当时还计划好游船停泊的位置,在楼的东北方向,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漂荡。第二天,其余代表分散行动,从上海来到南湖,来到这只小船上。下午,通过了最后
11、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宋人潘阆有一首写大潮中行船的名词:“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共产党就是敢立于涛头的弄潮儿。一大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西行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他振臂一呼,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不知革命希望在何方。他挺立井冈之巅大声说道: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巳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这时,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兵败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深夜里偷渡香港,又转道上海,再埋火种。谁曾想到,惊涛骇浪中,那只小木船上坐着的就
12、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蒋介石曾希望借中国大地上的江河阻灭革命,但革命队伍却一次次地利用木船突围决胜。天险大渡河曾毁灭了石达开的10万大军,但是当蒋介石围追红军于此,只见到远去的船影和岸边的草鞋。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船仍然不大,以至于连毛泽东心爱的白马也没能装上。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条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不久就有百万雄师乘着帆船过大江,解放全中国。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们喜欢说他们是马上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是船上生,浪里走而夺得天下的啊。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是邓恩铭,这位从贵州南部大山中走出来的
13、水族革命家,在山东从事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31年被杀害。接着是何叔衡,红军长征后,他在一次突围中,为不连累同志跳崖而死。以后脱党的有刘仁静,叛党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毛泽东则成了党最长期的领袖。12个人中只有董必武再回过故地。毛泽东1958年到杭州时,专列经过南湖,他急令停车,在路边凝望南湖足有40分钟。想伟人当时胸中涛翻云涌,其思何如。历史上第一个以舟水关系而喻治国驭世者,大概是荀子,后来魏征也把这个比喻说给唐太宗。他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24个年头,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掌天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赴延安,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
14、的谈话。黄问,如何能逃出新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毛泽东答:“靠民主,靠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造出一只共和国的大船。后来,红船航行到第71个年头,1992年,邓小平南巡再指航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扬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帆,又一次勇敢地冲上浪尖。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伟大的、成熟的党。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消雨停,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它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从贫无寸土,漂泊水上,到神州万里,江山红遍。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
15、(有删节)文本二:我喜欢梁衡散文,不仅仅因为他能巧夺天工般地驾驭语言,还因为他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及其营造的意境和境界,读者可以在美的享受中与他的思想一起共鸣,这是梁衡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过去,教科书常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现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材料组织、谋篇布局可以比较自由,只要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即是一篇好散文。梁衡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散文既然是一种艺术,就必须符合美的要求,在文章组织中要讲究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所谓描写之美,就是“作者能将要说的事物客观地、清楚地写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要求如实,不走样,能显示事物本来的美”;所谓意境之美,就是“作者在对某事物的描写或
16、某种思想的表达中能产生一种美的氛围、意境,将读者引到一个美的精神境界”;所谓哲理之美,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作了描述,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并感染了读者后,又进一步升华到一种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种新理念,创造出一些警句哲言,将其定格下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摘编自张维佳梁衡散文的意境和境界)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大”与“小”形成强烈反差,当今世界最大执政党诞生于一只小船上,一方面是机缘巧合,另一方面寓意深刻,引人深思。B.中共一大后,12名与会的党代表中,有的脱党,有的叛党,说明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把关不严,让坏人
17、有可乘之机,混入了革命队伍。C.文章以“船”为线索,采用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法,叙议结合,深情回顾党的发展历程,讴歌革命伟业,展望了党的锦绣未来。D.1958年,建国近10年之际,毛主席乘专列到杭州时途经南湖,临时停车,凝望南湖良久,面对党的发源地,抚今追昔,心绪难宁。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衡的这篇散文被誉为“红色散文”,同属于“红色经典”的还有红旗谱创业史红岩青春之歌暴风骤雨骆驼祥子等。B.弄潮儿本指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年轻人,现比喻站在时代前列敢闯敢干的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堪称改革开放初期的弄潮儿。C.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了“水可载舟
18、,亦可覆舟”的道理。荀子劝学中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的也是这个观点。D.教科书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散文属于艺术,一定要符合美的要求,对审美的追求才是散文的核心任务。8.文本一中的“船”既是“形而下(物质)”的,又是“形而上(精神)”的,请对此简要说明。(4分)9.如欲以“散文三重美”为题为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19、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初,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见之。居期年,冯谖无所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谖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谖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核之。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核之。能
20、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孟尝君闻冯谖烧券书,怒而使使召谖,谖至,曰:“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孟尝君乃拊手而谢之。(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21、的一项是( )(3分)A.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B.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C.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D.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另外三
22、位分别为:魏无忌、赵胜、黄歇。B. 出钱,即放债,贷钱给人。文中指孟尝君拿钱贷给穷人,收取利息。C. 传舍长,是指孟尝君传达命令给客舍舍长,让他推荐可以收债的人。D. 幸临,意同惠临、光临。幸,表敬副词。体现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孟尝君爱惜人才,乐于招揽宾客。尽管后来收入很难维持养三千食客的开销,但孟尝君还是想出办法来增加收入。B. 冯谖慕名投奔孟尝君门下,由于他看起来善于雄辩,又是宽厚稳重的长者,没有其他技能,因此被举荐为收债的人选。C. 孟尝君礼贤下士,请冯谖时态度恭敬,他向冯谖详细说明了收债的原因,并让冯谖替他责备拒
23、不偿还债务的人。D. 冯谖收债方式独特,他设宴宴请向孟尝君借贷的人,并让他们拿借贷的凭证来核对,还烧掉无法偿还者的券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2) 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14. 孟尝君最后为什么反而要拍手连声感谢焚券的冯谖?(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516 题。黑林 吴兆骞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注】黑林,黑松林,在长白山一带。吴兆骞(163
24、1-1684),清初诗人,遣戍黑龙江宁古塔二十三年,诗作慷慨悲凉。15.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黑林险峻,而“唐将”却可驻兵于此,则唐将英武可想而知。此句追怀古人,点出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英雄建勋之场。B. 颔联紧承首联,角度不同,“形胜”言其地理形势优越,“万年”言其历史之久,“雄北极”言其雄峙于北方边境。C. “勋名”一句写前代将领东征高丽之事。诗人借历史讽刺前人意图建勋留名、功业传世的想法,心中包含了无穷的感喟。D. 尾联马当年于此山川松林处攻战厮杀历历在目,而如今这却只剩偃旗息鼓的寂寂边城,此联以景语收束,含蓄深沉。16. 颈联被誉为“笔致深折,
25、曲有其妙”,意思是笔术神巧、意蕴精妙,请简要赏析神巧、精妙之处。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写出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国家的无限忧虑。(2)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蜀道难行,这句诗是“_, ”。(3)古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感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漆
26、并利用它髹涂器具的国家,而宋代是素髹漆器集大成时期。用漆漆物谓之“髹”,素髹即所谓单色漆器,又称“无文漆器”,强调漆色之美,无纹饰之缀。从素髹漆器的身上,现代人可必嗅到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宋代素髹漆器最大特点是“素”字,不仅代表着素雅与简单,也代表着“少就是多”的用色理念,其温润内涵的特质与宋代文人温文儒雅的品性( )。以谭思通夫妇合葬墓出土的整套漆食器为例,其不施繁饰,不求华丽,体现的正是一种与宋代整体工艺美术“雅”的风格相( )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宋人理性、内敛的人生态度。所谓“古淡有真味”,在宋代文人清新雅致的审美思想影响下,素髹漆器形成了( )的时代特征。它们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
27、),造型简洁雅致,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相得益彰 契合 独具一格 息息相关B. 相得益彰 融合 独具匠心 休戚相关C. 相辅相成 融合 独具一格 休戚相关D. 相铺相成 契合 独具匠心 息息相关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让千年后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B.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宋代素髹漆器沉淀出的美,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的慢、雅生活。C. 各种因素相互作
28、用,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让千年后的人们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D. 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千年后的人们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20. 下列各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D.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春节是指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相传春节与舜有关,公元前200
29、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起源, 。其实,“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 ,由此有了“年”的概念。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这是“年”的雏形。汉武帝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也就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代代相传,沿袭下来了。春节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新春贺岁活动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禳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30、。虽然地域有别 ,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都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两段的主要意思,要求表达简洁准确,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四、写作(60 分)23.仔细观察下面一副漫画,根据要求作文。(60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金湾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9周周测答案1.D(A.“从客观标准来看”是相对于“病”和“贫”,“愚”应为主观标准。B.“都是愚的具体表
31、现”说法错误,原文中认为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C.“就是”说法绝对,原文中是“如果”。原文是“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2.A(A项,“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3.B(B项,“正反对比论证”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没有正反对比。材料二主要将“礼”与“法律”进行对比。)4. 作者以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为例,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有说服力。(4分,每点2分。)5.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
3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6分,每点2分。)6.B (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脱党叛党的人是后来思想蜕化变质的,不能说他们在参加“一大”时就是坏人,那时的他们还是革命的仁人志士。)7.B (A项中的骆驼祥子不是红色经典,C项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强调的是学习积累的重要性,不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D项中“教科书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是错误的”的表述错,文中只是说梁衡的散文观不同于教科书,两者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判断的角度不同,“对审美的追求才是散文的核心任务”于文无据。)8.形而下(物质)
33、的“船”:包括南湖红船在内的与中国革命相关的船只。形而上(精神)的“船”: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评分参考:一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给分。)9.描写之美:作者在文中客观清楚地描写了部分重要党史。意境之美:作者在叙写党与船的历史时,营造出了一种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美的精神境界。哲理之美:作者将红船上升到“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的高度,富含哲思。(评分参考:一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
34、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一年到头年景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孟尝君”与“相齐”是主谓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奉客”是动宾短语,共同作句子的谓语,关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孟尝君传达命令给客舍舍长”错,传舍长,是指住所负责人。传舍,是馆舍。故选C。1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责备拒不偿还债务的人”错,原文“愿先生责之”意思是,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故选C。13. 翻译:(1)孟尝君向大家贷款的原因,是为了你们中没钱的人作为本钱从事农业
35、生产。(2)如果不多准备牛和酒就不能把他们全都集合起来,也就没办法了解谁有余钱谁衣食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所以,的原因;民之无者,定语后置,没有钱的人。(2)关键词:具,准备;毕,全、都;无以,没有什么办法。14. 因为孟尝君明白了,冯谖烧掉了 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舍弃了收不到的虚账,能让薛邑百姓平民亲近孟尝君并博得美名,所以最后他反而拍手感谢冯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可知,烧掉的
36、借据是毫无用处的,舍弃的是得不到的虚账,这一做法能让百姓亲近他并且博得美名。参考译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当初,冯谖听说孟尝君乐于招揽宾客,便来见他。过了整一年,冯谖没再说什么。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一年到头年景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对于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就问左右侍从:“谁可
37、以派往薛邑去收债?”那个住所负责人说:“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没有其它技能,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孟尝君便迎进冯谖向他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无能,光临我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如今食邑的收入不能够供养宾客,所以在薛邑放了些债。可是薛邑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多数不能付给利息。宾客吃饭恐怕都成问题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冯谖说:“好吧。”便告别了孟尝君,到了薛邑,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
38、。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欢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座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欢。冯谖刚一到,回答说:“如果不大办酒肉宴席就不能把债民全都集合起来,也就没办法了解谁富裕谁贫穷
39、。富裕的,给他限定日期还债。贫穷的,即使监守着催促十年也还不上债,时间越长,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时,就会用逃亡的办法赖掉债务。如果催促紧迫,不仅终究没办法偿还,而且上面会认为您贪财好利不爱惜平民百姓,在下面您则会有背离冒犯国君的恶名,这可不是用来鼓励平民百姓、彰扬您名声的做法。我烧掉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有名无实的帐簿,是让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啊。您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孟尝君听后,拍着手连声道谢。15. C (C项,“诗人借历史讽刺前人意图建勋留名、功业传世的想法”错,并无讽刺,而是一种赞美仰慕及对历史变迁的喟叹。) 16. 视听结合。视觉上“秋日风云”之色,听觉上“剑
40、戟交接”之声,写出塞外边关的雄壮苍凉。虚实结合。实写如今废弃军营、旧垒残存,虚写沙场当年之鏖战至今似可听闻。寓情于景。作者融内心的悲愁与感慨于眼前的最物之中,“废营”可见其痛心,“秋郁”足显其郁结,“大碛”“剑戟”可表其钦慕,雄放笔调有复杂情绪。对比反衬。以“废营秋郁”与颔联“形胜万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衬出如今的萧瑟凄凉。【16题详解】本题要求赏析颈联神妙之处,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颈联“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在表现手法上,“秋日风云”之色是视觉,“剑戟交接”
41、之声是听觉,视听结合,写出塞外边关的雄壮苍凉。实写如今废弃军营、旧垒残存,虚写沙场当年之鏖战至今似可听闻,虚实结合。作者融内心的悲愁与感慨于眼前的最物之中,寓情于景。又运用对比手法,以“废营秋郁”与颔联“形胜万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衬出如今的萧瑟凄凉。点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17(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评分参
42、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漏、多字,该空不给分。)18. A。分析: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强调互相配合达到成功。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强调互相映衬突出优点。结合“素髹漆器的温润内涵的特质”“宋代文人温文儒雅的品性”分析,两者是互相映衬,选用“相得益彰”。契合:指投合,意气相投。强调一致性。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强调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结合“与宋代整体工艺美术雅的风格相”分析,与这种风格一致的,选用“契合”。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强调风格独特。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强调
43、构思别致。修饰“时代特征”,选用“独具一格”。息息相关: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强调密切相关。休戚相关:意思是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强调利害相连。结合“它们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分析,此处没有利害关系,选用“息息相关”。故选A。19. C。分析:A“能得以”重复;语序不当,应该先说“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后说“让千年后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的态度”。B“能得以”重复;“领略”和“生活”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下”;“领略”和“追求慢、雅生活”搭配不当。故选C。20. D。分析:“嗅”为嗅觉,“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应该是视觉,化视觉为嗅觉,运用通感手法
44、。A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化听觉为视觉,运用通感手法。B“清香”为嗅觉,“歌声”为听觉,化嗅觉为听觉,运用通感手法。C“看见”为视觉,“得了一点安慰”应该是触觉,此处运用通感手法。D三个“来得”,运用了排比手法。故选D。21.后来叫春节(就是后来的春节)四季交替的规律文化各异(1处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根据语段内容,第处要填的是一个过渡句由前面的“农历新年”过渡到后文的“春节”,所以填“后来叫春节或“就是后来的春节”;第处承接上文前面讲“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示我们关注时节变化,进而推理发现的应是“四季交替的规律”;第
45、处,“虽然”引导的内容是谈差别的前面谈“地域有别”,后面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再从“但”引导的内容中找出关键词“文化”,综合得出答案“文化各异”22.介绍春节的起源。春节有丰富的民俗活动。(每句2分,表达简洁准确1分)【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第段的主要内容有“春节是指农历新年“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起源”“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可以看出主要意思是“介绍春节的起源”。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有“(春节)是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新春贺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可以看出主要意思是“春节有丰富的民俗活动”。23.作文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画面由
46、三个人物组成,妈妈给奶奶扇扇子,奶奶给儿子扇扇子,儿子又给妈妈扇扇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三把扇子上的文字组成“家庭和谐”四个字,这是画面的主旨,也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脱离此画面内容即为跑题。2.漫画类作文类似于寓言,考生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拓展,比如“家和谐,中国便和谐”等,但必须由画面说起,不可舍弃画面内容另起炉灶,就好像材料作文的主旨不能脱离材料一样。3.画面的内容是三个人在传递和谐,所以考生在理解画面时不能简单将“和谐”这个词作为概念理解,而要侧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传递。开放性:1.由画面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是自由的。可以由画面联想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或阅读经验中传递和谐的现象抒写感
47、悟,比如,生活在校园,就可以表达对校园内人们传递和谐的感悟或联想;也可理性表达自己对传递和谐的认识或叙述传递和谐的方法;可以从点上写,也可以从面上写,还可以从点到面来写。2.由画面展开的感悟和思考是开放的。画面的主旨是“家庭和谐”,但考生不必太拘泥于此,可以由家庭和谐再缩小,如写做一个内心和谐的人,因内心和谐才可以传递和谐;也可以由画面思考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认识;可以谈对传递和谐的意义的认识,也可以谈如何营造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和现象,感性述说,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可以深入思考,理性表达,写成议论文。解题:这是一道漫画类作文题,
48、其实也是材料作文题。这幅漫画没有标题,只有画面和画中字,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从特征中找到画面“主题”,从关系中找到“内在关联”,从而准确画面的显性主题或内在寓意。考生还需依据画面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画面与现实的关联,从而确定主题及立意的方向。参考立意:1.爱心接力,共建和谐家园。 2.爱心接力你我他,传递和谐家天下。3.多为别人着想,共建和谐社会。4.传递和谐,家和谐,国和谐。5.传递和谐从家庭教育开始。 6.人人传递和谐,共圆中国梦。7.做
49、一个内心和谐的人,方可传递和谐。参考范文爱心需要接力,和谐需要传递有一幅画,妈妈给奶奶扇扇子,奶奶给儿子扇扇子,儿子又给妈妈扇扇子,三把扇子上的文字组成“家庭和谐”四个字。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他们传递着爱,传递着和谐。爱心需要接力,和谐需要传递。小而言之,和谐之于你我就是对周围的人传递一份爱心。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哪里需要远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跟我们有关。扇扇子的母亲想到儿子,小小的儿子想到爸爸刘翔曾说过:“我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妈妈更年轻、更漂亮一些。”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媒体问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
50、?”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和谐之于你我不过是对周围的人传递一份友善。宰相张英与叶侍郎的老家毗邻而居,起房建屋时因为地皮而争执。张老夫人书信给张英,要他出面干预。张英回信劝导母亲,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主动把墙后退三尺;叶家见张英如此度量,也马上把墙后退三尺。两个房子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因此而得名。大而言之,你传递和谐,家便和谐,中国便和谐。范仲淹说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耶鲁大学生秦玥飞就有着古仁人的情怀,博士毕业后回国当村官,并和一些耶鲁留学生、其他大学生村官一道,创办了“黑土麦田”公益
51、组织,并推出专门帮助全国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创客的众筹平台,助力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创业发展。“我相信美好生活,也想让更多像我父母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过上这样的生活。”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秦玥飞用他的行为传递和谐,传递家国情怀。对这个世界有爱心,便可以给世界传递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十九大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如今的中国,正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向这个世界传递着和谐和友善,立志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人类美好未来的开创者。传递和谐,从今天开始,从你我开始